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含解析

DOC
  • 阅读 2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21 页
  • 大小 4.243 MB
  • 2024-10-24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18 已有2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21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含解析.docx,共(21)页,4.243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d597feacf9c6919b850a66d4b34b22fa.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2学年第一学期高二期末教学质量调测地理试题一、选择题Ⅰ(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北京时间2022年10月31日15时37分,梦天实验舱搭乘长征五号B

遥四运载火箭,在中国海南省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约8分钟后,梦天实验舱与火箭成功分离并准确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完成下面小题。1.美国新奥尔良(90°W,30°N)的华人在当地准时收看梦天实验舱发射

直播的夏令时间(2022年美国夏令时开始时间为2022年03月13日,结束时间为2022年11月06日,夏令时比标准时早一个小时)是()A.10月31日1时37分B.10月31日2时37分C.11月1日2时37分D.1

0月31日12时37分2.相较于我国现有其它纬度较高的卫星发射中心(甘肃酒泉、四川西昌、山西太原),关于海南文昌发射基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更小些B.白昼长度在一年中变化更大C.发射这天正午太阳高度小D.正午太阳高度一年

中变化小【答案】1.B2.D【解析】【1题详解】结合材料可知,北京时间应为东八区时间,而新奥尔良的经度为90°W,所在的时区应为西六区,因此两个时区时间相差14个小时;结合材料可知,梦天实验舱发射直播时的北京时间为2022年10月31日15时37分,结合东加西减原则可知,新奥尔

良的时间应为10月31日15时37分-14=10月31日1时37分;结合材料可知,此时新奥尔良使用的应为夏令时,夏令时比标准时早一个小时,因此该地时间应为10月31日2时37分,B正确,ACD错误。故

选B。【2题详解】结合所学可知,纬度越低,线速度越大,海南文昌纬度最低,因此线速度最大,A错误;结合所学可知,纬度越低,白昼长度变化越小,B错误;结合材料可知,该日为2022年10月31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而文昌纬度最低,因此正午太阳高度最大,C错误;结合所学可知,文昌纬度最低

,因此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幅度小,D正确。故选D。【点睛】经度不同的地区,地方时不同,经度每隔1°,地方时相差4分钟,越往东的地区,地方时越大;地球自转的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纬度越低线速度越大;角速度都为15°/小时(除开南北极点外)。3.丹霞同学在学

校地理教室发现以下岩石标本,标本中,可能是砾岩是()A.B.C.D.【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砾岩是一种由圆浑状的砾石(粒径大于2毫米)胶结而成的岩石,是圆状和次圆状的砾石占岩石总量30%以上的碎屑岩;结合图片可知,C图中的岩石是圆浑状的岩

石凝结形成的,符合砾岩的外形特点,C正确;ABD图没有砾石凝结的表现,因此都不是砾岩,ABD错误。故选C。4.关于地壳物质循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石灰岩可变质为石英岩B.花岗岩可由玄武岩生成C.页岩可变质成为片麻岩D.砾岩在外力作用下形成【答案】D【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石英岩由石英砂岩变质而成,排除A;花岗岩和玄武岩都属于岩浆岩,不可以互相转化,排除B;页岩变质成板岩,排除C;砾岩通过外力作用形成,D正确。故选D。【点睛】地壳物质循环主要是三大岩石以及岩浆的互相转化,岩浆岩可以通过外力作用形成沉积岩,沉积岩

通过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变质岩可以通过外力作用形成沉积岩,或者通过重熔再生形成岩浆,沉积岩和岩浆岩也可以通过重熔再生形成岩浆。“三清山式”花岗岩景观微地貌类型多样,峰峦、峰墙、峰丛、石林、石柱、石锥、峡谷、崖壁……应有尽有。下图示意“三清山式”花岗岩景观微地貌的主要形成阶段

。完成下面小题。的5.“三清山式”花岗岩景观微地貌的主要阶段的形成,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②④①③B.④②③①C.③①④②D.②④③①6.形成该地貌形态的主要地质作用有()①变质作用②断裂抬升③冻融风化④风化侵蚀A.①②B.①③C.②③

D.②④【答案】5.A6.D【解析】【5题详解】结合材料可知,该山脉为花岗岩,结合所学可知,花岗岩应为侵入型岩浆岩;结合图片可知,图②表示该地首先经历岩浆入侵,在地下岩浆经冷却凝固作用形成花岗岩;图④表示该地受内力作用挤压,岩层发生断裂和错动位移,加上外力作用的影响,花岗岩岩体上覆岩体经受风化、侵

蚀导致花岗岩岩体裸露出地表;图①表示该地花岗岩岩体发育多组垂直方向的节理,外力作用沿垂直节理向下方和侧方侵蚀,并在重力崩塌的影响下形成峰丛、峰林、峰柱等花岗岩微地貌;图③表示花岗岩体发育水平节理,在此基础上受外力的侵蚀作用影响,花岗岩形成形

态各异的造型石,因此形成过程应为②④①③,A正确,BCD错误。故选A。【6题详解】结合上题分析可知,该地岩石为花岗岩,并没有出现变质作用,①错误;图④阶段时,岩层断裂抬升造成了花岗岩外漏出地表,②正确;该地并没有出现冻融风化,③错误;图③阶段花岗岩受到风化侵蚀,因此形成了形态各异的造型师,④

正确。综上所述,②④正确。故选D。【点睛】内力作用的能量是来自地球内部、促使地球内部和地壳的物质成分、构造、表面形态发生变化的各种作用。其能量主要包括来自地球自转产生的旋转能和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等,它使地表变得高低起伏;外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于

地球外部的太阳能,以及地球重力能等,表现为对地表物质的风化、侵蚀、搬运和堆积等作用,它将高山削低,把盆地填平,其结果往往使地表趋于平坦。挂壁公路(下图)多贴壁而凿,以“奇险”闻名,相隔十余米旁开一侧窗。挂壁公路的建设不仅解决了山区交通难题,还产生了“特殊效应”,使挂壁公路成了

真正的脱贫路、致富路。完成下面小题。7.挂壁公路旁开侧窗,在侧窗之间保留侧壁的最主要原因是()A.保留侧壁可以减轻山体崩塌B.保留侧壁可降低施工量难度C.开一侧窗可减少泥石流危害D.开一侧窗可以保护自然植被8.挂壁公路产

生的“特殊效应”最有利于()A.增加当地生物多样性B.加强与外界的联系C.当地发展第三产业D.促进当地物质外运【答案】7.A8.C【解析】【7题详解】结合图片可知,没有打穿所有侧壁是为了减轻工程建设对山体的破坏,保证山体的稳定性,防止

山体崩塌,A正确;保留侧壁并不会降低施工量和施工难度,B错误;泥石流与降水和地形有关,与侧窗之间保留侧壁无关,C错误;开一侧窗对于自然植被保护无关,D错误。故选A。【8题详解】结合材料可知,挂壁公路选址独特,建设后形成惊险、刺激的独特的旅游资源,创造了新的旅游景观,能够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C正确

;公路的建设影响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加强了与外界的联系,也有利于促进当地物质外运,但这些均是公路建设后形成的“一般效应”,不是其"特殊效应”,BD错误;挂壁公路的修建并不能增加生物多样性,A错误。故选C。【

点睛】挂壁公路是在峭壁悬崖和高峻大山上开凿而出的奇险公路,为了施工方便和开通后取自然光照明,挂壁公路多贴壁而凿,相隔十余米旁开一侧窗,侧窗也能勾勒出隧洞的走向,我国挂壁公路主要位于南太行山地区及晋东南等地区。下图为北京冬奥会延庆赛区小海坨山附近等高线分布简图。完成下面小题

。9.图中虚线为()A.山脊线B.山谷线C.滑雪道D.公路线10.在小海坨山区域建设滑雪中心的有利条件是()A.高差大,更惊险B.水汽足,降水多C.海拔高,气温低D.地平缓,更安全【答案】9.A10.C【解析】【9题详解】结合所学可知,等高线凸低为脊,凸高为谷;结合图中等高线的分布可

知,图中虚线向等高线数值较低的位置凸出,且虚线上有小海坨山分布,说明虚线代表的应是山脊线,A正确,B错误;滑雪道和公路线不会沿着山脊线分布,CD错误。故选A。【10题详解】结合图片等高线数值可知,小海坨山区海拔高,气温低,适合建设滑雪中心,C正确;结合图中的等高线可以看出,小海坨山区

海拔高差并不大,A错误;该地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且海拔较高,因此降水并不多,B错误;该地等高线并不稀疏,因此地势并不平缓,D错误。故选C。【点睛】等高线地形图上判断不同部位表示的地形为:山地海拔最高点为山顶,两山之间的低地为鞍部,等高线向数值高处凸出表示山谷,等高线向数值低处凸出表示山脊,多条等高

线汇合处为陡崖。读中国土壤水平地带分布模式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11.图中从砖红壤到黄棕壤的变化体现了()A.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B.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C.垂直分异规律D.地方性分异规律12.图中从黑钙土到棕钙土的变化主要原因是()A.热量差异B.降水量变化C.地势高低D.成土母质不同【答案】1

1.A12.B【解析】【11题详解】读图可知,图中砖红壤分布纬度低,黄棕壤分布纬度较高,从砖红壤到黄棕壤的变化体现了从低纬到高纬变化的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A正确;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是从沿海到内陆的变化,B错误;垂直分异规律是从山麓到山顶的变化,C错误;地方性分异是因地形、海陆分布、洋流等

造成的局地变化,D错误。故选A。【12题详解】图中从黑钙土到棕钙土的变化体现从东向西即从沿海向内陆的变化,主要原因是降水量变化造成的水分差异,B正确;热量差异表现出从低纬到高纬的变化,A错误;地势高低、成土母质不同图中没有信息显示,CD错误。故选B。【点睛】土壤是指地球表面

的一层疏松的物质,由各种颗粒状矿物质、有机物质、水分、空气、微生物等组成,能生长植物。下图为世界局部区域洋流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3.图中洋流()A.①洋流是受中纬西风影响的寒流B.①洋流的寒暖性质与②洋流相同C.③洋流

的寒暖性质与④洋流相同D.②洋流流向主要受极地东风影响14.关于图中甲乙海域的描述,正确的是()A.甲海域大陆沿岸降水少B.甲海域存在大型渔场C.乙海域水温高于甲海域D.乙海域海水盐度很低【答案】13B14.C【解析】【13题详解】

结合图片可知,①为北太平洋暖流,并不是寒流,A错误;结合所学和图中的流向可知,②洋流是从低纬流向高纬的暖流,因此①和②都是暖流,B正确;结合图中位置可知,③洋流是从较高纬流向较低纬,因此应为寒流,④应为北赤道暖流,因此冷暖性质不一致,C错误;②洋流为阿

拉斯加暖流,是补偿流,并不是由于极地东风引起的,D错误。故选B。【14题详解】结合图中位置可知,甲海域受到暖流的影响,增温增湿,降水较多,A错误;甲海域并不存在离岸流和寒暖流交汇,因此并没有大型渔场,B错误;结合图中信息可知,乙海域纬度

低于甲海域,因此乙海域水温较高,C正确;乙海域位于副热带地区,降水较少,温度高蒸发旺盛,因此海水盐度较高,D错误。故选C。【点睛】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洋流对气候的影响: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洋流对海洋生物的影响:形成渔场;洋流对海洋航行的影响:顺流加速,逆流减速;洋流

对海洋污染的影响:扩大污染范.围,加快净化速度。下图为北半球甲地与北京(40°N)两地之间一年内正午太阳高度角差值的大致变化情况,图中F=10°,E=G。完成下面小题。15.甲地的纬度可能为()A.5

0°NB.30°NC.17°ND.11°N16.图中F→G期间()A.东北平原:雪花纷飞庆新年B.太湖平原:接天莲叶无穷碧C.华北平原:小麦播种正当时D.江汉平原:春暖花开香满园【答案】15.C16.B【解析】【15题详解】材料信息表明,甲地位于北半球,则甲地和北京均位于北半球。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回归线与极圈任何两地之间每天的正午太阳高度差等于两地纬度差,即两地正午太阳高度角之差没有变化,而图中显示,甲地与北京之间的正午太阳高度之差在EG时段有明显变化,表明甲地不位于回归线与极圈之间,排除A、B;根据所学知识,当太阳直射甲地纬线及其以南时,

两者的正午太阳高度差等于两者的纬度差,图中E到F时,太阳直射点北移,两地正午太阳高度差值缩小,F到G时,太阳直射点南移,两地正午太阳高度差值增大,故F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角计算公式H=9

0°-纬度差(太阳直射点和当地纬度之差),两者正午太阳高度差等于10时,根据公式H(甲)-H(北京)=10计算可得甲地纬度为17°N,C正确,排除D。故选C。【16题详解】根据上题可知,F点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为

北半球夏至日,G之后正午太阳高度差为定值,太阳直射点位于17°N及其以南,G点太阳直射17°N,F→G期间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与17°N之间,为北半球夏季,东北平原不会大雪纷飞,排除A;太湖平原恰逢夏季,接天莲叶无穷碧,B正确;华北平原播种小麦在秋季,排除C;汉江平原春暖花开在春季

,排除D。故选B。【点睛】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做回归运动,引起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发生明显季节变化,不同地区不同时间正午太阳高度角计算公式为:H=90°-纬度差(太阳直射点和当地纬度的差值,同减异加)。读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特点示意图。完成下

面小题。17.图中代表温带大陆性气候的是()A.甲B.乙C.丙D.丁18.关于图中气候影响下的自然环境的特点,描述正确的是()A.甲气候影响下的植被常见茎花现象B.乙气候影响下的河流径流季节变化小C.丙气候的气温日较差小、年较差大D.丁气候影响下的动物可能有夏眠习性【答案

】17.C18.D【解析】【17题详解】温带大陆性气候的气候特征是,冬季严寒,夏季炎热,全年降水少。由图可知,丙代表温带大陆性气候,C正确;甲代表温带海洋性气候,A错误;乙代表亚热带季风气候,B错误;丁代表热带沙漠气候,D错误。故选C选项。【18题详解】甲代表温带海洋性气候,

植被常见茎花现象是热带雨林带的现象,A错误;乙代表亚热带季风气候,河流径流季节变化大,B错误;丙代表温带大陆性气候,气温日较差大、年较差大,C错误;丁代表热带沙漠气候,高温少雨,动物会出现夏眠夜行,D正确。故选D选项。【点睛】气候类型的判断方法:

1、根据地理位置判断气候类型:依据纬度位置判断温度带,依据海陆位置(大陆东岸、西岸或是内陆)确定具体气候类型。2、根据区域自然特征(如气候特征、典型植被和典型动物、水文、土壤等)和气候成因来判定气候类

型。如地中海气候典型植被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热带草原的典型动物是斑马等。托木尔峰属天山山脉的中天山区,是横亘新疆2500多千米的天山山脉的最高峰。下图为托木尔峰自然带分布简图。完成下面小题。19.高山冰雪带分布南北高差较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①坡度②热量③降水④海陆位置A.①②B.①

③C.②③D.③④20.图中代码甲代表的自然带是()A.山地寒温带湿草原带B.亚高山寒温带灌丛带C.亚高山寒温带荒漠带D.山地寒温带针叶林带【答案】19.C20.D【解析】【19题详解】该图所示山峰为托木尔峰属天山山脉的中天山区,故北坡雪线低,南坡雪线高。天山

北坡为迎风坡,降水量更多,雪线低,③正确;天山北坡为阴坡,南坡为阳坡,北坡雪线低,南坡雪线高,②正确;南北两侧坡度和海陆位置差别不大,①④错误;故选C。【20题详解】甲地位于天山北坡山腰,其上下分别是草甸带和草原带,此地应该为林带,位于中纬西风带,北

部有缺口,来自大西洋的水汽能够深入,所以北坡在海拔2000m左右分布山地寒温带草原。由于地形抬升,甲地降水多且蒸发弱,代表的自然带是地寒温带针叶林带,D正确。故选D。【点睛】影响雪线的因素:1、温度因素:雪线高度与气温呈正相关,温度越高,雪线也越高。2、降水因素:降水越大,

雪线越低;降水越小,雪线越高。3、地貌因素:从坡度来看,陡峻的山地,积雪易下滑,不利于积雪保存,雪线偏高;坡度较小的山地,有利于积雪沉积,雪线偏低。二、选择题Ⅱ(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

均不得分)在周围山坡围绕的山谷或盆地中,由于风力小和湍流交换弱,当地表辐射强烈时,周围山坡上的冷空气因密度大沿坡面向谷底注泻(这种下沉动力增温作用远比地表辐射冷却作用小);并在谷底沉积继续辐射冷却,因此谷底气温最低,形成“冷湖”。读我国某山脉极端最低气温与1月平均最低气温(下图)。完

成下面小题。21.该山脉可能位于我国()A.西北荒漠地区B.华北湿润、半湿润温带地区C.内蒙古草原地区D.华中、华南湿润亚热带地区22.关于上图中气温垂直变化的形成和特点,正确的是()①东南面1月平均最低气温和极端最低气温在300m高度左右,比西北面更容易形成逆温②在冷空气

沉积的顶部坡地上,因为风速较大和湍流交换较强,换来自由大气中较暖的空气,形成“暖带”③在“暖带”向上向下气温皆是垂直递减的④“暖带”的高度因不同山地、不同坡度、不同季节和天气条件而异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21.D22.D【解析】【21题详解】结合图片可知,该地1月平均

最低气温高于0°C,说明该地应位于我国的南方地区,结合选项可知,华中、华南湿润亚热带地区位于我国南方,一月份最低气温高于0°C,D正确;西北荒漠地区,华北湿润、半湿润温带地区和内蒙古草原地区都属于北方地区,一月份最低气温低于0°C,ABC错误。故选D。【22题详解】结合图片可知,东南面1月平

均最低气温和极端最低气温都是出现在2100m左右,而不是300m左右,①错误;在冷空气沉积的顶部坡地上,因为风速较大和湍流交换较强,会将原来的冷空气吹走,换来自由大气中较暖的大气,因为同高度自由大气离地面较远,较暖,形成“暖带”,②正确;结合图片可知,温度较高的位

置出现在600m左右,向上和向下温度越来越低,③正确;结合图片可知,山地的东南坡和西北面出现暖带的高度不一致,不同的山地、季节和天气条件会影响该地的风向和强度,因此也会影响“暖带”的高度,④正确。故选D。【点睛】

在对流层之内,气温随海拔高度的上升而降低;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量来源是来自于地面,离地面越远,大气吸收的热量越少,气温越低,另外一个原因是高度越高,大气越稀薄,大气能保存的热量越少,气温越低。平流层:气温随海拔高度上升而上升,主要是因为臭氧能强烈吸收

紫外线,而其的密度自下向上越来越高,所以吸收的热量越多。下图为某区域某时刻海平面等压线简图,乙处吹西南风。完成下面小题。23.图中甲、乙、丙、丁处天气特点及成因正确的是()A.甲地晴朗气流辐散上升B.乙地阴雨暖气团被抬升C.丙地晴朗气流辐合下沉D.丁地晴朗大气冷却下沉24.戊地现在

的天气状况是()A.晴朗温暖B.大风阴雨C.低温冻雨D.阴雨连绵【答案】23.B24.A【解析】【23题详解】结合材料可知,乙处吹西南风,说明甲处应为南半球的低压中心;结合所学可知,低压中心应为辐合上升多雨,A错误;由于该地为南半球的低压中心,因此乙处的锋线应为冷锋,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从而

使得暖气团被抬升,形成降水,B正确;丙地位于暖锋锋前,降水较多,因此不会是晴朗天气,C错误;丁地位于冷锋锋前,单一的暖气团控制,天气晴朗,D错误。故选B。【24题详解】结合上题分析可知,该地位于南半球的气旋,应为

顺时针旋转;因此戊地位于暖锋锋后;结合所学可知,暖锋降水在锋前,因此戊地目前应受到单一暖气团控制,且不会出现降水,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睛】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而形成的锋叫做暖锋。暖锋过境时,常出现阴雨天气。

由于暖气团沿冷气团爬升速度较慢,因此多形成连续性降雨天气;暖锋过境后,暖气团占据原来冷气团的位置,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晴。暖锋降水主要发生在锋前。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而形成的锋是冷锋。冷锋过境时,常出现阴天、刮风、雨雪等天气现象;冷锋过境后,冷气团占据了原来暖气团的位置,气温

、湿度明显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晴。冷锋降水主要发生在锋后。气旋的近地面气流在水平方向上由四周向中心辐合,中心气流上升。空气在上升过程中温度降低,其中的水汽容易成云致雨。25.下图(河流横剖面图)中河谷不对称的成因主要是()A地形倾斜方向B.岩层倾斜方向C.岩性差异D.小气候差异【答案

】B【解析】【详解】由图可知,河谷两侧岩层的倾斜方向相同,但左侧岩层倾斜方向与坡向一致,右侧岩层倾斜方向与坡向不一致,导致流水对河流两侧的侵蚀力度不同,使河谷不对称,B正确;河谷没有顺着地形总体向右倾斜,A错误;图中没有反映出两侧

岩性和小气候不一致,CD错误。故选D。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5分)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下表为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小组查询到的我国甲、乙两城市2022年某月份连续一星期的日出、日落、

天亮、天黑时刻表(北京时间)。.甲城乙城星期日出日落天亮天黑日出日落天亮天黑一09:39:0818:33:5809:06:1819:06:4907:31:0516:51:3807:00:4117:22

:01二09:39:4318:34:2309:06:5119:07:1507:31:3816:52:0307:01:1417:22:27三09:40:1518:34:5109:07:2319:07:4207:32

:1016:52:3107:01:4617:22:55四09:40:4418:35:2109:07:5319:08:1207:32:4016:53:0107:02:1617:23:25五09:41:1218:35:5309:08:2119:08:4407:33:0816:53:33

07:02:4417:23:57六09:41:3718:36:2809:08:4619:09:1807:33:3416:54:0607:03:1017:24:30日09:42:0018:37:0409:09:1019:09:5407:33:5816:54:4207:03:3517:25:

05(1)天亮、天黑时间与同一天的日出、日落时间不一致,主要是因为大气的____作用。这一星期内,甲城的日出方位为____,乙城的日落方位为____。(2)甲城位于乙城____方向,据表信息说出判断理由____。(3)在答

题卷的图中画出北京时间6月6日18时的光照图,标出昏线(夜半球用斜线阴影部分表示)及太阳光线。【答案】(1)①.散射②.东南③.西南(2)①.西北②.甲城日出、日落的北京时间均晚于乙城;这星期昼短夜长,说明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纬度越高,昼越短;同时期,甲城

昼比乙城短。(3)【解析】【分析】本题以甲、乙两城市日出、日落、天亮、天黑时间为材料,设置3道小题,涉及大气受热过程、方向、光照图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小问1详解】天亮、天黑时间比

同一天的日出、日落时间要早,主要是因为大气的散射作用。这一星期内,计算甲城昼长时间=日出时间-日落时间,可知甲城的昼长<12小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日出方位为东南,乙城的日落方位为西南。【小问2详解】甲城位于乙

城西北方向,据表信息说出判断理由是连续一星期甲城日出时间都晚于乙城,甲城位于乙城的西侧;甲城的昼长时间小于乙城,且昼长时间都<12小时,太阳直射南半球,纬度越低白昼越长,故甲城的纬度高于乙城,因此甲城位于乙城的西北方向。【小问3详解】北京时间6月6日18

时的光照图,此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北极点附近出现极昼现象,120°E为18时,在赤道处被昏线穿过,30°E为12时。如下图所示: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2022年11月15~16日,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十七次峰会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召开。材料

二:下图为东南亚位置及巴厘岛水系示意图。(1)根据巴厘岛水系特点,说出巴厘岛的地形特点。(2)从巴厘岛气温舒适度角度考虑,我国学生更适合____(寒假、暑假)去该岛旅游;根据巴厘岛位置特点,推测该岛植被与地貌景观特点____。【答案】(1)西部河流自北向南入海,东部河

流较西部长,发源于中部,说明巴厘岛地势东高西低,山脉贯穿。(2)①.暑假②.地处热带(低纬度),且受海洋影响;常年绿水青山,万花烂漫,林木参天;处于板块消亡边界;海岸与山地共存,有宽阔沙滩,也有海蚀断崖【解析】【分析】本题以东南亚位置

及巴厘岛水系示意图为背景设置试题,涉及地形对水文的影响、植被和地貌与地理位置的关系的原因等知识点,重点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以及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等学科素养。【小问1详解】由图可知,巴厘岛河流起源于中部,向南向北流入海洋,

巴厘岛山脉贯穿;河流东部较西部长,北部河流自西向东流,地势东高西低。小问2详解】巴厘岛位于南半球热带,气温高,我们暑假时南半球处于冬季,气温相对较低,此时更适合去该岛旅游。由经纬度可知,巴厘岛地处热带(低纬度),且受海洋影响,常年绿水青山,万花烂漫,林木参

天;巴厘岛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地带,处于板块消亡边界,多山地,海岸与山地共存,有宽阔沙滩,也有海蚀断崖。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温县地处豫北平原西部,东经112°52′至113°13′,北纬34°52′至35°3′之间。境内地势平坦,属黄河、沁河冲积平原。温

县“铁棍山药”根茎深埋地下,喜光,耐寒性差,忌水涝,生长周期集中于4月到10月。下图为温县及周边区域位置简图。材料二:下表为温县气候资料月份123456789101112【平均最高温(℃)6101724303435332923148平均最低温(℃)-3-15121822252418124-2

月均降水(mm)1220385373631431247234389(1)分析温县种植铁棍山药的优势自然区位条件。(2)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简析种植铁棍山药对温县的积极影响。【答案】(1)温带季风气候,降水量适宜;生长周期内温度较高,低温天气

少;晴天较多,光照比较充足;冲积平原,土壤透气性强,深厚肥沃;距河流近,水源充足。(2)因地制宜发展山药种植有利于合理利用土地,减少撂荒,促进生态可持续发展;促进以山药为原料的食品加工业、旅游业的发展,进行深加工,

延长产业链,进一步发展经济;提供就业岗位,增加农民收入,提高生活质量。【解析】【分析】本大题以温县自然环境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农业区位因素分析、农业可持续发展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综合分析能力,综合思维和地理实践力素养。【小问1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温县地处豫北平

原西部,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降水量适宜;境内地势平坦,属黄河、沁河冲积平原,土壤透气性强,深厚肥沃;温县“铁棍山药”生长周期集中于4月到10月,生长周期内温度较高,低温天气少;晴天较多,光照比较充足;根据图中信息,距河流近,水源充足。【小问2

详解】从可持续发展角度,种植铁棍山药对本地来讲,有利于合理利用土地,减少撂荒,促进生态可持续发展;同时以山药为原料,促进以山药为原料的食品加工业、旅游业的发展,进行深加工,延长产业链,进一步发展经济;增加食品工业可以提供就业岗位,增加农民收入,提高生活质量。29.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伏旱是发生在7月中旬至8月中旬期间的气象灾害,因这期间正处于伏天,故称“伏旱”。伏旱的特点是太阳辐射强烈,温度高、湿度小、蒸发和蒸腾量大,成为一年中最热的一段时间。材料二:下图为我国多年平均盛夏“伏旱”范围和强度分布图。(1)据图说出中国“伏旱”严重区

的空间分布特点。(2)从大气运动与太阳辐射的角度,分析“伏旱”形成的原因。(3)“伏旱”对农业生产有很大影响,甚至影响我国粮食安全,请说出农业生产中应对“伏旱”的措施。【答案】(1)“伏旱”严重区空间

分布不均;伏旱主要发布在长江中下游流域及江南部分地区;特别如江西、湖北、湖南、安徽、浙江等省(2)长江中下流域及江南大部分地区被“副热带高压”控制,形成反气旋天气,以下沉气流为主,天气晴朗;太阳直射点纬度位置偏北,该区域白昼时间长,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强,气温高,蒸发旺盛。(3)建立严格的水资源

管理制度;优化农业结构,合理选用作物品种,调整种植结构;;改善干旱区生态环境,遏制生态环境恶化;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合理灌溉,科学用水,实施节水灌溉农业。【解析】【分析】本题以我国多年平均盛夏“伏旱”范围和强度分布图为资料,涉及了空间分布,伏旱成

因和农业生产措施的知识,重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及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体现了综合思维能力的学科素养。【小问1详解】结合图片可知,“伏旱”严重区空间分布不均,分布较为集中;结合图片可知,伏旱主要发布在长江中下游流域及江南部分地区,其他地区分布较少;分布省份主要是集中在江西、湖北、湖南、安徽、浙江

等地。【小问2详解】结合材料可知,“伏旱是发生在7月中旬至8月中旬期间的气象灾害”,结合所学可知,此时长江中下流域及江南大部分地区被“副热带高压”控制,形成反气旋天气,以下沉气流为主,不易形成降水,天气晴朗

;结合所学可知,7月中旬至8月中旬太阳直射点纬度位置偏北,因此长江中下游区域白昼时间长,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强,气温高,蒸发旺盛,因此形成了伏旱天气。【小问3详解】农业生产中应对“伏旱”措施需要结合制度建设、农业品种和基础设施进行

分析;在政策上,首先要建立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优化水资源的区域协调;优化农业结构,合理选用作物品种,调整种植结构,减少高耗水作物的种植面积;改善干旱区生态环境,提高植被覆盖率,增加区域生态环境的稳定性,遏制生态

环境恶化;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合理灌溉,科学用水,实施节水灌溉农业,减少大水漫灌和水资源的浪费。的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328857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