【文档说明】2021届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能力训练2 细胞的结构 含解析.docx,共(6)页,282.788 KB,由envi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02c4155f89b7cd68551561cd0fbf64c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专题能力训练二细胞的结构专题能力训练第4页一、判断题1.一种病毒同时含有DNA和RNA。()2.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多样性。()3.原核细胞的转录和翻译同时、同地进行,真核细胞先转录再翻译。(
)4.细胞膜的化学成分有脂质、糖类、蛋白质。()5.蓝藻细胞不含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6.生物膜对K+、Na+、Cl-的输入和输出具有选择性。()7.生物膜上的蛋白质有的能运输物质,有的能起催化作用,有的能与激素结合,有的能与神经递质结合。()8.叶绿体内膜与外膜
属于生物膜系统,类囊体膜不属于生物膜系统。()9.核糖体、溶酶体都是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10.通过载体蛋白的物质转运属于主动运输。()11.当半透膜两侧溶液浓度相等时,细胞处于动态平衡状态,不发生渗透作用。()12.细
胞膜的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膜上的蛋白质大多数是可以运动的。()13.内质网既参与物质合成,也参与物质运输。()14.不同细胞中线粒体数量可能不同,同一细胞的不同部位的线粒体数量也可能不同。()15.合成固醇类激素的分泌细胞的内质网一般不发达。()16.影响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的因
素相同,且通过主动运输方式运输矿质离子的过程只发生在活细胞中。()17.所有植物细胞都有细胞壁,但不一定含有大液泡和叶绿体。()18.游离核糖体合成的蛋白质主要是胞内蛋白,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的主要是分泌蛋白。()19.细胞器之间都能通过囊泡进行
物质运输。()20.DNA聚合酶、RNA聚合酶能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mRNA能通过核孔到细胞质中。()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
×16.×17.√18.√19.×20.√二、选择题1.下列有关细胞膜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膜两侧的离子浓度差是通过自由扩散实现的B.细胞膜与线粒体膜、核膜中所含蛋白质的功能相同C.分泌蛋白分泌到细胞外的过程存在
膜脂的流动现象D.膜中的磷脂分子是由胆固醇、脂肪酸和磷酸组成的答案:C解析:在物质的跨膜运输中,离子主要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出细胞,方向是从低浓度一侧到高浓度一侧,主动运输会使细胞内外的浓度差增大;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
的方向是由高浓度一侧到低浓度一侧,结果使细胞内外的物质浓度趋于平衡,故细胞膜两侧的离子浓度差是通过主动运输实现的,A项错误。细胞膜与线粒体膜、核膜都属于生物膜,它们所含蛋白质的功能不完全相同,B项错误。分泌蛋白分泌到细胞外的过程中存在囊泡的形成以及囊泡与其
他细胞器膜的融合,故存在膜脂的流动现象,C项正确。生物膜中的磷脂分子由甘油、脂肪酸和磷酸组成,D项错误。2.将某植物细胞各部分结构用差速离心法分离后,取其中三种细胞器测定它们有机物的含量如下表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细胞器蛋白质/%脂
质/%核酸/%A6720微量B59400C61039A.如果细胞器A是线粒体,其中能完成的生理过程是C6H12O6+6H2O+6O26CO2+12H2O+能量B.细胞器B只含有蛋白质和脂质,说明其具有膜结构C.细胞器C中进行的生理过程有水
产生,产生的水中的氢来自羧基和氨基D.蓝藻细胞和该细胞相比较,没有细胞器A、B答案:A解析: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葡萄糖在细胞质基质被分解成丙酮酸后,进入线粒体,葡萄糖不能在线粒体内直接被分解,A项错误。
生物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B项正确。细胞器C不含脂质,是无膜细胞器,高等植物细胞不含中心体,故细胞器C是“生产蛋白质的机器”——核糖体,C项正确。蓝藻细胞属于原核细胞,唯一的细胞器是C——核糖体,D项正确。3.下列关于生物膜的叙述,错误的是()A.组成生物膜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大都是可以运
动的B.物质通过磷脂双分子层的扩散速率与其脂溶性无关C.细胞膜上附着ATP水解酶,有利于细胞主动吸收或排出某些化学物质D.线粒体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有利于附着更多的呼吸酶答案:B4.下面是人体胰岛B细胞合成与分泌胰岛素的过程示意图,其中字母表示相关细胞器,箭头表示生理过程。对此理解正确
的是()A.结构a是具有单层生物膜的核糖体,发挥功能时需与mRNA结合B.结构b是含有大量磷脂的内质网,在脂肪细胞中最为发达C.结构c是高尔基体,可对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D.结构d是线粒体,存在于进行有氧呼吸的所有细胞中,是细
胞的“动力工厂”答案:C解析:胰岛素是分泌蛋白,物质R是氨基酸,a是核糖体,b是内质网,c是高尔基体,d是线粒体,核糖体无膜结构,A项错误。b内质网中含有大量磷脂,内质网在分泌蛋白合成旺盛的细胞中较发达,内质网在脂肪细胞中不发达,因为脂肪细胞合成分泌蛋白少,B项错误
。有些原核生物也能进行有氧呼吸,但原核生物中无线粒体,D项错误。5.下图为某动物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结构①的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为葡萄糖的分解提供更多的场所B.结构②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细胞不需要的物质或颗粒都不能通过C.结构③具有双层膜结构,是遗传信息库,
控制细胞的代谢和遗传D.结构④参与细胞生物膜系统的组成,其膜结构能与结构①直接发生交换答案:C解析:葡萄糖不能进入线粒体,A项错误。结构②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但其控制作用是相对的,部分细胞不需要的物质或颗粒也能通过,B项错误。结构③为细胞
核,具有双层膜结构,是遗传信息库,控制细胞的代谢和遗传,C项正确。结构④为高尔基体,参与细胞生物膜系统的组成,但由于线粒体相对独立,因此其膜结构一般不能与结构①直接发生交换,D项错误。6.(2019全国Ⅲ理综)下列有关高尔基体、线
粒体和叶绿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三者都存在于蓝藻中B.三者都含有DNAC.三者都是ATP合成的场所D.三者的膜结构中都含有蛋白质答案:D解析:蓝藻属于原核生物,只有一种细胞器——核糖体,无其他细胞器,A项错误。高尔基体中无DNA,B项错误。高尔基体中不能合成ATP
,C项错误。高尔基体是具有单层膜的细胞器,线粒体和叶绿体是具有双层膜的细胞器,膜上都含有蛋白质,D项正确。7.下图为渗透平衡时的装置(糖类不能通过半透膜),烧杯的液面高度为a,漏斗的液面高度为b,液面差m=b-a。在此
基础上继续实验,以渗透平衡时的液面差为观测指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若向漏斗中滴入清水,则平衡时m将增大B.若向漏斗中加入蔗糖分子,则平衡时m不变C.若向漏斗中加入蔗糖酶,则平衡时m不变D.达到新的平衡时,水分子进出半透膜的速率相等答案:
D解析:若向漏斗中滴入清水,渗透压降低,吸水能力减弱,则平衡时m将减小。若向漏斗中加入蔗糖分子或蔗糖酶,渗透压增大,则平衡时m将增大。达到新的平衡时,水分子进出半透膜的速率相等,液面不再升高。8.下图为氨基酸和Na+进出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
的是()A.管腔中氨基酸进入上皮细胞的方式为主动运输B.上皮细胞中氨基酸进入组织液既需要载体协助,也需要消耗能量C.Na+进出上皮细胞的方式是不同的D.管腔中Na+进入上皮细胞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答案:B解析:图中管腔中氨基酸进入上皮细胞是逆浓度梯度进行的
,应为主动运输,A项正确。图中上皮细胞中氨基酸进入组织液需要载体协助,是顺浓度梯度进行的,应为被动运输,B项错误。Na+进出上皮细胞的方式分别是被动运输和主动运输,C项正确。管腔中Na+进入上皮细胞需要载体协助,载体蛋白是有特异
性的,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D项正确。9.将某种植物的成熟细胞放入一定浓度的物质A溶液中,发现其原生质体(即细胞膜和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部分)的体积变化趋势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0~4h内物质A没有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B.0~
1h内细胞体积与原生质体体积的变化量相等C.2~3h内物质A溶液的渗透压小于细胞液的渗透压D.0~1h内液泡中液体的渗透压大于细胞质基质的渗透压答案:C解析:由图可知,原生质体的相对体积先减小后增大,所以该植物细胞发生了质壁分离及自动复原。在质壁分离及复原过程中都有溶质进入细胞,A项错误。植
物细胞原生质体的伸缩性大于细胞壁,在质壁分离过程中,原生质体体积的变化量大于细胞体积的变化量,B项错误。2~3h内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复原,此时物质A溶液的渗透压小于细胞液的渗透压,C项正确。0~1h内细胞发生质壁分离,此时液泡中液体
的渗透压小于细胞质基质的渗透压,D项错误。三、非选择题10.(2020全国Ⅱ理综)为了研究细胞器的功能,某同学将正常叶片置于适量的溶液B中,用组织捣碎机破碎细胞,再用差速离心法分离细胞器。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所用溶液B应满足的条件是(答出两点即可)。(2)离心沉淀出细胞核后,上清液在
适宜条件下能将葡萄糖彻底分解,原因是此上清液中含有。(3)将分离得到的叶绿体悬浮在适宜溶液中,照光后有氧气释放。如果在该适宜溶液中将叶绿体外表的双层膜破裂后再照光,(填“有”或“没有”)氧气释放,原因是。答案:(
1)pH应与细胞质基质的相同,渗透压应与细胞内的相同(2)细胞质基质组分和线粒体(3)有类囊体膜是H2O分解释放O2的场所,叶绿体膜破裂不影响类囊体的功能解析:(1)溶液B要能维持细胞的形态和功能,所以要满足pH与细胞质基质的相同,渗透压与细胞内的相同等条件。(2)在有氧呼
吸过程中,葡萄糖在细胞质基质中被分解成丙酮酸,丙酮酸进入线粒体中被彻底氧化分解。(3)类囊体膜是H2O分解释放O2的场所,叶绿体膜破裂不影响类囊体的功能。因此,如果在适宜条件下将叶绿体外表的双层膜破裂后再照光,仍然有O2释放。11.囊性纤维病是一种严重的遗传性疾病,患者汗
液中氯离子的浓度升高,支气管被异常黏液堵塞。导致这一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编码CFTR蛋白的基因发生突变,下图表示CFTR蛋白在氯离子跨膜运输过程中的作用。(1)图中所示为细胞膜的模型,其中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
,氯离子跨膜运输的正常进行是由膜上决定的。(2)在正常细胞内,氯离子在CFTR蛋白的协助下通过方式转运至细胞外,随着氯离子在细胞外浓度逐渐升高,水分子向膜外扩散的速度,使覆盖于肺部细胞表面的黏液被稀释。(3)人工合成的仅由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的封闭球状结构
称为脂质体,所有带电荷的分子不管它多小,都很难通过脂质体,即使脂质体外离子浓度很高。这是因为磷脂双分子层的内部是疏水的。缬氨霉素是一种十二肽的抗生素,若将它插入到脂质体的脂双层内,可使K+的运输速度提高100000倍,但却不能有效提高Na+的运输速率,由此可以得出
:①;②。(4)主动运输所需的载体蛋白实际上是一些酶蛋白复合体。与被动运输不同,该类膜蛋白都能水解,但与普通的酶不同的是,它不能对所转运的分子起催化作用。答案:(1)流动镶嵌磷脂双分子层功能正常的CFTR蛋白(2)主动运输加快
(3)①载体蛋白能极大提高运输速度②载体具有特异性(4)ATP解析:(1)题图所示为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由图示知,氯离子跨膜运输的正常进行是由功能正常的CFTR蛋白决定的。(2)由图可以看出,氯离子由低浓度一侧向高浓度一侧运输需要膜上蛋白质协助并且耗能,所以是
主动运输。随着膜外氯离子浓度的升高,水分子向膜外扩散的速度加快,原因是就单位体积而言膜外水分子数小于膜内。(3)由题干信息可知,载体蛋白能极大提高运输速度,运输钾离子的载体和运输钠离子的载体不一样,即载体具有特异性。(4)结合“主动运输需要能量”和“主动运输
所需的载体蛋白实际上是一些酶蛋白复合体”可推知,该类膜蛋白都能水解ATP,进而为主动运输提供能量。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