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辽宁师范大学附中2019-2020学年高二4月线上学习效果检测生物试题 【精准解析】.doc,共(26)页,239.000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781843c26062f2745a1709cffb2f1ee7.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辽宁师大附中高二生物线上学习效果检测一、选择题1.防止杂菌入侵,获得纯净的培养物,是研究和应用微生物的前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实验室里可以用紫外线或化学药物进行消毒B.接种环、接种针等金属用具,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灭菌C.在实验室中,切不可吃东西、喝水,离开实验室时一
定要洗手,以防止被微生物感染D.平板划线接种时,应先将皿盖打开并放置于桌面上,以便于划线操作【答案】D【解析】【分析】防止杂菌入侵,获得纯净的培养物,是研究和应用微生物的前提。在实验室培养微生物,一方面需要为培养的微生物提供合适的营养和环境条件,另
一方面需要确保无处不在的其他微生物无法混入。【详解】A、实验室里可以用紫外线或化学药物进行消毒,A项正确;B、接种环、接种针等金属用具,可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灭菌,B项正确;C、在实验室中,切不可吃东西、喝水,离开实验室时一定要洗手,以防止被微生物感染,C项正
确;D、平板划线接种时,应在酒精灯火焰旁接种,D项错误。故选D。2.下列有关微生物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A.配制培养基时,应在灭菌之后调节pHB.一般在培养皿盖上标注接种人姓名等信息C.接种后放入培养箱中的培养皿应倒置D.
培养基的组成成分中必需同时含有碳源、氮源、水和无机盐【答案】C【解析】【分析】1、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其基本过程为计算、称量、溶化、调pH、灭菌、倒平板共六个步骤。2、培养基按物理性质分:名称特征功能固体
培养基外观显固体状态的培养基主要用于微生物的分离、鉴定液体培养基呈液体状态的培养基主要用于工业生产3、营养构成:各种培养基一般都含有水、碳源、氮源、无机盐,此外还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pH、特殊营养物质以及氧气的要求。【详解】A.配制培养基时,应在灭菌之前调节p
H,A错误;B.操作结束后需在培养基皿底部标注菌种及接种日期等信息,B错误;C.接种后放入培养箱中的培养皿应倒置,C正确;D.培养基不一定都含有碳源、氮源,如培养自养型微生物的培养基中不需加入碳源,分离自生固氮菌的培养基中,不需加入氮
源,D错误。故选C。3.下列表格内容中,有错误..的选项是()检测物质或生物检测方法显示颜色变化A大肠杆菌伊红美蓝黑色B亚硝酸盐比色法玫瑰红色C分解尿素的细菌酚红指示剂检测法红色DDNA冷却的二苯胺溶液蓝色A.
AB.BC.CD.D【答案】D【解析】【分析】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原理是在盐酸酸化的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形成玫瑰红色染料。【详解】A、将大肠杆菌接种在含伊红美蓝的鉴别培养基上,长
出的菌落呈黑色,A正确;B、根据分析可知,用比色法初步测定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时,显示的颜色为玫瑰红色,并可根据显示颜色的深浅进行比色,B正确;C、分解尿素的微生物能产生脲酶,在脲酶的催化下尿素会被分解为氨和二氧化碳,会导致培养基显碱性,因此可用酚红指示剂显红色来鉴别分解尿素微生物的存在,C正确
;D、DNA能够与二苯胺试剂在沸水浴中发生反应,待冷却后可观察到蓝色出现,D错误。故选D。4.下列关于微生物培养的叙述,错误的是()A.通过消毒不能杀死物体内所有的微生物B.倒平板时培养基倒入培养皿后,要立即倒置放置C.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常用于微生物的接种D.自养型微生物与异养型微生物的
培养基的主要差别是碳源【答案】B【解析】【分析】消毒是能够杀灭物体表面和内部的病原菌营养体,但不一定能杀死细菌芽孢的方法;灭菌是指用物理和化学方法杀死物体表面和内部的所有微生物,包括致病和非致病微生物以及芽孢。常用的接种方法有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
,稀释涂布平板法常用来统计样品中活菌的数目。【详解】A、消毒能够杀灭物体表面和内部的病原菌营养体,但不一定能杀死细菌芽孢,A正确;B、倒好培养基的培养皿,等培养基冷凝后将平板倒过来放置,B错误;C、微生物的接种常采用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法,C正确;D、自养型微
生物利用的碳源是二氧化碳,碳酸盐等,异养微生物的碳源是含碳有机物,所以培养两种微生物的培养基的主要差别是碳源,D正确。故选B。【点睛】平板冷凝后皿盖上会凝结水珠,凝固后的培养基表面的湿度也比较高,若将平板倒置,既可以使培养基表面的水分更好地挥发,又可以防止皿盖上的水珠落入培
养基,造成污染。5.下列有关微生物培养和保藏的叙述,正确的是()A.配制微生物培养基时,一定要加入琼脂B.将菌种接种到试管的固体斜面培养基上,可长期保藏C.分离计数时,可用平板划线法对需计数的微生物进行分离D.划线操作时,不能将最后一区的划线与第一区的划线相连【答案】D【解析】【分析】1.微生物
接种常用的两种方法:①平板划线法:将已经熔化的培养基倒入培养皿制成平板,接种,划线,在恒温箱里培养。在线的开始部分,微生物往往连在一起生长,随着线的延伸,菌数逐渐减少,最后可能形成单个菌落。②稀释涂布平板法:将待分离的菌液经过足够稀释后,
均匀涂布在培养皿表面,经培养后,可形成单菌落,该方法不仅可以分离,而且可以计数。2.菌种保藏:临时保藏的方法。首先,将菌种接种到试管的固体斜面培养基上,在合适的温度下培养。当菌落长成后,将试管放入4℃的冰箱中保藏。以后每3~6个月,都要重新将菌种从旧的培养基上转移到新鲜的培养基上。但是
,这种方法保存的时间不长,菌种容易被污染或产生变异。对于需要长期保存的菌种,可以采用甘油管藏的方法。在3mL的甘油瓶中,装入1mL甘油后灭菌。将1mL培养的菌液转移到甘油瓶中,与甘油充分混匀后,放在20℃的冷冻箱中保存。【详解】A、配制微生物液体培养
基时不需要加入琼脂,A错误;B、由分析可知,将菌种接种到试管的固体斜面培养基上,可临时保藏,B错误;C、分离计数时,可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对需计数的微生物进行分离,平板划线法不能计数,C错误;D、划线操作时,注意不能将最后一区的划线与第一区的划线相连,否则达不到
逐步分离的目的,无法得到单菌落,D正确。故选D。6.下列是关于“检测土壤中细菌总数”实验操作的叙述,其中错误的是()A.用蒸馏水配制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经高压蒸汽灭菌后倒平板B.一般取104、105、106倍的土壤稀释液和无菌水
各1mL,分别涂布于各组平板上C.当你第一次做这个实验时,可将稀释的范围放宽一点D.确定对照组无菌后,选择菌落数在30-300之间的实验组平板进行计数【答案】B【解析】【分析】检测土壤中细菌总数,应该进行计数,根据选项可以看出采用的方法是稀释涂布平板法进行
计数。培养基的制作流程一般为:计算→称量→溶化(包括琼脂)→调节PH→分装→灭菌→倒平板→(冷却后)倒置平板;实验过程中,应该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和对照性原则,取104、105、106倍的土壤稀释液和无菌水各0.1mL,分别涂布于各组平板上;然后将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平板倒置,37℃恒温培养24
~48小时,确定无菌水的对照组无菌落生长后,选择菌落数在30-300以内的实验组平板进行计数。【详解】A、首先要进行培养基的制备、用蒸馏水配制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经高温高压灭菌后倒平板,A正确;B、取104
、105、106倍的土壤稀释液和无菌水各0.1mL,分别涂布于各组平板上,B错误;C、首次做实验时,可将范围放宽点,将103~107倍的稀释液分别涂布到平板上培养,C正确;D、确定对照组无菌后,选择菌落数在30~300的进行记数,求出平均值,再通过计算得出土壤中细菌总数,D正确。故选B。【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微生物的培养和计数,属于识记内容,理解、识记稀释涂布平板法是解题的关键。7.有些实验需要采取适宜措施避免实验者受到伤害。下列措施不是..为了达成该目的的是()A.在平板划线操作结束时,仍需灼烧接种环B.高压蒸汽灭菌结束以后,应在压力表的指针归零后再打开灭
菌锅C.微生物培养基灭菌后可立即用来倒平板D.检测酒精产生时,向试管中缓慢滴加浓硫酸溶液并振荡混匀,再加入重铬酸钾溶液【答案】C【解析】【分析】在实验室进行生物学实验时,要注意试剂挥发、沸腾、灼烧等对实验者造成伤害,在实验前要考虑周全。【详解】A、在平板划线操作结束时,仍需灼烧接种环,避
免残留菌种污染环境和感染操作者,A正确;B、高压蒸汽灭菌结束以后,应在压力表的指针归零后再打开灭菌锅,防止容器中的溶液喷出导致污染或导致人烫伤,B正确;C、微生物培养基灭菌后,需要冷却到50℃左右时,
才能用来倒平板,C错误;D、检测酒精产生时,向试管中缓慢滴加浓硫酸溶液并振荡混匀,防止产生热量,对人体造成伤害,D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实验操作中的一些注意事项及其目的,要求考生识记相关操作步骤,理解其中的原理及目的。8.关于细菌分离、培养的
叙述中,正确的是A.不同种类细菌的生长均需要相同碳源B.常用液体培养基分离获得细菌单菌落C.用含尿素的培养基可选择分离出能分解利用尿素的细菌D.含有机磷农药的培养基可分离出降解有机磷农药的细菌【答案】D【解析】【分析】实验室中微生物
的筛选,应用的原理是:人为提供有利于目的菌株生长的条件(包括营养、温度、pH等),同时抑制或阻止其他微生物生长。【详解】A、不同种类细菌的生长需要不同碳源,A错误;B、常用固体或半固体培养基分离获得细菌单菌落,B错误
;C、用只含尿素作为氮源的培养基可选择分离出能分解利用尿素的细菌,C错误;D、含有机磷农药的培养基可分离出降解有机磷农药的细菌,D正确。故选D。考点:本题考查微生物培养,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9.某学者利用“影印培养法”研究大肠杆菌抗链霉素
性状产生的原因,先将原始菌种涂布在1号培养基上,培养出菌落后,将灭菌绒布在1号上印模,绒布沾上菌落并进行转印,使绒布上的菌落按照原位接种到2号和3号培养基上。待3号上长出菌落后,在2号上找到对应的菌落,然后接种到不含链霉素的4号培养液中,培养后再涂布到5号培养基上,并重复以上步
骤。实验过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A.大肠杆菌抗链霉素的性状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B.7中观察到的菌落数一定等于初始时接种到该培养基上的菌体数C.4号与8号培养液中,抗链霉素菌株的比例逐渐增大D.在一
定时间内4号培养液中大肠杆菌的数量逐渐增多【答案】B【解析】【分析】分析实验内容及现象:利用“影印培养法”将培养基1中菌种分别接种到2、3中,3中出现抗链霉素的大肠杆菌,将2中对应的大肠杆菌扩大培养后接种到7中,7中出现抗药性的个体,说明细菌抗药性的形成是在施加链霉素之前,链霉素对细菌
的抗药性进行了定向选择。【详解】A、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其可遗传变异只有基因突变,故大肠杆菌抗链霉素的性状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A正确;B、当两个或多个细胞连在一起时,平板上观察到的只是一个菌落,故7中观察到的菌落数可能少于初始时接种
到该培养基上的菌体数,B错误;C、3号与2号、7号与6号培养基中的菌落数的比值,是抗性菌落占全部菌落的比例,观察实验结果可知,4号与8号培养液中,抗链霉素菌株的比例在逐渐增大,C正确;D、在接种大肠杆菌后,
因4号培养液中的营养充足、条件适宜,故在一定时间内大肠杆菌的数量会随着自身的分裂生殖而逐渐增多,D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以“影印培养法”为主线,考查了微生物的培养等知识点,解题关键是对影印培养法操作步骤的理解,并从实验现象中分
析得出大肠杆菌抗链霉素性状的产生与接触链霉素无关。10.关于动物体细胞培养过程中细胞的活动或特性,下列表述错误的是A.细胞通常贴壁生长B.细胞进行有丝分裂C.细胞之间有接触抑制现象D.细胞的遗传物质均发生改变【答案】D【
解析】【分析】动物细胞培养的特点:贴壁生长,有接触抑制现象。原代培养细胞传至10代左右就不容易传下去,细胞生长停滞,大部分细胞衰老死亡,少数细胞能存活传到40~50代,这部分细胞称为细胞株。细胞株传到50左右不能再继续传代,部分细胞遗传物质改变,具有癌变细胞的特点,可以在培养条件下无限
制的传代下去,这部分细胞称为细胞系。【详解】A、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悬液中分散的细胞很快贴壁生长,A正确;B、动物细胞培养是细胞增多的过程,细胞增殖的方式为有丝分裂,B正确;C、动物细胞在培养过程中,当贴壁细胞分裂生长到表面相互抑制时,细胞就会停止分裂增殖,这种现象称为细胞的接
触抑制,C正确;D、原代培养的细胞具有继续增殖能力,遗传物质一般不发生改变,传代培养过程中,部分细胞的细胞核型可能会发生改变,成为不死性的细胞,D错误。故选D。11.关于动物细胞培养技术的应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大规模生产有重要价值的生物制品,如病毒疫苗、干扰素、单克隆
抗体等B.动物细胞是基因工程技术中常用的受体细胞,基因工程也离不开动物细胞的培养C.可以用于检测有毒物质,只能判断某种物质是否有毒,不能判断毒性的大小D.科学家培养正常或各种病变的细胞,用于生理、病理、药理等方面的研究【答案】C【解析】【分析】动物细胞培养技术的用途有:①生产有价值的生物制品,如病
毒疫苗、干扰素等;②生产基因工程技术中所用的受体细胞;③可以用于检测有毒物质;④培养的各种细胞可直接用于生理、病理、药理等方面的研究。【详解】动物细胞培养可大规模生产有价值的生物制品,如病毒疫苗、干扰
素等,A正确;动物细胞培育可生产基因工程技术中所用的受体细胞,反之,基因工程也离不开动物细胞的培养,B正确;许多致畸、致癌物质加入细胞培养液后,培养细胞会发生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变异,根据变异占全部培养细胞的百分数,可以判断某种物质的毒性大小,C错误;科学家培养
各种正常或各种病变细胞,用于生理、病理、药理等方面的研究,D正确。【点睛】易错选项C:动物细胞培养技术的应用中既能检测某些物质是否有毒,也能检测其毒性大小。12.下列关于动物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和克隆动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目前在实验中,科学家可以用类
似植物组织培养的方法获得完整的动物个体B.体细胞的细胞核移植到受体细胞之前,要先去掉受体卵细胞的核C.用于核移植的供体细胞一般都选用传代50代以内的细胞D.用体细胞核移植方法生产的克隆动物是对体细胞供体动物进行1
00%的复制【答案】B【解析】【分析】动物核移植是指将动物的一个细胞的细胞核移入一个去掉细胞核的卵母细胞中,使其重组并发育成一个新的胚胎。在体外将采集到的卵母细胞培养到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才成熟,可以通过显微操作技术去除卵母细胞的细胞核和第一极体,
核移植时,对提供细胞核和细胞质的奶牛不需要进行同期发情处理,使用电脉冲等方法可以激活重组细胞使其完成细胞分裂和发育。【详解】A、目前在实验中,科学家还不可以直接把动物细胞培养成完整的动物个体,A错误;B、体细胞核移植需要体细胞核与去核卵细胞进行重组
,B正确;C、用于核移植的供体细胞一般都选用传代10代以内的细胞,因为10代内的细胞能保持正常的核型,C错误;D、体细胞核移植方法生产的克隆动物,并没有对体细胞供体动物进行100%的复制,因为还有部分遗传物质来自受体卵细胞的线粒体,D错误。故选B。13.植物体细胞杂交与动物细胞工程中所用
技术或方法与原理不相符的是()A.植物组织培养和单克隆抗体——细胞的全能性B.纤维素酶、果胶酶处理植物细胞壁——酶的专一性C.原生质体融合和动物细胞融合——细胞膜的流动性D.愈伤组织培养和杂交瘤细胞的培养——细胞增殖【答案】A【解析】【分析】细胞的全能性指高度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
个体的潜能;植物的组织培养是将离体的细胞培养成植株的过程,体现细胞的全能性,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没有将细胞培养成个体,其原理属于细胞增殖;植物细胞壁的成分为纤维素和果胶,因此在植物的体细胞杂交时,通常采用酶解法(纤维素酶和果
胶酶)去除植物细胞的细胞壁,这体现酶的专一性;植物原生质体的融合和动物细胞的融合涉及细胞膜的融合过程,故体现细胞膜的流动性这一结构特点;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对杂交瘤细胞的培养过程涉及细胞的有丝分裂,故均体现了细胞增殖这一原理。【详解】A、植物的
组织培养是将离体的细胞培养成植株的过程,体现细胞的全能性,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没有将细胞培养成个体,其原理属于细胞增殖,A错误;B、植物细胞壁的成分为纤维素和果胶,因此在植物的体细胞杂交时,通常采用酶解法(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去除植物细胞的细胞壁,这体现酶的专一性,B正确;
C、原生质体融合和动物细胞融合过程涉及细胞膜的融合过程,故体现细胞膜的流动性这一结构特点,C正确;D、植物组织培养和杂交瘤细胞的培养中细胞要进行有丝分裂,故体现了细胞增殖这一原理,D正确。故选A。14.驱蚊草含有香茅醛,能散发出一种特殊的柠檬型香气,从而达到驱蚊
且对人体无害的效果。驱蚊草是把天竺葵的原生质体和香茅草的原生质体进行诱导融合培育而成的。下列关于驱蚊草培育的叙述,错误的是A.驱蚊草的培育属于细胞工程育种,优点是克服了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B.驱蚊草培育过程要用到纤维素酶、果胶酶、PEG等试剂或电
刺激等方法C.驱蚊草培育过程不同于植物组织培养,无细胞脱分化和再分化的过程D.驱蚊草培育利用了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育种原理是染色体数目变异【答案】C【解析】【分析】1、植物体细胞杂交的具体过程:2、植物体细胞杂交的原理:染色体数目变异。3、
植物体细胞杂交的意义:在克服远源杂交不亲和的障碍、培育作物新品种方面所取得的重大突破。【详解】A、驱蚊草是把天竺葵的原生质体和香茅草的原生质体进行诱导融合培育而成的,采用了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属于细胞工程育种,
其优点是能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A正确;B、要获得天竺葵的原生质体和香茅草的原生质体,需要采用酶解法(纤维素酶、果胶酶),诱导天竺葵的原生质体和香茅草的原生质体的融合可采用化学法(PEG等试剂)或物理法
(电刺激等),B正确;C、驱蚊草培育过程不同于植物组织培养,但需要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因此有愈伤组织和试管苗形成,C错误;D、驱蚊草培育利用了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育种原理是染色体数目变异,D正确。故选C。15.下
列实验中,不能达成实验目的的是()A.用选择培养基筛选出杂交瘤细胞B.用Taq酶使DNA子链从3’端向5’端延伸C.用胰蛋白酶制备动物细胞悬液D.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制备植物原生质体【答案】B【解析】【
分析】1、单克隆抗体制备经过两次筛选:①筛选得到杂交瘤细胞(去掉未杂交的细胞以及自身融合的细胞);②筛选出能够产生特异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2、PCR原理:在高温作用下,打开DNA双链,每条DNA单链作为模板,以4种游离的脱氧核苷酸为原料,合成子链,
在引物作用下,TaqDNA聚合酶从引物3'端开始延伸DNA链,即DNA的合成方向是从子链的5'端向3'端延伸的。【详解】A、在特定的选择培养基上,未融合的亲本细胞和融合的具有相同核的细胞都会死亡,只有融合的杂交瘤细胞才能生长,A正确;B、用Taq酶使DNA子链从5'端向3'端延
伸,B错误;C、在制备动物细胞悬液时,用胰蛋白酶是为了分解粘连在细胞之间的蛋白质,使之变成游离的单个细胞,C正确;D、由于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所以需要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去除植物细胞的细胞壁,从而得到植物原生质体,D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PCR、动物细胞培养、植物体细胞杂交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难度不大。16.在下列过程中,需要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有几种①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获得多倍体植株②利用花药离
体培养得到的单倍体植株③利用基因工程培养抗病转基因植株④利用细胞工程培养“番茄——马铃薯”杂种植株⑤无子西瓜的大量繁殖A.一种B.二种C.三种D.四种【答案】D【解析】【分析】据题文和选项的描述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植
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应用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详解】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得到多倍体植株,在培育过程中没有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①错误;利用花药离体培养得到的单倍体植株,需借助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进行脱分化和再
分化,②正确;利用基因工程培养抗病转基因植株,需借助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才能将成功导入抗病基因的植物细胞培养成抗病转基因植株,③正确;培育“番茄——马铃薯”杂种植株时,需要借助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将杂种细胞培养
成杂种植株,④正确;借助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实现无子西瓜的大量繁殖,⑤正确。综上分析,A、B、C均错误,D正确。【点睛】正确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识记并理解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相关应用,如微型繁殖等植物繁殖的新途径、单倍体育种等作物新品种的培育、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此外,植物基
因工程也需要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将受体细胞培养成转基因植株;植物体细胞杂交时,也需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将杂种细胞培养成杂种植株。17.下列有关单克隆抗体制备的叙述,正确的是A.先利用特定的抗原蛋白饲喂小鼠,再从小鼠脾脏中分离出B
淋巴细胞B.体外培养杂交瘤细胞需要在培养液中添加动物血清和一些抗生素C.为避免病毒感染,需用聚乙二醇诱导骨髓瘤细胞和B淋巴细胞融合D.单克隆抗体制备技术和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均依据细胞的全能性原理【答案】B【解析】【分析】细胞B淋巴细胞:能产生特异性抗体,在体外不能无限繁殖;骨髓瘤细胞:不产生专
一性抗体,体外能无限繁殖.诱导动物细胞融合的方法:物理法(离心)、化学法(聚乙二醇)、生物法(灭活病毒).动物细胞培养的培养基中含有糖、氨基酸、促生长因子、无机盐、微量元素等,还需加入血清、血浆等天然物质.两次筛选:筛选得到杂交瘤细胞(去掉
未杂交的细胞以及自身融合的细胞);筛选出能够产生特异性抗体的细胞群.【详解】向小鼠注射特定的抗原蛋白,再从小鼠脾脏中分离B淋巴细胞,蛋白质饲喂小鼠,水解失去活性;A错误;由于培养液中缺乏天然培养基中某些无法替代的成分,则体外培养杂交瘤细胞需要在培养液中添加动物
血清,添加抗生素防止细菌感染,B正确;诱导骨髓瘤细胞和B淋巴细胞融合的方法有离心、电刺激、聚乙二醇、灭活病毒等试剂诱导,C错误;细胞的全能性是指最后能获得完整个体,而单克隆抗体制备用到了动物细胞融合的原理,其结果是获得杂交细胞,未产生完整个体,D错误.18.牛雄性胚胎
中存在特异性H-Y抗原,可在牛早期胚胎培养液中添加H-Y单克隆抗体,筛选胚胎进行移植,以利用乳腺生物反应器进行生物制药。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H-Y单克隆抗体由骨髓瘤细胞分泌B.应选用原肠胚做雌雄鉴别C.鉴别后的雄性胚胎可直接做胚胎移植D.用H-Y
抗原免疫母牛可获得相应抗体【答案】D【解析】【详解】A.单克隆抗体由杂交瘤细胞分泌,A错误;B.做雌雄性别鉴别应选择囊胚期的滋养层细胞,B错误;C.由于是利用乳腺生物反应器进行生物制药,则鉴别后的雌性胚胎可直
接做胚胎移植,雄性胚胎没有意义,C错误;D.H-Y抗原免疫母牛,使其体内产生体液免疫,产生相应的浆细胞,获得相应抗体,D正确;因此,本题答案选D。【定位】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体液免疫,乳腺生物反应器。【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要求学生理解
单克隆抗体制备的过程,理解乳腺生物反应器的操作过程。19.细胞工程中,选择合适的生物材料是成功的关键。下列选择合理的是A.选择高度分化的动物体细胞进行培养有利于获得大量细胞B.选择早期胚胎细胞作为核供体进行核移植
可提高克隆动物的成功率C.选择植物的愈伤组织进行诱变处理一定能获得优质的突变体D.选择一定大小的植物茎尖进行组织培养可获得抗毒苗【答案】B【解析】【详解】A、高度分化的动物体细胞一般不再分裂,因此选择高度分化的动物体细胞进行培养不利于获得大量细胞,A错误;B、胚胎细胞的分化程度较低,全能性
较高,因此选择胚胎细胞作为核供体进行核移植可提高克隆动物的成功率,B正确;C、选择植物的愈伤组织进行诱变处理可获得优质的突变体,C错误;D、选择一定大小的植物茎尖进行组织培养可获得脱毒苗,抗毒苗是通过基因工程技术获得的,D错误。故选B。【点睛】1、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应用:技术的应用:植物繁殖的新途径(微型繁殖、作物脱毒、人工种子)、作物新品种的培育(单倍体育种、突变体的利用)、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2、动物核移植包括体细胞核移植和胚胎细胞核移植,其中胚胎细胞核移植的难度较低,成功率较高。20
.下列关于哺乳动物生殖细胞的发生和受精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雄性动物从初情期开始到生殖机能衰退,在睾丸的曲细精管中源源不断地产生精子B.精子入卵后形成雄原核,雄原核一般略小于雌原核C.卵子受精的重要标志是在卵细胞膜和透明带的间隙观察到两个极体
D.获能的精子与卵子相遇时,首先发生顶体反应释放顶体内的酶【答案】B【解析】【分析】1、哺乳动物精子和卵子发生的不同点:(1)精子形成中减数分裂两次是连续的,场所唯一(MⅠ和MⅡ的场所都是睾丸);而卵子形成中两次分裂是不连续的
,场所不唯一(MⅠ场所在卵巢,MⅡ场所在输卵管中)。(2)精子和卵子发生的时间不同:精子的发生是从初情期一直到生殖机能衰退;多数哺乳动物卵子的形成和在卵巢内的贮备是胎儿出生前完成的,MⅠ是在雌性动物排卵前后完成的,MⅡ是在受精过程中完成的。(3)精子的形成过程需要变形;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不需要变形
。2、受精过程为:顶体反应→穿越放射冠→穿越透明带(透明带反应)→卵细胞膜反应(卵黄膜封闭作用)→卵子完成减数第二次分裂并释放第二极体→雌雄原核的形成、核膜消失,雌、雄原核融合形成合子→第一次卵裂开始。【详解】A、雄性动物从初情期开始直到生殖机能衰退,源源
不断的产生精子,A正确;B、精子入卵后形成雄原核,雄原核一般略大于雌原核,B错误;C、卵子受精的重要标志是在卵细胞膜和透明带的间隙观察到两个极体,C正确;D、获能的精子与卵子相遇时,首先发生顶体反应,使顶体内的酶释放出来,D正确。故选B。【点睛
】本题考查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异同及受精过程,要求识记精子和卵细胞发生的具体过程、时间及场所,能对两者进行比较,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21.下列关于哺乳动物胚胎发育和胚胎工程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卵裂期胚胎中细胞数目和有机物总
量在不断增加B.囊胚期的细胞出现了细胞分化,但遗传物质未发生改变C.胚胎分割时分割的份数越多,移植的成功率越高D.受精卵中DNA一半来自精子一半来自卵细胞【答案】B【解析】【分析】1、胚胎发育过程:(1)卵裂期: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数量增加,胚胎总体积不增加;(2)桑椹
胚:32个细胞左右的胚胎[之前所有细胞都能发育成完整胚胎的潜能属全能细胞];(3)囊胚:细胞开始分化,其中个体较大的细胞叫内细胞团将来发育成胎儿的各种组织;而滋养层细胞将来发育成胎膜和胎盘;胚胎内部逐渐出现囊胚腔[注:囊胚的扩大会导致透明带的破裂
,胚胎伸展出来,这一过程叫孵化];(4)原肠胚:内细胞团表层形成外胚层,下方细胞形成内胚层,由内胚层包围的囊腔叫原肠腔。[细胞分化在胚胎期达到最大限度]2、进行胚胎分割时,应选择发育良好、形态正常的桑椹胚或囊胚。对囊胚阶段的胚胎进行分割时要注意将内细胞团均等分割,否则会影响分割后胚胎的恢复和进一
步发育。【详解】A、卵裂期胚胎中细胞数目在不断增加,而有机物总量在不断减少,A错误;B、囊胚期的细胞出现了细胞分化,由于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因此遗传物质未发生改变,B正确;C、胚胎分割的分
数越多,操作的难度越大,移植的成功率也越低,C错误;D、受精卵中细胞核DNA一半来自精子一半来自卵细胞,而细胞质DNA几乎都来自卵细胞,D错误。故选B。22.如图为哺乳动物受精卵发育过程中某一时期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此图中细胞还没有分化,图中①②③依次为透明带、滋
养层、内细胞团B.此图为桑椹胚期,可作为胚胎移植的材料C.进行胚胎分割时,取③中的细胞做性别鉴定D.胚胎从①中伸展出来的过程叫做孵化【答案】D【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图示表示囊胚期胚胎示意图,其中①为透明带,在囊胚期后期会破裂,②为滋养层,将来分化成胎盘和胎膜,③为内
细胞团,将来分化形成各种组织。【详解】A、囊胚期细胞已经出现分化,A错误;B、此图为囊胚期,B错误;C、对移植前的胚胎进行性别鉴定时,宜取囊胚期的滋养层细胞进行鉴定,C错误;D、胚胎从①中伸展出来的过程
叫做孵化,D正确。故选D。23.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卵裂期的特点不包括()A.细胞相对表面积增大B.细胞进行有丝分裂C.胚胎总体积增大D.细胞中有机物含量减少【答案】C【解析】【分析】胚胎发育的早期有一段时间是在透明带内进行的,这一时期称为卵裂期。其特点是:细胞分裂方式为有丝分裂,细胞的数量不断
增加,但胚胎的总体积并不增加,或略有缩小。【详解】A、卵裂期细胞体积不断缩小,细胞相对表面积增大,A正确;B、卵裂期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增加细胞数量,B正确;C、卵裂期的胚胎总体积不变,或略有缩小,C错误;D、随着细胞呼吸的不断消耗,卵裂期细胞中有机物含量减少,D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考
查了胚胎发育过程的有关知识,识记胚胎发育过程中卵裂期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24.有关“转基因猴”、“克隆猴”和“试管猴”的说法合理的是()A.三种猴都继承了双亲的优良性状B.三种猴培育过程都体现了细胞核的全能性C.三种猴培育过程都应用了动物细胞培养
技术和胚胎移植技术D.为提高繁殖效率三者都可采用原肠胚期的胚胎进行胚胎分割【答案】C【解析】【分析】“克隆猴”的产生:将体细胞核移植到去核卵细胞中诞生的新个体,说明遗传信息在细胞核中;“试管猴”是用人工方法让卵子和精子在体外受精并进行早期胚胎发育,然后移植到母体子宫内发育而诞生的婴儿
;“转基因猴”是外源基因转移到猴尚未融合的受精卵内的卵细胞核或精子的细胞核中,再将早期胚胎移植到受体母猴中。【详解】AB、“克隆猴”的性状主要来自于提供细胞核的供体,该过程可以体现细胞核的全能性;“试管猴”是有性生殖过程,可继承双亲性状,不能体现细胞核全能性,A、B错误;C、由
以上分析可知,三种猴培育过程都应用了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和胚胎移植技术,C正确;D、胚胎分割的时期应是桑椹胚或囊胚期,D错误。故选C。【点睛】掌握三种猴的产生过程是解题关键。25.下列关于胚胎干细胞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胚胎干细胞可来源于胚胎发育到囊胚期的细胞B.胚胎干细胞具有发育全能性C.胚胎干细胞可用于烧伤病人的皮肤移植D.胚胎干细胞培养用MS培养基【答案】D【解析】【分析】1、胚胎干细胞简称ES或EK细胞,来源于早期胚胎或原始
性腺(即囊胚期的内细胞团)。2、特点:具有胚胎细胞的特性,体积较小,细胞核大,核仁明显;在功能上,具有发育的全能性,可分化为成年动物任何一种组织细胞。另一方面,在体外培养条件下,ES细胞可不断增殖而不发生分化,可进行冷冻保存,也可以进行某些遗传改造。【详解】
A、胚胎干细胞可来源于囊胚期的内细胞团或胎儿的原始性腺,A正确;B、胚胎干细胞具有全能性,B正确;C、胚胎干细胞能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组织和器官,可用于皮肤移植,C正确;D、胚胎干细胞培养用动物细胞培养液,MS培养基是
用于植物组织培养的培养基,D错误。故选D。26.下列关于胚胎分割和胚胎移植的叙述,正确的是()A.对胚胎细胞中DNA进行PCR扩增,用SRY特异性探针检测,出现阴性反应者为雌性B.受精卵发育到原肠胚阶段才能进行胚胎移植C.胚胎移植时选用的胚胎都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D.胚胎移
植前需对供体和受体进行配型以免发生免疫排斥【答案】A【解析】【分析】1、胚胎分割是指采用机械方法将早期胚胎切割成2等份、4等份或8等份等,经移植获得同卵双胎或多胎的技术。胚胎分割后,可取滋养层细胞做DNA分析进行性别鉴定。2、胚胎移植是指将雌性动物的早期胚胎,或者
通过体外受精及其他方式得到的胚胎,移植到同种的、生理状态相同的其他雌性动物的体内,使之继续发育为新个体的技术。【详解】A、对胚胎细胞中DNA进行PCR扩增,用SRY特异性探针检测,出现阴性反应者,说明其不含Y染色体,即胚胎为
雌性,A正确;B、一般受精卵发育到桑椹胚或囊胚阶段进行胚胎移植,B错误;C、用于移植的早期胚胎不一定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也可以是细胞核移植后得到的,C错误;D、受体对移入子宫的外来胚胎基本上不发生免疫排斥反应,故
在进行胚胎移植时没有必要进行免疫检查,D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胚胎分割和胚胎移植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此类题目需要熟记教材相关知识,并正确运用专业术语。27.印度沙漠猫是一种珍稀猫科动物,通
过胚胎工程技术,可以让家猫代孕而繁育,主要步骤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步骤甲、乙分别是指精子获能、胚胎分割B.诱导超数排卵所注射的激素只能作用于特定细胞C.受精卵发育成早期胚胎所需营养主要来源于培养液D.步骤甲使用的培养液和早期胚胎培养液成分基本相同【答案】B【
解析】【分析】分析题图:步骤甲为受精作用,步骤乙为胚胎移植,其中诱导超数排卵用的是促性腺激素,受精过程使用的培养液是获能溶液或专用受精溶液,早期胚胎培养的培养液成分,除了一些无机盐和有机盐类外,还需添加维生素、激素、
氨基酸、核苷酸以及血清等。【详解】A、步骤甲、乙分别指受精作用、胚胎移植,A错误;B、诱导超数排卵所注射的激素是促性腺激素,只能作用于性腺,B正确;C、受精卵发育成早期胚胎所需营养主要来自受精卵,C错误;D、受精过程使用的培养液是获能溶液或专用
的受精溶液,与早期胚胎培养液有区别,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是对胚胎工程的考查,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理解试管动物培养的过程、超数排卵的激素作用特点和早期胚胎培养的营养物质来源以及几种不同培养液的成分:动物细胞培养
液、植物组织培养基成分、体外受精培养液、早期胚胎培养液。28.有研究者在小鼠胚胎干细胞体外培养和诱导分化的实验研究中发现,在维甲酸作用下,编码神经特异性基因的mRNA表达量显著上升,以下分析不合理的是A.在适宜条件下也可通过诱导使胚胎干细胞向心肌细
胞分化B.神经细胞与胚胎干细胞含有的DNA和RNA相同,蛋白质不同C.维甲酸可促进体外培养的小鼠胚胎干细胞分化为神经细胞D.胚胎干细胞在体外适宜条件下培养会发生只增殖不分化的现象【答案】B【解析】【分析】1、关于“细胞分化”,考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把握:(1)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
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2)细胞分化的特点:普遍性、稳定性、不可逆性。(3)细胞分化的实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4)细胞分化的结果:使细胞的种类增多,功能趋于专门化。2、胚胎干细胞具有胚胎细胞
的特性,在形态上表现为体积小,细胞核大,核仁明显;在功能上,具有发育的全能性,可分化为成年动物体内任何一种组织细胞。另外,在体外培养的条件下,可以增殖而不发生分化,可进行冷冻保存,也可进行遗传改造。【详解】A、胚胎干细胞具有发育的全能性,可以分化形成各种组织,因此在适宜条件下
也可通过诱导使胚胎干细胞向心肌细胞分化,A正确;B、神经细胞与胚胎干细胞含有的DNA相同,但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两者所含的RNA和蛋白质有所不同,B错误;C、在维甲酸作用下,编码神经特异性基因的mRNA表达量显著上升,
这说明维甲酸可促进体外培养的小鼠胚胎干细胞分化为神经细胞,C正确;D、胚胎干细胞在体外适宜条件下(在饲养层细胞上或在添加抑制因子的培养基中)培养会发生只增殖不分化的现象,D正确。故选B。29.如图是利用胚胎工程技术培育优质奶牛的主要
步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胚胎移植可以定向改造动物遗传性状,③需移植到发情的母牛子宫内发育B.A细胞不一定是受精卵C.①②两个胚胎具有不同遗传物质D.图中a过程包括卵裂、囊胚和原肠胚等阶段【答案】B【解析】【分析】分析题图,
图示是利用胚胎工程技术培育优质奶牛的主要步骤,A可能是受精卵或核移植形成的重组细胞;a表示早期胚胎发育过程,包括卵裂、桑椹胚和囊胚;b表示胚胎分割移植过程。【详解】胚胎移植可以提高动物的繁殖能力,但是不能定向改造动物遗传性状,A错误;A所示的细胞不一
定是受精卵细胞,也可能是核移植形成的重组细胞,B正确;①②两个胚胎具有相同的遗传物质,C错误;图中a过程包括卵裂、桑椹胚和囊胚,D错误。【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识记早期胚胎发育的过程、胚胎移植的基本程序及生理学基础,能准确判断图中各过程的名称,再结
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30.杜泊羊以其生长速度快、肉质好等优点,被称为“钻石级”肉用绵羊。科研工作者通过胚胎工程快速繁殖杜泊羊的流程如下图所示,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为了获得更多的卵母细胞,需用雌激素对雌性杜泊羊进行处理B.从卵巢中
采集的卵母细胞可直接与获能的精子进行体外受精C.为避免代孕绵羊对植入胚胎产生排斥反应,应注射免疫抑制剂D.为了进一步扩大繁殖规模,可通过胚胎分割技术获得同卵双胎【答案】D【解析】【分析】阅读题干可知本题涉及的知识点是胚胎工程,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知识,分析题图,根据
选项描述结合基础知识做出判断。【详解】A、超数排卵用促性腺激素而不是雌激素,故A选项错误;B、根据采集部位而定,如果是从输卵管采集的卵细胞,已发育成熟,可直接与获能的精子在体外受精;如果是从卵巢是采集的卵细胞,未发育成熟,都要经过体外人工培养成熟后才能与获能的精子受精,故B选项错误;C、受体对
移入子宫的外来胚胎基本上不发生免疫排斥反应,不需要注射免疫抑制剂,故C选项错误;D、为了进一步扩大繁殖规模,可通过胚胎分割技术获得同卵双胎或多胎,故D选项正确。故选D。二、填空题31.草莓生产上传统的繁殖方式易将所感染的病毒传播给后代,导致产量降低、品质变差。运用微型繁殖技术可以培育出无病毒
幼苗,请回答下列问题。(1)微型繁殖培育无病毒草莓苗时,一般选取_______作为外植体,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2)与常规的种子繁殖方法相比,植物微型繁殖技术的特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2点即可)。(3)微型繁殖过程中配
制好的培养基中,常常需要添加_____________,有利于外植体启动细胞分裂形成愈伤组织。(4)离体的叶肉细胞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最终能够形成完整的植株,说明该叶肉细胞具有该植物全部的_____________。(5)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与基因工程技术相结合获
得转基因植株。将含有目的基因的细胞培养成一个完整植株的基本程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流程图表示)。【答案】(1).茎尖或根尖(2).细胞中极少甚至是没有病毒(3).保持亲本的遗传特性
实现高效快速大量繁殖(4).植物激素(5).遗传信息(6).含有目的基因的细胞→愈伤组织→胚状体或丛芽→植株【解析】【分析】植物组织培养就是在无菌和人工控制条件下,将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细胞培养在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给予适宜的培养条件,诱导其产生愈伤组织、丛芽,最终形成完整的植株。原理是植物细
胞具有全能性,过程包括脱分化和再分化两个阶段。【详解】(1)由于植物分生区附近(如茎尖、根尖)的病毒极少,甚至无病毒,所以选取茎尖或根尖作为外植体进行微型繁殖培育可以得到无病毒草莓。(2)与常规的种子繁殖方法相比,植物微型繁殖技术属于无
性繁殖,可保持亲本的遗传特性,繁殖速度快,可实现高效快速大量繁殖。(3)微型繁殖过程中配制好的培养基中,常常需要添加植物激素(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有利于外植体启动细胞分裂形成愈伤组织。(4)离体的叶肉细胞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最终能够形成完整的植株,证明叶
肉细胞具有全能性,即叶肉细胞具有该植物全部的遗传信息。(5)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包括脱分化和再分化两个阶段,故将含有目的基因的细胞培养成一个完整植株的基本程序是:含有目的基因的细胞→愈伤组织→胚状体或丛芽→植株。【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原理及应用等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
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和识图的能力。32.在治疗人类某些疾病时,人的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得到的胚胎干细胞经诱导分化,形成相应的组织器官后,可用于组织器官的移植。请回答:(1)进行核移植时时,需将体内取出的卵母细胞在体外培养至__
______期,该期卵母细胞核的位置靠近________,可用微型吸管将之与细胞核一并吸出。(2)核移植所得的重组细胞需用物理或化学方法,使其在发育培养液中完成________,最终形成囊胚的过程。之后需从囊胚中取出________细胞,将其培养
在________细胞上,形成大量胚胎干细胞的过程。胚胎干细胞在形态上的特性表现为________。(3)若在培养液中加入________,就可以诱导胚胎干细胞向不同类型的组织细胞分化,用于患者的组织器官移植。【答案】(1).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中期(2).第一极体(3
).分裂和分化(4).内细胞团(5).饲养层(6).体积小,核大,核仁明显(7).分化诱导因子【解析】【分析】(1)胚胎干细胞是从早期胚胎或胎儿的原始性腺中分离出来的一类细胞,囊胚阶段细胞开始分化为内细胞团和滋养层
。(2)核移植时,受体卵母细胞要在体外培养至MII中期,该时期卵母细胞核的位置靠近第一极体,可用微型吸管将之与细胞核一并吸出。传代培养10代以内的细胞能保持正常的二倍体核型,一般都选用其作为供体细胞。【详解】(1)进行核移植时时,需将体内取出的卵母细胞在体外培养至减数第二次分
裂的中期才具有受精能力;该期卵母细胞核的位置靠近第一极体,可用微型吸管将之与细胞核一并吸出。(2)核移植所得的重组细胞需用物理或化学方法,使其在发育培养液中经过细胞的分裂和分化,最终形成囊胚的过程。囊
胚的内细胞团将来发育成胎儿的组织,之后需从囊胚中取出内细胞团细胞;将其培养在饲养层细胞上,形成大量胚胎干细胞的过程。胚胎干细胞在形态上的特性表现为体积小,细胞核大,核仁明显等特点。(3)若在培养液中加入分化诱导因子,就
可以诱导胚胎干细胞向不同类型的组织细胞分化,进一步分化成相应组织器官,用于患者的组织器官移植。【点睛】本题考查动物体细胞核移植、胚胎干细胞的相关内容,要求考生识记动物体细胞克隆的具体过程及相关应用;识记胚胎干细胞的特点及应
用,能结合教材知识准确答题,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