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四川省甘孜州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统考生物试题 含解析.docx,共(26)页,490.264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8d6256f4cbacf75540dec7449673adae.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甘孜州2022学年学业质量统一监测期末统考(高一理科)生物1.如图为细胞周期示意图,最易发生基因突变的时期是()A.a→bB.c→dC.b→cD.d→a【答案】D【解析】【分析】1、能够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结束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结
束时为止,称为一个细胞周期。一个细胞周期分为分裂间期和分裂期两个部分.细胞间期较长,约占整个细胞周期的90%~95%,而细胞分裂期较短。分裂间期占细胞周期的大部分时间,为细胞分裂做好物质准备。分裂期可分为四个时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分裂间期可分为G1、S、G2三个阶段,分裂期又叫为M期。2、
基因突变是基因结构的改变,包括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基因突变发生的时间主要是细胞分裂的间期。3、分析图示可知,表示细胞周期示意图,c→d是G1期,d→a是S期,a→b是G2期,b→c是分裂期。【详解】A、a→b是G2期,细胞内DNA已经复
制完成,A错误;B、c→d是G1期,细胞内主要进行蛋白质合成,B错误;C、b→c是分裂期,染色质缩短变粗形成染色体,不易发生基因突变,C错误;D、d→a是S期,细胞内发生的变化是DNA复制,DNA双链解螺旋,最易发生基因突变,D正确。故选D。【点睛】2.卵
巢中的5个卵原细胞经过一次减数分裂,形成的结果A.20个卵细胞B.10个卵细胞和10个极体C.5个卵细胞和15个极体D.5个卵细胞和5个极体【答案】C【解析】【详解】1个卵原细胞经过一次完整的减数分裂后产生1个卵细胞和3个极体,因此
5个卵原细胞经过一次完整的减数分裂后产生5个卵细胞和15个极体,C项正确,A、B、D三项均错误。故选C【点睛】3.下图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一条染色体(质)的变化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表示染色体的复制,有丝分裂、减数分
裂均会发生①②③过程B.②表示染色质螺旋化、缩短变粗,只发生在减数分裂的前期C.d中的两条染色体的形态和大小相同,是一对同源染色体D.③过程可以发生在有丝分裂的后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示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一条染色体(染
色质)的系列变化过程,若该图表示有丝分裂过程,则①表示染色体的复制,发生在间期;②表示染色质螺旋化、缩短变粗形成染色体,发生在前期;③表示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发生在后期;若该图表示减数分裂过程,则①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②
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③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详解】A、①表示染色体的复制,发生在有丝分裂的间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根据分析可知,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均会发生①②③过程,A正确;B、②表示染色质螺旋化
、缩短变粗成为染色体,发生在有丝分裂前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B错误;C、同源染色体形态和大小一般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而d中两条染色体是间期复制形成的,因此不是一对同源染色体,C错误;D、③表示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发生在有丝分裂的后期或减数第二次
分裂的后期,D错误。故选A。4.紫茉莉的花色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RR为红色,Rr为粉红色,rr为白色。红花紫茉莉与白花紫茉莉杂交得F1,F1自交产生F2。下列关于F2个体的叙述错误的是()A.白花个体所占比例为1/4B.红花个体所占比例
为3/4C.杂合子所占比例为1/2D.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2【答案】B【解析】【分析】红花紫茉莉(RR)与白花紫茉莉(rr)杂交得到F1(Rr),F1自交产生F2,F2中基因型及比例为RR(红花):Rr(粉红色):rr(白色)=1:2:1。【详
解】A、根据前面的分析可知,F2中白花个体(rr)所占的比例为1/4,A正确;B、F2中红花个体(RR)所占的比例为1/4,B错误;C、杂合子(Rr)所占的比例为1/2,C正确;D、F2中纯合子(RR
和rr)所占的比例为1/2,D正确。故选B。5.基因型为AaBbcc和AabbCc的两个个体杂交(三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下列关于杂交后代的推测,错误的是()A.表现型有8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8B.表现型有
8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16C.基因型有12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16D.基因型有12种,亲本形成后代配子的结合方式有12种【答案】D【解析】【分析】由于三对基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故AaBbCc和AabbCc杂交的后代会产生3×2×
3=18种基因型。【详解】A、表现型有2×2×2=8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2×1/2×1/2=1/8,A正确;B、表现型有2×2×2=8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4×1/2×1/2=1/1
6,B正确;C、基因型有3×2×2=12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4×1/2×1/2=1/16,C正确;D、基因型有3×2×2=12种,AaBbcc能产生4种配子,AabbCc也能产生4种配子,因此亲本形成后代配子的结合方式有16种,D错
误。故选D。6.下图是同种生物的4个个体的细胞示意图,其中哪两个图代表的个体杂交可得到2种表现型、6种基因型的子代()A.图①、图④B.图③、图④C.图②、图③D.图①、图②【答案】D【解析】【分析】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详解】A、图①和图④代表的个体杂交,相当于AA×Aa和Bb×bb,则子代中的表现型有1×2=2种、基因型有2×2=4
种,与题意不符,A错误;B、图③和图④代表的个体杂交,相当于AA×Aa和bb×bb,则子代中的表现型有1×1=1种、基因型有2×1=2种,与题意不符,B错误;C、图②和图③代表的个体杂交,相当于AA×Aa和Bb×bb,则
子代中的表现型有1×2=2种、基因型有2×2=4种,与题意不符,C错误;D、图①和图②代表的个体杂交,相当于AA×Aa和Bb×Bb,则子代中的表现型有2×2=4种、基因型有2×3=6种,与题意相符,D正确。故选
D7.下列属于一对相对性状的是()A.草的黄色与绿色B.玉米种子的白粒与黄粒C.兔的短毛与黑毛D.家兔的灰毛与北极狐的白毛【答案】B【解析】【分析】相对性状是指一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详解】A、草的黄色可能是受环境因素影响导致的,A错误;B、玉米种子
的白粒与黄粒是一对相对性状,B正确;C、短毛是讲毛的长短,黑毛是说毛的颜色,不是同一性状,C错误;D、家兔与北极狐不是同一种生物,D错误。。故选B。【点睛】8.下列关于“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临时装片”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解离时间要适当,便于观察B.解离后需用清水漂洗根尖,便于染色C.常用苏丹Ⅲ染液使染色体着色以利于观察D.显微镜下观察中期细胞,可看到完整的染色体组型图【答案】A【解析】【分析】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步骤为:解离
(目的是使组织细胞彼此分散开)→漂洗(洗去解离液,便于染色体着色)→染色(用龙胆紫或醋酸洋红等碱性染料对染色体进行染色)→制片→观察。【详解】A、解离时间要适当,便于观察,解离时间一般在3-5min,时间过长,过于酥软,不利于用镊子取出进行漂洗,A正确;B、解离后用清水漂洗是为了洗去解离
液,防止影响染色的效果,B错误;C、用醋酸洋红等碱性染液使染色体着色以利于观察,C错误;D、显微镜下观察中期细胞可看到染色体形态和数目,而染色体组型是观察后再经过排列后形成的,不是可以直接看到的,D错误。故选A。9.肺炎双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和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中,
下列哪几项是这两个实验的共同点()①都证明了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②都设法将DNA和蛋白质分开并单独观察其作用③都用了相关的微生物培养技术④都用到了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A.①②B.②③④C.②③D.①②④【答案】C【解析】【分析】1、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斯体内转化
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2、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
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该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详解】①两个实验都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但只有肺炎双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证明了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①错误;②两个
实验的设计思路都是设法将DNA和蛋白质分开并单独观察其作用,②正确;③肺炎双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中需要培养肺炎双球菌,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中需要培养大肠杆菌,都用了微生物培养技术,③正确;④只有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用到了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④错误。故选C。10.一对表现型均正常的
夫妇,且他们的双亲均正常,但他们都有一个苯丙酮尿症的兄弟,他们婚后生育苯丙酮尿症孩子的概率是多少?若已经生了一个苯丙酮尿症的男孩,再生一个苯丙酮尿症男孩的概率为多少()A.1/91/8B.4/90C.1/41/8D.1/91/9【答案】A【解析】【分析】由常染色体上的基
因控制的遗传病,患病概率推理:①男孩患病概率=女孩患病概率=患病孩子概率。以男孩患病概率为例推理如下:男孩患病概率====患病孩子概率。②患病男孩概率=患病女孩概率=患病孩子概率×1/2。以患病男孩概率为例推理如下:患病男孩概率===×1/2=患病孩子概率×1/2。【详解】苯丙酮尿
症是常染色体上隐性遗传病(设治病基因为a),一对夫妇均正常,且他们的双亲均正常,但双方都有一苯丙酮尿症的兄弟,推出双亲的基因型都是Aa,这对夫妇的基因型都是1/3AA、2/3Aa,他们婚后生育苯丙酮尿症孩子的概率是2/
3Aa×2/3Aa→aa=2/3×2/3×1/4=1/9。若已经生了一个苯丙酮尿症的男孩,说明该夫妇的基因型都是Aa,再生一个苯丙酮尿症男孩的概率为1/4×1/2=1/8,故A项正确,B、C、D项错误。故选A。11.孟德尔发现分离定律,离不开科学的研究方法—假说-演绎法。下列说法不正
确的是()A.F2中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是偶然的吗?这是孟德尔根据实验现象提出的问题之一B.F1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这是孟德尔提出的假说之一C.进行测交实验是孟德尔根据假说内容进行演绎推理的过程D.孟德尔提出假说是建
立在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的基础上【答案】C【解析】【分析】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①提出问题(在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两组豌豆遗传实验基础
上提出问题);②做出假设(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中的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的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③演绎推理(如果这个假说是正确的,这样F1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这样测交后代应该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④实验验证(
测交实验验证,结果确实产生了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⑤得出结论(就是分离定律)。【详解】A、F2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是否偶然”属于提出的问题之一,A正确;B、F1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是孟德尔假说的内容之一,B正确;C、“测交实验”是根据假说进
行演绎推理,对测交实验的结果进行理论预测,看真实的实验结果与理论预期是否一致,证明假说是否正确,所以“测交实验”是对推理过程及结果进行的检验,C错误;D、根据分析可知,提出假说是建立在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豌豆杂交和F1自交的实验基础上,D正确。
故选C。12.“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是哪位科学家提出的A.萨顿B.摩尔根C.孟德尔D.艾弗里【答案】A【解析】【详解】萨顿运用类比推理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故A正确。13.对抗肥胖的
一个老处方是“管住嘴迈开腿”,但最新研究发现,基因是导致一些胖人不愿运动的原因----懒是SLC35D3基因突变所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基因突变一定是可遗传变异,但不一定遗传给后代B.基因突变主要是由于转录过程发生差错导致的C.基因突变会导致人体内基因的数目和排列顺序
发生改变D.SLC35D3基因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糖核酸【答案】A【解析】【分析】基因突变是指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体细胞突变一般不遗传给子代,生殖细胞突变一般可以遗传给子代。【详解】A、基因突变的遗传物质发生改变,故一定是可遗传变异,A正确
;B、基因突变主要是由于DNA复制过程发生差错导致的,B错误;C、基因突变是指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会导致人体内基因中碱基对的数目和排列顺序发生改变,但基因的数目和排列顺序不变,C错误;D、SLC35D3基因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糖核苷酸
,D错误。故选A。14.下列关于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的叙述正确的是()①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的凋亡对生物体是有利的②人体中由造血干细胞分化成红细胞的过程是不可逆的③细胞分化程度越高,表达的基因数越少④癌细胞容易在体内转移,与其细胞膜上糖蛋白等物质减少有关⑤人胚胎发育过程中尾的消失是细胞
坏死的结果⑥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变异是细胞癌变的内因A.①④⑤B.①②④⑥C.③④⑥D.①②⑤⑥【答案】B【解析】【详解】①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的衰老是正常的生命现象,对生物体是有利的,①正确;②由造血干细胞分化成红细胞的过程是不
可逆的,②正确;③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不同的阶段表达的基因不同,③错误;④糖蛋白具有粘连、识别、润滑等作用,癌细胞容易在体内转移,与其细胞膜上糖蛋白等物质减少有关,④正确;⑤人胚胎发育过程中尾的消失是细胞凋亡的结果,⑤错误;⑥细胞癌变的内因
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突变,⑥正确。故选B。15.对某植物进行测交,得到测交后代的基因型为RrYy和Rryy,则该植物体的基因型是()A.RryyB.RRYyC.rrYyD.RrYy【答案】B【解析】【分析】基因分离定律:
在杂合子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详解】测交是某个体与隐性纯合子进行杂交,如果隐性纯合子用rryy表示,产生的
配子类型只有一种是ry,测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是由另一个亲本产生的配子的类型及比例决定,对某植物体进行测交,如果得到测交后代的基因型为RrYy和Rryy,则该植株产生的配子的类型是RY、Ry,则该植株的基因型是RRYy,故选B。16.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
的叙述,正确的是()A.遗传病是指基因结构改变而引发的疾病B.具有先天性和家族性特点的疾病都是遗传病C.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和先天性愚型等都是多基因遗传病D.遗传病再发风险率估算需要确定遗传病类型【答案】D【解析】【分析】1、人类遗传病是由于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疾病,包括单基因遗传病、多
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2、人类遗传病与先天性疾病区别:(1)遗传病: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疾病。(可以生来就有,也可以后天发生)(2)先天性疾病:生来就有的疾病。(不一定是遗传病)。3、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1)禁
止近亲结婚。(2)适龄生育;(3)产前诊断:胎儿出生前,医生用专门的检测手段确定胎儿是否患某种遗传病或先天性疾病,产前诊断可以大大降低病儿的出生率。(4)遗传咨询:在一定的程度上能够有效的预防遗传病的产生和发
展。【详解】A、遗传病是由于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起的疾病,A错误;B、先天性疾病和家族性疾病并非都是遗传病,如先天患艾滋病、家族性夜盲症等,B错误;C、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是多基因遗传病,先天性愚型是染色体异常遗传病,C错误;D、遗传病再发风险率估算需要确定遗传病
类型,D正确。故选D。【点睛】17.下列有关高等动物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每个卵细胞继承了初级卵母细胞核中1/2的遗传物质B整个精子进入卵细胞内,完成受精作用C.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是多种多样的,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因此,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可有多种表现型.D.受精卵
中的遗传物质,来自父母双方的各占一半【答案】C【解析】【分析】精子的细胞核与卵细胞的细胞核融合,精子几乎不携带细胞质,受精卵中的细胞质几乎都是卵细胞的。【详解】A、每个卵细胞继承了体细胞的细胞核中1/2的遗传物质,继承了初级卵母细胞核中1/4的遗传物质,A错误;B、精子只有头部的核进入卵
细胞内,完成受精作用,B错误;C、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是多种多样的,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因此,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可有多种表现型,C正确;D、受精卵细胞核中的DNA一半来自精子,一半来自卵细胞,但细胞质遗传物质
几乎都来自卵细胞,D错误。故选C。18.如图所示为果蝇某一条染色体上的部分基因。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图多表明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B.该图示基因在遗传上不遵循孟德尔的分离定律C.深红眼基因和朱红眼基因为等位基因D.果蝇
的该条染色体上一共含有8个基因【答案】A【解析】【详解】A、分析图形可知,图中控制多个性状的基因均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表明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A正确;B、单独分析该图中每一个基因及其对应的等位基因在遗传上都遵循孟德尔的分离定律,B错误;C、深红眼基因和朱红眼基因位
于同一条染色体上,因此互为非等位基因,C错误;D、图示为果蝇某一条染色体上的部分基因,因此果蝇的该条染色体上含有的基因个数将多于8个,D错误。故选A19.下列关于基因重组的叙述正确的是()A.Aa的个体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
离与基因重组有关B.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可以发生基因重组C.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都会产生新基因,改变生物的基因型D.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均可发生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答案】B【解析】【分析】1、基因突变是新基因产生的途径,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
是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2、基因重组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3、基因重组的两种类型:(1)在生物体通过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随着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组合,这样,由雌雄配子结合形成的受精卵,就可能具有与亲代不同的基因型,
从而使子代产生变异;(2)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形成四分体时期,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有时会随着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换而发生交换,导致染色单体上的基因重组。【详解】A、Aa的个体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与基因分
离有关,与基因重组无关,A错误;B、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会发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发生交叉互换,这属于基因重组,故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可以发生基因重组,B正确;C、基因重组不会产生新基因,C错误
;D、有丝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基因重组,D错误。故选B。20.产生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根本原因是()A.红细胞易变形破裂B.血红蛋白中的一个氨基酸改变C.mRNA中一个碱基发生了改变D.基因中一个碱基对发生了改变【答案】
D【解析】【分析】基因突变的典型实例是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因此镰刀型细胞贫血症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碱基对的改变),直接原因是血红蛋白结构异常。据此答题。【详解】A、红细胞容易变形破裂不是镰刀型细胞贫血症产生的根本原因,A错
误;的B、血红蛋白子中的一个氨基酸不正常是镰刀型细胞贫血症产生的直接原因,不是根本原因,B错误;C、信使RNA中的一个密码子发生了变化不是镰刀型细胞贫血症产生的根本原因,C错误;D、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根本原因基因突变,即基因中的一个碱基对发生了替
换,D正确。故选D。【定位】基因突变的原因【点睛】基因突变是指DNA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从而导致基因结构的改变。21.如图所示为四个遗传系谱图,则下列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肯定不是X染色体隐性遗传的家系是甲、丙、丁B.家系乙中患病男孩的父亲一定是该病基因携带者C.四图都可
能表示隐性遗传的家系D.家系丁中这对夫妇若再生一个正常女儿的几率是1/4【答案】A【解析】【分析】1、甲遗传系谱图中双亲正常,生有患病的女儿,因此该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2、乙遗传系谱图双亲正常,生有患病儿子,该病是隐性遗传病,致病基因可能位于常
染色体上,也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3、丙家系中母方是患者,后代都正常,可能是显性遗传病,也可能是隐性遗传病,致病基因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也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但是一定不是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4、丁家系中,双亲患病,生有不患病
的女儿和儿子,因此该病一定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详解】A、由以上分析可知甲(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丙(不可能是伴X隐性遗传病)和丁(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肯定不是伴X隐性遗传病的家系,A正确;B、乙可能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也可能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若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患病
男孩的父亲是该病基因携带者,若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患病男孩的父亲不是该病基因的携带者,B错误;C、根据分析可知,丁图表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不可能是隐性遗传的家系,C错误;D、丁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设相关基因为A、a,则双亲基因型均为Aa,则该家系中这对夫妇再生一个正常
(aa)女儿的几率是1/4×1/2=1/8,D错误。的故选A。22.下列有关伴性遗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X染色体上的基因并非都与性别决定有关B.伴性遗传不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C.Y染色体上有很少X染色体上基因的等位基因D.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具有交叉
遗传现象【答案】B【解析】【分析】与决定性别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但是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不都与性别决定有关。基因在染色体上,并随着染色体传递。隔代交叉遗传是伴X隐性遗传病的特点。【详解】A、决定性别的基因位于性
染色体上,但是性染色上的基因不都与性别决定有关,A正确;B、伴性遗传也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B错误;C、性染色体XY中存在同源区段和非同源区段,处于同源区段上的基因在另一条染色体的相应位置上存在等位基因,而非同源区段没有等位基因,C正确;D、伴X染
色体隐性遗传具有交叉遗传、隔代遗传的特点,D正确。故选B。23.新型冠状病毒是一种单股正链RNA病毒,用ss(+)RNA表示。ss(+)RNA可直接作为mRNA翻译成蛋白质,下图是病毒的增殖过程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RNA复制酶也可用
于宿主细胞的RNA的合成B.新型冠状病毒的遗传物质易变异是疫苗难研发的原因之一C.(+)RNA的嘧啶碱基数与(-)RNA的嘌呤碱基数相等,都占各自碱基总数的一半D.在其宿主细胞内,以RNA为模板直接指导合成DNA、RNA和蛋白质【答案】B【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图示是新型冠状病毒(CONID-
19)增殖过程示意图,ss(+)RNA在RNA复制酶的作用下形成(-)RNA,(-)RNA再作为模板合成(+)RNA,(+)RNA也可直接作为mRNA翻译成蛋白质。【详解】A、宿主细胞中的RNA是通过转录过程合成的,需要RNA聚合酶,不需要RNA
复制酶,A错误;B、新型冠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单链的RNA,易变异,这是疫苗难研发的原因之一,B正确;C、单链RNA的嘧啶碱基总数不一定占总碱基总数的一半,C错误;D、新冠病毒是RNA复制病毒,进入宿主细胞后不会逆转录合成DNA,D错误。故选B。
【点睛】24.虎皮鹦鹉的羽色有绿、蓝、黄、白四种,野生种都是稳定遗传的。若将野生的绿色和白色鹦鹉杂交,F1全部都是绿色的;F1雌雄个体相互交配,所得F2的羽色有绿、蓝、黄、白四种不同表现型,比例为9∶3
∶3∶1。若将亲本换成野生的蓝色和黄色品种,则F2不同于亲本的类型中能稳定遗传的占A.2/7B.1/4C.1/5D.2/5【答案】C【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分析已知,F1是双杂合子BbYy,且双显性B_Y_为绿色,双隐性bbyy为白色,一显一隐
为蓝色或黄色,若将亲本换成野生的蓝色和黄色品种,即亲本为BByy(纯合蓝色)×bbYY(纯合黄色)→F1:BbYy(绿色).子一代互交:♀BbYy×♂BbYy→B_Y_(绿色):B_yy(蓝色):bbY_(黄色
):bbyy(白色)=9:3:3:1.绿色和白色中能够稳定遗传的为:,即.故选C.25.基因、遗传信息和密码子分别是指()①信使RNA上核苷酸的排列顺序②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③D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3个相邻的碱基④转运RNA上一端的3个碱
基⑤信使RNA上决定氨基酸的3个相邻的碱基⑥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A.⑤①③B.⑥②⑤C.⑤①②D.⑥③④【答案】B【解析】【分析】遗传信息:基因中能控制生物性状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遗传密码:又称密码子,是指mRNA上能决定一个氨基酸的3个相邻的碱基;反密码子:是指tRNA
的一端的三个相邻的碱基,能专一地与mRNA上的特定的3个碱基(即密码子)配对。【详解】基因通常是指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遗传信息通常是指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信使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3个相邻的碱基称为密码子
,所以基因、遗传信息和密码子分别是指⑥、②、⑤,B正确。故选B。26.某种家兔的毛色由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灰色(R)对黑色(r)为显性,灰色基因所在染色体上存在隐性致死基因d,该基因纯合时致死。若某人工饲养的家兔种群中,灰毛和黑毛的基因频率各占一半,让其随机
交配得到子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F1中黑毛个体所占的比例是1/4B.F2兔群中Rr:rr为1:1C.随着交配代数的增加,兔群中纯合子的比例逐代降低D.随着交配代数的增加,兔群中R的基因频率逐代增加【答案】B【解析】【分析】1、由题可知,灰色基因所在染
色体上存在隐性致死基因d,该基因纯合时致死,故基因型为RR的灰毛家兔致死。随机交配问题可用基因频率计算解决。2、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相关计算(1)基因频率:指在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个基因占全部等位基因数的比率。①定义公式法:某基因频
率=(纯合子个体数×2+杂合子个体数)÷(个体总数×2);②基因型比率法:某基因频率=纯合子基因型比率+1/2杂合子基因型比率。【详解】A、由题可知,基因型为RR的个体致死,故随机交配F1中黑毛个体所占的比例是1/3,A错误;B、F1中灰毛个体:黑毛个体=2:1,则R基因频率为1/
3,r基因频率为2/3,随机交配所得F2中基因型及其比例为1/9RR(致死)、4/9Rr、4/9rr,故F2兔群中Rr:rr为1:1,B正确;CD、隐性致死基因d纯合时致死,即RR纯合致死,也就是逐代淘汰显性纯合子,R的基因频率逐代降低,r的基因频率逐代增加,rr的基因型比例逐代增加
,C错误、D错误。故选B。27.某动物的体细胞中有10条染色体,经检验一滴精液里有220个DNA分子(均为存在于细胞核中DNA分子),这滴精液中的精子来源于多少个初级精母细胞?()A.11个B.22个C.55个D.88个【答案】A【解析】【分
析】【详解】体细胞的染色体条数为10,则精细胞中DNA分子数=染色体条数=5。一滴精液里有220个DNA分子,则一共有220/5=44个精子,而一个精原细胞可以产生4个精子,则来源于11个精原细胞。故选A。28.某DNA片段所转录的mRNA中尿嘧啶占28%,腺嘌呤占1
8%,则这个DNA片段中胸腺嘧啶和鸟嘌呤分别占()A.46%,54%B.46%,27%C.27%23%D.23%,27%【答案】D【解析】【分析】DNA双链结构中,A与T配对,C与G配对,因此每条链上的A+T的比值与双链中A+T的比值相同,由于mRNA是以
DNA的一条链为模板转录形成的转录过程中DNA上的碱基T与A配对,DNA上的碱基A与U配对,因此mRNA中A+U的比值与DNA模板链中的A+T的比值相同。【详解】由题意知,mRNA中的U=28%,A=18%,则双链DNA分子中A+T=28%+18%=46%,双链
DNA中的A=T=23%,C=G=27%,即ABC错误,D正确。故选D。【点睛】29.下列各图为某动物细胞减数分裂过程部分时期示意图,观察下列各图,如果按照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你认为排列正确的一项是A.④③②⑤①B.③②④⑤①C.①②④③⑤D.②③④①⑤【答案】A【解析】【详解】①是配子,②处于
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③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④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⑤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30.某种植物的花色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红花基因对白花基因为显性。现将该植物群体中的红花植株与白花植株杂交,子一代中红花植株和白花植株的比值为3:1,如果将亲本红花植
株自交,F1中红花植株和白花植株的比为()A.7:1B.6:1C.5:1D.11:1【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某种植物的花色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红花基因对白花基因显性,所以可设红花的基因型为AA和Aa,白花的基因型为aa。【详解】植物的花色
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将该植物群体中的白花植株(aa)与红花植株(A_)杂交,子一代中红花植株和白花植株的比值为3:1,说明该植物群体中的红花植株为AA和Aa比例为1:1,因此,将亲本红花植株自交,AA自交后代均是红花AA,Aa自交后代是:AA:Aa:aa=1:2:1,
所以F1中白花植株的概率为1/2×1/4=1/8,红花植株的概率为7/8,红花植株和白花植株的比值为7:1,A正确。故选A。非选择题31.如图所示为细胞膜结构示意图,A、B表示细胞膜的两侧。请回答有关问题(1)图中_____
____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支架。_________(A/B)表示细胞外,判断依据是:_________。(2)精子与卵细胞之间的识别和结合与图中_________有关,变形虫摄食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________性。(3)不同细胞的细胞膜的生理功能
不同,主要取决于细胞膜上的_________不同,细胞膜的功能特性是_________。【答案】(1)①.1#磷脂双分子层②.A③.A侧有糖蛋白组成的糖被(2)①.2#糖蛋白②.(一定的)流动(3)①.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②.选择透过
性【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可知,该图是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其中1是磷脂双分子层,2是糖蛋白,3是蛋白质;糖蛋白位于细胞膜外侧,因此A侧是细胞膜外侧,B侧是细胞膜内侧。【小问1详解】图中1是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细胞
膜的基本骨架。A侧有糖蛋白组成的糖被,因此A侧表示细胞外。【小问2详解】糖蛋白在细胞间的识别中具有重要作用,精子与卵细胞之间的识别和结合与糖蛋白有关。变形虫摄食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小问3详解】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不
同细胞的细胞膜的生理功能不同,主要取决于细胞膜上的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不同,细胞膜的功能特性是选择透过性。【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理解并掌握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功能特点,学会分析模型图是解答本题的关键。32.下图1为某动物(2n=4)不同细胞分裂时期内染色体、
染色单体、核DNA三者含量的关系,图2为部分细胞分裂图像,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中代表染色体的是__________,Ⅳ表示__________分裂__________期细胞。(2)图1中的Ⅱ时期发生的__________现象是遗传规律的
细胞学基础。(3)图2中存在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__________,在动物的卵巢中,能否同时找到甲乙丙这三种细胞?__________(答“能”或“否”),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图1中的b在图2乙细胞的完整分裂过程中,形成于__________
时期,消失于__________时期。【答案】①.a②.减数第二次分裂③.前中④.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⑤.甲、乙⑥.能⑦.卵巢中的卵原细胞可同时进行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⑧.分裂间期⑨.后期【解
析】【分析】据图1分析可知,a为染色体,b为染色单体,c为DNA。图2甲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乙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丙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
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此时细胞质不均等分裂,说明该动物的性别为雌性。【详解】(1)染色单体出现于前期,消失于后期,故b为染色单体,再观察图1中Ⅰ-Ⅱ数量变化,可以推出a为染色体,c为DNA。Ⅳ表示减
数第二次分裂前中期的细胞。(2)遗传规律的细胞学基础是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3)图2中存在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甲、乙,卵原细胞既能通过有丝分裂的方式增殖,也能通过减数分裂形成卵细胞,故能同时找到甲乙丙这三种细胞。(4
)b为染色单体,形成于间期时期,消失于后期。【点睛】本题结合细胞分裂图,考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细胞分裂图象的识别,能正确区分两者,准确辨别图示细胞的分裂方式及所处时期。33.如图为蛋白质合成的一个过程,据图分析并回答
问题:氨基酸丙氨酸苏氨酸精氨酸色氨酸密码子GCAACUCGUUGGGCGACCCGCGCCACACGAGCUACGCGG(1)图示属于蛋白质合成过程中的________步骤,该过程的模板是[]________。(2)由图中信息可推知DNA模板链上对应的碱
基序列为________________。(3)根据图并参考上表分析:[1]________________上携带的氨基酸是________,这个氨基酸与前接的氨基酸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反应连接在一起的。【答案】①.翻译②.3信使RNA③.ACCCGATTTCGC④.
转运RNA⑤.丙氨酸⑥.脱水缩合【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图示为蛋白质合成的翻译过程,其中1是tRNA,能识别密码子并转运相应的氨基酸;2为氨基酸,约有20种,是翻译的原料;3是mRNA,是翻译的模板;4是核
糖体。【详解】(1)图示为核糖体上合成蛋白质的过程,属于基因表达中的翻译过程,模板为3mRNA,场所是核糖体。(2)转录时DNA模板链上的碱基和mRNA中碱基发生严格的互补配对,根据mRNA中碱基序列为U
GGGCUAAAGCG可知,DNA模板链上碱基的排列顺序应为ACCCGATTTCGC。(3)tRNA上的反密码子与mRNA上的密码子互补配对,通过查所给密码子表可知tRNA上携带的氨基酸的种类。1是tRNA,识别的密码子为GCU,所以其运载的氨基
酸为丙氨酸。该tRNA转运的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与前面已连接的氨基酸连接形成多肽。【点睛】本题结合图表,考查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重点考查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要求考生识记翻译的场所、条件、产物等基础知识,能准确判断图中过程及各物质的名称,再结
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34.某科研人员野外考察时,发现了一种闭花受粉植物。该植物花色有红、粉、白三种颜色(若花色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表示;若受多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B、b……表示),茎的无刺、有刺(用R、r表示
)是另一种性状。为了研究上述性状的遗传,用红色有刺植株(甲)、白色有刺植株(乙)、白色无刺植株(丙和丁)进行如下实验:组别PF1f2一甲×乙红色有刺红色有刺∶粉色有刺∶白色有刺=9∶6∶1二丙×乙白色有刺白色有刺∶白色无刺=3∶1三丁×乙红色有刺红色有刺∶粉色有刺∶白色有刺∶
白色无刺=27∶18∶3∶16回答下列问题:(1)茎有刺属于_______性状,花色基因的遗传遵循_______________定律。(2)第一组杂交实验中,F2中粉色有刺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3)对表中
三组杂交实验分析推测,实验中没有出现红色无刺和粉色无刺类型,原因可能是:无刺基因纯合时,红色和粉色基因不能表达。现有第三组杂交实验的F1红色有刺植株若干,可用测交实验验证此推测:①第三组杂交实验中F1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测交实验时用该F1与基因型为__________的个体杂
交。②若测交后代基因型有__________种,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支持该推测。【答案】(1)①.显性②.基因的自由组合(2)AAbbRR、AabbRR、aaBBRR、aaBbRR的(3)①.AaBbRr②.aabbrr③.8④.红色
有刺∶粉色有刺∶白色有刺∶白色无刺=1∶2∶1∶4【解析】【分析】由表格中的杂交实验可知,第二组、第三组实验,有刺与无刺杂交,子一代都有刺,说明有刺对无刺是显性性状;子一代红色自交子二代红色:粉色:白色=9:6:1,因此该植物的花色至少受2对等位基因
控制,且两对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第三组实验,子一代红花有刺自交后代红花有刺:粉花有刺:白花=无刺27:18:19,红花有刺的比例是27/64,可以写成3/4×3/4×3/4,三对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子一代的基因型是AaBbRr。【小
问1详解】分析表中实验二可知,F1白色有刺个体自交,F2中白色有刺∶白色无刺=3∶1,说明茎有刺属于显性性状;分析表中实验一可知,F1红色有刺个体自交,F2中红色有刺∶粉色有刺∶白色有刺=9∶6∶1,是9
∶3∶3∶1的变形,说明红色为显性性状,花色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小问2详解】实验一中红色有利个体与白色有刺个体杂交,子一代都表现为红色有刺,自交得到的子二代中红色有刺∶粉色有刺∶白色有刺=9∶6∶1,属于9∶3∶3∶1的
变式,因此花色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A_B_表现为红色,A_bb、aaB_表现为粉色,aabb表现为白色,子一代的基因型是AaBbRR,子二代粉色有刺植株的基因型是AabbRR、AAbbRR、aaBBRR、aaBbRR。【小问3详解】①结合分析,实验三中白色无刺个体和
白色有刺个体杂交得到的F1红色有刺个体的基因型为AaBbRr,测交实验时用该F1与基因型为aabbrr的个体杂交。②该实验的目的是验证没有出现红色无刺和粉色无刺类型的原因是无刺基因纯合时,红色和粉色基因不能表达,F1红色有刺植株的基因型是AaBbRr,
产生的配子的类型及比例是ABR∶ABr∶AbR∶Abr∶aBR∶aBr∶abr∶abR=1∶1∶1∶1∶1∶1∶1∶1,基因型为aabbrr的个体只产生一种配子(abr),故测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aBbRr∶AaBbrr∶A
abbRr∶Aabbrr∶aaBbRr∶aaBbrr∶aabbrr∶aabbRr=l∶1∶1∶1∶1∶1∶1∶1,共8种基因型,如果无刺基因纯合时,红色和粉色基因不能表达,则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是红色有刺∶粉色有刺∶白色有刺∶白色无刺=1∶2∶1∶4。35.已知
某杂交水稻的抗旱性(由A基因控制)和多粒(由B基因控制)均属显性遗传。请回答下列问题:(1)现有一抗旱水稻,其体细胞内有一个抗旱基因A,其等位基因为a(旱敏基因)。A、a的部分核苷酸序列如下:a基因:ATAAGCATGACATTA;A:ATA
AGCATGACATATTTA,抗旱基因突变为旱敏基因的根本原因是______。研究得知与抗旱有关的代谢产物主要是糖类的增加,该抗旱基因控制抗旱性状是通过______实现的。(2)纯合的旱敏多粒植株与纯合的抗旱少粒植株杂交,F1自交:①若A/a和B/b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F2中抗旱多粒植株比
例是______。②若A/a和B/b独立遗传,F2中抗旱多粒植株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拔掉F2中所有的少粒植株后,剩余植株自交,从理论上讲F3多粒植株中纯合子所占比例是______。【答案】(1)
①.碱基对缺失②.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2)①.1/2②.AABBAABbAaBBAaBb③.3/5【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分析:抗旱性和多粒属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如果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说
明两对等位基因在遗传过程中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如果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说明两对等位基因在遗传过程中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抗旱基因用A表示,多粒基因用B表示,则纯合的旱敏多粒植株与纯合的抗旱少粒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和A
Abb,子一代基因型为AaBb。【小问1详解】对比A基因与a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可知,A基因上的TAT的缺失从而突变成了a基因,所以抗旱基因突变为早敏基因的根本原因是这是碱基对缺失引起的基因突变。与抗旱有关的代谢产物是糖类的增加,糖类的合成需要酶的催化,说明基因可以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
生物的代谢,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小问2详解】①若A/a和B/b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出现基因连锁现象,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F1基因型是AaBb,产生配子是:aB和Ab,所以F2中抗旱多粒AaBb:抗旱少粒AAbb:旱敏多粒a
aBB=2:1:1,所以抗旱多粒植株比例是1/2。②若A/a和B/b独立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F1基因型是AaBb,所以F2中抗旱多粒植株的基因型是AABB、AABb、AaBB、AaBb,拔掉F2中所有的少粒植株后,剩余植株(1/3BB、2/3Bb)自交,
从理论上讲F3多粒植株有1/3+2/3×3/4=5/6,其中纯合子是BB有1/3+2/3×1/4=3/6,所以F3多粒植株中纯合子所占比例是3/5。【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基因突变、基因对性状的控制途径及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综合理解应用,把握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是解
题的关键。36.某多年生雌雄异株植物的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板叶与花叶、腋花与顶花分别由基因B/b、R/r控制,其中只有一对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存在某种配子致死现象(不考虑突变和交叉互换)。两株板叶腋花雌雄植株交配,得到的F,表现型及数目见下表。回答下列问题:-板叶腋花板叶顶花花叶腋花花叶顶
花雌性植株(株)2410800雄性植株(株)41394039(1)上述两对等位基因中,位于X染色体上的是_________(填“B/b”或“R/r”)基因,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亲本
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亲本产生的致死配子的基因型是_________。(3)F1中板叶腋花雌雄植株随机交配,子代中纯合板叶腋花雌性植株占_____________。(4)现有各种不
同表现型的该种植物可供选择,请你利用这些植物设计测交实验,验证亲本产生的致死配子的基因型。(写出实验思路、预期实验结果、得出结论)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结果及结
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R/r②.F1雌性个体无顶花,而雄性个体有顶花,这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与性别相关联③.BbXRXr、B
bXRY④.BY⑤.1/6⑥.选择花叶顶花雌性植株与雄性亲本板叶腋花植株测交,观察并统计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⑦.若测交后代植株中雌性板叶腋花∶雌性花叶腋花∶雄性花叶顶花=1∶1∶1,则证明雄性亲本产生的致死配子为BY【解析】【分析】1、由子代雄性个体为1
59株,雌性个体为321株,可知题中提及的“某种配子致死现象”导致子代雄性个体减少一半,进而可得“亲本雄性个体理论上产生两种含Y染色体的雄配子,其中一种致死”。2、由题干可知,两对等位基因一对位于X染色体,另一对位于常染色体,两对等位基因之间遵循自由组合定律。两株板叶腋花雌雄植株交配,单独分析
板叶与花叶,子代雌性中板叶:花叶=3:1,雄性中板叶:花叶=1:1;单独分析腋花与顶花,子代雄性中腋花:顶花=1:1,雌性中全为腋花。联系前面的分析1,“子代雄性个体减少一半”可以解释“子代雄性中板叶:花叶=1:1而不是3:1”,但是不能解释“子代雌性中全为腋花而没有顶花”,进而分
析可知控制腋花与顶花的基因属于伴性遗传,位于X染色体,腋花为显性,亲本基因型为XRXr和XRY;控制板叶与花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板叶为显性,亲本基因型为Bb和Bb。3、根据2的分析可知,单独分析板叶与花叶,亲本基因型为Bb和Bb,子代理论上应该板叶:花叶=3:1,实际上
子代雄性中板叶:花叶=1:1(杂合子测交的结果),联系前面1的分析,可得“亲本雄性个体理论上产生两种含Y染色体的雄配子BY和bY,其中雄配子BY致死”。【详解】(1)根据分析可知,上述两对等位基因中,
位于X染色体上的是R/r基因,判断的依据是F1雌性个体无顶花,而雄性个体有顶花,这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与性别相关联。(2)根据分析可知,亲本的基因型为BbXRXr、BbXRY,亲本产生的致死配子的基因型是BY。(3)亲本的基因型为BbXRXr、BbXRY,
亲本产生的致死配子的基因型是BY,F1中板叶腋花基因型为雌性BBXRXR:BBXRXr:BbXRXR:BbXRXr=1:1:2:2,雄性BbXRY,雌雄植株随机交配,雌配子为BXR:BXr:bXR:bXr=6:2:3:1,雄配子(BY致死)为B
XR:bXR:bY=1:1:1,子代中纯合板叶腋花雌性植株BBXRXR占比例为612×13=16。(4)因为使用测交实验证明BY配子致死,所以亲本雄性个体应含B基因,因为雄性个体不可能提供BY配子,所以雄性板叶个体基因型一定为BbX-Y,让其与雌性bb
XrXr测交,其测交子代雄性花叶:雌性花叶:雌性板叶=1:1:1。(此题目不需要考虑腋花与顶花性状,若考虑的话,只需要考虑“测交需要与隐性个体杂交”即可,故此题答案较多。)答案之一如下:实验思路:选择花叶顶花雌性植株与雄性亲本板叶腋花植株测交,观察并统计后代的表现
型及比例。实验结果及结论:测交后代植株中雌性板叶腋花∶雌性花叶腋花∶雄性花叶顶花=1∶1∶1,证明雄性亲本产生的致死配子为BY。【点睛】题目考察考生熟练应用遗传规律并进行计算的能力。解题的有两个关键:1、先判断出题目雄性个体缺少一半,这是解题的最关键点;2、联系关键点1分析出
腋花与顶花是伴性遗传,板叶与花叶不是伴性遗传。题目分析复杂,计算复杂,题目难度大。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