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精准解析】2021高考地理湘教版:核心素养测评+七+大气的受热过程、气压带与风带【高考】.pdf,共(12)页,608.155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8d1337d1d22c265b0dc72e91667e24fb.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核心素养测评七大气的受热过程、气压带与风带建议用时:45分钟(2020·宜春模拟)太阳总辐射强度是指到达地面的太阳总辐射强度,地面净辐射强度是
指地面收入与支出辐射差额的强度。下图中的曲线反映了某地某日观测的近地面辐射和温度随时间变化情况。读图完成1~3题。1.影响该日太阳总辐射强度的主要因素有()①天气状况②气候特点③地形④地表温度⑤太阳高度
A.①②③B.①③⑤C.②③⑤D.②④⑤2.甲、乙、丙三条曲线与下列各要素之间对应关系完全正确的是()A.甲——地表温度,乙——地面净辐射强度,丙——近地面大气温度-2-B.甲——地面净辐射强度,乙——地表温度,丙——近地面大气温度C.甲——近地面大气温度,
乙——地面净辐射强度,丙——地表温度D.甲——地表温度,丙——近地面大气温度,乙——地面净辐射强度3.有关该图反映观测地点和时间对应正确的是()A.西欧平原,3、4月份B.撒哈拉沙漠,7、8月份C.青藏高原,5、6月份D.准噶尔盆地,10、11月份【解析】1选B,2选A,3选C。第1题,云量
多,对太阳辐射削弱得多,到达地面的少,①正确;气候类型反映一地多年的气候特征,不能体现某日的太阳辐射强弱,②错误;地形的海拔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③正确;地表温度不影响太阳辐射,④错误;影响太阳总辐射强度变化的主要因素有太阳高度,太阳高
度大,太阳光经过大气层的距离越短,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越少,太阳辐射强,⑤正确。第2题,根据大气的热力作用分析,“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地表直接吸收太阳辐射,地表温度与太阳辐射强度基本呈同步变化,所以甲表示地表温度。地面净辐射强度是指
地面收入与支出辐射差额的强度,白天地面收入大于支出,为正值,夜晚为负值,所以乙表示地面净辐射;近地面大气的温度变化要滞后于地表温度的变化,故丙表示近地面大气的温度。第3题,图中太阳总辐射量最大值,应是当地
地方时12时,对应世界时6时,比零时区早6小时,可判断该地的经度约为东经90°,根据经纬度位置分析,不可能是西欧平原及撒哈-3-拉沙漠;由图示太阳辐射强度曲线分析,该日日出约为世界时23时,日落约为世界时13时,昼长夜短,该地为夏季,但近地面大气温度该日最高温度约为15℃,判断观测点
应是青藏高原的5、6月份;该地最低气温大于0℃,准噶尔盆地在10、11月份的气温小于0℃。地膜覆盖是一种现代农业生产技术。进行地膜覆盖栽培一般都能获得早熟增产的效果,其效应表现在增温、保温、保水、保持养分、增加光效和防除病虫
草等几个方面。结合下图,回答4、5题。4.我国华北地区在春播时进行地膜覆盖,可有效地提高地温,保障了农作物的正常发芽生长,其主要原理是()A.减弱了地面辐射B.增强了大气逆辐射C.增强了太阳辐射的总量D.增强了对太阳辐射的吸收5.山东胶东的一些果农夏季在苹果树下覆盖地膜,其主要
的作用是()A.减弱地面辐射,保持地温B.反射太阳辐射,降低地温C.反射太阳辐射,增强光效D.吸收太阳辐射,增加地温-4-【解析】4选A,5选C。第4题,我国北方春播时地温较低,进行地膜覆盖,可有效地减弱地面辐射,从而减少地面热量的散失,起到保温的效应。第5题,在果树
下进行地膜覆盖可反射太阳辐射,增加光效,而且可使苹果着色均匀,提高产品质量。读“雅鲁藏布江局部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回答6、7题。6.图示区域()A.地处亚热带,河流不结冰B.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少C.大气逆辐射强,气温低D.大气削弱作用弱,光照强7.
图示南部地区种植业条件优于北部地区,主要体现在()A.地热充足,一年两熟B.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C.海拔较低,积温较高D.水源充足,雨热同期【解析】6选D,7选C。第6题,图示区域纬度较低,但海拔在3000米以上,海拔高导致
气温低,冬季气温低于零度河流结冰;雅鲁藏布江谷地南部为热带季风气候,夏季湿热的西南季风顺着雅鲁藏布江河谷深入,带来丰富水汽,降水量较大;该地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5-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到达地面的
太阳辐射强,即光照强,但大气逆辐射作用弱,白天气温较高,夜晚保温作用差,气温低。第7题,雅鲁藏布江谷地地热资源丰富,但不能直接用于农作物种植,且南北两侧地热资源差异小,该地海拔高热量短缺,不能一年两熟;读图,北部海拔高于南部,北部光照条件较南部好;南部海拔较低,则气温较高
,热量条件相对较好,积温较高;南北两侧都有雅鲁藏布江作为农业灌溉水源,水源条件相当。(2020·南昌模拟)下图示意华北某区域裸地和秸秆覆盖情况下土壤的冻结过程状况。据此完成1、2题。1.与裸地相比,该地秸秆覆盖地土壤冻结厚度较薄的原因主要是秸秆()A.增强了大气逆辐射B.使到达地
面的太阳辐射增加C.使地面反射率变小D.使土壤与大气的热交换减弱2.与裸地相比,该地秸秆覆盖地土壤融化时间较迟的原因主要是土壤()-6-A.冻结时间较迟B.获得光照较少C.水分蒸发较弱D.上空气温较低【解析】1选D,2选B。第1题,与裸地相比,该地秸秆覆盖
地土壤冻结厚度较薄的原因主要是秸秆使土壤与大气的热交换减弱,地面辐射散失热量少。秸秆不能改变大气逆辐射。秸秆遮挡阳光,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使地面反射率变小,但不是土壤温度较高的原因。第2题,与裸地相比,该地秸秆覆盖地土壤
融化时间较迟的原因主要是土壤因秸秆遮挡阳光,获得光照较少。与冻结时间较迟无关。水分蒸发较弱是土壤温度低的结果。空气流通,同一地区上空气温差异不明显,不是主要原因。在冰川覆盖的地区,冰川表面较稳定而下沉的冷却气流沿冰面向冰川前方运动,迫使冰缘地
区较暖的空气上升而产生对流交换,形成由冰川表面向冰缘地带吹送的风,称作冰川风,珠峰北侧海拔5300~7000米为冰雪表面,昼夜盛行下山风,风力大,阵风达到7~8级(7~8级风风速为13.9~20.7m/s)。据此完成3~5题。3.
与冰川风形成原理相同的是()A.东北信风B.盛行西风C.东亚西北季风D.太行山东坡的干热风4.珠峰北侧冰川风势力强劲的主要原因是()A.冰雪覆盖面积大B.坡度和落差均大-7-C.人类活动影响小D.冰雪厚度大5.
推断风力最强的时段为当地时间()A.0时~4时B.6时~10时C.14时~18时D.19时~23时【解析】3选C,4选A,5选C。第3题,冰川风是由于冰川的热力作用形成,其形成类似于热力环流,西北季风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
东北信风、盛行西风是动力作用形成。太行山东坡的干热风是由于气流随海拔下降形成的气温高、湿度小的小尺度风。第4题,珠峰北侧冰雪覆盖面积大,热力性质差异明显,故风力强劲。第5题,冰川表面与冰缘地区温差最大时风力最强,当地午后气温最高,温差最大。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
下列要求。材料一“仙女圏”位于非洲西海岸纳米布沙漠,其中央不长草,周围的草却长得特别茂盛。图a为“仙女圈”景观图,图b为非洲南部局部地区示意图。材料二学术界关于“仙女圈”成因的解释一直众说纷纭。2013年,德国植
物学家尤尔根斯研究发现,“仙女圈”的形成可能与白蚁密切相关。白蚁喜阴凉潮湿,多以草类植物为食。一般白蚁巢穴位于地下2米左右,但纳米布沙漠的白蚁巢穴却在地下5米以下,且多分布在“仙女圈”中央土层下。“仙女圈”附近沙漠年降水量多在100毫米左右,-8-雨期
极短,“仙女圈”中央下层泥土较为潮湿。尤尔根斯推测,沙漠白蚁为保证自己存活,将“仙女圈”内的草啃食,使“仙女圈”无植被覆盖,从而形成了独特的“仙女圈”结构。(1)“仙女圏”所在沙漠地区上升气流极弱,试分
析该区域气流难以上升的原因。(2)与一般白蚁相比,纳米布沙漠白蚁深居地下,试分析其原因。(3)尤尔根斯推测“仙女圈”的形成与白蚁密切相关,试说明其形成原理。【解析】第(1)题,读图,南回归线穿过该地,据此判断该地受副热带高气压带与信风交替影响。在
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时,盛行下沉气流;在受东南信风影响时,由于地处背风地带,气流下沉;该地地处低纬度大陆西岸,沿岸寒流使近地面大气降温,造成大气温度上热下冷,形成逆温层,空气稳定,不易产生对流现象。第(2)题,根据
材料二知,白蚁喜阴凉潮湿。据材料判断,纳米布沙漠为热带沙漠气候,白天太阳辐射强,沙漠吸热快,地表温度极高,地下深处温度相对较低;沙漠地区土层空隙大,地表水易下渗,地下深处土层潮湿,使土温增长缓慢,适宜白蚁居住。第(3)题,根据材料分析,该地属热
带沙漠气候,气候干旱缺水,雨期短。白蚁将“仙女圈”内草类啃食,将减少植物对雨水的截留作用及植物的蒸腾作用,使更多的地表水流向深层土壤,并减少水分损耗,增加地下水量,保障白蚁的生存;同时,部分地下水还将流向周围,为周边草类的生长提
供水源,从而保障了白蚁的食物来源。-9-答案:(1)地处南回归线附近,受副热带高气压带与信风交替影响。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时,盛行下沉气流;地处东南信风的背风地带,气流下沉;(地处低纬度大陆西岸)沿岸寒流使近地面大气降温,造成大
气温度上热下冷(或形成逆温层),空气稳定(而不易产生对流现象)。(2)纳米布沙漠(为热带沙漠气候)白天太阳辐射强,沙漠吸热快,地表温度极高,地下深处温度相对较低;白蚁喜湿,沙漠地区土层空隙大,地表水易下渗,地下深处土层潮湿,水源相对充足;地下深处潮湿的土层使土温增长缓慢,适宜白蚁居
住。(3)该地区干旱缺水,有短暂的雨期;“仙女圈”内白蚁活动频繁使土体更加疏松,利于雨期降水下渗,增加深层(白蚁巢穴附近)地下水量,促进“仙女圈”附近草类(旱期)生长;白蚁将“仙女圈”内草类啃食,减少植物对水分的损耗。(2020·佛山模拟)读世界局部地区图,完成1~3题。1.图
中P地降水量较南北两侧多的原因是()①受海洋气流影响较大②受西北季风影响大③位于山地的迎风坡④距海洋较近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2.造成M、N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有()-10-A.地形、纬度、大气环流B.地形、洋流、纬
度C.洋流、纬度、大气环流D.洋流、地形、大气环流3.图中T处为沙漠,而S处降水更少却没有形成沙漠,其原因是S处()A.距海近,地下水水位高B.位于自流盆地,地下水丰富C.有河流流经,农业发达D.对自然植被的保护力度大【解析】1选C,2选A,3选C。第1
题,根据图中经纬度信息可知,图示区域位于南亚地区,区域降水主要来自西南印度洋上,以西南季风的形式影响该区域。P地位于印度北部,地势较高,海洋水汽受到地形抬升作用,形成地形雨,降水较其南北两侧丰富。第2题,M、N两地降水迥异,分别形成热带季风气候、高原气候,该现象与二者的纬度
不同、大气环流不同有关,也与二者的地形差异有关。M地位于西南季风的迎风坡,地形雨丰富。第3题,图中显示,T处为沙漠,S处虽然降水更少但有印度河及其支流等河流流经,农业发达,所以没有形成沙漠,S处降水少,地下水水位不高,地下水不丰富;地表植被少,历史上对自然植
被的破坏很大。4.(2019·南昌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1-空气中的水汽来自下垫面,在一定条件下,空气容纳水汽的能力随气温升高而升高,空气中水汽含量达到上限时,称为饱和空气。气温下降有可能使不饱
和空气变成饱和空气,露点温度是指空气中所含的水汽达到饱和而发生凝结时的温度。下图数据来自GIS推算,是晴朗条件下某时刻相关城市大气即时温度及露点温度(单位:℃)。PQ为晨线。(1)与大庆相比,说明大连单位体积空气水汽含量的高低及其原因。(2
)此刻该地区晨线以东城市空气中水汽含量均不饱和,分析其原因。(3)从地理位置推断此刻佳木斯大气即时温度高于大庆的原因。【解析】第(1)题,据图分析大连靠近渤海沿海,受海洋影响大,空气中水汽含量高;大庆为内陆地区,气候较为干燥,空气中水汽含量较小。第(2)题,根据材
料可知,空气容纳水汽的能力随气温升高而升高,随着气温升高空气容纳水汽的能力增强,越不容易达到饱和;此时晨线以东的城市太阳已经升起,气温较高,空气容纳水汽的能力增加,不易达到饱和状态。第(3)题,此时佳木斯太阳已经升起一段时间,地表已经接受了一段时间的太阳辐射,导致其气温升高。-12
-答案:(1)含量高。临近海洋,(下垫面)水量丰富;气温高,蒸发能力强。(2)夜晚水汽凝结,(单位体积空气)水汽含量下降,白昼气温升高,空气容纳水汽的能力提高。(3)佳木斯位置偏东,日出早,接受太阳辐射时间长(获得热量多)。关闭Word文
档返回原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