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江西省上饶市横峰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统招班)含答案.doc,共(12)页,50.000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bde500ce98e05c0e31257b3cc5085c1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横峰中学2020-2021学年度上学期高二入学考试语文试题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出卷:审卷:(请将答案按要求填写至答题卡)一,现代文阅读(共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①
人们常以“人治”和“法治”相对称,认为西洋是法治的社会,我们是“人治”的社会。所谓人治和法治之别,不在“人”和“法”这两个字上,而在维持秩序时所用的力量和所根据的规范性质。乡土社会不是人治的社会,可以说是个“无法”的社会,但“无法”并不影响社会的秩序,因为乡土
社会是“礼治”社会。②礼治社会并不是指文质彬彬的社会。礼也可以杀人,可以很“野蛮”。譬如我们在旧小说里常读到杀人来祭旗,那是军礼。礼的内容从现代看去,可能是很残酷的。但残酷与否并非合礼与否的问题。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合于礼的就是对的,对是合式的意思。如果单从行为规范来说,与法律
无异,法律也是一种行为规范。礼和法不相同的地方是维持规范的力量。法律是靠国家权力来推行的。国家是指政治的权力,在现代国家没有形成之前,部落也是政治权力。礼却不需要这种有形的权力机构来维持,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传统是社会所累积的经验,不论哪一个社会
,绝不会没有传统。衣食住行种种最基本的事务,我们并不用事事费心,那是因为我们托祖宗之福,有着可以遵守的成法。在乡土社会中,传统的重要性比现代社会更甚。那是因为在乡土社会里传统的效力更大。③乡土社会是安土重迁的。不但人口流动很小而且人们所获取资源的土
地也很少变动。在这种代代如是的环境里,个人不但可以信任自己的经验,而且同样可以信任若祖若父的经验。不必知之,只要照办,生活就能得到保障。依照着做就有福,不依照就会出毛病。于是人们对于传统有了敬畏之感了,礼并不是靠外在的权力来推行的,而是从教化中养成了个人的
敬畏之感,使人服膺;人服礼是主动的。礼是可以为人所好的,所谓“富而好礼”。孔子很重视服礼的主动性。颜渊问仁,子曰:“克已复礼为仁。一日克已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④这显然是和法律不同了,甚至不同于普通的道德。法律是
从外限制人的,不守法所得到的罚是由特定的权力加之于个人的。道德是社会舆论所维持的,做了不道德的事,见不得人,那是不好;受人唾弃,是耻。礼则有甚于道德:如果失礼,不但不好,而且不对、不合、不成。这是个人习惯所维持的。礼治在表面看去好像是人们行为不受规律拘束而自动形成的秩序。其实自
动的说法是不准确的,只是主动的服于成规罢了。孔子一再的用“克”字用“约”字来形容礼的养成,可见礼治并不是离开社会,由于本能或天意所构成的秩序了。礼治的可能必须以传统可以有效应付生活的问题为前提,乡土社会满足了这个前提。⑤法治和礼治发生在两种不同的社会情态中。这里所谓礼治,也许就是
普通所谓人治,但礼治和由个人好恶的统治相差很远,因为礼是传统,是整个社会历史在维持这种秩序。礼治社会并不能在变迁很快的时代中出现,这是乡土社会的特色。(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乡土社会是“礼治”社会
,尽管从某种角度说它是个“无法”的社会,但“无法”并不影响社会的秩序。B.礼是乡土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有的可能是残酷的,野蛮的,但只要合于礼的就是合式的。C.礼和法律、道德不同,礼是个人习惯所维持的,法律是从外限制人的,道德是社会舆论所
维持的。D.礼治社会的秩序不是人们行为受规律拘束而自动形成的,而是通过传统的约束被动形成的。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开篇从“人治”“法治”的普通性认知出发,引出文章的观点,指向“乡土社会是‘礼治社会’”的议论。B.
第②段在阐释礼的基础上,比较“礼”“法”的异同,并说明了传统在乡土社会中的重要性。C.第③段论述人们为何保守于传统,这和乡土社会的安土重迁密切关联,并引用孔子的话强化这一观点。D.文章还通过对比分析法律、道德、礼之间的不同,进而推论礼治不是由于本能或天意所构成的秩序。3.根据原文内容,下
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礼和法律从内涵上来说,确有相同之处,都是规范行为的,不同之处在于维持规范的力量。B.乡土社会中,礼的运行并不需要有形的权力机构来维持,它依靠的是长期沿袭下来的传统。C.生活在乡土社会中的人们,只有按照传统去做,
很多问题才能迎刃而解,反之就可能受挫。D.在变迁很快的现代社会,传统的效力无从发挥,礼在乡土社会中能够发挥作用是因为乡土社会缺乏变化。(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材料一:从2020年春节后至今,“停课不停教、不停学”正成为
学生们的“新常态”。由此,线上教育市场也迎来了发展的小高峰,从以前的“配菜”变为疫情期间的“主菜”。线上教育因为新冠疫情带来的快速发展势头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但疫情终将过去,退潮之后谁在裸泳是关键。能否抓住疫情窗口期巩固流量红利带来的客户数量、培育和打造自
己稳定的盈利模式是每个企业面对的现实问题。为长期发展,线上教育应该回归教育本质,重视产品质量,发挥各自比较优势,推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是正道。一味追求数量和短期流量固然会吸引眼球、引发关注,但不求质量没有核心竞争力的平台不仅没法留住新客户,还可能导致已有用户流失,不利于培养客户黏性,
久之会严重影响企业长期发展。而作为线上教育的另一大基石——服务器的问题也必须得到重视。一方面支付高昂的广告费,一方面却不肯为服务器升级花钱,这种发展很难可持续发展。线上线下结合是发展的趋势。疫情结束后,线上教育仍将回归原有的位置。要进一步发展,线下平台必须尽快提升线上能力,
线上线下更好地融合,这样也会增强用户黏性。而专攻线上教育的平台,也要及时调整定位,疫情结束后要从主打“学生上课时间”转向“学生课余和作业时间”,这要求其推出精品化课程,有针对性的服务,才能留住人。(摘编自张钦晨《在线教育热退潮后如何更好发展》)材料二:从讲台转入视频,实际上就是从空间相对自由的现实
场景转入非常拘束的方寸屏幕上,我们要充分考虑到由此对教学产生的诸多局限问题。一是空间展示束缚。在四五十平方米的教室中,教师的肢体语言有很大展示空间。面对屏幕,肢体语言就非常受限制,甚至手势表达都困难,教师主要是“露脸”了。二是
时间节奏束缚。我们的实体课堂,一节课45分钟。考虑视频受众听课的“时间耐力”,视频教学的时间段就要采用10分钟为单元限制的“香肠节奏”。这就是说,为了有效接受,一个视频教学单元要以10分钟为上限。这对于文科教学来说,就要求把
原来一以贯之的讲课方式片段化,把复杂的知识点做机械切分,尤其是录播要控制在八九分钟;而直播则要有意识调整讲解节奏,增加对学生有“提神强心”的互动。特别是文科课程,要把教学手段中有限的视频多元化,调动学生的积极
性,增强学生关注度和接受兴趣;第三,视频教学最大的问题,由于镜头的限制和时间的限制,在知识的传播上,语言要更加简明扼要准确。实体课堂中,如果有些唠叨,学生还可以通过现场板书和肢体语言等形式接受教学内容,但是视频效果不同,实体课程
的随兴所至到了屏幕面前,线上听众可能会感到不知所云。(摘编自舒晋瑜《学者“抗疫”丛谈》材料三:教育部2020年1月29日下发通知,宣布延期开学,但是“停课不停学”,利用网络平台组织学生开展网上学习。在这一背景下,各地不少学校通过QQ群、微信群等多种途径推出了线上授课
计划。不过经过这一段时间的磨合,各地的学生面临的问题却越来越多。在江苏南通市,市民王女士的儿子上小学三年级,不过儿子上网课的第一天却和王女士企业复工撞了车,王女士说,“家长如果在家还好一点,不在家,可能还得给小孩备个
手机,或者家里有打印机要打印出来,不然小孩怎么知道怎么学?如果小孩自主能力、自觉性差,对于他来说是没有效果的。”时不时出现的网络卡顿等尴尬,也让线上课程没有那么一帆风顺。此外,学生上网课精神不集中;部分老师对网络直播不熟悉,授课负担重等问题也陆续暴
露出来。当城市学校基本都选择开设网络课堂之时,在一些农村地区,特别是偏远山区,一些孩子可能并没有条件上网课。对此,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介绍:“从2月17日,就是下周一开始,中国教育电视台第四频道将通过直播卫星平台向全国用户传授有关课程学习资源,将覆盖偏远贫困农村地区,特别是网络信
号比较弱和有线电视没有通达的地区,解决这些地区学生的学习问题。”(节选自《“停课不停学”多地推出线上授课计划如何提高网络课堂教学效率?》)4.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线上教育在2020年春节后的一段时期成了学生学习的主战场,线上教育市场迎来了发展的小高峰。B.回归
教育本质,重视产品质量,发挥线上教育自身的优势才是线上教育企业最有力的生存方式。C.线上教育企业追求数量和短期流量是错误的,这将会导致已有用户流失,不利于培养客户黏性。D.有些线上教育企业宁愿支付高昂的广告费也不肯为服务器升级花钱,这将影响其自身
的持续发展。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疫情结束后线上教育要以“学生课余和作业时间”为主,因此从事线上教育的平台应着力于推出精品化课程及有针对性的服务。B.视频教学的时间段
应尽量以10分钟为单元限制,因为这样有利于视频受众把复杂的知识点做机械切分,从而实现有效接受。C.视频教学中的教学空间不如实体课堂教学自由,视频教学受镜头的限制和时间的限制,要求视频教学人员语言必须简明扼要准确。D.利用网络平台开展网上教学,会
受到硬性条件的限制,如在一些农村地区,特别是偏远山区,孩子们,上网课的条件受到限制。6.同样是对线上教育的报道,材料二、三在报道内容上各有怎样的侧重?是怎样突出各自的侧重点的?请结合材料概括分析。(6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
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给猫留门(节选)黄咏梅“豆包回家了。”老沈告诉雅雅,“胖得像一只大熊猫,每层楼的灯都被它踩亮了。”“亮!豆包喊一句,灯就亮……”老沈学着雅雅的口气。咯咯咯咯……雅雅在电话那头笑得欢。老沈兴致勃勃地重复亮了好几句。犹记得有一段时间,沈
小安一家周末过来吃饭,每爬上一层楼,雅雅就用尽吃奶的力气喊——亮!感应灯被她喊亮之后,雅雅也是那么笑的,咯咯咯咯。这个游戏是这座旧楼唯一的亮点,如果没有那些时亮时灭的感应灯,估计雅雅会蛮缠着让沈小安背上楼的。不过这些吸引力也不长久,上学之后雅雅就不太愿来爷爷家了。那天雅雅玩饿了,老沈就牵着她去买
豆包。店员掀开蒸笼,用袋子装了两只豆包送给雅雅。就是在雅雅怯怯地犹豫要不要接过来的时刻,这只小猫不知从什么地方蹿了出来,跃上收银柜,朝那两只豆包喵喵喵个不停,雅雅先是吓了一跳,接下来,就跟小猫成了朋友。因为这只小猫,除了额头
和脸颊处有一些灰色的斑纹,其他地方跟蒸笼里的豆包一样白,雅雅就喊它叫“豆包”。等老沈一只手牵着雅雅回家的时候,他的另一只手上,挂着一个黑色的塑料袋,豆包躺在里边,安静得像一件被主人买回来的什么东西。有
了豆包,老沈就能经常见到雅雅。不一定是周末,有的时候,放学后沈小安也会带她来,老沈像迎接贵宾一样,削好水果,买好菜。通常他们三个会在一起吃个晚饭,豆包就窝在雅雅的腿上,雅雅吃一口,问一句:弟弟,要不要吃鸡腿?豆包似懂非懂,眯了眯
漂亮的绿眼睛。看不到豆包,雅雅就给老沈打电话,像个亲切的小姐姐——弟弟在干吗呢?弟弟为什么那么爱睡觉?她甚至对老沈承诺,明天放学要去看弟弟的。就像豆包是寄养在别人家的弟弟一样。雅雅看豆包的频率越来越密集,有时还赖着要在爷爷家睡,但这绝不可能。每次看着父女俩在门口小垫子上换鞋子,低头系鞋带的动作几乎
一模一样,老沈心里都会有些伤感。沈小安跟老沈的话从来不多,顶多来一句:“跟爷爷说再见。”老沈已经想不起来,儿子这么多年来,有没有认认真真跟自己说过一句“再见”。雅雅迷恋那只猫,沈小安并不觉得有什么问题,小孩子总是有一段时间喜欢小动物。他小时候从街上
抱回过一只大黄猫,每天上学都恨不得把它装在书包里带到学校。他并不讨厌豆包,但也谈不上多么喜欢,已经过了那个年龄,而在那个年龄,以及那个年龄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他对老沈充满了怨愤,认为老沈不会当爸爸。从前那只大黄猫在某个深夜,被老沈从他的被窝里揪出来,还没完全醒过来,来不
及叫唤一声,就被丢出了家门。这个梦魇一样的情节,以及那种窝在被子里装睡的无助感,在某些特定的情境下,沈小安总是会想起,并且,像一根导火索,成年之后他一直跟老沈怄气,时常想到这个细节,他并不会那么快原谅父亲。他不知道怎么跟老沈独处。内心深处,他觉得老沈既不像父亲,也不像朋友,他们只是一对与生俱来的因
果关系。好在有了雅雅,老沈的注意力全都放在了她身上,后来又有了豆包,他们之间便多了一些话题。“要是不想养就别养了,小孩子总是一头热,很快就过去了。”吐出一口烟之后,沈小安对老沈讲。老沈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你不是不喜欢猫嘛。”事实上,豆包被留下来的那天开始,沈小安就一直想问老沈,不过他不知道怎么跟
他提。看得出来,老沈是为了讨好雅雅。“还行,这小家伙陪陪我,有个伴儿,也不错。”“不怕狂犬病?”“对,疫苗是要给它打的。”老沈忽然尴尬起来,停了一下,又问,“你还记得你那只大黄猫?”“记得啊,那只胖胖的大黄猫。”他拉长了躯体,话音里也在伸着懒腰。
“我听你妈说,让你把大黄猫丢出去那天,你抱着它坐在楼梯口足足哭了一个中午,下午都没去补习。”“不会吧?”沈小安夸张地笑了几声,“要是雅雅知道,肯定会笑死的。”沈小安站起来,把豆包装进旅行包里,带到宠物店去给它打疫苗。走下拐角
楼梯的第一级,坐下来,回头看。从这个角度看过去,能看到自己家的门口。他以为,那个中午,门里边的人根本没有探头出来看到他,他哭得那么伤心,仿佛要被丢掉的不是猫而是他自己。(原载于《中国作家》文学版,有删改)7.下
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表面上是写沈家三代人与猫之间的故事,实际讲述的是家庭关系、祖孙亲情。B.小说用倒叙写对往事的回忆,“犹记得”“小时候”等词,使过去和现在自由切换。C.小说语言
平实,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如“用尽吃奶的力气”“话音里也在伸着懒腰”。D.小说结尾写丢掉大黄猫后少年沈小安悲痛欲绝,照应了前文为何他如此怨恨老沈。8.小说中老沈对猫的态度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请简要回答。(6分)9.小说标题“给猫留门”有怎样的好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
共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张衡传范晔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虽才高于世,
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
..,再迁为太史令。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机之正,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自去史职,五载复还。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
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衡因上疏陈事。后迁侍中,帝引在帷幄,讽议左右。尝问天下所疾恶者。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衡乃诡对而出。阉竖恐终为
其患,遂共谗之。衡常思图身之事,以为吉凶倚伏,幽微难明,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永和初,出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为不轨。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
。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B.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C.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
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D.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太学,中国古代的大学。太学之名始于西
周,汉代始设于京师。魏晋至明清或设太学,或设国子学,或两者同时设立,均为传授儒家经典的最高学府。B.五经,即儒家典籍《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的合称,汉武帝立五经博士,儒教国家化由此谓
开端。六艺就是六经,即《易经》、《尚书》、《诗经》、《礼记》、《论语》、《春秋》。C.孝廉,汉武帝时设立的察举考试,以任用官员的一种科目。孝廉是“孝顺亲长、廉能正直”的意思。后代,“孝廉”这个称呼,也变成明朝、清朝对举人的雅称。D.郎中,属员外级,就是分掌各司事务,其
职位仅次于尚书、侍郎、丞相的高级官员。郎中本是官名,即帝王侍从官的通称。其职责原为护卫、陪从,随时建议,备顾问及差遣。12.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张衡谦虚稳重,超尘拔俗,
不慕世俗的虚荣,才高于世,善于属文,后来因“善术学”,被征召到朝廷做官。B.张衡在政治方面眼光敏锐,头脑清醒,手腕高明,但总得不到升迁,在离开太史令职位五年后,就回了原籍。C.本文介绍了张衡文学、科学、政治三方面的才能和成就,其中,以科学方面的才能和成就
作为重点进行详写。D.本文突出的特点是语言凝练平实,作者写作时绝少用形容词,尽量抓住史实描绘。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2)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
题。蝶恋花宋柳永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1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句中“伫倚危楼”,采用叙事的表达方式,勾勒出一个久久地立在高楼之上的主人
公形象。B.“草色烟光残照里”,这一句中“残照”点明时间,已是黄昏,主人公却还不忍离去;又给景色增添一份感伤。C.最后两句点破诗歌主旨,为何难以摆脱“春愁”,只因“为伊”的相思。这一佳句后来被王国维视为治学的第一境界。D.这是一首怀人之作。词人把漂泊异乡的落魄感受,同怀念意中人的缠绵情思结合在一起
写,抒情写景,感情真挚。15.本词中有和“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请写出并赏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
__,________”两句感叹自己多愁善感,过早地长出花白头发。(2)古代诗文中,有许多借助描写“风雨”来抒发情感的名句,《荀子•劝学》中用“__________,________”来形象地论述积累的重要
性。(3)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认为北伐抗金应当做好充分准备,如果像南朝帝刘义隆一样草率出兵,虽有“__________”的雄心,也只怕会有“________”的结局。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北宋王安石笔下特长少
年方仲永的遭际,代有其事。受虚荣心、名利心等不良因素的影响,一些“望子成龙”“望女成星”的家长,热衷于,奔走在童星制造的路上,对有特长的孩子,倾尽一切资源,带孩子参加花样繁多、“套路”很深的娱乐活动、选秀比赛,让孩子日常生活也处在夸张的模仿和表演
状态中。前不久,据研究机构调查显示:超过七成多的孩子最崇拜文娱明星,而科学家、文学家为榜样的孩子仅有两成。有观点指出,在少年儿童的培养教育上,一些家长正走在的路上!有家长认为,不都说“出名要趁早”吗?让孩子尽早出名,积累
财富,也没啥错!但是俗话说,早熟的果子撑不到丰收的金秋。银河星布,的星也就那么几颗。()。身为家长,如果沉醉于童星制造的虚妄中,寄望早成名挣大钱,把孩子的童年当快消品,方仲永的悲剧就可能。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快马加鞭背道而驰璀璨夺目屡见不鲜B.揠苗
助长南辕北辙光彩照人屡见不鲜C.快马加鞭背道而驰光彩照人层出不穷D.揠苗助长南辕北辙璀璨夺目层出不穷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研究机构调查显示:七成多的孩子最崇拜文娱明星,而以科学家、文学家为榜样的孩子仅有两成。B.据研究机构调查显示:
七成多的孩子最崇拜文娱明星,而仅有两成的孩子以科学家、文学家为榜样。C.据研究机构调查:超过七成的孩子最崇拜文娱明星,而科学家、文学家为榜样的孩子仅有两成。D.研究机构调查显示:超过七成多的孩子最崇拜文娱明星,而仅有两成的孩子以科学家、文学家为榜样。19.下列在文中括
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有百害而无一利的事,就是在孩子塑造人格及“三观”时,过早地让孩子游走于名利场B.过早地让孩子游走于名利场,对孩子人格及“三观”的塑造,有百害而无一利C.过早地让孩子游走
于名利场,有百害而无一利,在孩子塑造人格及“三观”时D.对孩子人格及“三观”的塑造有百害而无一利的事是过早地让孩子游走于名利场20.下面是为父亲举办个人书画展的杨先生给某知名书画家写的一份邀请函的正文内容,其中有五处词语使用不得体,请找出并加以修改。明
日请您屈驾到府上一坐,令尊珍藏的墨宝将悉数展出,届时还请您抛砖引玉、不吝赐教。明早七点请您务必在家恭候,我们将有专车迎接。真诚期待您的光临!21.校举行课本剧汇报演出,高一(1)班表演的节目是《鸿门宴》,高一(9)班表演的是《雷雨》。请你结合具体内容,为主持人写一段串
联词,将两个节目串联起来。要求:衔接自然,简明得体,50字左右。四、写作(共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英雄”一词在古典诗词中经常出现,如杜甫《蜀相》“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呼唤英雄成了那个时代的声音。而今,时代变迁,有人说,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还有人说,这是一个没有英雄只有偶像的年代。你认为当今的时代还有英雄吗?读了上面的文字,你有什么感触或思考?请你准备一篇面向“复兴中学”全校同学演讲的稿件,表达你的看法或认识。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
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700字。高二开学考试语文答(统招班)1.(3分)D(D项,“通过传统的约束被动形成的”错,原文说的是“其实自动的说法是不准确的,只是主动地服于成规罢了”。)2.(3分)C(引用孔子的话旨在论证孔子很重视服礼的主动性。)3.(3分)B(A项,从“内涵上来说
”于文无据,原文“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如果单从行为规范来说与法律无异,法律也是一种行为规范”,并非“规范行为”。C项原文是“只要照办,生活就能得到保障”,不是“只有……才”。D项“传统的效力无从发挥”的表述过于绝对,
原文说的是“在乡土社会中,传统的重要性比现代社会更甚。那是因为在乡土社会里传统的效力更大”由此可知,在现代社会传统也会发挥作用)4.C(原文强调的意思是一味追求数量和短期流量而不求质量且没有核心竞争力的发展方式是错误的,而不是“线上教育企业追求数
量和短期流量是错误的”)5.B(“因为这样有利于视频受众把复杂的知识点做机械切分”说法错误,“把复杂的知识点做机械切分”应是视频教学中文科教学者)6.内容上的侧重:①材料二侧重报道线上教育对教师教学产生的诸多局限问题。②材料三侧重报道线上教育中各地的学生面临的问题。(每点2分,意思对即
可)如何突出:①材料二主要通过对比的方式来突出报道重点。②材料三主要通过实例来突出报道重点。(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7.B(“倒叙”错误,应为“插叙”。倒叙是根据表达的需要,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重要、最突出的片段提到文章
的前边,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按事情先后发展顺序进行叙述。插叙是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展开情节或刻画人物,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回忆或故事的叙述方法)8.①讨厌并阻止儿子养猫,并在深夜里把沈小安心爱的大黄猫从被窝里揪出,后来又让沈小安把大黄猫丢
出家门;②为孙女能常来看他并讨好孙女而养猫,并把猫当成自己的伴儿,对儿子提出的“不想养就别养”的意见不置可否。(每点3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斟情给分)9.①新颖别致,能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②概括故事情节。为阻止儿子养猫而没
有“给猫留门”,为了能和儿子、孙女一家团聚而坚持“给猫留门”。③突出主题。父母在关爱孩子时要多关注他的内心世界,不要粗暴地对待孩子成长中某一阶段的心灵寄托。④具有象征意义。“给猫留门”实际上也是告诫每一个人要给爱和亲情留一个位置,让家庭关系更融洽。(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斛情给分)10.C11.B12.B13.(1)大将军邓骘认为他是奇才,多次召请,(他)也不应召。(奇、累、省略各1分,句意2分)(2)从古籍的记载来看,还不曾有这样(灵验)的仪器。(自、书典,宾语前置句式各1分,句意2分)14.(3分)C(这句
被王国维视为治学的第二境界。)15.(6分)①“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1分),②这一句化抽象为具象(或比拟1分),把抽象的愁情写成可以看见其生长(升起,漫延)的物体(2分),③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愁”之多之浓重。(2分)(其它答案酌情给分)16.(1)多情应笑
我早生华发(2)积土成山风雨兴焉(3)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每空1分,多字、漏字、错字均不得分)17.D(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揠苗助长: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快马加鞭:对快跑的马再打几鞭子,使它跑得更
快,比喻快上加快。根据语境,应用“揠苗助长”。南辕北辙:心里想往南去,却驾车往北走。比喻行动和目的相反。背道而驰:朝着相反的方向走,比喻方向、目标完全相反。“背道而驰”是就两个事物而言,偏重于彼此距离越来越远;“南辕北辙”是就同一事物而言,偏重于行动和目的恰恰相反。由此可知应用“南辕北辙”。璀
璨夺目:光辉灿烂耀人眼睛。光彩照人:形容人或事物十分美好,或艺术成就辉煌,令人注目、敬仰。结合前面的“银河星布”可知,此处应用“璀璨夺目”。层出不穷:接连不断地出现,没有穷尽。屡见不鲜:经常看见,并不新奇。根据语境,应用“层出不穷”
。)18.A(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画线句子有三处语病,一是“据研究机构调查显示”句式杂糅,可改为“研究机构调查显示”或“据研究机构调查”;二是“超过七成多”成分赘余,可删去“多”或“超过”;三是“科学
家、文学家为榜样的孩子”成分残缺,应在“科学家”前加“以”。)19.B(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C项,将句子的状语“在孩子塑造人格及‘三观’时”放在句末不恰当,可排除。A项和D项,句子的重点在“有百害而无一利的事”,而不是“过早地让孩子游走于名
利场”,与文段表达的重点不太吻合,可排除。)20.[答案示例]①“府上”改为“寒舍”或“家中“;②“令尊”改为“家父”;③“抛砖引玉”改为“批评指正”或“发表高见”或删掉;④“务必”改为删掉;⑤“恭候”改为“等候”。(5分)21.(6分)略。(内容应包括班级、节目
名称、对剧本或表演的评价)22.略(要符号演讲稿的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