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南充市嘉陵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含解析

DOC
  • 阅读 2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0 页
  • 大小 61.195 KB
  • 2024-10-30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10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3.00 元
/ 10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四川省南充市嘉陵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含解析.docx,共(10)页,61.195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efa701a9a7c2486ecd0f931a0332fbef.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历史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本题共16小题,每题3分)1.在秦朝政府的中央机构中,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监理国家检察事务的是()A.丞相B.太尉C.郡

守D.御史大夫【答案】D【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秦代丞相负责行政事务;太尉负责管理军事;御史大夫负责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兼理国家监察事务。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三者互补同属各行其责共同对皇帝负责。郡守属于地方官制。所以

答案选D。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三公九卿制2.归纳总结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对魏晋南北朝时期历史发展总体特征的表述,正确的是()A.社会稳定,经济繁荣B.北民南迁,南

方崛起C.政权稳固,国家一统D.社会动荡,民族交融【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进入大分裂大动荡,只有短暂的局部统一时期。北民内迁,中原人口南迁,民族关系进入大融合时期。因此社会动荡,民族交融是魏晋南北朝时

期的总体特征,D项正确;ABC项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排除ABC项。故选D项。3.唐太宗多次说“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天下者有道人推为主,无道则人弃而不用,诚可畏也。”这表明唐太宗A.认为“君

”的统治基础是“民”B.认识到了应以道家学说治国C.吸收了天人感应的儒学思想D.看到了广大人民的巨大力量【答案】D【解析】【详解】唐太宗利用“君舟民水”的比喻来形容君民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因为唐太宗认识到了

广大人民的伟大力量,D正确;封建社会的统治基础是小农经济,A排除;材料体现的是儒家的民本思想,B排除;天人感应强调的是天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材料未涉及,C排除。故选D。4.唐代在三省体制下,决不再是单纯的皇帝个人行为,皇帝的最后决定权包含在政务运行的程

式中,由此可知唐朝三省制A.提高了行政效率B.避免了决策失误C.分割了宰相权力D.制约了皇权专制【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皇帝的最后决定权包含在政务运行的程式中”体现的是三省六部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皇权,D正确;材料与提高

行政效率及分割相权无关,AC排除;专制体制下的决策失误不可避免,B排除。故选D。5.面对南北朝的分裂局面,北朝权臣宇文泰决心按照《周礼》的规定来改革官制,并且在朝堂礼仪、车马器物等方面也“多依古礼”进行了一番改革。这些举动A.推动了民族交融进

程B.复兴了先秦传统儒学C.加强了南北经济联系D.突破了民族自卑心理【答案】A【解析】【详解】据题意可知,宇文泰是按照汉族的传统礼制进行改革,所以这些举动有助于鲜卑族的汉化,推动民族交融,故选A;宇文泰的这些举动只能促进民族交融的进程,并不是复兴先秦儒学,更

不是加强南北经济联系,排除C;D项说法与题意无关,排除。6.秦朝推行三公九卿制度,九卿中的少府其职掌主要分两方面:其一负责征课山海池泽之税和收藏地方贡献,以备宫廷之用;其二负责宫廷所有衣食起居、游猎玩好等需要。体现出的政治特色是()A.家国同治B.等级森严C.宗法

制度D.职责分明【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朝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少府既管理国家事务,又负责皇帝宫廷事务,体现出家与国同治,A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家国同治,与等级森

严、宗法制度及职责分明的说法无关,排除BCD项。故选的A项。7.“夏、商以来的所谓诸侯,都是古代自然发生的部落,他们的存在既非天子所建,天子自己也不能无故地废去他们。于是周初列爵分土,只索明定一个办法,

表示政由己出,所有锡土分茅的荣典,都是天子亲亲奖功的恩赏。我们只看当时的封建,便可明白周初的开国方略了。”由此可见A.三代分封的诸侯都是位高权重B.周朝代商并继承了商的分封制C.“当时的封建”显示了王权至上D.周的开国方略侧重于广封

宗亲【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强调周初从“夏、商以来”“自然发生的部落”到“列爵分土”“亲亲奖功的恩赏”,根据以上现象可以看出,周初开国方略是“封建”即广封宗亲。故答案为D项。A项,材料未涉及夏商周三

代分封了哪些诸侯,更不能判断是否位高权重,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改变“夏、商以来”的“自然发生的部落”,继承了商的分封的表述与之不符,排除;C项,王权至上自夏已彰显,也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8.下表反映了中国古代某一时期的学校系统,它表明A.完整的教育体系

逐渐形成B.进入官学成为入仕唯一途径C.法家成为官方的统治思想D.官学垄断教育局面开始打破【答案】A【解析】【详解】从中央到地方存在各级官学和私学,表明我国逐渐形成了完整的教育体系,A项正确;学校系统和教育体系的形成不能说明“进入官学是进入仕途的

唯一途径”,B项不符合题意;法家思想成为官方统治思想是秦代,秦代废除了分封制,不存在郡国,C项错误;官学垄断教育局面开始被打破是在春秋时期,当时没有太学,不存在郡国并行,郡下设县的管理制度,D项错误。9.西周时期,远在黑

龙江流域的肃慎成了周的属国;周文王的伯父太伯、仲雍与当地人结合,形成兼有商、周和当地特点的吴文化,吴和越又开发了东南地区;而秦人和西戎诸族共同开发了西北地区。这反映出,西周时期()A.南北方联系逐渐增强B.统一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已建立C.民族融合与交流加快D.多元一体文明格局正式形成【答案】

C的【解析】【详解】根据材料,西周时期,中原王朝与边远的东北、东南、西北地区有着密切的联系与交往,反映民族融合与交流加快,C项正确;材料所述不是南北方联系,而是中原地区与周边地区的联系,排除A项;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是在秦朝,排除B项;“正式形成”的说法不恰当,排除D项。

故选C项。10.魏晋南北朝出现了许多诫子文书,如曹操《诫子植》嵇康《家诫》诸葛亮的《诫子书》等,一般的庶族家庭也十分重视家庭教育。同时,高门大姓重视家谱的编修,有的士人为了仕途显达,不惜伪造家谱,另换祖宗。由此可以推知,魏晋南北朝时期()A.儒家思想社会地位明显提

升B.士族政治威胁中央集权C.世族文化对社会影响力较大D.血缘宗法观念受到推崇【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士族势力强大,包括庶族普遍重视家庭教育,为了仕途显达不惜伪造家谱,可以推知当

时世族文化影响力较大,C项正确;A项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士族政治威胁中央集权,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世族文化影响力较大,与血缘宗法观念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11.西汉中期至西晋,中原王朝先后允许已经归附的匈奴、鲜卑族内迁到陕北、晋北、幽州北等长城一带,羌、氐族内

迁到关中地区聚居。这()A.加快了中原王朝的衰落B.使边患危机更加严重C.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D.推动了北方民族交融【答案】D【解析】【详解】据题意可知,西汉中期至西晋北方少数民族不断内迁,少数民族的内迁有利于加强北方的民族交融,D项正确;北方少数民族内迁能够加强少数民

族和汉民族之间的交融,并不一定就会加快中原王朝的衰落和使边患危机更加严重,排除AB项;北民南前推动南方经济的发展,排除C项。故选D项。12.西汉初年,刘邦曾被匈奴在白登山围困七日之久,随后匈奴甚至致信吕后要其嫁给匈奴,行政风

格强硬的吕后不得不采取隐忍措施,而汉武帝却主动对匈奴采取进攻,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武帝时期匈奴势力衰弱B.汉武帝个性更加强硬C.汉朝的忍耐不起作用D.汉朝国力日渐强盛【答案】D【解析】【详解】西汉初期由于国力较弱,

对于匈奴采取和亲措施,汉武帝时期国力强盛,对于匈奴采取进攻措施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获得全胜,D正确;汉武帝时期匈奴势力并没有衰弱,A错误;汉武帝个性更加强硬不是主动对匈奴采取进攻的主要原因,B错误;汉朝的忍耐不起作用不是导致汉武帝时期进攻匈奴的主要原因,C错误。13.汉武帝时

期“三公”组织机构虽与秦及西汉前期无根本变化,但从职能上看还是不一样:“三公”成了只负责处理和执行一般政务的政令执行机构。这种状况的出现,其原因是A.沿用了皇帝制度B.中朝官员的参政C.郡县制度的推广D.刺史是地方高官【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汉武帝时期为了加

强君主专制设置了中朝,中朝拥有参与决策的权力,从而削弱了“三公”的权力,降低了其地位,B项正确;“三公”地位的下降并不是因为沿用皇帝制度和推广郡县制度,排除AC项;刺史是负责监察地方的官员,不是地方高官,且

D项与题意无关,排除。故选B项。14.这一制度的最大优点是从根本上打破了豪门世族对政治权力的垄断,使国家行政机构人员的组成向着尽可能大的社会面开放。“这一制度”是()A.分封制B.科举制C.郡县制D.行省制【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科举

制度的诞生扩大了选官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从根本上打破了豪门世族对政治权力的垄断,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科举制度符合题意,B项正确;分封制是西周时期实行的,材料没有涉及,排除A项;秦朝在地方推行郡县制,排除C项;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排除D项。故选

B项。15.唐初,中书省出诏令,门下省掌封驳审议,以便二者“以相检察”。但二者或日有争论,纷纭不决;或护己所短,遂成怨隙。于是,在中书、门下两省以上增设政事堂,“使两省先于政事堂议定,然后奏闻”。由此可见,政事堂的增设旨在()A.实现权力制衡B.削弱宰相权力C.加强官吏

监督D.提高行政效率【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初(中国)。根据材料“两省先于政事堂议定,然后奏闻”并结合所学知识可

知,唐初,三省在处理文书时经常发生争执,纷纭不决,因此唐设置政事堂以提高行政效率,D项正确;权力制衡不是设置政事堂的目的,排除A项;设置三省分割削弱了宰相的权力,政事堂的设置是议事程序的变化,不能体现权力的削弱,排除

B项;政事堂的职责不是监督官吏,排除C项。故选D项。16.661年,唐高宗发布敕令,针对蕃舶货物,朝廷委托岭南道将蕃舶货物先行收购,收购完毕再“任百姓交易”这反映唐朝A.陆上丝绸之路非常发达B.经济重心开始逐渐南移C.对外贸易处

于优势地位D.民间对外贸易有所发展【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针对蕃舶货物,朝廷委托岭南道将蕃舶货物先行收购,收购完毕再‘任百姓交易’”是对民间对外贸易的描述,说明的是民间对外贸易有所发展,D项正确;材料涉及的是海上贸易,而非陆上贸易,排除A项;唐中叶安

史之乱后,我国经济重心开始南移,排除B项;对外贸易处于优势地位的说法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第II卷(非选择题)二、材料分析题(本题共2小题,17题20分,18题20分)17阅读材料材料一“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yì)》材料二“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汉书·董仲舒传》材料三中国的思想文化源远流长,蓄积深厚。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它对中国社会、政治和文化等各方面影响深远,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同时,它也是世界文明史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普通

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三(人教版)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儒家学派创立者是谁?思想核心是什么?(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董仲舒的思想主张。并指出什么时候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3)概括材料三关

于儒家思想地位的观点。【答案】(1)儒家学派的创立者是孔子,其思想核心是“仁”。。.(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大一统,天人合一,天人感应,三纲五常。西汉时期(3)对儒家思想的地位的观点是:儒家思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

主流,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世界文明重要组成部分。【解析】【详解】(1)根据所学可得是出儒家学派的创立者是孔子;根据“人而不仁,如礼何”可得出其思想核心是“仁”。(2)根据“皆绝其道,勿使并进”并结合所学可得出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大一统,天人合一

,天人感应,三纲五常。结合所学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思想主张,使儒学成为正统思想,故得出是西汉时期。(3)对儒家思想的地位的观点是:根据“中国的思想文化源远流长,蓄积深厚。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可得出儒家思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流;根据“它也

是世界文明史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可得出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世界文明重要组成部分。18.“大一统”是我国历史上长期形成的政治观、民族观,也是历代国家治理所追求的理想与目标。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中国

历史上历经数千年而不衰的“大一统”思想的潜移默化,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而秦汉时期正是这种理念完全定型的关键阶段。秦汉时期的最高统治者,都对统治思想进行了选择,用以规范、整齐全国上下的思想,并构

筑了统一的制度文化。——摘编自黄朴民《论秦汉文化的时代精神》材料二经过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隋唐的民族政策表现得较为开明。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唐的民族政策以怀柔、招抚为主,对边疆民族采取的和亲政策次数之多、持续时间之长是

历代王朝所无法比拟的,还确立了羁縻府州制度,以边疆民族首领为都督、刺史,管理府州事务,并可世袭,相对松散的羁縻方式却起到了较好的效果。——摘编自马大正《中国古代的边疆政策与边疆治理》(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秦、汉最高统治者选择的主要统治思想并列举秦汉巩固大一统国家的地方管理制

度?(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朝边疆民族治理政策的特点,并分析其形成的原因。(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用一句话概括汉唐边疆治理的历史意义。【答案】(1)秦:法家思想。汉:儒家思想。秦汉地方管理

制度:郡县制、刺史制。(2)特点:较为开明;以怀柔、招抚为主(或和平方式为主);采取相对松散的羁縻政策;(或在承认中央王朝统治的前提下,边疆民族具有高度自治性);方式灵活多样。(答出任意2点即可,言之有理适当给分)原

因:贞观年间唐朝经济繁荣;中华文明在当时世界领先;大一统政权对周边民族的向心力;唐朝统治者开明的民族政策。(3)历史意义:促进民族交融,推动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言之有理适当给分)【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内容类材料分析题。时

空是秦汉时期的中国。统治思想:据所学可知,秦以法家思想为指导思想。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儒家思想为指导思想。地方管理制度:据所学可知,秦汉为巩固大一统国家在地方推行的制度是实行郡县制、刺史制。【小问2详解】本题是特点类和原因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唐朝时期的中国。特

点:据材料“隋唐的民族政策表现得较为开明”可知,唐朝边疆民族治理政策较为开明;据“唐的民族政策以怀柔、招抚为主”可知,以怀柔、招抚为主(或和平方式为主);根据“确立了羁縻府州制度,以边疆民族首领为都督、刺史,管理府州事务,并可世袭,相对松散的羁縻方式却

起到了较好的效果”和所学可知,唐朝采取相对松散的羁縻政策,在承认中央王朝统治的前提下,边疆民族具有高度自治性;据材料“唐的民族政策以怀柔、招抚为主......还确立了羁縻府州制度”和所学可知,方式灵活多样。原因:据材料“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可知,唐朝统

治者具有开明的民族观;据所学,从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等方面分析可知,贞观年间,唐朝经济繁荣,国力强盛,中华文明在当时世界领先和唐朝对周边民族的向心力等,导致其民族治理政策具有以上特点。【小问3详解】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汉唐时期的中国。意义:据材料一“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材

料二“经过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隋唐的民族政策表现得较为开明”和所学可得出,汉唐边疆治理促进民族交融,推动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三、论述题(本题12分)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上表是先秦至魏晋历史发展的关键词表,从中选出3个关键词,提炼一个主题,并对该主题进行简要阐释。的(要求

:主题立意明确;阐释逻辑清晰;史论结合。)【答案】关键词:张骞、长安、丝绸。主题:张骞通西域密切了中原同西域的经济文化联系。阐释:西汉时期,张骞为贯彻汉武帝夹击匈奴的战略意图从长安出发,出使西域各国,虽未完成战略意图,但开辟了中西交通道路,

大大促进了中原与西域的经济、文化联系。自此,汉地丝绸、金属工具、井渠法传到西域,西域的良马、骆驼以及各种皮毛制品源源不断东来。综上,张骞通西域,既促进了西域社会的进步,也丰富了中原的物质生活。【解析】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

om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324638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