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四川中考真题化学》2018年四川省遂宁市中考化学试卷(含解析版).pdf,共(22)页,434.947 KB,由envi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01a868ed242a330f0f22b4d85e6fce8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18年四川省遂宁市中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1分)1.(3.00分)我们每天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里,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冰雪融化B.汽油挥发C.蜡烛燃烧D.干冰
升华2.(3.00分)近几年,遂宁市着力打造“圣莲岛”、“中国红海”、“中国死海”等生态旅游区,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A.植树种草,增加绿化面积B.布袋购物,减少“白色污染”C.绿色出行,倡导“低碳生活”D.焚烧落叶,减少垃圾运输量3.(3.00分)下列所示实验操作中,
正确的是()A.过滤B.加热液体C.稀释浓硫酸D.滴加液体4.(3.00分)归纳与反思是学习化学的重要环节。如表是某同学对所学内容的归纳,其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化学与生活B.化学与材料把煤做成蜂窝状一促进煤的燃烧除去餐具上的油污一用洗洁精
乳化合金、塑料一有机合成材料陶瓷、普通玻璃一无机非金属材料C.性质与用途D.化学与安全氧气具有助燃性一作燃料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一作保护气炒菜时油锅着火一弃锅逃走皮肤沾上浓硫酸一涂抹氢氧化钠溶液A.AB.BC.CD.D5
.(3.00分)下列实验方案的设计中合理的是()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量取9mL水用50mL量筒量取,仰视读数B验证某瓶气体是二氧化碳用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若木条熄灭证明是二氧化碳C鉴别蔗糖和硝酸铵两
种固体取样,分别放入盛有适量蒸馏水的小烧杯中,搅拌,用温度计测量两种溶液的温度D除去NaCl溶液中少量的Na2SO4加入适量Ba(NO3)2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A.AB.BC.CD.D6.(3.00分)一氧化碳与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B.物质甲由碳、氢、氧三种原子构成C.该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共有2种氧化物D.物质甲中碳、氢、氧元素质量比为12:3:87.(3.00分)向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
,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固体甲和滤液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是()A.固体甲中一定含银,滤液乙中一定含硝酸锌B.若滤液乙无色,则滤液乙中只含一种溶质C.若向滤液乙中再加锌粉,有红色固体析出,则固体甲的组成有两种可能D.若向滤液乙中滴加稀盐酸,有白
色沉淀生成,则滤液乙中可能有3种溶质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8分)8.(4.00分)碘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很大,人体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等疾病。食用加碘盐可以补充碘元素,如图是超市成分:销售的一种加碘食盐标签上的部分文字说明。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食盐的主要成分NaCl中钠离子的符号是
。(2)该食盐里KIO3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9.(4.00分)水是生命之源,在日常生活、生产中有广泛的运用。请回答下列有关水的问题。(1)生活中,人们常采用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并起到一定的灭菌作用(2)下列有关水的做法和看法正确的是。A.不向水中扔垃
圾,防止对水资源造成污染B.水能从热水瓶中倒入水杯里,是因为水分子不断运动的原因C.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不需节约D.电解水产生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10.(8.00分)南
海是我国五大海区中最大的海区,自然海区总面积约为350万平方公里,海洋资源丰富,开发前景十分远大。(1)海洋中有大量的鱼、虾,食用海鱼、海虾可为人体提供的营养素主要是(填序号)A.糖类B.蛋白质C.维生素D.油脂(2)
如图1,海水中蕴藏着丰富的食盐资源,目前从海水中提取食盐的方法主要为:上述过程得到的粗盐属于(填“纯净物”或“混合物”)(3)如图,从海水中可以提取金属镁,金属镁广泛应用于火箭、导弹和飞机制造业。目前世界上60%的镁是从海水(主要含NaCl和Mg
Cl2)中提取的,主要步骤如图:海水中本身就含有氯化镁,则①②两步的作用是。(4)海底不仅蕴藏着大量的煤、石油、天然气等常规化石燃料,人们还在海底发现了种新型矿产资源﹣“可燃冰”。下列有关“可燃冰”的说法正确的是A.是可再生能源B.燃烧产物
只有水,无污染C.蕴藏量大,热值大,燃烧后几乎不产生任何残渣和废气,被誉为“未来能源”11.(6.00分)如图为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当温度为℃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2)将10g
甲物质(不含结晶水)配成t4℃时的饱和溶液,甲需水的质量为g。(3)将t4℃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等质量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A.三种溶液仍然为饱和溶液B.三种溶液中溶剂的质量大小关系为:甲=乙<丙C.三种溶液溶质质量分
数的大小关系为:甲=乙>丙D.甲、乙析出晶体(不含结晶水)的质量相等,丙无晶体析出12.(6.00分)学习化学需要熟悉物质的性质、用途及物质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A~H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是大理
石的主要成分,G是农业上常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一种碱的溶液,F是铁锈的主要成分。(“→”表示物质间能转化,表示相连的物质能发生反应;图中部分反应物、反应条件、生成物已省略。)(1)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是,该反应过程中(填“吸收”或“放出”)大量热(2)反应②所属基本
反应类型是反应。三、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2个小题,每空2分,共14分)13.(8.00分)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1)写出图中标有①的仪器名称。(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从控制反应速率和节约药品的角度考虑,发生装置最好选用(填装置序
号),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所以可利用装置(填装置序号)收集。14.(6.00分)某化学实验小组的同学用氢氧化钙溶液和盐酸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钙溶液加入一定量稀盐酸后,发现忘记了滴加指示剂。因此,他们停止滴加稀盐酸,并对
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提出问题】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进行猜想】猜想一:CaCl2、Ca(OH)2和HCl;猜想二:CaCl2和Ca(OH)2猜想三:CaCl2;猜想四:CaCl2和HCl同学们认为猜想一肯定不成立,原因是①(写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查阅资料】氯化钙溶液呈中性【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酚酞试液,振荡。②猜想二不成立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至过量。③猜想三不成立,猜想四成立【实验反思
】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成分时,除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反应物是否有剩余。四、计算题(本大题只有1个小题,共7分)15.(7.00分)一些骗子常用黄铜冒充黄金骗取钱财,某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得知黄铜是锌和铜的合金,他取一定量的某黄铜样品放入烧杯中
,再向其中分4次加入等质量的同一稀硫酸,每次均充分反应。实验过程中有关物质的用量及质量测定记录如表:实验次数1234和硫酸的用量/g20202020剩余固体的质量g108.77.47.2分析表中数据,完成下列问题
。(1)所取黄铜样品的质量为g;(2)第4次实验结束后溶液的pH7(填“>”、“=”或“<”);(3)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要求有解答过程)2018年四川省遂宁市中考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1分)1.(3.00分)我们每天生活在
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里,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冰雪融化B.汽油挥发C.蜡烛燃烧D.干冰升华【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
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解答】解:A、冰雪融化是由固态变为液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B、汽油挥发是由液态变为气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C、蜡烛燃
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正确;D、干冰升华是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故选:C。【点评】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
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2.(3.00分)近几年,遂宁市着力打造“圣莲岛”、“中国红海”、“中国死海”等生态旅游区,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A.植树种草,增加绿化面积B.布袋购物,减少“白色污染”C.绿色出行,倡导“
低碳生活”D.焚烧落叶,减少垃圾运输量【分析】解答本题就需要从降低化石能源的消耗、开发使用新能源、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力减少,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从而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缓生态恶化等方面分析解答。【解
答】解:A.植树种草,增加绿化面积有利于环境保护,故不合题意;B.布袋购物,减少“白色污染”有利于环境保护,故不合题意;C.绿色出行,倡导“低碳生活”可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保护环境,故不合题意;D.焚烧落叶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物而造成环境的污染,故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环境保护问题是化学考查的热
点,理解绿色消费、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含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3.(3.00分)下列所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过滤B.加热液体C.稀释浓硫酸D.滴加液体【分析】A、过滤液体时,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B、根据给试管中的
液体加热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
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图中所示操作正确。C、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
、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4.(
3.00分)归纳与反思是学习化学的重要环节。如表是某同学对所学内容的归纳,其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化学与生活B.化学与材料把煤做成蜂窝状一促进煤的燃烧除去餐具上的油污一用洗洁精乳化合金、塑料一有机合成材料陶瓷、普通玻璃一无机非金属材料C.性质与用途D.化学与安全氧气具有
助燃性一作燃料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一作保护气炒菜时油锅着火一弃锅逃走皮肤沾上浓硫酸一涂抹氢氧化钠溶液A.AB.BC.CD.D【分析】A.根据促进燃料的燃烧与乳化作用来分析;B.根据材料的分类来分析;C.根据物质的性质与用途来分析;D.根据
安全事故的处理方法来分析。【解答】解:A.把煤做成蜂窝状增大了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促进了煤的燃烧;洗洁精有乳化作用,可以用洗洁精除去餐具上的油污,故正确;B.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故错误;C.氧气具有助燃性,没有可燃性,不能作燃料,故错误;D.炒菜时油锅着火,可以盖上锅盖,通过
隔绝氧气而灭火;皮肤沾上浓硫酸应先用大量的水冲洗,然后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故错误。故选:A。【点评】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必须服务于生产、生活,所以与生产、生活有关的化学知识考查必是热点之一。5.(3.00分)下列实验方案的设计中合理的是()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量取9mL水用5
0mL量筒量取,仰视读数B验证某瓶气体是二氧化碳用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若木条熄灭证明是二氧化碳C鉴别蔗糖和硝酸铵两种固体取样,分别放入盛有适量蒸馏水的小烧杯中,搅拌,用温度计测量两种溶液的温度D除去NaCl溶液中少量的Na2SO4加入适量Ba(NO3)
2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A.AB.BC.CD.D【分析】A、量筒量程选择的依据有两点:一是保证量取一次,二是量程与液体的取用量最接近;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二氧化碳的检验方法,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
蔗糖和硝酸铵两种固体溶于水的温度变化,进行分析判断。D、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解答】解:A、量取9mL水,10mL量筒能保证量取一次,且
量程与液体的取用量最接近,误差最小;不能使用50mL的量筒;且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不能仰视读数,故选项实验方案的设计中不合理。B、验证某瓶气体是二氧化碳,应使用澄清的石灰水,故选项实验方案的设计中不合理。C、硝酸铵
溶于水吸热,取样,分别放入盛有适量蒸馏水的小烧杯中,搅拌,用温度计测量两种溶液的温度,温度降低的是硝酸铵,温度几乎无变化的是蔗糖,可以鉴别,故选项实验方案的设计中合理。D、硫酸钠能与硝酸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硝酸钠,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硝酸钠,不符合除杂原则
,故选项实验方案的设计中不合理。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在具体解题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
。6.(3.00分)一氧化碳与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B.物质甲由碳、氢、氧三种原子构成C.该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共有2种氧化物D.物质甲中碳、氢、氧元素质量比为12:3:8【分析】根据在一定
条件下,一氧化碳与氢气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反应物、生成物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据其意义分析判断【解答】解:根据在一定条件下,一氧化碳与氢气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和质量守恒定律,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4H
2=C2H6O+H2O。A、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该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故正确;B、物质甲是C2H6O,物质甲的一个分子是由碳、氢、氧三种原子构成,故错误;C、该反应的反应物CO和生成物H2O属于氧化物,共有2种氧化物,故正确;D、物质甲中碳、氢、氧元素质量比为::(12×2
):(1×6):16=12:3:8,故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通过微观粒子的反应模型图,考查了微观上对化学反应的认识,学会通过微观示意图把宏观物质和微观粒子联系起来、从微观的角度分析物质的变化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7.(3.00分)向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
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固体甲和滤液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是()A.固体甲中一定含银,滤液乙中一定含硝酸锌B.若滤液乙无色,则滤液乙中只含一种溶质C.若向滤液乙中再加锌粉,有红色固体析出,则固体甲的组成有两种可能D.若向滤液乙中滴加稀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则滤液乙中
可能有3种溶质【分析】根据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锌>铜>银,当把锌粉加入到硝酸铜和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时,银首先被置换出来,在银完全置换后,铜才能被置换出来;一定量的锌粉,可能完全转换出银,也可能只置换出部分的银等知识进行分析。【解答】解:三种金属活动性由
强到弱的顺序:锌>铜>银,当把锌粉加入到硝酸铜和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时,银首先被置换出来,在银完全置换后,铜才能被置换出来;一定量的锌粉,可能完全转换出银,也可能只置换出部分的银,所以A、固体甲中一定含银,滤液乙中一定含硝酸
锌,故A正确;B、若滤液乙无色,说明滤液中不含硝酸铜,硝酸铜、硝酸银完全发生反应,所以则滤液乙中只含一种溶质硝酸锌,故B正确;C、若向滤液乙中再加锌粉,有红色固体析出,说明滤液中含有硝酸铜,锌可能没有置换硝酸铜,也可能置换出部分硝
酸铜中的铜,则固体甲的组成有两种可能:银,铜和银,故C正确;D、若向滤液乙中滴加稀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滤液中含有硝酸银,锌置换出部分硝酸银中的银,则滤液乙中一定含有3种溶质是硝酸银、硝酸铜、硝酸锌,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金属放入盐的混合溶液中,总是把活
动性最弱的金属最先置换完,再按由弱到强的顺序一一进行置换。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8分)8.(4.00分)碘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很大,人体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等疾病。食用加碘盐可以补充碘元素,如图是超市成分:销售的一种加碘食盐标签上的部分文字说明。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食盐的主要成分Na
Cl中钠离子的符号是Na+。(2)该食盐里KIO3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5。【分析】(1)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2)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进行
分析解答。【解答】解:(1)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钠离子可表示为:Na+。(2)钾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碘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x+(﹣2
)×3=0,则x=+5价。故答案为:(1)Na+;(2)+5。【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离子符号的书写方法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9.(4.00分)水是生命之源,在日常生活、生产中有广泛的运用。请回答下列有关水的问题。(1)生活中,人们常采用煮沸的方法来降
低水的硬度,并起到一定的灭菌作用(2)下列有关水的做法和看法正确的是A。A.不向水中扔垃圾,防止对水资源造成污染B.水能从热水瓶中倒入水杯里,是因为水分子不断运动的原因C.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不需节约D.电解水产生氢气
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分析】(1)根据加热煮沸可以降低水的硬度解答;(2)根据防治水体污染、分子的性质、节约用水的必要性、电解水的结论来分析。【解答】解:(1)生活中,人们常采用加热煮沸的
方法,既降低水的硬度,又杀菌消毒;故填:煮沸;(2)A.不向水中扔垃圾,防止对水资源造成污染,正确;B.水能从热水瓶中倒入水杯里,是重力的结果,而不是因为水分子不断运动,错误;C.地球上的淡水资源的储
量是有限的,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错误;D.电解水产生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错误。故选:A。【点评】水是一种用途很广泛的物质,可以用作反应物、生成物、溶剂、处理有毒物质等,要保护水资源、节
约用水。10.(8.00分)南海是我国五大海区中最大的海区,自然海区总面积约为350万平方公里,海洋资源丰富,开发前景十分远大。(1)海洋中有大量的鱼、虾,食用海鱼、海虾可为人体提供的营养素主要是B(填序号)A.糖
类B.蛋白质C.维生素D.油脂(2)如图1,海水中蕴藏着丰富的食盐资源,目前从海水中提取食盐的方法主要为:上述过程得到的粗盐属于混合物(填“纯净物”或“混合物”)(3)如图,从海水中可以提取金属镁,金属镁广泛应
用于火箭、导弹和飞机制造业。目前世界上60%的镁是从海水(主要含NaCl和MgCl2)中提取的,主要步骤如图:海水中本身就含有氯化镁,则①②两步的作用是将氯化镁富集起来。(4)海底不仅蕴藏着大量的煤、石油、天然气等常规化石燃料,人们还在海底发现了种新型矿产资源﹣“可燃冰”。下列有关“可
燃冰”的说法正确的是CA.是可再生能源B.燃烧产物只有水,无污染C.蕴藏量大,热值大,燃烧后几乎不产生任何残渣和废气,被誉为“未来能源”【分析】(1)根据人体所需六大营养素的种类、食物来源进行分析解答即可。(2)根据得到
的粗盐中含有氯化钠、泥沙等,进行分析解答。(3)根据海水中的氯化镁浓度较低,结合提取镁的过程进行分析解答。(4)根据可燃冰是甲烷的水合物,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1)海鱼、海虾中均富含蛋白质。(2)得到的粗盐中含
有氯化钠、泥沙等,属于混合物。(3)由提取镁的过程可知,海水中含有的氯化镁浓度较低,加入石灰乳变为氢氧化镁沉淀,过滤后加入盐酸制备氯化镁,再经过蒸发干燥制备无水氯化镁,最后经过电解可制得镁,通过前两步反应我们将氯化镁富集起来。(4)人们还在海底发现了种新型矿产资源﹣“可燃冰”,不能短时
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属于不可再生能源;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燃烧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可燃冰蕴藏量大,热值大,燃烧后几乎不产生任何残渣和废气,被誉为“未来能源”。故答案为:(1)B;(2)混合物;(3)将氯化镁富集起来;(4)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理解题
意,掌握盐的化学性质、粗盐的组成成分、各种营养素的生理功能与食物来源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1.(6.00分)如图为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当温度为t3℃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2)将10g甲物质(不含结晶水)配成t4℃时的饱和溶液,甲需水的质
量为10g。(3)将t4℃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等质量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C。A.三种溶液仍然为饱和溶液B.三种溶液中溶剂的质量大小关系为:甲=乙<丙C.三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甲=乙>丙D.甲、乙析出晶体(不含结晶水)的质量相等,丙无晶体析出【分析
】根据题目信息和溶解度曲线可知: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而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1)当温度为t3℃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2)将10g甲物质(不含结晶水)配成t4℃时的饱和溶液,设甲需水的质量为x,,x=10g;(3)将t4℃时甲、乙、丙三种物质
等质量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三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甲=乙>丙,因为降温后,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丙的质量分数不变。【解答】解:(1)当温度为t3℃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故答案为:t3;(
2)将10g甲物质(不含结晶水)配成t4℃时的饱和溶液,设甲需水的质量为x,,x=10g;故答案为:10;(3)将t4℃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等质量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三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甲=乙>丙,因为降温后,甲
和乙的溶解度相等,丙的质量分数不变;故答案为:C;【点评】本考点考查了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通过溶解度曲线我们可以获得很多信息;还考查了有关溶液的计算和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等,有关的计算要准确,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12.(6.00分)学习化学需要熟悉物质的性质、用途及物质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A~H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G是农业上常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一种碱的溶液,F是铁锈的主要成分。(“→”表示物质间能转化,表示
相连的物质能发生反应;图中部分反应物、反应条件、生成物已省略。)(1)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是CaO+H2O═Ca(OH)2,该反应过程中放出(填“吸收”或“放出”)大量热(2)反应②所属基本反应类型是复分解反应。【分析】根据题干提供
的信息进行分析解答,A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故A是碳酸钙,碳酸钙高温能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氧化钙,故BC是氧化钙和二氧化碳中的一种,G是农业上常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一种碱的溶液,故G是氢氧化钙,C能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故C是氧化钙,B是二氧化碳,F是铁锈的主要成分,故F是氧化铁,二氧化碳高
温反应生成的D能与氧化铁反应,故D是一氧化碳,生成的E是铁,氧化铁能生成H,H能与氢氧化钙反应,故H可能是氯化铁,据此解答。【解答】解:A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故A是碳酸钙,碳酸钙高温能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氧化钙,故BC是氧化钙和二氧化碳中的一种,G是农业上常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一种碱
的溶液,故G是氢氧化钙,C能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故C是氧化钙,B是二氧化碳,F是铁锈的主要成分,故F是氧化铁,二氧化碳高温反应生成的D能与氧化铁反应,故D是一氧化碳,生成的E是铁,氧化铁能生成H,H能与氢氧化钙反应,故H可能是氯化铁,带入框图,推断合理;(1)反应①是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
钙,该反应过程中放出大量热,故填:CaO+H2O═Ca(OH)2;放出;(2)反应②是氢氧化钙和氯化铁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故填:复分解。【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
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三、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2个小题,每空2分,共14分)13.(8.00分)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1)写出图中标有①的仪器名称试管。(2)实验
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从控制反应速率和节约药品的角度考虑,发生装置最好选用B(填装置序号),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3)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所以可利用装置E(填装置序号)收集。【分析】(1)根据实验室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题中所指仪器的作用
进行分析;(2)根据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发生装置即可,根据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进行分析;(3)根据氧气密度比空气大,进行分析。【解答】解:(1)图中标有①的仪器名称试管,是常用的反应容器;故答案为:试管;(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
化锰制取氧气,不需加热,属于固液常温型,故可选发生装置B或C,装置B中的分液漏斗可逐滴滴加液体,需要制取气体时打开活塞,不需要时关闭活塞,从控制反应速率和节约药品的角度考虑,发生装置最好选用B;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的条件下生成水和氧气,发生反应的化
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故答案为:B;2H2O22H2O+O2↑;(3)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答案为:E。【点评】本考点主要考查了仪器的名称、气体的制取装置和
收集装置的选择,同时也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综合性比较强。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14.(6.00分)某化学实验小组的同学用氢氧化钙溶液和盐酸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钙溶液加入一定量稀盐
酸后,发现忘记了滴加指示剂。因此,他们停止滴加稀盐酸,并对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提出问题】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进行猜想】猜想一:CaCl2、Ca(OH)2和HCl;猜想二:CaCl2和Ca(OH)2猜想三:CaCl2;猜想四:CaC
l2和HCl同学们认为猜想一肯定不成立,原因是①Ca(OH)2+2HCl=CaCl2+H2O(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查阅资料】氯化钙溶液呈中性【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酚酞试液,振荡。②无明显颜色猜想二不成立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逐滴
加入碳酸钠溶液至过量。③开始有气泡冒出,一段时间后有沉淀生成猜想三不成立,猜想四成立【实验反思】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成分时,除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反应物是否有剩余。【分析】根据给出的反应关系分析可能存在的情况,除了生成了氯化钙,如果恰好完
全反应则无其他溶液,如果酸过量则有HCl,如果碱过量则有氢氧化钙。据此结合给出的实验结论分析对应的实验现象。【解答】解:氢氧化钙溶液和盐酸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发现忘记了滴加指示剂。因此,他们停止滴加稀盐酸。此时有三种可能:1、恰好完全反应,溶质为生成的氯化
钙,对应的是猜想三;2、酸过量,溶质为生成的氯化钙和剩余的盐酸,对应猜想四。3、如果盐酸不足,则氢氧化钙剩余,此时溶质为生成的氯化钙和剩余的氢氧化钙,对应猜想2。给出的猜想一不存在,不存在两者都剩余,
因为两者能够相互反应,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2HCl=CaCl2+H2O。由于加入酚酞而证明猜想而不成立,猜想二是溶液有氢氧化钙,而现在的结论是不存在氢氧化钙,所以对应的现象为无明显现象。由于猜想三不成立、猜想四成立,两者的区别在于是否有HCl,而加入碳酸钠足
量,在有HCl的情况下碳酸钠先和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然后盐酸完全消耗尽,此时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沉淀,所以对应的实验现象为:开始有气泡冒出,一段时间后有沉淀生成。故答案为:Ca(OH)2+2HCl=CaCl2+H2O;
无明显颜色;开始有气泡冒出,一段时间后有沉淀生成。【点评】本题给出复杂的命题背景,实际考察问题是根据给出的实验结论和对应的实验操作分析对应的实验现象,所以要注意问题思考的方式,不要从前往后解决,而是从结论分析过程。四、计算题(本大题只有1个小题,共7分)15.(7.0
0分)一些骗子常用黄铜冒充黄金骗取钱财,某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得知黄铜是锌和铜的合金,他取一定量的某黄铜样品放入烧杯中,再向其中分4次加入等质量的同一稀硫酸,每次均充分反应。实验过程中有关物质的用量及质量测定记录如表:实验次数1234和硫酸的用
量/g20202020剩余固体的质量g108.77.47.2分析表中数据,完成下列问题。(1)所取黄铜样品的质量为11.3g;(2)第4次实验结束后溶液的pH>7(填“>”、“=”或“<”);(3)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要求有解答过程)【分析】根据第二次和第三次都是减少
固体1.3g,而第四次只减少0.2g,说明第一次也减少了1.3g,而第四次时酸过量,金属完全反应,据此结合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求算。【解答】解:根据第二次和第三次都是减少固体1.3g,而第四次只减少0.2g,说明第一次也减少了1.3g,所以所取黄铜样品
的质量为10g+1.3g=11.3g。第四次时酸过量,金属完全反应,所以第4次实验结束后溶液的pH>7。前三次都是20g稀硫酸对应1.3g的锌。设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xZn+H2SO4=ZnSO4+H2↑65981.3g20gx=x=9.8
%答:(1)所取黄铜样品的质量为11.3g;(2)第4次实验结束后溶液的pH>7;(3)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9.8%。【点评】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第一要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第二要使用正确的数据,第三计算过程要完整。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
.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