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名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考试模拟地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

DOC
  • 阅读 3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24 页
  • 大小 9.391 MB
  • 2024-09-23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湖南省名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考试模拟地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湖南省名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考试模拟地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湖南省名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考试模拟地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21 已有3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24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湖南省名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考试模拟地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x,共(24)页,9.391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8f4659b8dfa27eaf212621e03162cedd.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湖南省名校2025届高三上学期9月地理模拟试卷一、单选题加强环渤海及京津冀地区经济协作,努力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是重大国家战略。读京津冀都市圈图,完成下面小题。1.京津冀经济协同发展,京、津的优势有()①廉价劳动力②土地资源③资金④科技、人才A.①②B.②③C.③④D

.①④2.河北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过程中,区域特色经济的发展方向是()A.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现代农业B.利用区位优势,大量迁入重工业C.加快科技发展,赶超京津地区D.依托人力优势,提升金融服务3.京津冀协同发展,对北京的影响是()A.加大了北京人口、交通运输等压力B.疏

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优化城市空间结构C.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加重环境污染D.加快人才外流,推动资源密集型产业发展【答案】1.C2.A3.B【解析】【1题详解】京、津是我国的直辖市,两地都有充足的资金、科技和人才,③④正确;两地经济发展水平高,劳动力价格高

,土地资源有限,是两城市的劣势,①②错误,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2题详解】发挥地区的生态优势,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现代农业,A正确;在京津冀都市圈中,河北较京、津地区经济落后、科技水平低、产业结构不完善等,今后应促进传统优势产业与高新技术融合,不能盲目迁入重

工业,B错误;加快科技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而不是赶超京津地区,C错误;河北有劳动力资源优势,但无金融服务的优势,应依托人力资源,发展适合当地经济的产业,D错误。故选A。【3题详解】京津冀协同发展,可以疏散北京非

首都功能,减小北京人口、交通和教育等压力,A错误;分散北京非首都功能,优化城市空间结构,B正确;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减轻环境污染,C错误;加快人才外流,推动资源密集型产业发展不是对北京的影响,D错误。故选B。【点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核心是京津冀三地

作为一个整体协同发展,要以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解决北京“大城市病”为基本出发点,调整优化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构建现代化交通网络系统,扩大环境容量生态空间,推进产业升级转移,推动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加快市场一体化进程,打造现代化新型首都圈,努力

形成京津冀目标同向、措施一体、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协同发展新格局。2022年10月3日,青岛著名地标“石老人”海蚀柱上半部分突然坍塌。下图为“石老人”昔日与今日对比图片。读图,完成下面小题。4.导致“石老人”坍塌的主导作用是()A.海浪侵蚀B.冰川侵蚀C.

风力侵蚀D.流水溶蚀5.结合“石老人”海蚀柱的形成过程,推断“石老人”形成于下列哪种地貌之后()A.海蚀崖B.海蚀穴C.海蚀拱桥D.海蚀平台【答案】4.A5.C【解析】【分析】【4题详解】由于风化作用和海浪不断对岩体冲击、拍打造成的侵蚀,使得石老人岩体不断松动、脱落、断裂,最

后坍塌,A正确;海风也对“石老人”坍塌起到一定作用,由当地海风不大,风力侵蚀不是导致“石老人”坍塌的主导作用,排除C;“石老人”坍塌与冰川侵蚀、流水溶蚀无关,排除BD。故选A。【5题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海蚀柱的形成过程大致是:海浪侵蚀向

海凸出的基岩海岸,形成海蚀穴,海蚀穴规模不断扩大,形成海蚀洞,继续侵蚀,海蚀洞贯通后形成海蚀拱桥,随后海蚀拱桥坍塌,海岸边形成海蚀崖,残留在海水中的突出岩石形成海蚀柱,海蚀柱立在海蚀平台上,因此“石老人”海蚀柱形成于海蚀拱桥之后,C符合题意,排除ABD。故选C。【点睛】根据海岸地貌的

基本特征,可分为海岸侵蚀地貌和海岸堆积地貌两大类。侵蚀地貌是岩石海岸在波浪、潮流等不断侵蚀下所形成的各种地貌。堆积地貌是近岸物质在波浪、潮流和风的搬运下,沉积形成的各种地貌。“占一补一、占优补优”,是《土地管理法》规定的国家实行占用耕地补偿制度的基本原

则。耕地占补平衡制度是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的重要举措。下图为我国可实现耕地占补平衡年限(即可平衡年限)的空间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据图可知,我国耕地后备资源最为丰富的区域是()A.华北地区B.西南地区C.西北、东北D

.东南沿海7.与其他省区相比,浙江、福建占补平衡制度落实困难,主要因为()A.生态环境脆弱B.经济发展快C.耕地数量少D.耕地质量差【答案】6.C7.B【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我国土地资源的空间分布的判断,考查学生的图文信息提取能力,

结合我国占补平衡分布图进行判断,我国西北和东北地区可平衡的年限时间长,说明后备土地资源充足,C正确,ABD错误,故选C。【7题详解】由题干可知,非农建设经批准占用耕地要接照“占多少,补多少”的原则,补充数量和质量相当的耕地。浙江、福建经济发达,城市化水平高

,非农建设经批准占用耕地比例大,由于浙江、福建经济经发展快,土地的价格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在占补方面落实难度大,因此与其他地区相比,浙江、福建两地占补平衡制度落实困难,B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提取能力及对图表信息的判读能力。读我国部分城市1月平均气温柱状图,

完成下面小题。8.下列城市中,最靠近秦岭—淮河一线的是()A.乌鲁木齐B.郑州C.石家庄D.太原9.与其他城市比较,哈尔滨1月气温偏低的主要原因是()A.距海远B.距冬季风源地远C.纬度高D.地势高【答案】8.B9.C【解析

】【8题详解】结合所学知识,秦岭—淮河一线为我国1月平均气温0℃的等温线,据图可知,郑州1月份平均气温在-0.3℃,最接近秦岭—淮河一线,B正确,乌鲁木齐、石家庄、太原的1月平均气温低于0℃很多,ACD排除

,所以选B。【9题详解】本题涉及影响气候的因素:纬度、海陆分布、地形、洋流等。对比其他城市,哈尔滨是纬度最高的城市,纬度高,冬季正午太阳高度小,加上距冬季风源地较近,因此气温较低,C正确,B错误;哈尔滨距海较近,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地势低,AD错误;所以纬度高是哈尔滨1月气温偏低的主要原

因。所以选C。【点睛】秦岭-淮河的地理意义①一月0℃等温线;②有无结冰期;③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④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⑤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⑥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⑦温带落叶阔叶林和亚热带常绿阔叶

林分界线;⑧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分界线;⑨水田(水稻)与旱田(小麦)分界线。近年来,云南省为了进一步发展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重点推进优质原料产业、生物医药工业等领域的产业发展。昆明市利用原有优势,在高新区着力打造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新高地,吸引了昆药集团等2

77家企业入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0.云南省生物医药原料丰富的自然原因是()A.山河相间,喀斯特地貌广布B.红壤广布,土壤肥沃C.纬度较低,地形垂直差异大D.四季如春,环境优美11.昆明市打造大健康产业新高地的优势条件有()①全省科教中心,技术力量雄厚②产业集聚,竞争力强③边境重镇,海

陆交通便利④矿产资源丰富,重化工业基础好A.②④B.③④C.①②D.①③【答案】10.C11.C【解析】【10题详解】生物医药产业由生物技术产业与医药产业共同组成,其原料是自然界中的动植物和微生物等,云南纬度低,位于热带、亚热带,自然条件优越,再加上位于我国

阶梯交界处,山高谷深,地形垂直差异大,气候复杂多样,生物资源极其丰富多样,为生物医药提供了丰富的原料,C正确;喀斯特地貌广布,石漠化严重,生物资源受影响,与题意不符,A错误;红壤具有酸瘦粘的特点,土质并

不肥沃,B错误;四季如春,环境优美不是其生物医药原料丰富的原因,D错误。故选C。【11题详解】昆明市作为云南省的省会和经济、文化、科技中心,高等院校多,技术力量雄厚,具有人才优势,利于打造大健康产业新高地,①正确;利用原有丰富原料和基础工业优势,政府推动打造大

健康产业新高地,吸引200多家企业入住,促进产业集聚,发挥规模效益,提高市场竞争力,②正确;昆明不是位于边境,不临海,③错误;生物医药产业与矿产资源、重化工业没有关系,④错误。综上所述,①②正确,C正确,排除ABD。故选C。【点睛】制药产

业与生物医学工程产业是现代医药产业的两大支柱。生物医药产业由生物技术产业与医药产业共同组成。集群化发展是生物医药产业的一种有效避险机制和竞争利器。生物医药产业具有创新成本高、投资风险大、研发周期长等特点;产业技术新知识、新方法、新

领域层出不穷,相关人员只有相互学习,才能保证知识及时更新,通过园区的建设可以大大提高区域产业整体竞争力。2023年6月我国自主研发的世界首台兆瓦级漂浮式发电装置“南鲲号”投入试运行。“南鲲号”采用半潜船船体的浮动翼板“吸收”能量(图),通过拖船在南海岛礁之间来回移动。

它就像一块巨型的移动充电宝,可全天候为有需要的岛礁提供电力,对海岛开发和能源安全有重要意义。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2.“南鲲号”发电的直接能量来源是()A.潮汐能B.波浪能C.太阳能D.风能13.下列关于“南鲲号”的意义,描述不正确的是()A.对环境影响小,利于保护海岛生

态B.技术要求低,投资小,开发成本低C.供电较稳定,缓解供电紧张,提高生活质量D.促进南海的开发建设,保障国家的领土完整【答案】12.B13.B【解析】【12题详解】结合材料可知,“南鲲号”采用半潜船船体的浮动翼板“吸收”能量,说明其利用波浪波动产生的能

量,B正确;潮汐能发电多在海岸处建设发电设备,A错误;太阳能主要利用方式是光伏、光热两种形式,C错误;风能发电主要借助扇叶将风能转化为电能,D错误。故选B。【13题详解】“南鲲号”利用清洁能源,为岛礁提供电力,对环境影响小,利于保护海岛生

态,A不符合题意;“南鲲号”技术要求高,投资开发成本较高,B符合题意,结合材料,全天候为有需要的岛礁提供电力,供电较稳定,缓解供电紧张,满足岛礁电力需求,提高生活质量,可促进南海的开发建设,维护岛屿建设,保障国家的领土完整,CD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海洋国土”是指在

国家主权管辖下的一个特定的海域及其上空、海床和底土。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一国的内海、领海属于国家领土的组成部分,国家对其行使主权,对其内的一切人和物享有专属管辖权。深耕蓝色国土,建设海洋强国,离不开海洋科技的创新与进步。“夜间经济

”是20世纪70年代英国为改善城市中心区夜晚“空巢”现象提出的经济学名词,指发生在18:00到次日清晨6:00,以当地居民、工作人群及游客为消费主体,以购物、餐饮、旅游、娱乐、文化、影视、健身、休闲等为主要形式的现代

城市消费经济。自2020年5月以来,我国许多城市鼓励发展“夜间地摊经济”。规范化管理下的地摊经济让生活“烟火气”更加浓郁。下图为某城市局部空间结构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4.图中四地最适合发展夜市地摊经济的是()A.甲B.乙C.丙D.丁15.20世纪70年

代英国城市中心区的夜晚“空巢”现象出现于()A.城市化阶段B.逆城市化阶段C.再城市化阶段D.大城市化阶段16.目前我国倡导发展“夜间经济”,有助于()①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②提高设施利用率,缓解交通压力③提升城市发展水平,增强竞争力④增加中心区常住人口数量A.③④

B.②③C.①③D.①④【答案】14.C15.B16.C【解析】【14题详解】夜市地摊方便、实惠但规模小,主要消费者是城市普通居民、工薪阶层,从图中城市各功能区布局和四地位置分析,甲、乙、丁远离居民区,不能方便居民消费,顾客较少,效益差;丙地位于居民区内部,距离市场近,最适宜布局,C

项正确。故选C。【15题详解】逆城市化是指中心城区人口往郊区迁移,中心城区人口数量减少,而城市中心区的夜晚“空巢”现象也是说明中心区人口数量少,所以B正确。郊区城市化和大城市化指的是城市化,城市面积不断扩大,人口由乡村迁入城市,郊区成为城市,城市规模逐渐扩大,

不易出现中心人口衰退现象,AD错误。再城市化,是指中心城区衰弱之后中心城区再次繁荣,不易出现中心衰退现象,C错误。故选B。【16题详解】“夜间经济”是现代城市消费经济的一种,有很多种形式,故可以增加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发展,①对;夜间经济主要在晚上,消费主体为当地居民、工作人群及游客等,虽然可以提高

城市空间设施利用率(有的白天、晚上都可以使用),但消费必定会带来一定的人流,会增加交通压力,并不能缓解,②不对;由于它在空间上围绕城市商务中心、自然或文化遗产城市中心边缘地带等分布,通过补充这些地区的各种服务类型,使城市服务覆盖面更广,增强城市竞争力,当然还可以促进经济发展,③对;这种行为并没

有改善城市中心区环境,改变中心区产业结构(注意它只是围绕商务中心分布而已),这种行为只能增加中心区人口流动量,故并不能增加中心区人口数量,④不对。①③正确,故选C。故选C。【点睛】注意区别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和再城市化的含义。郊区城市化指的是城市化

,城市面积不断扩大,郊区成为城市;逆城市化是城市发展相对成熟阶段,人们从城市迁往环境更好的郊区或者卫星城,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逆城市化并不是城市化的倒退,人们从事的还是第二或第三产业;再城市化,是指中心城区衰弱之后中心

城区再次繁荣。“黑河一腾冲线”又称“胡焕庸线”,是我国地理学家胡焕庸在1935年提出的划分我国人口密度的对比线。下表为1933-2010年中国胡焕庸线两侧人口比重变化表,据此完成下列小题。年份东南半壁西北半壁面积比重(﹪)人口比重(﹪)人口密度(km2)面积比重(%)人

口比重(﹪)人口密度(人km2)19333696135.396445.03195343.2494.8139.5156.76525.83200043.2494.59303.7856.765.4113.23201043.2494.4I325.8456.7

65.5914.6817.从1953年到2010年期间()A.东南半壁人口数呈现出不断减少趋势B.西北半壁人口数呈现出不断减少趋势C.东南半壁增加的人口数多于西北半壁D.西北半壁人口增长速度慢于东南半壁18.历经80多年,胡焕庸

线揭示的我国人口分布格局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的原因有()①气候等综合自然地理条件没变②城市主要位于东南半壁的格局没变③人口分布重心逐渐由东南向西北移动④西北半壁经济发展水平一直低于东南半壁.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19.下列措施有助于破解胡焕庸线的是()A.西部地区大力扶持劳动力密

集型产业和服务业,推进城市化进程B.西部地区加大自然保护区面积,区域发展以生态环境建设为主C.将污染严重的工业逐步由西部地区迁入到东部地区D.鼓励西部地区通过提高自然增长率来实现人口增加【答案】17.C18.B19.A【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影

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17题详解】读图分析可知,从1953年到2010年期间,东南半壁人口比重呈现出不断减少趋势,但是人口密度不短增加,因此人口数量应该呈增长趋势,A错误;西北半壁的人口比重和人口密

度都呈不断增长趋势,说明西部地区的人口数呈现出不断增长趋势,B错误;由于东南地区经济发达,城市化速度较快,就业机会较好,人口迁移会导致东南部的人口增长数量大于西北地区,C正确;但是由于西北半壁少数民族数量多,少数民族地区有计划生育优待政策,再加上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导致西北地区人口增

长速度快于东南半壁,D错误。故选C。【18题详解】我国的胡焕庸线不可破的原因是由气候等综合自然地理条件决定的。我国的东部地区,自然条件较好,相对于较为恶劣的西部地区,更适合人类的居住,而且随之区域经济的发展,我国的东南部的经济发展水平高于西部地区,城市的

数量和水平都高于西部地区,因此人口还是多分布在东南地区,因此①②④正确;我国人口分布重心的改变不是人口分布格局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的原因,③错误。故选B。【19题详解】破解胡焕庸线需要使大量的人口迁入西部地区,可以大力扶持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和服务业,增加西部地区的就业机会,从而吸引人流、物流等的不断

进入,推进城市化进程,A正确;西部地区加大自然保护区面积,区域发展以生态环境建设为主,将会减缓区域经济的发展,不利于人口的迁入,B错误;污染严重的企业一般为重工业,不适宜迁到对环境要求较高的东部地区,C错误;鼓励西部地区通过提高自然增长率来实

现人口增加,会加重区域环境的压力,反而会制约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的发展,D错误。故选A。【点睛】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包括:气候、地形、土壤、水源、农业、工业、资源、交通、开发时间长短、社会经济、历史因素等。下图乡村景观

反映了鲜明的地域文化。据此回完成下面小题。20.“浣汲未妨溪路远,家家门巷有清泉”描写的是图中()A.①B.②C.③D.④21.有关图中建筑特点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A.①—顺应自然,趋利避害B.②—严格

礼制,长幼有序C.③—耕读文化,人地和谐D.④—聚族而居,工御外敌【答案】20.D21.A【解析】【20题详解】“何事就此卜邻居,花月南源画不及;浣汲未妨溪路远,家家门巷有清泉。”这是诗人游黄山脚下的黟县宏村后写下的赞美诗句,诗题为《宏村

口占》。宏村,中国著名的古村落,村中半圆形池塘清澈如镜,波光潋滟,蓝天白云,高墙深院,倒映水中,房中水,水中房,犹如一幅藏于水底的天然图画。D正确。故选D。【21题详解】①月亮湾能顺势而建,减少洪水有威胁,顺应自然,趋利避害,A正确。②是永定土楼,是客家人在不断迁徙过程中

创造的,主要为了抵御外敌和防范当地人欺生,也体现了一种和谐的文化,B错误。③四合院,建筑和格局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尊卑等级思想以及阴阳五行学说,C错误。④宏村体现是耕读文化,人地和谐,C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民居的建筑与地理环境关系。民居是当地地理环境和人文历史的见证。天

然气经过超低温冷却,当温度下降到-161.5℃变成液体后,将其压缩储存在低温储存罐内,这就是液化天然气。亚马尔半岛位于俄罗斯西西伯利亚平原西北部,东临部毕湾(如下图),蕴藏着丰富的天然气资源。中国与俄

罗斯两国在此合作兴建了全球最大的液化天然气项目。预计到2019年,“北极气”将从这里输往中国。结合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2.亚马尔半岛环境独特,当地对降低液化天然气生产成本最有利的因素是()A.气候严寒B.海运便利C.冻土广布D.暖流流经23.“北极

气”从俄罗斯输往我国,有关其最适宜运输方式的叙述,正确的是()A.宜选用公路运输——机动灵活,装卸方便,对自然条件的适应性强B.宜选用海洋运输——可利用北冰洋航线,但运费会随季节发生波动C.宜选用内河航运——沿鄂毕河额尔齐斯河,输送至我国新疆境内D.宜选用管道运输——气体不挥发,损耗小,安全性能

高,连续性强24.与诺维港相比,图中的天然气液化基地:()①夏至日的白昼更长②冬至日的日出更晚③自转的线速度更小④极昼期的时间更长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22.A23.B24.C【解析】【分析】【22题详解】由材料可知,液化天然气需要

将天然气超低温冷却。北极极寒环境就是一个天然的冷却场,在这里生产液化天然气,冷却工序更简单、成本更低。故选A。【23题详解】“北极气”是超低温液化之后储存在低温罐内的天然气,不能采用管道运输,运输距离远,可以采用轮船运输,D错误;公路运输运量小,且沿线地形复杂,运输距离远,运输成本高

,A错误;鄂毕河额尔齐斯河通航价值低,且冬季有结冰期,不能直接运输至我国新疆境内,C错误;北极海冰面积在冬夏季节有很大差异,所以轮船在不同季节要选择不同航线,导致运费波动,B正确。故选B。【24题详解】读图可知,与诺维港相比,图中的天然气液化基地纬度较高,位于70

°N附近,两地都高于北极圈的纬度,夏至日两地都出现极昼,昼长相同,①错误;冬至日两地都出现极夜,都没有日出,②错误;纬度较高,自转的线速度更小,③正确;纬度较高,极昼期的时间更长,④正确。故选C。【点睛】根据货运的需要,先看距离是远还是近,再看运量是多还是少,运费是贵还

是便宜,最终用优选法来确定运输方式。总的来看,公路适合小批量货物、中短途运输,价格较铁路贵,较航空便宜;铁路适合长途运输,价格便宜,速度快,也更安全;航空速度最快,适合高附加值和对时间要求严格的货物;水运价格低、速度慢,且只能在靠近水

的地方使用,有较大限制;管道多用于运输气体和液体。资源型城市是指以区域内矿产、森林等资源开采及加工业为主导产业的城市。在我国当前的碳排放体量中,能源消费的碳排放量占比达85%,因此碳中和的目标将对资源型城市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我国将在资源型

城市转型和能源使用方式上迎来重大变革。下图示意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生命周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5.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进入新生期的阻力主要来自()①土地②资金③人才④交通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26.资源型城市老年期

的特点是()A.经济发展步入良性轨道B.城市失业率上升C.资源保障能力强D.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改善27.为避免经济衰退,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必须早于()A.幼年期B.中年期C.老年期D.新生期【答案】25.C26.B27.C【解析】【25题详解】资源型城市转型

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资金和人才的缺乏,这往往会导致资源型城市缺乏转型能力,进而使其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②③正确。土地和交通对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阻力不大,①④错误。C正确,ABD错误。故选C。【26题详解】结合图示可知,资源型城市老年期资源趋于枯竭,资源保障能力下降,经济发展滞后,生态环境压力大

,矿工失业,城市失业率上升,经济发展进入不良轨道,B正确,ACD错误。故选B。【27题详解】需要在到达老年期之前找到新的经济发展模式,重新回到新生期,才能避免走向衰退。C正确。幼年期、中年期正是城市发展水平上升阶段,此时暂可不必转型

,AB错误。城市转型要早于老年期,才可进入新生期,D错误。故选C。【点睛】资源型城市的发展可以借鉴鲁尔区的整治措施:改造煤炭和钢铁企业,通过合并扩大企业规模;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促进经济结构多元化;调整工业布局;消除污染,美化环境;拓展交通,完

善交通网;发展科技,繁荣经济。南宋初期,古徽州地区是古代徽商的发源地,当地居民充分利用本地资源优势,与区外发展商贸,徽商自此兴起。下图为古徽州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8.古徽州境内()A.地势平坦,湖泊广布B.起伏较大,交通不便C.河流平缓,水运便利

D.人口众多,聚落密集29.在古徽州早期贸易中,流向古徽州的主要是()A.竹木B.茶叶C.粮食D.中药材【答案】28.B29.C【解析】【28题详解】由图可知,该地为多条河流发源地,且有1629m高的山峰,说明古徽州境内以

山地为主,起伏较大,河流流速较快,交通不便,人口较少,ACD错误,B正确。故选B。【29题详解】由上题可知,古微州地区为山地地形。森林资源丰富,耕地资源短缺,不适合种植粮食作物,因此该地缺少粮食在徽商早期贸易中,流向古徽州地区

最多的商品可能是粮食,A错误,C正确;南方山区适宜茶叶、药材种植,BD错误。故选C。【点睛】对地形特征的描述:①地形组成(主要地形类型);②地势特点(变化趋势、海拔高低、地势的起伏状况即坡度大小);③主要地形区分布或地形分布,延伸方向;此外

,有时还要描述特殊地形地貌、海岸线(长短、曲直)、重要地形剖面图特征。东北三省依托良好的自然资源禀赋成为工业基地,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如今该地区经济发展失衡,人口流失严重,市场化程度落后于东部发达省份。近几年来,国家高度重

视,一批新兴产业增长迅速。下图示意东北三省经济结构失衡水平空间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0.东北三省经济结构失衡水平空间分布图显示()A.较高值区显著集聚B.较低值区被高值区包围C.高值区范围显著扩大D.低值区范围有所减小31.20

15年,双鸭山形成失衡高值区主要是由于()A.资源依赖过度B.技术人才流失C.政策优势丧失D.市场腹地狭小32.东北三省进行经济转型升级,需要()①加大对工业的补贴政策②强化农业科技创新③加强资源投资驱动④发展现代服务产业A.①②B.②④C.

③④D.②③【答案】30.D31.A32.B【解析】【30题详解】读图可知,无论是2003年还是2015年东北三省经济结构失衡水平较高值区都是分散分布,A错。较高值区被低值区包围,B错。较高值区范围显著扩大,C错。低值区范围有所减小,D对。故选D。【31题详解】依据已学知识,双鸭山是我国

重要的煤矿,开发历史悠久,煤矿资源趋于枯竭,由于资源依赖过度,导致区域经济发展失衡,A对。而技术人才流失、政策优势丧失、市场腹地狭小等都不是导致经济发展失衡的主要原因,BCD错。故选A。【32题详解】加大对工业的补贴政策只能缓解

当前经济发展失衡的困境,不能有效促进经济转型升级,①错。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强化农业科技创新,有助于促进农业产业结构升级,②对。东北三省经济发展失衡的主要原因是对资源依赖过度,造成资源趋于枯竭,因此不能一味地加强资源投资驱动,③错。东北三

省经济发展失衡的主要原因是对资源依赖过度,以重工业为主,因此要发展现代服务产业,进行经济转型升级,④对。故选B。【点睛】本题解题关键是要对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历史及现状熟悉并掌握。潜水位海拔相等的点连成的线称作等潜水位线,下图示意澳大利亚西南部某区域等高线和等潜水位线分布状况,该区域有

一较大河流发育,该河流径流量季节差异明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3.图示区域()A.①地地表坡面径流流向为自西北流向东南B.①③两地视线无遮挡C.③地地下水埋藏深度可能为2米D.②③两地的相对高度可能为2米34.关于该区域较大河流说法正确的是()A

.河流的流向为自西南流向东北B.河流冬季有封冻断流现象C.河流径流量季节差异明显是受气温的影响D.此时地下水补给河流水【答案】33.C34.D【解析】【33题详解】垂直于等高线,方向从高值指向低值做出地表水的流向。①地地表坡面径流的流向为自东南流向西

北,A错误;①③两地中间有山脊,故两地间视线有遮挡,B错误;③地海拔763~764米,等潜水位线为761~762米,地下水埋藏深度可能为2米,C正确;②地海拔为763~764米,③地海拔为763~764米,两地的相对高度不可能为2米,D错误。故选C。【34题详解】

读图中等高线可知,该区域较大河流的流向为自东北流向西南,A错误;该区域位于澳大利亚西南部,属于地中海气候,河流冬季不结冰,B错误;河流径流量季节差异明显是受降水的影响,C错误;此时地下水的流向指向河流,地下水补给河流水,D正确。故选D。【点睛】河流在山谷中,山谷的等高线凸向高处,

而河流由高向低流,所以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向相反。意大利小村落维加内拉座落于深谷底部,四周高山林立。每年的11月中旬开始,村落得不到阳光的照射。后来,村民们安装了巨大的镜子,利用镜子反射阳光照明。随着太阳的移动,反射镜相应进行倾斜(倾斜角度为反射镜和地面的

夹角)和转动,始终让阳光向下反射(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的35.中午前后,维加内拉村落安装的镜子大致朝向()A.东方B.南方C.西方D.北方36.与12月相比,11月反射镜()A.转动角度较大,倾斜角度较大B.转动角度较小,倾斜角度

较大C.转动角度较大,倾斜角度较小D.转动角度较小,倾斜角度较小37.维加内拉村落一年当中照不到太阳光的时间大约为()A.1个月B.3个月C.5个月D.7个月【答案】35.B36.C37.B【解析】【

35题详解】意大利位于北半球中纬度,由材料可知,维加内拉村落冬季利用镜子反射太阳光照明。冬季中午前后,太阳大致位于南方,镜子大致朝向南方,B正确,ACD错误,所以选B。【36题详解】从材料中可知,随着太阳的移动

,反射镜相应进行倾斜(倾斜角度为反射镜和地面的夹角)和转动,始终让阳光向下反射。与12月相比,11月昼长较长、同时刻太阳高度角较大,因此反射镜转动角度较大,倾斜角度较小,C正确,ABD错误,所以选C。【37题详解】从材料中

可知,每年的11月中旬开始,村落得不到阳光的照射。村落得不到阳光的照射的终止日期与起始日期应关于12月22日对称。故得不到太阳光照射的终止时间月为2月初,可算出一年当中照不到太阳光的时间大约为3个月,B正确,ACD错误,所以选B

。【点睛】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规律:1、在回归线之间的地区,一年有两次太阳直射机会,此时正午太阳高度最大,为90°。太阳直射南北回归线时出现极小值。其中除赤道两个极小值外,其它地区以太阳直射另一半球回归线时最小。2、在回归线之上的地区,一年有一次太阳直射机会,分别是夏至和冬至。3、在回归线之外

的地区,可含南北回归线,在太阳直射本半球回归线时最大,直射另一半球回归线时最小。二、材料分析题3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科学家们认为在台湾省与福建省之间存在着一道如隐形桥梁般的浅滩,经由澎湖列岛北侧通往台湾岛中南部,称之为东山陆桥。距今约

260万年至1万年的更新世冰期东山陆桥曾多次露出海面。台湾岛中央山脉分布着上万种特有物种。研究发现:中央山脉很多高山特有植物的亲缘种类生长在西南横断山区;更新世冰期横断山区高山植物向低海拔的东部扩张至云贵高原与华南地区;因间冰期扩张至华南地区的

高山植物无法继续生存,形成现在台湾中央山脉与横断山区高山特有植物间断分布的格局。下图为我国南方部分区域图。(1)分析台湾岛中央山脉植物种类多样原因。(2)说明更新世冰期原生于横断山区的高山植物向华南地区扩张的原因。(3)推测原生于横断山区的高山特有植物迁移至台湾中央山脉的

过程。【答案】(1)台湾岛位于热带和亚热带交界处,气候温暖湿润;中央山脉地势高峻,海拔变化大,山地垂直带谱多;土壤肥沃;人干扰活动少,生态环境好。(2)冰期时,气温降低,华南地区的海拔可能升高,其气候条

件变得适合高山植物生长;生物活动少,对植物分布的影响小,有利于高山植物的扩张。(3)在第四纪冰河期,由于气温较低,海平面下降,台湾与大陆之间的海峡露出,形成了陆地通道;植物种子或植物体受冰川、风、流水等外力作用从横断山区向东传播;

再有动物携带通过这个通道迁移到台湾中央山脉。【解析】【分析】本题以“台湾中央山脉与横断山区高山”为材料设置问题,涉及植物种类多样性,内力作用、外力作用等相关知识,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体现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核心素

养。【小问1详解】的为依据所学知识及图文材料,山脉植物种类多样且独特的原因可以从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土壤条件和生态环境等角度来分析。地理位置:台湾岛位于热带和亚热带交界处,气候温暖湿润,适合多种植物生长;地形地貌:中央山脉地势高峻,海拔变化大,形成了垂直气候带,使得植物种类丰富多样,同时,

由于地形地貌的阻隔,使得植物种类具有独特性;土壤条件:中央山脉土壤肥沃,为植物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生态环境:中央山脉生态环境良好,人为干扰少,为植物种类的保存和繁衍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小问2详解】冰期时,气温降低,同时地形地貌发生改变,华南地区的海

拔可能升高,华南地区的气候条件变得适合高山植物生长;冰期时,气温低,生物活动少,对植物分布的影响小,物种竞争小,有利于高山植物的扩张。【小问3详解】依据图中信息,横断山区位于中国大陆的西南部,而台湾中央山脉

位于台湾岛中部。两者之间相隔较远,但通过大陆架的连接,植物种子或植物体有可能通过风力、水流,冰川等方式向东进行迁移,后由动物携带进入台湾中央山脉。所以,这个迁移过程应该是:在地质历史上,台湾岛曾与大陆相连,这为植物物种的迁移提供了可能。在第四纪冰河期,由于气温较低,海平面下降,使台湾

与大陆之间的海峡露出水面,形成了陆地通道,使得植物种子或植物体有可能从横断山区通过这个通道迁移到台湾中央山脉。此外,在冰河期,高山地区的气候条件可能相对较好,有利于高山植物的生存和扩张。3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当低空风速由大到小变化时,会引起大气的辐合上升运动

,反之则会使大气做辐散下沉运动。研究表明,每年春季在南亚季风正式形成之前,青藏高原南坡会先出现西南气流和低压中心。西南气流中的一部分被低压中心吸引辐合,另一部分继续流动,为我国南方地区带来春雨。而春季持续性降水约占华南地区年降水量的35%。下图示意西南气流为我国华南

地区带来春雨时的典型环流形势。(1)分析春季青藏高原南坡逐渐形成低压中心的原因。(2)从大气环流的角度,简述西南气流为我国华南地区带来降水量较大的春雨的原因。【答案】(1)西南风遇到高原地形阻挡,风速减慢,

气流被迫抬升,近地面气压下降;春季降水少,陆地升温快,气压下降;南坡为阳坡,太阳辐射强,气温较高,气压降低。(2)春季经过孟加拉湾的西南暖湿气流挟带的水汽充足;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弱、位置偏东,未对西

南气流造成阻挡;副热带高压西部的偏南气流加强了西南暖湿气流,给我国华南地区带来较多降水。【解析】【分析】本大题以西南气流环流示意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气压、降水、气压带等知识点,考查了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考查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学科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根据材料“当低空风速由大到小变化时,会引起大气的辐合上升运动”,风速减慢,空气辐合上升,形成低压。由图可知,春季青藏高原南坡会出现西南气流,西南风遇到青藏高原地形阻挡,风速减慢,会出现大

气辐合上升运动,形成低压中心;根据大气受热过程原理,地面受热,空气膨胀上升也会形成低压,青藏高原南坡为阳坡,太阳辐射强,且春季南亚西南季风未形成,降水量少,陆地升温快,气温升高,气压降低,形成低压中心。因

此春季青藏高原南坡形成低压中心与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有关。【小问2详解】本题涉及影响降水的因素:大气环流、海陆位置、地形、洋流、下垫面、人类活动。由图可知,春季西南气流逐渐增强,西南气流经过孟加拉湾,挟带了充足的水汽,西南气流移动到华南地区,带来降水;

春季副热带高气压带偏弱、位置偏东,未对西南气流造成阻挡,且在副热带高气压带的西侧,有从太平洋上携带着的充足的湿润水汽,西南气流其中一部分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西侧穿过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部的偏南气流进一步加强了西南气

流,补充水汽,加大了降雨量。40.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南海有丰富的生物资源,鱼、虾、蟹、贝等种类丰富。南海海底资源也十分丰富,尤其是海底石油和天然气储量巨大,其次是各种金属矿产资源。南海诸岛岛礁上环境优美、景色迷人。材料二下图为南海位置图。(1)说出南海可

以开发的海洋资源。(2)分析南海海洋资源的开发对我国资源安全的影响。(3)近年来,我国加强了对南海的执法力度,维护了我国的海洋权益。试阐述我国维护海洋权益的重大意义。【答案】(1)海洋生物资源、海底矿产资源、海洋空间资源。(2)海洋生物资源的开发,为不断增长的人口提供一定量的食物;海洋矿

产资源的开发,可以缓解资源紧缺的局面,保障国家资源安全;海洋空间资源的开发,可以为易燃、有毒、有放射性的资源提供储藏空间,还可提供旅游资源等。(3)有利于缓解陆地环境的压力,有利于增加我国资源的保有量;有利于巩固国防,维

护国家安全;有利于强化全民海洋意识,树立海洋国土观念。【解析】【分析】本题以南海为背景考查了海洋资源的开发及其对我国的影响,旨在考查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及综合思维能力及知识迁移能力。【小问1详解】据材料一可知,“南海有丰富的生物资源,鱼、虾、蟹、贝等种类丰富”可知,南海有丰富的生

物资源;“海底石油和天然气及各种金属矿产资源丰富”可知,说明南海可开发的资源有海底矿产资源;“南海诸岛岛礁上环境优美、景色迷人”可知,说明南海可开发的资源还有海洋空间资源和旅游资源。小问2详解】由材料分析可知,南海有鱼、虾、蟹、贝等丰富的生物资源,可以为

人类提供一定的海洋食物;海底石油、天然气、金属矿产资源丰富可以增加我国的能源储量,缓解资源紧缺的局面,保障国家资源安全;海岛可以开发自然风光等旅游资源,海洋还可以开发海洋空间,如海底还可以为一些易燃、有毒、有放射性的资源提供储藏空间。【小问3详解】由所学知识可可知,本题从资源、国防

、全民海洋意识等方面说明。资源方面:开发海岛,可以增加海洋空间资源,有利于缓解陆地环境的压力;开发海洋矿产资源,可以增加我国各种矿产资源的保有量。国防:开发建设海岛,有利于巩固国防,维护国家安全;全民海洋意识:通过开发海洋空间资源和海洋资源,有利于全民树立海洋国土观念,强化海洋权益的意

识。【点睛】4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中尼铁路连接西藏和尼泊尔加德满都,该铁路线规划师对比了南线和北线等路线方案,最终选择了北线方案。中尼铁路沿线自然环境极其复杂,工程建设难度极高。下图示意中尼

铁路选线,图中阴影区域为珠穆朗玛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和缓冲区。(1)推测目前中国和尼泊尔边境贸易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并简述存在的缺点。(2)与南线相比,说明中尼铁路选择北线的社会经济原因。【(3)从生态保护的角度,简述中尼铁路建设过程中应

注意的事项。【答案】(1)交通运输方式:公路运输。缺点:运量小,成本高,连续性差(受自然条件影响大,易中断)。(2)连接更多站点(城镇),便于物资补给和维修;站点距离口岸更近,便于通关,对两国边贸业务的带动性更强;在中国境内线路更长,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意义更大。(3)尽量绕开各类自然保护

区和环境敏感区;与佩枯错(湖泊)保持一定距离;减少对沿线植被的破坏,保护原有植被;减少对岩层和土体的开挖;预留野生动物迁徙廊道;减少对生态系统的破坏,维护生态平衡。【解析】【分析】本题以中尼铁路为材料背景

,涉及交通运输方式及其特点、交通运输线布局的区位因素分析等知识点,考查学生的材料信息获取能力和对地理基本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落实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人地协调观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小问1详解】中国和尼泊尔

的交界地带位于喜马拉雅山山麓地区,在山区,应当以公路运输为主,这是因为交通运输布局在山区布局受限较大,而公路适应性强,且机动灵活,能够满足山地地形区贸易的运输需要。但是公路运输运量小,成本高,受气象等自然条件影响大,连续性差。【小问2详

解】交通运输线的布局受自然、社会经济和科技因素的影响。社会经济因素(运输需求)包括经济发展、城市和人口的分布等,是交通运输线布局的决定性因素。读图可知,与南线相比,北线连接更多城镇,便于物资补给和线路维修;铁路站点距离贸易口岸更近,便于通关,对两国边贸业

务的带动性更强;在中国境内线路更长,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意义更大。【小问3详解】由材料可知,图中阴影区域为珠穆朗玛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北线线路尽量绕开各类自然保护区和环境敏感区,减少对生态脆弱区的影响,减少对生态系统的破坏,维护生态平衡;同时,与佩枯错(湖泊)保持一定距离,减少对湖泊水质的影响;

再者,需要减少对沿线植被的破坏,保护原有植被,减少对岩层和土体的开挖;预留野生动物迁徙廊道。三、综合读图题4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说出图中形成时间最早的地层序号,并说明判断依据。(2)说出②地层形成的地质年代,并描述该地质历史时期的生命现象。(3)描述由③→②→①地质

年代海陆分布格局的变化。【答案】(1)⑤,所在地层最靠下(或含有的化石低级)。(其他答案合理均可)(2)中生代;爬行动物盛行,后期向鸟类发展;出现小型哺乳动物;裸子植物占主要地位;被子植物出现。(答两点,其他答

案合理均可)(3)③地层形成与古生代,地壳运动剧烈,形成劳亚古陆和冈瓦纳古陆,联合古陆形成。②地层形成于中生代,该地质历史时期板块运动剧烈,联合古陆开始解体,各大陆向现在的位置漂移(或陆地面积空前扩大,环太平洋地带地壳运动剧烈,形成高大山系)。①地层形成于新生代,该地质历史时

期板块运动剧烈,联合古陆最终解体,各大陆板块漂移到现在的位置,形成了现代海陆分布格局。【解析】【分析】本题以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为背景,考查地层顺序的判读,生物深化史及地质时期的海陆分布格局状况等相关知识,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

运用地理知识、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考查的地理核心素养为综合思维。【小问1详解】化石是形成在地层中的生物遗体或遗迹,能反映出所生活地质时期的环境,⑤含有大量三叶虫化石,化石等级最低;①-⑤均为沉积岩,地层越靠下,形成时间越早,综上所述,⑤形成时间最早。

【小问2详解】②地层含有大量恐龙化石,恐龙是中生代典型动物,②地层形成于中生代。中生代地质历史时期的生命现象有:爬行动物盛行,侏罗纪、白垩纪时期是恐龙时代;后期向鸟类发展,出现小型哺乳动物。裸子植物占主要地位,后期被子植物出现。【小问3详解】③地层含有大量两栖鱼类动物化石,是晚古生

代,地壳运动剧烈,形成劳亚古陆和冈瓦纳古陆,联合古陆形成;②地层含有大量恐龙化石,是中生代,该地质历史时期板块运动剧烈,联合古陆开始解体,各大陆向现在的位置漂移(或陆地面积空前扩大,环太平洋地带地壳运动剧烈,形成高大山系);①地层含有大量哺乳动物化石,是新生代,该地质历史时

期板块运动剧烈,联合古陆最终解体,各大陆板块漂移到现在的位置,形成了现代海陆分布格局。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324638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