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四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试题【精准解析】

DOC
  • 阅读 0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25 页
  • 大小 411.000 KB
  • 2024-09-05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四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试题【精准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四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试题【精准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四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试题【精准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22 已有0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25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四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试题【精准解析】.doc,共(25)页,411.000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e318b06d4f4d3aed1d8f8eac5d90599d.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靖远四中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月考试卷高三生物一、单选题1.关于病毒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含有一种核酸,DNA或RNAB.具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C.属于原核生物,通过细胞分裂来繁殖后代D.营寄生生活,可在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生存

【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A、任何一种病毒都只含一种核酸,即DNA或RNA,A正确;B、病毒没有细胞结构,B错误;C、病毒既不属于原核生物,也不属于真核生物,它属于非细胞结构的生物,只能寄生在活细胞内通过复制式的方式繁殖后代,C错误;D、病毒由

于无细胞结构,所以不能独立在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生存,D错误。故选A。【点睛】2.下列有关生命系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HIV病毒是生命系统,但它无细胞结构B.一个变形虫就可以看作是一个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结构

层次C.水稻和水牛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主要差异表现在水牛的细胞没有细胞壁D.多细胞生物体中的一个细胞不属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答案】B【解析】【分析】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2)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分子、原子、化合物不属于生命系统。(3)生命系统各层次之间层层相依,又各自有特定的组成、结构和功能。(4)生命系统包括生态系统,所以应包括其中的无机环境。【详解】HIV病毒无细胞结构,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A错误;变形虫是单细胞生物,故一个变形虫就可

以看作是一个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B正确;水稻是植物、水牛是动物,植物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中没有系统,而动物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中有系统,C错误;多细胞生物体中的一个细胞属于生命系统的细胞层次,D错误

。故选B。3.观察细胞结构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低倍镜下物像清晰,换高倍镜后视野变暗,应首先调节细准焦螺旋B.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乳酸菌,可观察到核膜和染色体C.视野中有异物,转动物镜发现异物不动,移动装片也不动,则异物

在目镜上D.制作口腔上皮细胞装片时为防止产生气泡,首先在载玻片上滴加1~2滴清水,然后再盖上盖玻片【答案】C【解析】【分析】1、由低倍镜换用高倍镜进行观察的步骤是:在低倍镜下观察清楚后,把要放大观察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换成高倍物镜→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加清晰

。2、显微镜中视野中污物可能存在的位置:物镜、目镜或装片。一般利用排除法进行判断,方法如下:先移动装片,污物动则在装片上;不动再转换目镜,污物动在目镜上,不动就在物镜上。【详解】A、视野暗应调节光圈(使用大光圈)或反光镜(使用凹面镜),A错误。B、乳酸菌是原核生物,细胞

中没有核膜和染色体,B错误;C、视野中有异物,转动物镜发现异物不动,说明不在物镜上,移动装片也不动,说明不在装片上,因此判断异物在目镜上,C正确。D、制作口腔上皮细胞装片时为防止产生气泡,首先在载玻片上滴加l~2滴生理盐水

,而不是清水,滴加清水,会使口腔上皮细胞吸水涨破,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显微镜的使用和细胞结构,考查基本实验技能,要求考生能够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属于基础题。4.自然界有许多名字中带有“藻”字的生物,比如蓝藻(即

蓝细菌)、绿藻、颤藻和黑藻等。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蓝藻和绿藻是原核生物,颤藻和黑藻是真核生物B.核糖体是蓝藻、绿藻、颤藻和黑藻合成蛋白质的场所C.黑藻是单细胞生物,其细胞内有多种能吸收光能的色素D.颤藻细胞的拟核区域有若干个裸露的环状DNA分子【答案】B【解析】【分

析】蓝藻是单细胞原核生物,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只有核糖体,无其他细胞器,常见的蓝藻有蓝球藻、念珠藻、颤藻、发菜等。绿藻、红藻和黑藻都是真核生物。【详解】A、颤藻是蓝藻的一种,蓝藻是原核生物,绿藻和黑藻都是真核生物,A错误;B、原核生物和

真核生物都有的细胞器是核糖体,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B正确;C、黑藻是多细胞生物,其叶肉含叶绿体,叶绿体内有多种能吸收光能的色素,C错误;D、颤藻为蓝藻,蓝藻细胞的拟核区域只有1个裸露的环状DNA分子,D错误。故选B。5.下列有关

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原核细胞中不存在既含有蛋白质又含有核酸的结构B.真核细胞的细胞骨架与细胞运动以及物质运输等生命活动有关C.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的细胞呼吸过程完全不同D.真核细胞既有DNA又有RNA,而原核细胞只有DN

A构成的拟核【答案】B【解析】【分析】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共有的细胞器为核糖体,由rRNA和蛋白质组成。真核生物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原核生物没有线粒体等复杂的细胞器。【详解】原核细胞中存在既含有蛋白质又含有核酸的结构,如核糖体,A错误;真核细胞的细胞骨架是由蛋白

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与细胞运动、分裂、分化以及物质运输等生命活动有关,B正确;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的细胞呼吸第一阶段是相同的,都是在细胞质基质中由葡萄糖分解形成丙酮酸,C错误;细胞生物都既有DNA又有RNA,D错误。故选B。6.细胞学说被恩格斯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

三大发现之一。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和生物体的统一性和多样性B.细胞学说认为一切生物体都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构成C.施莱登和施旺两人发现和命名了细胞,并共同提出了细胞学说D.细胞学说为生物进化论提供了证

据,表明各种生物间存在一定的亲缘关系【答案】D【解析】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是动植物的基本单位,体现了生物体的统一性,没有揭示多样性,A错误;细胞学说认为一切动植物体都是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构成,B错误;第一个命名细胞的科学家是虎克,C错误;“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

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可以表明各种生物间存在一定的亲缘关系,为生物进化论提供了证据,D正确。考点:细胞学说的内容和意义7.下列有关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血红蛋白由大量元素组成,属于胞外蛋白B.可用斐林试剂检测蔗糖

和淀粉是否水解C.参与细胞间信息传递的物质都是激素D.烟草和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组成元素不同【答案】B【解析】【分析】血红蛋白在红细胞内,属于胞内蛋白,由C、H、O、N、Fe等元素组成;蔗糖是二糖,水解产物是葡萄糖和果糖,淀粉是多糖,水解产物是麦芽糖,它们的水解产物都是还原糖,还原糖和斐

林试剂反应会出现砖红色沉淀;细胞间信息交流的主要方式:(1)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通过体液到达全身各处,如激素;(2)通过细胞膜直接接触传递信息,如精卵识别;(3)通过细胞通道来传递信息,如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连接。生物的遗传物质是核酸,核酸的

组成元素有C、H、O、N、P。【详解】A.血红蛋白是胞内蛋白,含有铁元素,铁元素是微量元素,A错误;B.蔗糖和淀粉的水解产物都是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反应都会出现砖红色,因此可用斐林试剂检测蔗糖和淀粉是否水解,B正确;C.神经递质不是激素,但也

可以在细胞间传递信息,C错误;D.烟草的遗传物质是DNA,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两者组成元素相同,都含有C、H、O、N、P,D错误。【点睛】本题考查组成细胞的化合物,要求学生识记常见蛋白质的元素组成、糖类

的种类、细胞中常见化合物的检测方法、细胞间信息传递的方式及生物的遗传物质等内容,意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要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并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8.下列与蛋白质相关内容的描述,正确的是()A.所有生物一定都具有蛋白质B.生物膜上的蛋白质功能一定是作为载

体或者通道蛋白C.蛋白质结构之间的差别一定由氨基酸的R基团不同决定D.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内的蛋白质都要经过内质网加工【答案】A【解析】【分析】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与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数量、排列顺序和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均有

关,蛋白质的功能有结构功能、催化功能、运输功能、调节功能、免疫功能。【详解】A、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体现者,所有生物都具有蛋白质,A正确;B、生物膜上的蛋白质功能可能是作为载体或者通道蛋白、也可能具有催化功能、识别功能等,B错误;C、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与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数量

、排列顺序和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均有关,C错误;D、原核细胞没有内质网,D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蛋白质的相关知识,重点要掌握蛋白质的功能及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原因。9.下图为人体内两种重要化合物A与B的化学组成关系,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a的种类约有20种,b的种类有4种B.B被彻底分解后

的产物有4种C.B是所有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D.B的种类在神经细胞与表皮细胞中相同,A则不同【答案】B【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可知,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DNA,a是氨基酸,A是蛋白质,b是脱氧核苷酸,B是DNA。【

详解】A、构成人体的氨基酸大约有20种,构成DNA的脱氧核苷酸是4种,A正确;B、DNA彻底分解后的产物是磷酸、脱氧核糖和四种含氮碱基,共6种,B错误;C、DNA是所有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C正确;D、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A(蛋白质)的种类在神经细胞与表皮细胞中不相

同,但正常体细胞中的B(DNA)相同,D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蛋白质和DNA的基本单位,染色体组成等相关知识,培养了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染色体的组成成分,根据组成元素判断生物大分

子A、B的种类以及各自的基本单位的种类。10.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方法或结果的叙述,正确的一组是()①水浴加热条件下,蔗糖与斐林试剂发生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②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质壁分离时,可看到细胞壁、细胞膜和染色体③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时,要随时

保持有水状态④运用模拟的方法,可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效率的关系⑤在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中DNA的分布时,应保持细胞的活性⑥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经健那绿染液染色后,可以看到呈蓝绿色的线粒体A.①②③B.②③⑤C.②④⑥D.③④⑥【答案】D【解析】【分析】1、还原糖(葡萄糖、果糖、麦芽糖

)可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脂肪可与苏丹III染成橘黄色(或被苏丹IV染成红色);淀粉(多糖)遇碘变蓝色;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2、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的实验原理:DNA、RNA对甲基

绿和吡罗红的亲和性不同,甲基绿能将DNA染成绿色,吡罗红将RNA染成红色。利用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将细胞染色,可以显示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盐酸能够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同时使染色质中的蛋白质和DNA分离,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详解】①水浴加热条件下,还原糖可以

与斐林试剂生成砖红色沉淀,但是蔗糖不是还原糖,不会与斐林试剂发生反应,①错误;②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质壁分离时,可看到细胞壁、细胞膜,但看不到染色体,②错误;③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时,要随时保持有水状态,观察叶绿体的流动状态,③正确;④可以用不同体积的琼脂块模拟细胞的大小,探究细胞

大小与物质运输效率的关系,④正确;⑤在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中DNA的分布时,其实验程序为制片→水解→冲洗装片→染色→观察,在制片环节用酒精灯烘干涂有细胞的载玻片时已导致细胞死亡,⑤错误;⑥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中的线粒体经健那

绿染液染色后呈现蓝绿色,⑥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检测生物组织还原糖、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用高倍镜观察细胞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效率的关系、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相关的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

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的能力。11.下列关于生物大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物大分子都在核糖体上合成B.淀粉、糖原、核糖都是生物大分子C.生物大分子都以碳链为基本骨架,由许多单体组成D.生物大

分子都可以为生命活动供能【答案】C【解析】【分析】多糖、蛋白质、核酸等都是生物大分子,都是由许多基本的组成单位连接而成的,这些基本单位称为单体,每一个单体都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由许多单体连接成多聚体。【详解】A、蛋白质是生物大分

子,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其他的生物大分子不是在核糖体上合成,A项错误;B、核糖是单糖,B错误;C、生物大分子都以碳链为基本骨架,由许多单体组成,C正确;D、生物大分子中的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但是不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D错误。故选C。12.图甲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

图,图乙为来自图甲的分子结构模式图,下列对图示描述错误的是()A.图甲中的1、2、3共同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相对稳定的内部环境B.细胞内图乙分子只存在于细胞膜中,A部为亲水端C.图甲中4与细胞膜的选择性吸收有关,1、2可作为气味分子的受体并完成信息的传递D.细胞膜

的功能特性与3、4有关,蛋白质的种类和含量越多,膜的功能越复杂【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从图中可看出①是糖类,②是蛋白质,③是磷脂双分子层,A亲水性头部,B是疏水性的尾部。细胞膜为细胞内部提供相对稳定的环境,A正确;B、细胞中磷脂分子存在于细胞膜、核膜和细胞器膜等,B错误;C、图甲

中④蛋白质与细胞的选择吸收有关,①②糖蛋白可作为气味分子的受体并完成信息的传递,C正确;D、细胞膜的功能特点是选择透过性,与蛋白质分子和磷脂分子有关,其中蛋白质分子的种类和数目越多,细胞膜的功能越复杂,D正确。故选B。13.下列有关各种细胞器的描述,错误的是()A.内质网是

一种网状结构,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B.液泡和叶绿体都是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其内都含有叶绿素、花青素等色素C.溶酶体是细胞的“消化车间”,能够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和细菌。D.中心体

是一种无膜结构的细胞器,存在于动物和某些低等植物的细胞里【答案】B【解析】【分析】1、内质网:单层膜,是由膜连接而成的网状结构,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2、液泡:单层膜,成熟植物有大液泡。功能:贮藏(营养、色素等)、保持细胞

形态,调节渗透吸水。3、叶绿体具有双层膜结构,内含有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场所。4、溶酶体:单层膜,是“消化车间”,内部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5、中心体:无膜结构,由垂直的两个中心粒构成,

存在于动物和低等植物中,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有关。【详解】A、内质网是一种网状结构,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A正确;B、液泡和叶绿体都是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都含有色素,但叶绿素只分布在叶绿体中,花青素只分布在液泡中,B错误;C、溶酶体是细胞的“消化车间”,能够吞噬

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和细菌,C正确;D、中心体是一种无膜结构的细胞器,存在于动物和某些低等植物的细胞里,D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要求考生识记相关细胞器的图像、结构和功能,能对选项中的叙述作出准确的判断。14.下列有关细胞核的说法,正确的是()A.细胞的一切代谢活动和遗

传性状均由细胞核控制B.破坏唾液腺细胞的核仁不会影响唾液淀粉酶的合成和分泌C.在电子显微镜下可观察到内质网膜与外层核膜直接相连D.脱氧核糖核酸等大分子物质可以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答案】C【解析】【分析】细

胞核是遗传物质储存、复制和转录的场所,是细胞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但并非代谢的中心。细胞的遗传物质主要储存在细胞核,在叶绿体和线粒体中也有分布。【详解】细胞核是细胞遗传物质的主要储存区域,但线粒体、叶绿体等半自主细胞器中也含有部分DNA,这部分DNA也会控制一些性状,A错误;核仁与核糖体的合成

和某种RNA的合成有关,而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故破坏唾液腺细胞的核仁会影响唾液淀粉酶的合成和分泌,B错误;在电子显微镜下可观察到内质网膜与外层核膜直接相连,C正确;脱氧核糖核酸是DNA,DNA分子不能通过核孔,而RN

A及某些蛋白质分子可以通过核孔进出细胞核,D错误。故选C。【点睛】核孔可允许RNA和大分子物质进出,但DNA不能通过核孔。15.图a、b表示细胞中的两种结构,c是它们共有的特征,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若c表示单层膜结构,则a、b肯定是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B.若c表示磷脂分子,则a、b肯定不是核糖体和中心体C.若c表示细胞器中含有的核酸,则a、b肯定是叶绿体和线粒体D.若c表示双层膜,则a、b肯定是叶绿体和线粒体【答案】B【解析】【分析】1、细胞结构中,线粒体、叶绿体、细胞

核都具有双层膜结构,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液泡、细胞膜都是单层膜的结构,核糖体、中心体是不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2、生物膜的基本骨架是由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的。3、含有核酸的细胞器是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线粒体和叶绿体含

有DNA和RNA两种核酸,核糖体只含有RNA一种核酸。【详解】若c表示单层膜结构,则a、b可能是内质网、高尔基体,也可能是溶酶体和细胞膜,A错误;磷脂是构成生物膜的物质,核糖体、中心体都不含生物膜,如果c表示磷脂,a、b肯定不是核糖体和中心体,B正确;核酸根据五碳

糖不同分为DNA和RNA,如果c表示细胞器中含有的核酸,则a、b可能是叶绿体、线粒体或核糖体,C错误;图中c如果表示两层膜,则a、b是线粒体、叶绿体、细胞核中的两种,D错误。故选B。16.关于“探究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的叙述,

正确的是()A.在发生质壁分离的过程中,细胞的吸水能力逐渐增强B.该实验只是观察了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没有设计对照实验C.该实验常选择洋葱鳞片叶的内表皮细胞,是因为有紫色中央大液泡D.质壁分离中的“质”指的是原生

质层,包括细胞膜和液泡膜。【答案】A【解析】【分析】1、在“探究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中,质壁分离的前后可以对照,质壁分离过程和质壁分离的复原过程也可以形成对照,符合科学探究实验的对照原则;在逐渐发生质壁分离的过程中,细胞液的浓度增加,细胞液的渗透压升高,细胞的吸水能力逐渐增强。2、原生

质层包括细胞膜和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详解】A、在逐渐发生质壁分离的过程中,液泡颜色逐渐加深,细胞液的浓度增加,细胞液的渗透压升高,细胞的吸水能力逐渐增强,A正确;B、该实验中,质壁分离的前后可以对照,质壁分离过程和质壁分离的复原过程也可以对照,

所以本实验有对照,B错误;C、该实验常选择洋葱鳞片叶的外表皮细胞,是因为有紫色中央大液泡,C错误;D、质壁分离中的“质”指的是原生质层,包括细胞膜和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D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需要考生掌握实验的原理、实验材料的选择、实验步骤、实

验结果及实验结论。17.下图曲线表示完全相同的两个植物细胞分别放置在A、B溶液中,细胞失水量的变化情况。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实验可选取绿色植物成熟的叶肉细胞来进行B.若B溶液的浓度稍增大,则曲线中b点右移C.两条曲线的差异是

由于A、B溶液浓度不同导致D.6min时取出两个细胞用显微镜观察,均可看到质壁分离现象【答案】C【解析】【详解】A.绿色植物成熟的叶肉细胞具有大液泡,可以发生明显的失水现象,A项正确;B.若B溶液的浓度稍增大,则细胞失水较多,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发生质

壁分离复原,曲线中b点右移,B项正确;C.两条曲线的差异是由于A、B溶液溶质不同导致,B溶液中的溶质可被吸收,导致质壁分离复原,C项错误;D.6min时两个细胞均处于失水状态,均可看到质壁分离现象,D项正确。故选C。18.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胃蛋白酶适宜在碱性的环境下发挥作用

B.在不同pH条件下脂肪酶的活性一定不同C.经强酸处理过的唾液淀粉酶在最适pH下会恢复活性D.碱性条件下过氧化氢酶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答案】D【解析】【详解】A、胃蛋白酶的适宜pH值是1.5-2

.2,胃蛋白酶适宜在酸性的环境下发挥作用,A错误;B、在最适pH的两边的不同pH条件下,有可能脂肪酶的活性相同,B错误;C、经强酸处理的唾液淀粉酶变性失活了,结构发生改变,在最适pH下不能恢复活性,C错误;D、双缩脲试剂是Cu2+在碱性环境条件下与肽键发生紫色反应,碱性条件

下的过氧化氢酶含有肽健,因此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D正确。故选D。19.下列关于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加热能提高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但不能降低活化能B.该实验中加肝脏研磨液和FeCl3的两组可构成对比实验C.若所用

肝脏不新鲜,等量过氧化氢彻底分解所得氧气将减少D.该实验能得出过氧化氢酶具有催化作用以及高效性的结论【答案】C【解析】【分析】“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的目的是探究温度、FeCl3溶液、肝脏研磨液(含有过氧化氢酶)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

影响,实验的自变量有温度、催化剂的种类,因变量是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可以用一定时间内产生氧气的量(或气泡的多少)来反应过氧化氢分解速率。【详解】A、加热能提高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但不能降低化学反应所需的

活化能,A正确;B、该实验中加肝脏研磨液和FeCl3的两组可构成对比实验,说明酶具有高效性,B正确;C、若所用肝脏不新鲜,则过氧化氢酶的活性下降,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会减慢,但不影响反应平衡,最终等量过氧化氢彻底分解理论上仍应产生等量氧气,C错误;D、该实

验得出的结论有过氧化氢酶具有催化作用、高效性,D正确。故选C。20.ATP在生物体的生命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下列有关ATP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人体成熟的红细胞、蛙的红细胞、鸡的红细胞中均能进行的生理活动是合成ATPB.细胞内ATP与

ADP相互转能量的供应机制,是生物界的共性C.ATP中的“A”与构成RNA中的碱基“A”是同一物质D.ATP是生物体内的直接能源物质,在细胞内含量很少【答案】C【解析】【分析】1、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是ATP,动物体产生ATP的过程是细胞呼吸,植物细胞合成ATP的过程是光合作用和细胞呼

吸。2、ATP中的“A"是腺苷,T是三个,“P”是磷酸基团,其中腺苷由1分子核糖和1分子腺嘌呤组成。ATP中远离腺苷的那个高能磷酸键很容易断裂,形成ADP和磷酸,同时释放出大量的能量。3、ATP与ADP可以相互转化,细胞内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是生物界的共性。【详解】A、人体成熟

的红细胞、蛙的红细胞、鸡的红细胞等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是ATP,因此都有ATP合成,A正确;B、细胞内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是生物界的共性,B正确;C、ATP中的"A"是腺苷,由核糖和腺嘌呤组成,RNA中的碱基"

A"是腺嘌呤,两者不是同一物质,C错误;D、ATP是生物体内的直接能源物质,在细胞内含量很少,机体通过ATP与ADP的相互转化满足细胞对ATP的需求,D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ATP的组成和功能、ATP与ADP的相互转化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识记并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21.下列四种现象,可以用下图表示的是()A.在适宜条件下呼吸作用强度随温度的变化B.条件适宜、酶量一定时反应速率随底物含量的变化C.储藏的水果呼吸作用强度随氧含量的变化D.自由扩

散速率与细胞内外浓度差的关系【答案】B【解析】【分析】分析曲线图: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横轴因素的升高,纵轴所代表的数据逐渐增大;超过一定范围后,随着横轴因素的升高,纵轴所代表的数据不再升高。【详解】A、在适宜条件下,呼吸作用强度随

着温度的变化先升高后降低,与曲线图不符,A错误;B、条件适宜、酶量一定时,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底物浓度的升高,酶促反应速率逐渐加快,最终达到平衡状态,与曲线相符,B正确;C、储藏的水果呼吸作用强度随氧含量

的升高应先降低后升高,与曲线不符,C错误;D、自由扩散速率与细胞内外浓度差成正比例关系,即浓度差越大,扩散速率越快,与图示不符合,D错误。故选B。22.图表示人体细胞呼吸作用的过程,其中①~③代表有关生理过程发生的场所,甲、乙代表有

关物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①和③都具有双层生物膜B.①和②所含酶的种类相同C.②和③都能产生大量ATPD.甲、乙分别代表丙酮酸、[H]【答案】D【解析】【分析】阅读题干和题图可知,本题是有氧呼吸

的过程,场所①发生的是葡萄糖的分解,即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甲、乙物质分别是丙酮酸和[H];场所②发生的是丙酮酸彻底分解为CO2和[H],即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在线粒体基质;场所③发生的是[H]和氧气结合生成水,即有氧呼

吸第三阶段,在线粒体内膜。【详解】根据前面的分析可知,①是细胞质基质,是液态部分,没有膜结构,③是线粒体内膜,具有①层生物膜,A错误;分析题图可知,①是细胞质基质,进行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②是线粒体基质,进行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反应不同,

酶不同,B错误;产生大量ATP的是③线粒体内膜,进行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C错误;分析题图可知,甲、乙分别代表丙酮酸、[H],D正确。【点睛】分析本题关键需要熟知有氧呼吸过程的知识,然后根据选项描述分析判断。23.实验小组将等量的某植物种子分别放在不同O2浓度的密闭容器中,

1小时后,测出容器中O2和CO2的变化情况如下表:O2浓度01%2%3%5%7%10%15%20%25%O2吸收量/mol00.10.20.30.40.50.60.70.70.7CO2释放量/mol10.80.60.50.40.50.60.70.70.7据表分析以下

叙述中,正确的是A.在O2浓度为0〜3%时只进行无氧呼吸B.有氧呼吸的强度随O2浓度升高而增强C.在O2浓度为5%时,种子只进行有氧呼吸D.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和CO2【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表格:苹果细

胞有氧呼吸的总反应式为:C6H12O6+6H2O+6O2→6CO2+12H2O+能量;无氧呼吸的总反应式为:C6H12O6→2酒精+2CO2+能量。O2浓度为0时,只进行无氧呼吸;O2浓度为1%-3%,CO2的释放量大于O2

的吸收量,细胞既进行无氧呼吸又进行有氧呼吸;O2浓度为5%~25%时,CO2的释放量和O2的吸收量相等,细胞只进行有氧呼吸。据此答题。【详解】据分析可知,O2浓度为0时,只进行无氧呼吸;O2浓度为1%-3%,CO2的释放量大于O2的吸收量,细胞既进行无氧呼吸又进行有氧呼吸,A错误;

氧气浓度大于15%后,随着氧气浓度的上升,细胞呼吸强度不变,B错误;据表格数据分析可知,在O2浓度为5%时,CO2的释放量和O2的吸收量相等,种子只进行有氧呼吸,C正确;植物种子种子无氧呼吸的产物是酒精与二氧化

碳,D错误。【点睛】本题结合表格,考查细胞呼吸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处理数据的能力和信息转换能力;能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物学问题的能力。24.图示是测定发芽种子

的呼吸类型所用装置(假设呼吸底物只有葡萄糖且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并且不考虑外界条件的影响),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甲装置乙装置结论A液滴左移液滴不动只进行有氧呼吸B液滴不动液滴右移只进行无氧呼吸C液滴右移液滴左移只进行有氧呼吸D液滴左移液滴右移既进行有氧

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A.AB.BC.CD.D【答案】C【解析】【分析】装置甲中NaOH溶液可吸收瓶中的CO2,因此液滴左移的距离可表示氧气的消耗量。装置乙中蒸馏水既不吸收CO2,也不吸收O2。种子进行有氧呼吸时,消耗

的氧气等于产生的二氧化碳,甲装置液滴左移,乙装置液滴不移动。种子进行无氧呼吸时,不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甲装置液滴不移动,乙装置液滴右移。种子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时,消耗的氧气小于产生的二氧化碳,

甲装置液滴左移,乙装置液滴右移。【详解】甲装置液滴左移,说明种子呼吸消耗氧气,进行了有氧呼吸。乙装置液滴不动,说明种子呼吸吸收的氧气与是产生的二氧化碳相等,则种子只进行有氧呼吸。结合甲装置和乙装置,说明种子只进行有氧呼吸,A正确;甲装置液滴不动,说明种子呼吸不消耗氧气,没有进行有氧呼吸。乙装置液

滴右移,说明二氧化碳释放量多于氧气吸收量,种子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或无氧呼吸。结合甲装置和乙装置,说明种子只进行无氧呼吸,B正确;由分析可知,甲装置液滴不移动或左移,不会出现液滴右移的情况;乙装置液滴不移动或右移,不会出现液滴左移的情况,C错误;甲装置液滴左移,说明种子呼吸消耗氧气,

进行了有氧呼吸。乙装置液滴右移说明二氧化碳的释放量大于氧气的吸收量,种子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或无氧呼吸。结合甲装置和乙装置,说明种子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D正确。故选C。【点睛】解答本题

的关键能够根据甲、乙装置中液滴的移动判断消耗的氧气与产生的二氧化碳,进而判断种子的呼吸类型25.如图是某研究小组在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时的两套实验装置图,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A.为检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是否被A瓶吸收完全,可在B瓶前加一个盛有澄清石灰水的锥形瓶B.实验中

发现C瓶先变浑浊后又澄清了,说明实验成功C.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用酸性的重铬酸钾检测D瓶中物质会出现灰绿色D.C瓶和E瓶也可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可观察到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红【答案】D【解析】【分析】如图为探究酵母菌呼吸方

式时的两套实验装置图,其中由A、B、C锥形瓶构成的装置为探究酵母菌有氧呼吸的实验装置,由D、E锥形瓶构成的装置为探究酵母菌无氧呼吸的实验装置。实验中严格控制O2有无和检测的CO2只来源于细胞呼吸是实验成功的关键

,为此:①需借助NaOH溶液将通入B瓶的空气中的CO2去除,以保证C锥形瓶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是由酵母菌有氧呼吸产生的CO2所致;②D瓶应封口放置一段时间,待酵母菌将D瓶中的氧气消耗完,再连通盛有澄清石灰水的锥形瓶,确保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的CO2是由无氧呼吸产生的。【详解】A、由于二氧化碳

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在B瓶前加一个盛有澄清石灰水的锥形瓶,可检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是否被A瓶吸收完全,A正确;B、实验中发现C瓶先变浑浊后又澄清了,说明酵母菌呼吸作用产生了二氧化碳,且量较多,实验成功,B正确;C、实验进行一

段时间后,D瓶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生成酒精,此时用酸性的重铬酸钾检测D瓶中物质会出现灰绿色,C正确;D、CO2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混浊,也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所以C瓶和E瓶中的二氧化碳也可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检测,可观察

到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D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实验的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二、非选择题26.生物膜系统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下图表示三种生物膜结

构及其所发生的部分生理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1)构成生物膜的基本支架是______________,图1~3中生物膜的功能不同,从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分析,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图1表示的生理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图3表示的生理过

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3)图2为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的细胞膜,图中葡萄糖和乳酸跨膜运输的共同点是都需要_________,如果将图2所示细胞放在无氧环境中,图中葡萄糖和乳酸的跨膜运输_______(填“都会”、“有一个不会”或“都不会”)受到影响,原因是______

_______________。(4)图1~3说明生物膜具有的功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磷脂双分子层(2).含有的蛋白质不同(3).有氧呼吸第三阶段(4).光反应(5

).载体蛋白(6).都不会(7).成熟红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是协助扩散不需要能量,而红细胞主动运输排出乳酸所需能量由无氧呼吸提供(或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只进行无氧呼吸)(8).能量转换(9).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解析】【分析】【详解】(1

)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生物膜的基本支架。功能越复杂的生物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所以图1、2、3中生物膜的功能不同,其主要原因是含有的蛋白质不同。(2)图1显示,2[H]+1/2O2→H2O,且有ATP的生成

,由此可知该膜为线粒体内膜,所发生的生理过程是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图3显示:在有光的条件下合成ATP,且2H2O→4[H]+O2,由此可知该膜为类囊体薄膜,所示的生理过程为光合作用的光反应。(3)分析图2可知:红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是协助扩散,而红细胞排出乳酸的方式是主动

运输,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的的共同点是都需要载体蛋白。红细胞通过协助扩散吸收葡萄糖不需要能量,而通过主动运输排出乳酸所需能量由无氧呼吸提供,因此将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放在无氧环境中,图中葡萄糖和乳酸的跨膜运输都不会受到影响。(4)通过图1、图3可以看出:生物膜具有能量转换功能;由图2可以看出:生物

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点睛】27.Ⅰ.如图1表示pH对a-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图2表示在最适温度及pH为b时a-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产生麦芽糖的积累量随时间的变化。预期正确的是________A.若增加a-淀粉酶的量,则d点不移动,e点上移B.若将pH先调整为

c,再调整回b,则d、e点不移动C.若将温度升高5℃,则d点右移、e点不移动D.若将pH调整为a,则d点右移,e点下移图Ⅱ.某兴趣小组为探究不同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反应物充足),甲、乙、丙、丁各加入了1单位的淀粉酶,分别反应一段时间后测

定淀粉的剩余量,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酶的活性可以用________的比值来表示,该种淀粉酶的最适温度在________(范围)。(2)该实验的设计思路是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C(2).温度(3).反应物消耗量(产物的生成量)与时间(4).46℃~60℃(5).不同温度,测定在单位时间、单位淀粉酶条件下淀粉的消耗量,通过计算结果反应出酶的活性【解析】【分析】由图1可知,a-淀粉酶的最

适pH为b。图2中:在最适温度和最适pH条件下,麦芽糖的积累量的变化情况。【详解】Ⅰ.A、若增加a-淀粉酶的量,则d点右移,e点上移,A错误;B、若将pH先调整为c,酶失活,再调整回b,酶活性不能恢复,故d右移,B错误

;C、若将温度升高5℃,则酶活性下降,d点右移、e点不移动,C正确;D、若将pH调整为a,则酶活性下降,d点右移,e点不动,D错误。故选C。Ⅱ.(1)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温度,可以用淀粉的剩余量或产物的生成量与时间的比值来表示酶活性,由图可知,该种淀粉酶的

最适温度在46℃~60℃。(2)该实验通过不同温度,测定在单位时间、单位淀粉酶条件下淀粉的消耗量,通过计算结果反应出酶的活性。【点睛】改变温度或pH会改变酶的活性,进而改变酶促反应速率,但不改变反应的平衡点。

28.科学家利用基因工程和胚胎工程等技术培育转基因奶牛的流程如图所示,他们将某病毒的抗原基因加上乳腺蛋白基因的启动子并进行适当修饰后导入受精卵,最终获得的转基因奶牛分泌的乳汁中含有该病毒的抗原。据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①过程需要_________的催化;②过程

常用到多聚酶链式反应,该反应用到的酶具有的显著特点是____________;③过程用到的工具酶是__________。(2)科学家在④过程获得的受精卵中没有检测到该病毒的抗原,这一结果_____(填能或不能)作为判断“目的基因没有导入受精卵染色体”的依据,理由是__

________。(3)比较⑤和⑥过程,细胞的减数分裂没有完成的是______。(4)囊胚的d细胞与其他细胞相比,在形态上具有的特点是__(答出3点即可)。【答案】(1).逆转录酶(2).耐高温(3).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限制酶)和DNA连接酶(4).不

能(5).该目的基因只能在转基因动物的乳腺细胞中表达(6).⑤(7).细胞体积小、细胞核大、核仁明显【解析】【分析】基因工程技术的基本步骤:(1)目的基因的获取:方法有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利用PCR技术扩增和人工合成;(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基因表达载体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等;(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根据受体细胞不同,导入的方法也不一样.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有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

胞最有效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的方法是感受态细胞法;(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分子水平上的检测:①检测转基因生物染色体的DNA是否插入目的基因--DNA分子杂交技术;②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分子

杂交技术;③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个体水平上的鉴定:抗虫鉴定、抗病鉴定、活性鉴定等。【详解】(1)图中①过程需要逆转录酶的催化;②过程常用到多聚酶链式反应,该反应用到的酶具有的显著特点是耐高温;③过程用到的工具酶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限制酶)

和DNA连接酶。(2)科学家在④过程获得的受精卵中没有检测到该病毒的抗原,这一结果不能作为判断“目的基因没有导入受精卵染色体”的依据,理由是该目的基因只能在转基因动物的乳腺细胞中表达。(3)比较⑤和⑥过程,细胞的减数分裂没有完成的是⑤,良种奶牛的细胞的减数分裂完成后应该形成卵细胞。(4)囊胚

的d细胞与其他细胞相比,在形态上具有的特点是细胞体积小、细胞核大、核仁明显。【点睛】本题考查基因工程和胚胎工程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基因工程的操作工具;识记胚胎移植的基本程序,能正确分析题图,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29.现代生物工程技术推动了免疫学和畜牧业的发展。(1)制备单

克隆抗体需要借助动物细胞融合技术,其过程中与植物不同的方法是使用________诱导,融合细胞首先需要经过_________培养获得杂交瘤细胞;还需进行_______化培养和抗体检测,经多次筛选,用专一抗体检验呈阳性才可获得足

够数量的____________,再进行体内或体外培养,大量制备单克隆抗体。(2)对大面积烧伤病人,借助________技术可获取大量自身健康皮肤用于移植。培养的条件需要________________、合适的营养、适宜的温度、通入______________混合气

体。(3)用细胞核移植技术繁育良种牛的培育过程需要进行胚胎移植,移植前需要对受体牛进行__技术处理,对外来胚胎基本不发生__________,为胚胎在受体内的存活提供了可能。【答案】(1).灭活的病毒(2).选择性(

3).克隆(4).能分泌所需抗体的杂交瘤细胞(5).动物细胞培养(6).无菌、无毒的环境(7).含有95%空气和5%CO2(8).同期发情处理(9).免疫排斥反应【解析】【分析】1、动物细胞培养的条件:(1)无菌、无毒的环境:①消毒、灭菌;②添加一定量的抗生素;③定期更换培养液,以清除代谢

废物。(2)营养物质:糖、氨基酸、促生长因子、无机盐、微量元素等,还需加入血清、血浆等天然物质。(3)温度和PH:36.5℃±0.5℃;适宜的pH:7.2~7.4。(4)气体环境:95%空气(细胞代谢必需的)和5%的CO2(维持培养液

的PH)。2、单克隆抗体制备流程:先给小鼠注射特定抗原使之发生免疫反应,之后从小鼠脾脏中获取已经免疫的B淋巴细胞;诱导B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利用选择培养基筛选出杂交瘤细胞;进行抗体检测,筛选出能产生特定抗体的杂交瘤细胞;进行克隆化培养,即用培养基培养和注入小鼠腹腔中培养;最后从培养液或小鼠腹

水中获取单克隆抗体。3、胚胎移植的基本程序主要包括:①对供、受体的选择和处理(选择遗传特性和生产性能优秀的供体,有健康的体质和正常繁殖能力的受体.用激素进行同期发情处理,用促性腺激素对供体母牛做超数排卵处理);②配种或人工授精;③对胚胎

的收集、检查、培养或保存(对胚胎进行质量检查,此时的胚胎应发育到桑椹或胚囊胚阶段);④对胚胎进行移植;⑤移植后的检查。4、胚胎移植的生理学基础:①动物发情排卵后,同种动物的供、受体生殖器官的生理变化是相同的.这就为供体的胚胎移入受体提供了相同的生理环境。②早期胚胎在一定时间内处于游离状态.这就为胚

胎的收集提供了可能。③受体对移入子宫的外来胚胎不发生免疫排斥反应.这为胚胎在受体的存活提供了可能。④供体胚胎可与受体子宫建立正常的生理和组织联系,但供体胚胎的遗传特性在孕育过程中不受影响。【详解】(1)植物原生质体融合的方法分为两大类

——物理法和化学法,物理法包括离心、振动、电激;化学法一般是用聚乙二醇作为诱导剂来诱导细胞融合。动物细胞融合常用的诱导因素有聚乙二醇、灭活的病毒、电激等;细胞融合后用特定的选择性培养基进行筛选,挑选出融合的杂交瘤细胞;再

对杂交瘤细胞进行克隆化培养和抗体检测,经多次筛选,就可获得足够数量的能分泌所需抗体的杂交瘤细胞。(2)治疗灼烧病人时,通常采用动物细胞培养技术获得大量自身健康皮肤用于移植;动物细胞培养需要无菌、无毒的环境、适宜的营养、适宜

的温度、通入95%空气和5%CO2的混合气体等。(3)胚胎移植前需要对供、受体牛进行选择,并用激素进行同期发情处理;大量的研究已经证明,受体对移入子宫的外来胚胎基本上不发生免疫排斥反应,这为胚胎在受体内的存活提供了可能。【点睛】本题考查动物细胞工程和胚胎工程

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动物细胞培养、动物细胞融合和单克隆抗体制备的相关知识;识记胚胎移植的基本程序,掌握胚胎移植的生理学基础,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328857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