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解析】湖北省武汉市黄陂第六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武汉专题】

DOC
  • 阅读 3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8 页
  • 大小 222.619 KB
  • 2024-09-09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精准解析】湖北省武汉市黄陂第六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武汉专题】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精准解析】湖北省武汉市黄陂第六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武汉专题】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精准解析】湖北省武汉市黄陂第六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武汉专题】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15 已有3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18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精准解析】湖北省武汉市黄陂第六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武汉专题】.docx,共(18)页,222.619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74fcc535deede5276917c68281ed17ae.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历史试卷第Ⅰ卷(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春秋战国时期,以家庭为单位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出现。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

原因是A.铁犁牛耕的普及和推广B.井田制的瓦解C.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D.精耕细作技术的发展【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小农经济逐步形成,其根源在于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工具与技术的革新是生产力水平提高的显著标志,春秋战国时期,

铁犁牛耕的出现和逐渐推广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因此A选项正确;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B、C选项都属于生产关系的变革,不是自然经济出现的根本原因,排除;铁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是精耕细作技术发展的基础,D选项并非根本原因,排除。故选A。2.据《东京梦华录》等记载,宋代都城多见“当街列床凳,堆垛冰雪”出售

凉食和专向客商出租铺席宅舍等现象。这反映了A.城市商业功能增强B.经商方式不受限制C.官府鼓励经商D.生活习俗改变【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古代城市功能的演变以及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由题干“宋”、“都城”、“向客商出租”并结合所学知识,宋朝商品经济十分繁荣,城市不断扩大

,城市为商业发展的配套服务进一步完善,表明宋代城市的商业功能增加,而B、C、D项在题干中均没有直接体现,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项。3.北宋允许商人中“奇才异行者”应试,南宋以后商人及其子弟可以参加各级考试,还有“榜下捉婿”

的风习,每当张榜公布进士考试结果时,富商人贾争相挑选新科进士做女婿。这说明A.统治者鼓励商业发展B.商人政治地位提高C.重农抑商政策略有松动D.商品经济空前活跃【答案】C【解析】A、D材料无法体现,排除;材料中宋代“富商大贾竞相挑选新科进士做女婿”,士商联姻的现象说明这一时期由于商品

经济的繁荣,商人的政治地位有所提高,而商人政治地位提高的主要原因是重农抑商政策略有松动,故排除B,选择C。4.《欧洲瓷器史》第一章提到:(明清时期,欧洲)“银器、精陶和其他器皿,被送到中国作为瓷器模型之用,以致中国提供到欧洲市场上的瓷器也包括了地道的欧洲风格的器皿”。这段材料主要说明A.

中国传统手工业发展受世界市场影响B.明清官窑瓷器大量投放市场C.政府对官瓷的工艺水平要求越来越高D.欧洲普遍采用中国的制瓷技艺【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说明明清时中国生产出了具有欧洲风格、面向欧洲的瓷器商品。由此,中国的瓷器制造业受到了欧

洲市场的影响。但是材料并未提及欧洲采用了中国的制瓷技术,故D项错误,A项符合题意;材料中并未提及官窑,所以无法得出明清官窑瓷器大量投放市场和政府对官窑工艺水平要求高的结论,故B、C项不符合题意。5.康熙皇帝任命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主持江宁织造局的生产。根据当时的制度,该局生产A.全部投放市场,收入归

皇室B.部分用于纳税,部分投放市场C.全部供皇室使用,不投放市场D.部分供皇室使用,部分投放市场【答案】C【解析】【详解】江宁织造局的生产由政府派人主持,应该属于官营手工业。而官营手工业的特点是不投放市场,全部供皇室使用,故C正确。6.纵观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重

农抑商”一直是传统主流经济政策。但随着农业、手工业的不断发展,商业也在打压中“自强不息”发展起来,一方面不断冲击着统治者的固有经济政策;另一方面,统治者也逐渐主动给予“宽容对待”。以下对统治者“宽容对待”的认识和理解,解读最为准确的是A.事实上

是重农抑商经济政策破产的鲜明体现B.是古代中国社会生产力发展必然结果之要求C.是商业发展、商人地位不断提高冲击的结果D.是古代中国统治不力,统治者不得已而为之【答案】B【解析】重农抑商经济政策是维护封建社会经济基础的重要政策,所以封建统治者不会从根本上动摇重农抑商政策,排除A;重农抑商经济政策下,

商业虽发展,但商人社会地位低下,排除C。重农抑商政策的适度调整,反映了封建统治者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调整生产关系,故选B。7.1866年,左宗棠设立了福州船政局。它是当时远东第一大船厂。造船厂与法国商

定合同,五年内由他们监造大小轮船16艘,并训练中国学生和工人。对福州船政局认识正确的是()A.是私人投资的民族工业B.是中国第一家军事工业C.推动福建地区工业化水平D.便利西方对中国经济入侵【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洋务运动时期的军事工业是由政府投资创办的,

是封建性质的企业,所以A项错误。1861年,曾国藩创办安庆内军械所,是近代中国第一家军事企业,所以B项错误。洋务企业的创办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外商企业,抵制了西方对中国的经济入侵。所以D项错误。由于福州船政局设在福建地区,它采用了机器生产的方

式,是近代企业,对福建地区工业化水平的提高有推动作用。本题选C。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洋务经济。8.1898年,袁世凯为慈禧贺寿进贡一辆奔驰轿车,不料,太后仅坐一下便弃之不用了。原来,汽车解决不了“尊卑”问题,司机

不跪且坐,还坐在慈禧的前面!这说明的最主要问题是A.慈禧生活俭朴B.中国不需要汽车C.中国汽车依赖进口D.中国的近代化受到封建制度的阻碍【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由于汽车解决不了“尊卑”问题,所以汽车被慈禧弃之不用,反映了封建观念阻碍了近代化,

故D项正确。材料强调慈禧观念陈旧,与生活俭朴与否无关,排除A。材料没有涉及中国需不需要汽车的问题,而是强调慈禧观念陈旧,排除B。材料没有涉及中国汽车依赖进口,而是强调慈禧观念陈旧,排除C。9.上海发昌机器厂是中国较早兴办的民族工业之

一,发展过程中发生过这样的怪事:机器厂造了一艘小汽船,船头挂英国国旗,船尾挂中国龙旗。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A.对国外先进技术的依赖B.清政府支持民族企业C.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状况D.抢占国内外市场的需要【答案】C【解析】导致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在夹缝中求生存,出现材料所述现

象的根本原因是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故选C;A、B和D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点睛:在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多元化的格局中,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代表着中国经济近代化的进步方向,但由于封建自然经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和官僚资本主义经济的压迫和排挤,它始终没有成为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的主导形式.10.

20世纪初,随着国货运动的日益深入,一批国货品牌迅速崛起,质量有很大提升,市场竞争力大大增强,可以与垄断中国市场的洋货相匹敌,被誉为“国货奇迹”。产生“国货奇迹”的客观因素是A.实业救国思潮B.抵制洋货运动C.第一次世界大战D.巴黎和会【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材料信息可知,

这与一战期间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有关,结合所学可知,这一现象出现的客观因素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得西方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因此C选项正确;A、B选项都是主观因素,排除;1919年巴黎和会前后列强卷土重来,加紧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民族工业很快陷入萧条,D选项错误。故选C。

11.下图是民国初年民族工业资本分布状况统计图。从图中可看出这一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是A.轻重工业按比例协调发展B.轻重工业资本薄弱C.轻工业发展迅速,重工业发展缓慢D.轻重工业地区分布不合理【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材

料信息可知,此时轻工业发展较快,重工业发展较慢,轻重工业发展不平衡,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不符合上述分析,排除;材料反映的是轻重工业的资本分布情况,不能比较得出其资本薄弱,B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轻重工业的地

区分布,D选项错误。故选C。12.针对《上海新报》没有社会新闻的缺陷,《申报》注重社会新闻报道,并不惜代价对重大的社会新闻进行连续报道,以此扩大报纸销路。这表明《申报》A.适应社会市场需求B.适应政治斗争需要C.旨在引领社会潮流D.干预司法案例审判【答案】A【

解析】《申报》注重社会新闻报道,并不惜代价对重大的社会新闻进行连续报道,以此扩大报纸销路,是《申报》适应市场需求的表现。故答案为A项。注重社会新闻报道,是适应读者了解社会新闻的需要,与政治斗争无关,排除B项;CD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13.1957年全国工业工程技术人员达到175万人,比1952年

增加两倍。工业和基本建设部门的职工达到1019万人,比1952年增长66%。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A.文化教育事业长足发展B.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大调整C.农业调整解放大批劳动者D.中共中央犯了急躁冒进的错误【答案】B【解析】1953—1957年属于“一五”

计划期间,国家的大政方针是优先发展重工业,奠定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因此工程技术人员、工业和基本建设部门的职工人数激增。故答案为B项。A项不是主要原因,CD项不符合史实,排除ACD项。14.作者在回忆拍摄《欢跃在早稻“

卫星”上》照片时写道:“在群众的启发下,让四个孩子站在稻穗上跳动,以显示稻穗的厚和密并富有沙发似的弹力。”照片及作者的回忆表明A.人民公社化推动了农业大发展B.照片因为造假而毫无史料价值C.大跃进时期存在浮夸风盛行的事实D.照片是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真实史料【答案】C【解析】【分

析】根据“《欢跃在早稻“卫星”上》”可以看出为大跃进时期,浮夸风盛行的现象,C符合题意;材料是左倾错误的结果,不是对农业发展的真实反映,A不正确;材料中照片是大跃进的真实写照,对研究大跃进时期的历史有重要意义,B与材料不符;材料对照片的出处无法考证,

因此不一定是真实史料,D不正确。【详解】15.“改变了近千年来小农经济在我国的主导地位,实现了农村土地经营管理体制的历史性变革。”这场运动A.实现了平均地权的民生主义B.彻底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C.推动了新中国工业化的发展D.极大

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答案】C【解析】“改变了近千年来小农经济在我国的主导地位,实现了农村土地经营管理体制的历史性变革”可以看出,是新中国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促进农业的发展,促进新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C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新中国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实行土地公有,平均地权的民生主义是土地私有,仍是小农经济,A错误;1950-1952年土地改革废除地主土地私有制,实行农民土地私有制,实质是土地私有,仍是小农经济,不符合题意,故B项错误;1958年人民公社化运动极大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人民公社

化体制下,土地仍是公有,只是扩大公有化程度,不符合题意,故D项错误。16.1973年秋,中共安徽省委决定,把集体无法播种的土地借给社员种麦、种菜。在借地的基础上,有些地方实行包产到组,有的搞了包产到户。这A.表明农村经济体制改

革全面展开B.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C.改变了农村的人民公社体制D.系统纠正了农村的左倾错误【答案】B【解析】据材料“1973年……在借地的基础上,有些地方实行包产到组”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农村经济体制

改革全面展开在1978年后,不符合题干时间,故A选项错误;包产到组、包产到户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故B选项正确;1973年国家还未改变农村的人民公社体制,故C选项错误;仅仅凭材料信息无法说明系统纠正了农村的左倾错误,故D选项错误。故选B。17.目前我国

95%以上的商品资源已由市场来配置,国家定价的商品不足5%。社会主要商品供求平衡和供大于求的已达99%。这一现象出现的最主要原因是A.企业自主权的扩大B.开放搞活政策的实施C.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D.国家宏观调控的实施【答案】

C【解析】试题分析:“目前我国95%以上的商品资源已由市场来配置,国家定价的商品不足5”可以看出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我国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故本题答案选C项;A项仅限于国有企业;B项是对外开放与“市场来配

置”无关;D项与“市场来配置”不符。考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改革开放·经济体制改革18.哥伦布曾经对其踏上的新大陆表示遗憾,认为那里并不像马可·波罗吹嘘的“黄金遍地,香料盈野”。由此可见A.资本

主义世界市场已经初步形成B.哥伦布远洋航行是为了寻找亚洲的印度C.新航路开辟有着深刻的经济动因D.美洲的发现完全出于一种历史的偶然【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目的之一就是寻找贵金属和香料等奢侈品,这表明新航路开辟有着

深刻的经济动因,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后,排除;依据材料信息可知,哥伦布远洋航行是为了寻找财富,B选项错误;D选项中“完全”一词表述绝对,排除。故选C。19.没有美洲贡献的大量金银与物质财富,没

有北美的自由移民垦殖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将会缓慢得多,英国也不可能成为发动工业革命的国家,同时在旧大陆也很难出现像美利坚合众国那样的自由资本主义试验场地。材料说明了新航路的开辟A.使人类加速向近代文明转变B.导致美洲传统社会走向解体C.推动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D.直接引发了英国的工业革命【答

案】A【解析】依据材料中的“……没有了美洲……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将会缓慢得多”“在旧大陆也很难出现像美利坚合众国那样的自由资本主义试验场地”可以看出材料认为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是人类加速了向近代文明的转变,故A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新航路开辟对欧洲的影响,故BC项排除;市

场需求的扩大是英国工业革命的直接原因,故D项排除。20.有英国学者认为:“珍妮纺纱机自问世之后并没有在法国和印度这样的国家和地区得到广泛应用。由于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工资水平较低,高价购入珍妮纺纱机生产棉纱很难获利,甚至得不偿失。”对此理

解正确的是A.珍妮纺纱机的出现标志工业革命的开始B.珍妮纺纱机是衡量工资水平的重要参考C.较高的工资水平促使英国采用机器生产D.法国和印度在工业革命中获利少于英国【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干材料相关信息,本题实际上考查工业革命相关内容——影响技术革命创新的条件。根据关键

信息“没有在法国和印度这样的国家和地区得到广泛应用”、“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工资水平较低”等,分析、判断选项可知,只有C项表述符合题意,正确。其余ABD三项的表述与题干材料内容核心意思无关,故排除。考点:近代世界科学技术·工业革命·影响技术创新的条件21.安德鲁

·乌尔在1835年解释说:“工厂体系的原则……就是用‘机械科学’代替‘手工技术’,将工序分割至它最基本的组成部分,以适应工人的分工和等级。”这反映出工厂体系A.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B.实现了科学与技术的结合C.有利于保障工人权利D.改善了工人

们的劳动环境【答案】A【解析】题干材料“将工序分割至它最基本的组成部分,以适应工人的分工和等级。”表明在工厂体系下工人有着明确的分工,通过不同的工序协作完成生产,这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故A项正确。材料主要强调工厂体系的优

点,没有涉及科学与技术的结合、保障工人权利、改善工人们的劳动环境,故BCD三项排除。22.“19世纪六七十年代之后,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在欧美许多国家开展起来,它对世界经济格局的影响异常深远。”这主要表现在A.英国确立了“世界工厂”的垄断地位B.资本

主义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性加剧C.“煤铁复合型”布局到临海型布局的演变D.重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开始占据主导地位【答案】B【解析】英国确立了“世界工厂”的垄断地位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在欧美许多国家开展起来”,促进了各国生产力的发展,但也加剧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

发展不平衡,世界经济格局发生变化,故B项正确。“煤铁复合型”布局到临海型布局是工业布局的改变,不能体现对世界经济格局的深远影响,故C项错误。重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开始占据主导地位是一个国家经济结构的变化,不是世界经济格

局的变化,故D项错误23.1892年,法国工业部部长说:“世界变得越来越小,距离变得越来越短,邻居也就越来越近,因此了解自己的邻居也就变得越来越重要。”“世界变得越来越小”是由于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B.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开始建立C.飞机等

新型交通工具的问世D.交通进步打破各国之间的界限【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可知,“世界变得越来越小”是指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和互相依赖性增强,这是由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是15

世纪末16世纪初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排除;飞机诞生于1903年,C选项错误;交通进步加强了各地的联系,但不能打破各国之间的界限,D选项错误。故选A。24.1890年,美国国会通过了谢尔曼反托拉斯法案,但是在法案通过后的10年里,工业垄断组织从24家增加到157家,资金总额增加了近7倍。这表

明当时的美国A.放弃了自由资本主义经济政策B.垄断组织适应了大工业发展的需要C.反垄断法缺乏广泛的社会基础D.国会力图维护美国的中小企业制度【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的主旨信息是美国国会虽然通过了反托拉斯法,但是垄断组织还是大量增加,这说明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垄断组织

有利于大工业的发展,故选B;美国放弃自由资本主义经济政策是在罗斯福新政期间,排除A;材料信息体现不出反垄断法缺乏广泛的社会基础,相反反垄断法得到广大民众的支持,排除C。D只符合“美国国会通过了谢尔曼反托拉斯法案”,但不符合材料的主旨信息,排除。25.读下图,导致

图中数据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世界工业生产指数(以1913年为100)A.代议制民主制度的完善B.世界殖民体系的确立C.科技迅速转化为生产力D.运输和通讯手段革新【答案】C【解析】【详解】题目提供的材料表明,世界工业生产在迅速地增长。工业生产的发展,最主要的

推动力是工业革命的不断深入,特别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科学和技术的密切结合,转化为生产力,答案为C;代议制民主制度的完善是经济发展的前提,不是主要原因,A错误;殖民体系的确立是工业发展的结果,B错误;D是经济发展的表现,不是原因,排除。第Ⅱ卷(共50分)二、非选择题:(共2大题,其

中第26题30分,第27题20分,共50分。)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明朝“商人之互相合作,共同经营之情形已屡见不鲜,但始终无发展为股份公司取得财团法人地位之趋向。”借助血缘关系维系的商业组织,其任事者为“亲戚知交”,虽无效能亦不便辞退,其商业

利益,必须“能活千家百家”,则投资者道德义务,可能超过了其经济利益。执商业资本之牛耳的徽商、晋商,其汇兑业务的运转全赖个人操守及道德观念,“亦不能与现代资本主义国家以民法及公司法之作保障者相提并论。”由

此证实,16、17世纪“中国商业缺乏资本主义之性格。”材料二:英国资本主义形成时,农业的关键因素是圈地运动。光荣革命前后,规模较大的企业利用各种手段兼并消灭其它竞争者,以独霸市场。同时,初步创立了雇用经理和服务性质的企业,以立法的方

式来防止欺诈、惩办假冒、监守自盗,形成了保险公司、现代有限公司、邮政等,修筑了付费公路,出现了报纸刊物等等。资本主义产生的条件靠信用支撑,而信用需要法律的保障。所以,1689年是关键,没有这个时间上的汇集,零星的资本主义因素和抽象的资本主义观念都不能构成一个言之有物、在历史书上站得住脚的资本主义

。——据黄仁宇《放宽历史的视界》整理(1)根据材料一概况明朝商品经济发展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朝的商业经济“缺乏资本主义性格”对中国历史进程的影响。(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16至17世纪中英两国的商业经济发展前景产

生差异的原因。(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谈谈你对黄仁宇尤其强调“1689年”的理解。【答案】(1)特点:协作性——互相合作,共同经营;血缘性、地域性色彩浓厚;商业动力不足;传统经营观念(义利观)、方式(家族式)阻碍其向近代契约、

法律精神转变。影响: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从而导致中国缺乏向近代社会转型的根本动力;固守传统农耕文明,导致中国日益落后于世界潮流,埋下近代挨打的隐患。(2)差异原因:中国:经济上: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并奉行重农抑商政策;政治上:君主专制统治达到

顶峰,封建统治渐趋腐朽;思想上:传统的封建农本商末思想根深蒂固;社会缺乏私有产权保护意识和法制观念。外交上:闭关锁国政策制约市场扩大和资本积累。英国:经济上:资本主义工商业迅速发展,重商主义政策促进资本积累;政治上:君主立宪制建立并不断完善,逐渐由人治向法治社会过渡;思

想上: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推动思想不断解放;外交上:殖民扩张促进资本积累和市场扩大。(3)理解:资本主义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建立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要求保护合法私产,这就需要法律体系的成熟。而随着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英国正式确立君主立宪制,标志着以法治为核心的社会逐渐建立,顺

应这一时代潮流。【解析】【详解】(1)特点:依据材料一中“商人之互相合作,共同经营之情形已屡见不鲜”、“借助血缘关系维系的商业组织”、“则投资者道德义务,可能超过了其经济利益”、“其汇兑业务的运转全赖个人操守及道德观念”等信息可从协作性、血源性、地域性、商业动力不足、

传统经营观念阻碍进步等方面概括其特点。影响:依据材料一中“则投资者道德义务,可能超过了其经济利益”、“亦不能与现代资本主义国家以民法及公司法之作保障者相提并论”等信息结合所学从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导致中国缺乏向近代社会转

型的根本动力、导致中国日益落后于世界潮流,埋下近代挨打的隐患等方面说明其影响。(2)原因:依据材料二中“农业的关键因素是圈地运动……以立法的方式来防止欺诈”、“资本主义产生的条件靠信用支撑,而信用需要法律的保障”等信息结合所学从中国重农抑商

政策的影响和自然经济的地位,英国重商主义的影响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中国封建君主专制的极端强化,英国君主立宪制不断完善、中国农本商末思想根深蒂固,缺乏私有产权保护意识和法制观念,英国思想不断解放、中国闭关锁国政策

的制约和英国殖民扩张的影响等方面比较两者差异的原因。(3)理解:依据材料二中“资本主义产生的条件靠信用支撑,而信用需要法律的保障”信息结合所学1689年英国的国内背景相关所学从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的影响的角度进行说明。27.阅读材

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一战期间沪宁杭地区民族工业发展概况示意图——《必修2历史图册》材料二长三角在经济上指以上海为龙头的江苏、浙江经济带。这里是中国目前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经济总量规模最大、最存在发展潜力的经济板块。在长江三角洲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过程中,外商

直接投资起到巨大促进作用。1985—2003年,长三角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增长了288倍,年均增长率达37%,占全国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比重由1985年的5.46%上升到2003年的49%。——《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形势综述》(1)根据材料一图示信息,概括沪宁杭地区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并结

合所学知识说明一战期间这一地区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原因。(2)根据材料二概括长三角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新时期长三角地区对外开放的历程。【答案】(1)特点:以轻工业为主;集中在沿江沿海城市。原因:辛亥革命推翻专制,民国政府发展实业;“二十一条”引发国人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民

族资产阶级实业救国;一战期间欧洲帝国主义国家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2)原因:外商直接投资。历程:1984年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成为沿海开放城市,逐步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能列举两个城市即可);1985年长三角地区开辟为经济开放区;1

990年,上海浦东开发开放,实行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某些经济特区的政策。【解析】(1)第一小问特点,可以从工业结构上、地域上来分析。根据材料一,从结构来说“大生纱厂”、“申新纺织公司”、“福新面粉公司”以及轻工业图例都表明轻

工业发达;地域上属于长江入海口,沿海沿江;第二小问原因,根据所学,一战期间民族工业的发展,可以从政治、经济、思想、国际等因素考虑。政治上,民国的建立;经济上,实业救国,纷纷创办实业;思想上,大规模群众性抵制日货、爱用国货;

国际上,西方列强忙于战争,无暇东顾。(2)第一小问原因,根据材料二“外商直接投资起到巨大促进作用”,外商直接投资推动了该地区快速发展;第二小问历程,根据所学,对外开放从点、线、面到高新技术领域,经济特区不涉及长三角,1984年沿海开放城市涉及该地区,1985年沿海经济开放区以及1990年浦东新区的

开发与其相关。点睛:本题主要是考查中国近现代工业经济的发展,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一问考查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第二问考查新时期中国对外开放的历程。从此题我们可以认识到今后的复习要注意对所学知识的联系与比较分析,加深对中

国经济近代化进程的理解。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328857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