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学情检测生物试题缺答案.doc,共(8)页,687.500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b73249da04fd4e800c491cff76a4833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初学情检测高三生物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核酸和蛋白质都是重要的生物大分子,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组成元素都有
C、H、O、NB.高温变形后降温都能缓慢复性C.在细胞质和细胞核中都有分布D.细胞内合成新的分子时都需要模板2.如下图所示,载体蛋白甲和载体蛋白乙依赖于细胞膜两侧的Na+浓度差完成相应物质的运输,该Na+浓度差由膜上的钠钾泵来维持。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图中所示
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B.图中C6H12O6和K+的跨膜运输为主动运输C.图中细胞的膜外pH高于膜内D.图中载体蛋白有的具有催化功能3.研究发现,正常干细胞中两种关键蛋白质“失控”发生越位碰撞后,正常干细胞会变成肿瘤细胞。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干细胞分化形成各种类型的细胞体现了细胞的全能
性B.干细胞在癌变过程中细胞膜上的甲胎蛋白会减少C.干细胞分化导致基因的选择性表达D.干细胞分化后逐渐衰老是由细胞中基因决定的正常的生命历程4.夏季,消防人员身着厚重的防护服在执行灭火任务时,身体要受到高温、脱
水的挑战。下列有关其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炎热时血管舒张,主要通过体液调节实现B.消防员心率加速、警觉性提高与肾上腺素分泌增多有关C.大量流汗,既不利于体温的维持,也不利于体内水盐的平衡D.脱水时,下丘脑和垂体能通过分级调节增加抗利
尿激素的分泌和释放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1.本试卷共8页,包含选择题(第1题~第19题,共43分)、非选择题(第20~24题,共57分)。本次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和试卷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学校、考试证号用0.
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相应的位置,并将考试证号用2B铅笔正确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3.答题时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试卷指定区域作答。4.如有作图需要,可用2B铅笔作图,并请加黑加粗,描写清楚。5.植物组织培养技
术常用于商业化生产,其过程一般为:无菌培养物建立→培养物增殖→生根培养→试管苗移栽及鉴定。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为获得无菌培养物,外植体要消毒处理后才能接种培养B.组织培养过程中也可无明显愈伤组织形成,直接形成胚状体等结构
C.提高培养基中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的比值,有利于诱导生根D.用同一植株体细胞游离培养获得的再生苗不会出现变异6.当我们吃的食物过咸时,食物中的Na+会通过细胞膜上的离子通道扩散进入味觉细胞,使其膜电位改变。引发神经兴奋的传导和传递。最终传到味觉中枢产生味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感知咸味的味觉细胞属于感受器的一部分B.食物中的Na+进入味觉细胞不需消耗ATPC.味觉的形成过程是一次完整的反射过程D.兴奋从味觉细胞传至味觉中枢是单向传递的7.A和a,B和b为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有关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叙述正确的是
A.多细胞生物体内都同时进行这两种形式的细胞分裂B.减数分裂的两次细胞分裂前都要进行染色质DNA的复制C.有丝分裂的2个子细胞中都含有Aa,减数分裂Ⅰ的2个子细胞中也可能都含有AaD.有丝分裂都形成AaBb型2个子细胞,减数分裂都形成AB、Ab、aB、ab型4个
子细胞8.用T4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一段时间后,在培养基中加入放射性元素标记的物质X。提取菌体内的RNA、T4噬菌体DNA及大肠杆菌DNA,检测发现只有RNA具有放射性。将放射性RNA分别与上述DNA杂交,结果如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T4噬菌体DNA大肠杆菌DNA放射性RNA有杂交带无杂交带A.菌
体内的放射性RNA转录自大肠杆菌DNAB.物质X可能为放射性物质标记的尿嘧啶核糖核苷酸C.在杂交带的双链区存在A-U、A-T碱基配对方式D.大肠杆菌被T4噬菌体侵染后,自身基因的表达受到抑制9.某地区积极
实施湖区拆除养殖围网等措施,并将沿湖地区改造成湿地公园。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公园生物群落发生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B.公园建成初期草本植物占优势,群落尚未形成垂直结构C.在繁殖季节,白鹭求偶时发出的鸣叫声属于行为信息D.该湿地公园具有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和间接价值10.分析黑斑
蛙的核型,需制备染色体标本,流程如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可用蛙红细胞替代骨髓细胞制备染色体标本B.染色时常选用易使染色体着色的碱性染料C.秋水仙素处理的目的是为了诱导染色体数加倍D.低渗处理的目的是为了防止细胞过度失水而死亡11.下列关于哺乳动物胚胎工程和细胞工程的叙述,错误
的是A.细胞培养和早期胚胎培养的培养液中通常需添加血清等物质B.早期胚胎需移植到经同期发情处理的同种雌性动物体内发育成个体C.猴的核移植细胞通过胚胎工程已成功地培育出了克隆猴D.将骨髓瘤细胞和B淋巴细胞混合,经诱导后融
合的细胞即为杂交瘤细胞12.很多生物实验都需要用到强酸或强碱。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检测还原糖时使用NaOH为显色反应提供碱性条件B.检测蛋白质时要先将NaOH与CuSO4混合产生沉淀C.浓硫酸为重铬酸钾与酒精的显色反应创造酸性条件D.使用盐酸除去植
物细胞壁以达到细胞相互分离的目的13.荧光定量PCR技术可定量检测样本中某种DNA含量。其原理是在PCR体系中每加入一对引物的同时加入一个与某条模板链互补的荧光探针,当相关酶催化子链延伸至探针处,会水解探针
,使荧光监测系统接收到荧光信号,即每扩增一次,就有一个荧光分子生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引物是单链DNA,引物的碱基序列均相同B.DNA合成方向是从子链的3′端向5′端C.达到设定荧光强度所经过的循环次数与其起始模板数量无关D.该项技术结合逆转录可用于检测某种细胞中不同基因的转录水平14.
某同学选用新鲜成熟的葡萄制作果酒和果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果酒发酵时,每日放气需迅速,避免空气回流入发酵容器B.果酒发酵时,用斐林试剂检测葡萄汁中还原糖含量变化,砖红色沉淀逐日增多C.果醋发酵时,发酵液产生的气泡量明显少于果酒发酵时D.果醋发酵时,用重铬
酸钾测定醋酸含量变化时,溶液灰绿色逐日加深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全选对者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15.为了推
进乡村振兴,江苏科技人员在某村引进赤松茸,推广“稻菇轮作”露地栽培模式,如下图所示。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当地农田生态系统中引进的赤松茸,是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之一B.该模式沿袭了“无废弃物农业”的传统,菌糠和秸秆由废弃物变为了生产原料C.该模式充分利用了水稻秸秆中的能量,提高了能量传递效率D.该模式
既让土地休养生息,又增加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16.戈谢病是患者由于缺乏β—葡糖脑苷脂酶所致。经基因诊断可知,Y染色体上无该病的致病基因,下图是用凝胶电泳的方法得到的某患者家系基因带谱,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该病为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B.1号和2号再生一个正常男孩的概率是3/8C.2号为该病携带者,5号为杂合子的概率是2/3D.该病可通过测羊水中酶的活性和B超检查来进行产前诊断17.兴趣小组为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萘乙酸(NAA)对绿豆芽生长的影响,选取长势相同的绿豆芽,用不
同浓度NAA溶液和清水分别进行处理。一段时间后,测量不定根数量和胚轴长度,计算NAA处理组减去清水组的差值,结果如图。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A.清水组作为该实验的对照组B.由实验结果可知NAA的作用具有两重性C.10-10g/mLNAA处理抑制了不定根生根数量D.10-6g/
mLNAA处理组胚轴不再生长18.养殖池中存在的有毒物质主要是氨和亚硝酸,这两种物质可由硝化细菌吸收利用。研究人员从养殖池池泥中分离出硝化细菌并进行了计数。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需配制一定浓度含氨盐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以分离硝化细菌B.配制的培养基经高压蒸汽灭菌后通常还需要调节p
H才能使用C.涂布时,用涂布器沾取少量菌液并均匀地涂布在培养基的表面D.使用涂布平板法统计得到的菌落数目往往比活菌的实际数目少19.数据统计和分析是许多实验的重要环节,下列实验中获取数据的方法合理的是编
号实验内容获取数据的方法①调查某自然保护区灰喜鹊的种群密度使用标志重捕法,尽量不影响标记动物正常活动,个体标记后即释放②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摇匀后抽取少量培养物,适当稀释,用台盼蓝染液染色,血细胞计数板计数③调查高度近视(600度以上)在人群中的发病率在数量足
够大的人群中随机调查④探究唾液淀粉酶活性的最适温度设置0℃、37℃、100℃实验数据三个温度进行实验,记录A.实验①B.实验②C.实验③D.实验④三、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57分。20.(11分)研究发现黎科植物异子蓬能在绿色组织单个细胞中完成整个C4光合作用,颠覆了C4植物的光合
作用只能依靠两种细胞共同作用的观点。光合细胞与大气接触的叶表面附近几乎没有叶绿体,维管束附近有叶绿体密集区,其光合作用过程如图所示。(1)在叶绿体中,光合色素分布在▲上;光反应过程中除了产生图示物质外,还产生一种高能化合物▲;该植物中的CO2受体有▲和▲。(2)图
中物质PEP的元素组成为▲。丙酮酸除了可以参与图中所示的反应,还可在▲(场所)彻底氧化分解成CO2,再被用于光合作用。(3)细胞内碳水化合物通常以淀粉等大分子的形式临时储存在叶绿体中,与小分子糖类相比,有利于维持▲,以免叶绿体吸水涨破;但
碳水化合物的长距离运输主要以蔗糖的形式,与淀粉相比,蔗糖作为运输物质的优点是▲。(4)图示细胞中叶绿体总是紧靠线粒体分布,其生理学意义是▲;叶绿体集中分布在细胞靠近维管束的一侧,其好处是▲。21.(11分)
水体富营养化会导致藻类大量繁殖,使水体透明度下降,水体微生物大量死亡,环境污染进一步恶化。科研人员为研究滤食性双壳类(蚌)和沉水植物(草)共存治理水体污染的效果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结果如下。请据图回答问题:(1)蚌草
共存治理水体污染,利用了生物之间的▲和竞争关系,竞争是指▲。蚌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成分。(2)对某种浮游藻类进行直接计数时,通常采用▲法;测定浮游藻类叶绿素a可以作为估算浮游藻类生物量的依据是▲。(3)蚌处理组可以使水体透明度明显改善,分析其原因是▲,但水体氮、磷含量并没有明显减少
,这体现了生态系统具有▲功能。(4)据图2可知,沉水植物抑制了浮游藻类的生长,判断的依据是▲;与草处理组相比,蚌草共存组沉水植物抑制藻类繁殖效果更好,分析其原因是▲(答出两条)。22.(12分)根据新冠病毒致病机制及人体免疫反应特征研制新冠疫苗,广泛接种疫苗可以快速
建立免疫屏障,阻击病毒扩散。图1为新冠病毒入侵细胞后的增殖示意图,图2为人体免疫应答产生抗体的一般规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中,新冠病毒通过S蛋白与细胞表面的ACE2受体结合,侵入细胞释放出病毒的(+)RNA,在宿主细胞中经▲合成病毒
的RNA聚合酶。(2)在RNA聚合酶的作用下,病毒利用宿主细胞中的原料,按照▲原则合成(-)RNA。随后大量合成新的(+)RNA,再以这些RNA为模板,分别在▲、▲大量合成病毒的N蛋白和S、M、E蛋白。(3)制备病毒灭活疫苗时,先大量
培养表达▲的细胞,再接入新冠病毒扩大培养,灭活处理后制备疫苗。细胞培养时常需通入CO2,其作用是▲。(4)制备S蛋白的mRNA疫苗时,体外制备的mRNA常用脂质分子包裹后才用于接种原因之一是人体血液和组织中广泛存在▲,极易将裸露的mRNA水解;二
是外源mRNA分子不易进入人体细胞产生抗原。(5)第一次接种疫苗后,人体内识别到S蛋白的B细胞,经过增殖和分化,形成的▲细胞可合成并分泌特异性识别▲的IgM和IgG抗体(见图2),形成的▲细胞等再次接触到S蛋白时,发挥免疫保护作用。(6)有些疫苗需要进行第二次接种,据图2分析进行二次接种的意义是▲
。23.(11分)中国甜柿的自然脱涩与乙醛代谢关键酶基因(PDC)密切相关,推测涩味程度可能与PDC基因的表达情况有关。为筛选PDC基因的调控蛋白,科研人员构建了质粒A和质粒G(如图1、图2所示),利用酵母菌进行了相关实验探究。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启动子位于基
因首端,是▲的位点,启动子区域还存在着许多调控蛋白的结合位点,可影响基因的转录水平。PDC基因的启动子序列未知,为获得大量该基因启动子所在片段,可利用限制酶将基因组DNA进行酶切,然后在▲的作用下将已知
序列信息的接头片段连接在PDC基因的上游,根据接头片段和PDC基因编码序列设计引物进行▲。(2)利用质粒A构建含有PDC基因启动子片段的重组质粒并导入代谢缺陷型酵母菌,用不含▲的培养基可筛选出成功转化的酵母菌Y1H。质粒G上的AD基因表达出的AD蛋白与启动子足够靠近时,能够
激活后续基因转录,因此需获得待测蛋白与AD蛋白的融合蛋白用于后续筛选。科研人员从中国甜柿中提取RNA,将逆转录形成的各种▲与质粒G连接后导入酵母菌,此时应选择质粒G中的位点▲(填序号1~5)作为cDNA的插入位点,最终获得携带不同cDNA片段的酵母菌群Y187。(3)重组酵母Y187与Y1H能够
进行接合生殖,形成的接合子含有两种酵母菌质粒上的所有基因。若接合子能在含有金担子素的培养基中生存,则推测待测蛋白是PDC基因的调控蛋白,请结合图3阐述作出该推测的理由▲。(4)筛选出PDC基因的调控蛋白后,
为满足生产上的需要对其进行改良,这种技术属于▲工程,该工程的起点是▲。24.(12分)玉米是雌雄同株异花的植物,具有多对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是遗传实验常用的材料。现有A(黄色胚乳、正常叶、甜)、B(白色胚乳、卷叶、甜)、C(黄色胚乳、卷叶、甜)、D(白色胚乳、正常叶、甜)4个纯合玉米品系,三
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分别用上述品系玉米进行了实验探究,结果如下:组别亲本杂交组合F1表现型F2表现型及数量1A(♂)×B(♀)黄色胚乳、正常叶黄色胚乳、正常叶(220),黄色胚乳、卷叶(96)白色胚
乳、正常叶(32),白色胚?L、卷叶(31)2C(♂)×D(♀)非甜非甜(137),甜(139)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第1组玉米杂交实验中,对B品系玉米植株的操作步骤可简写为▲(用文字和箭头表示);叶型和胚乳颜色两对相对性状的显性性状分别为▲和▲。(2)若叶型
和胚乳颜色两对相对性状分别由A/a和Y/y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则实验1中F2出现上述结果的原因可能某种因素导致F1产生的基因型为▲的雌配子或雄配子致死导致的。为进一步确定是何种配子致死,在上述影响因素不变的前提下,请利用实验1中F1和A、B、C、D四个品系的玉米为
材料,设计实验进行探究,写出实验思路:▲。预期实验结果▲。(3)已知玉米的甜与非甜由两对等位基因(B/b和D/d)来控制,由实验2的结果可知,F2中非甜玉米的基因型共有▲种,品系C、D的基因型为▲和▲,请画出F1细胞中的B/b和D/d两对等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