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03课 领会科学思维(精测word)-2023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原卷版).docx,共(6)页,23.662 KB,由envi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0205d93cb5d72656fe883792d8ffcf4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三课领会科学思维考试范围:选择性必修3;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1.2022年5月,中国科技馆入选首批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名单,参观者可以从我
国的科技成就、科学家小故事等中体会到科学家们“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的执着精神和“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这种科学家精神()①意在把握情况、解决问题以提高思维能力②能使人在实践中纠正逻辑错误,捍卫真理③可以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④能助推我们
成为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我们党面对着十分复杂的国内外环境,肩负着繁重的执政使命,如果缺乏科学理论思维的有力支撑,是难以战胜各种风险和困难的,也是难以不断前进的。要提高战略思维、
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能力,不断增强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自觉运用科学思维有利于()①杜绝逻辑错误,驳斥诡辩,捍卫真理②准确地把握历史方位,提高政治站位③更好地把握事物的本质,创造事物的规律④把握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提高创新能力A.①②B.①
③C.②④D.③④3.马克思主义始终是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真理,从理论上为人类指明了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的途径,在实践中成为指引人们改造世界的行动依据
。这些规律的揭示,不仅是我们理解过去、把握现在的钥匙,也是我们预见未来的科学指南。这表明()①科学思维有助于发扬科学精神②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具体性③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预见性④科学思维具有永恒性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4.科学思维,也叫科学逻辑,即形成并运用于科学认
识活动、对感性认识材料进行加工处理的方式与途径的理论体系;它是真理在认识的统一过程中,对各种科学的思维方法的有机整合,它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我们学习科学思维的思维素养()①有助于我们认清社会的阶段性特征,提升政治觉悟②有助于我们在实践中检验思维的结果③有利于我们把握
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④有利于我们纠正逻辑错误、驳斥诡辩、捍卫真理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5.近期,专家组在“超级稻”种植示范基地对第二代“超优千号”进行测产。在抽选的三块地里测量得出超级稻的亩产高达227
0斤,并且是连续4年亩产超过2200斤。这意味着,经过中国农业学家们的多年努力,水稻亩产1吨已实现!从中可以体会出()①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预见性②思维的结果必须接受实践的检验③学习科学思维能提高政治站位④被实践检验的思维才是
科学思维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6.进入新时代,我国外交领域一方面调整了以双边为主的外交模式,更加重视全球范围的问题;另一方面调整了在经济上对国际社会的贡献,更加重视贡献中国理念与智慧。从科学思维的角度看()①推动认识不断从理性向感性发展②以动态
的方式去思考和认识对象③从整体角度去思考如何解决问题④注重全面考虑事物属性的创新性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7.历史上,人类每一次战胜大灾大疫,都离不开科学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科学思维始终是应对疫情的有力武器。下列对科学思维的理解,正确的是()①科学思维是正确反映认识对象本质和规律的思维②
科学思维是正确反映认识对象现象和外部联系的思维③科学思维是内容与形式统一的过程④科学思维是思维形式正确,遵循逻辑规则的思维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8.在桂林漓江一些有地下河流的岩洞中,有许多半截露出河流水面的石笋。这些石笋是由水滴长年滴落在岩石表
面而逐渐积累的矿物质形成的。如果上述断定为真,最能支持它的结论()A.过去漓江的江面比现在高B.只有漓江的岩洞中才有地下河流C.上述岩洞内地下河流的水比过去深D.上述岩洞内的地下河流是在石笋形成前出现的9.伽利略通过观察吊灯随风摇曳的现象发现了单摆等时定律:德国科学家魏格纳通过观察墙壁上挂肴
的世界地图创立了“大陆漂移”学说。通过《逻辑与思维》的学习,四位同学对此分别发表了看法,正确的是()A.甲:这说明思维在实践中产生,在实践中发展B.乙:这说明思维具有非概括性和社会历史性C.丙:学习科
学思维,有利于我们把握本质和创造规律D.丁:这说明科学思维的结果不具有可检测性10.早在英国“脱欧”之初,就有专家指出,无论“脱欧”后英国与欧盟之间的贸易模式如何,英国和欧盟的经贸都会遭到冲击,因而中美在全球的贸易也将受到影响。这表明()A.
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客观性B.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预见性C.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可检验性D.思维具有概括性11.在全面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关键节点上,广大党员干部需要结合疫情防控工作的推进形势和具体特点,进一步强化科学思维
意识。下列对科学思维的认识,正确的有()①科学思维强调思维内容的真实性,认识符合客观实际,思维形式不重要②科学思维是遵循逻辑规则、符合认识规律的正确思维③科学思维与主观臆造、不合逻辑、片面僵化的思维相对立④科学思维是与辩证思维、创新思维、战略思维等并列的思维A.①②B.
②③C.①④D.③④12.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她领导的课题组在收集和整理历代医籍、草本和民间药方的基础上,历经千百次实验发现,青蒿素能够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这给世界人民带来了福音。这一研究结果说明,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A.客观性B.可检验性C.预见性D.主观性13.习近平
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在迅速变化的时代中赢得主动,要在新的伟大斗争中赢得胜利,就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来思考和把握国家未来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战略问题,在理论上不断拓展新视野、作出新概括。”这表明()A.科学思维追求认识
的客观性B.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主观臆想性C.科学思维的结论具有可检验性D.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权威性和结论性14.我国地域广阔,老年人口基数大,各地医疗卫生条件存在差异。“动态清零”是根据我国国情和疫情发展态势、立足抓早、抓小、抓基础,发现一
起就扑灭一起,这既能减少疫情对人民身体健康的危害,又能最大限度地平衡经济社会发展和疫情防控之间的关系。由此可见()①具有预见性是科学思维的一个显著的特征②抽象思维比形象思维更能把握事物的本质③科学思维是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维④遵循
事物发展规律是科学思维的必然要求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5.安全管理是一个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在思维上必须强调对安全活动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认识,提高超前思维能力,将历史、现实和将来相联系,把握安全的现实状况
和走向,增强对事故发生的预见能力,从而适时调整安全策略,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这说明()①科学思维能够指导人们辩证地把握客观事物②科学思维能够指导人们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③思维可以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④思维能够帮助人们在实践中实现预期目的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第II卷(非选择题)二、
非选择题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动态清零”是我国疫情防控的总方针。简单说,“动态清零”就是发现一起疫情、扑灭一起疫情,不让疫情出现规模性反弹。目的是以最小代价实现最大防控效果,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和正
常生产生活秩序。近期,我国本土聚集性疫情呈现点多、面广、频发的特点,疫情防控工作面临严峻挑战。全球疫情仍处于高位,病毒还在持续变异中,存在很大不确定性。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审时度势、科学研判,坚持快速而精准的“动态清零”总方针不动摇。
事实证明,“动态清零”总方针是有效的:当世界其他地方新冠肺炎确诊人数和死亡人数持续攀升时,中国最大程度保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更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是我国当下抗击疫情的最佳选择。结合材料,从科学思维特征的角度,说明为什么“动态
清零”是我国当下抗击疫情的最佳选择。17.2022年3月5日,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回顾新时代党和人民奋进历程,首次用“五个必由之路”系统阐明新时代更加坚定的重要认识,进一步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实现了习近平新
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又一次丰富和发展。“五个必由之路”,深刻标注了“中国为什么能够成功”“中国怎样才能继续成功”的历史路标。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三、团
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四、贯彻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我国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五、全面从严治党是党永葆生机活力、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的必由之路。结合材料,从逻辑与思维角度,谈谈你对“五个必由之路”论断科学
性的理解。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家庭教育是教育的开端,关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和家庭的幸福安宁,也关乎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稳定。监护缺失、家庭教育缺位导致部分农村留守未成年人受伤害的极端事件屡有发生;一些监护人的家庭教育主体责任意识不强,有的甚至将实
施家庭暴力混同为家庭教育方式……“随着我国社会转型速度加快,传统的家庭结构和功能发生深刻变化,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日益凸显。2022年1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以下简称《家庭教育促进法》)通过制度设计采取一系列措施,将家庭教育由旧时期的传统“家事
”上升为新时代的重要“国事”。《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出台,将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自《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施行以来,北京法院少年法庭先后在71件涉未成年人案件中开展了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北京法院少年法庭先后对137名父母或其他监护人
予以训诚或责令接受家庭教育指导,累计发出家庭教育责任告知书、提示书及家庭教育指导令116份。从回访效果来看,涉案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在家庭教育理念、责任意识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提升,家庭监护、亲子关系等普遍有
所改善。结合材料,运用科学思维的特征,谈谈你对《家庭教育促进法》的理解。1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21年4月20日,在博鳌亚洲论坛2021年年会开幕式上,国家主席习近平以视频方式发表主旨演讲。习近平主席提出,国际上的事应该由大家共同商量着办,世界前途命运应该由
各国共同掌握,世界要公道,不要霸道,大国要有大国的样子,要展现更多责任担当。2021年11月16日,习近平同美国总统拜登举行视频会晤。习近平强调,中美利益深度交融.合则两利、斗则俱伤,地球足够大,容得下中关各
自和共同发展,中美应该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元首外交发出的“中国最强音”,无不闪耀着大国领袖的卓越智慧和深厚天下情怀。截至2022年2月6日,中国已经同148个国家和32个国际组织签署20余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如此做人的成绩,便是中国在国际博弈场上强大底气和自信的来源。大道之行,
天下为公。我们有理由相信,始终胸怀天下的中国共产党人一定能够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合力推动历史车轮向着光明的前途前进。(1)结合材料,运用科学思维的知识,分析说明习近平主席外交主张的正确性(2)运用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相关知识,请以“世界要公道,不要霸道”为主题,写一篇短评。要
求:主题鲜明,表述清晰,逻辑严谨。字数150-200。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看鹭岛腾飞之路由于历史和地理原因,厦门城市建设、发展长期集中在不到160平方公里的本岛上,岛内外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落差较大。2002年6月,习近平来厦调研,创造性提出了“提升本岛、跨岛发展”的重大战略
。这一战略为厦门城市发展破题指明了方向,提供了科学指南。看远一步,做强一城,厦门坚持跨岛发展赢得天地宽。20年来,厦门大力发展交通,建成“四桥两隧”,地铁3号线的开通使厦门轨道交通线网由“十字交叉”变成“环状放射”,打通了厦门发展的“任督二脉”;大
力推进集美新城、环东海域东部新城、翔安南部新城、马銮湾新城等建设,为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5G通信等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提供肥沃“土壤”;推动多所名校、厦门中学生助手走向岛外四区,加速建设马銮湾医院、环东海域医院等医院,使岛内外公共服务
和民生保障“鸿沟”逐步弥合;打造环东海域滨海旅游浪漫线、下潭尾湿地公园……20年来的实践,促成了厦门“一环数片,众星拱月”的跨岛发展新格局。(1)看远一步,做强一城,厦门坚持跨岛发展赢得天地宽。结合材料,运用科学思维的特征的
有关知识对此加以分析。◆展青年成才之思跨岛发展战略的辉煌成就,离不开科学思维的引领。习近平指出,青年时期是培养和训练科学思维方法和思维能力的关键时期,无论在学校还是在社会,都要把学习同思考、观察同思考、实践
同思考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青年的创造精神,勇于开拓实践,勇于探索真理。(2)请结合学习生活实际,以“科学思维助力成长成才”为主题,撰写一篇小短文。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学科术语使用规范,条理清晰,合乎逻辑。③严
禁抄袭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