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特殊句式 课件53张

PPT
  • 阅读 1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53 页
  • 大小 630.460 KB
  • 2024-10-29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特殊句式 课件53张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特殊句式 课件53张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特殊句式 课件53张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50 已有1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53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特殊句式 课件53张.pptx,共(53)页,630.460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72b1a8794cab4143a5ec5d1a8708afe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高考文言文复习之特殊句式考纲要求: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题型:断句和翻译题考点分析:主要掌握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四种。文言句式判断句倒装句被动句省略句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主谓倒置常见文言文句式:倒装句语法公式:(定语)主语+[状语]谓语+(定语)宾语定语后置状

语后置定语后置宾语前置(介宾)主谓倒置主语(谁)•谓语(怎么样)•宾语(是什么)•定语(在主语和宾语前)•状语(在谓语前)•补语(在谓语后)句子成分主要成分修饰成分判断句1、“……者,……也。”。“者”表停顿,“也”表判断。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②、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③亚父者,范增也。④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⑤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⑥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⑦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一、用“者”、“也”为标志表示判断。可分为四种状况。3、“……者,……”①粟者,民之所种。②天下者,高祖天下。③仆所以留者,待吾客

与俱。④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①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②莲,花之君子者也。③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2、“……者也”4、“……,……也”①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②夫战,勇气也。③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④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5、无标志直接表判断的:主谓直接表判断文言文中

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直接由名词对名词作出判断。①“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②荀卿,赵人。③此亡秦之续耳。(1)……者……也(3)……者,……。(4)……者也(2)……,……也这一类可以小结为

:二、用动词“为”、“是”表示判断。(一)、用“为”表示判断,即“……为……”式。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鸿门宴》②皆为龙虎。(二)、用“是”表判断: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②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木兰词》注意:

古汉语中出现的“是”,绝大多数情况下,是指示代词或形容词,应译为“这”或“正确”,不能看作判断词。觉今是而昨非。《归去来兮辞》三、用副词辅助完成判断。(一)、用副词“乃”表示肯定判断。①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游褒禅山记》②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二)、用副词“则”表示肯定判断。

①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②此则寡人之罪也。《孟子·公孙丑下》(三)、用副词“即”表示肯定判断。①梁父即楚将项燕。《项羽本纪》(四)、用副词“皆”“本”表示肯定判断。①予购三百盆,皆病者。《病梅馆记》②环滁皆

山也。《醉翁亭记》③臣本布衣。《出师表》(五)、用“非”表示否定判断。①人非生而知之者《师说》②予本非文人画士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判断句常见的有以下

几种形式:1、用“者”、“也”为标志表示判断。2、用“为”、“是”表示判断。3、用副词“乃”、“则”、“即”、“皆”、“本”“非”表示判断。小结4、无标志直接表判断的:被动句如果主语不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的发出者,而是动作的承受者,那主语就是被动的。这样的句子就叫被动句。而君幸于赵王。

《廉颇蔺相如列传》不拘于时,学于余。《师说》▪1、用介词“于”引进动作、行为的施动者,表示被动,即“谓语+于”的形式。▪而君幸于赵王。《廉颇蔺相如列传》▪2、在动词前面用“见”表示被动,构成“见+谓语”的形式。▪众人皆醉我

独醒,是以见放。《渔父》▪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如果需要把动作、行为的施动者介绍出来,可在动词后面加介词“于”,构成“见+谓语+于”的形式。▪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3、在动词前面用“

受”字来表示被动,构成“受+谓语”的形式。▪其次毁肌肤,断肢体受辱。《报任安书》▪如果需要引进动作、行为的施动者,就构成了“受+谓语+于”的形式。▪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赤壁之战》▪4、在动词前面加介词

“为”,构成“为+动词”的形式。▪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父母宗族,皆为戮没。▪吾属今为之虏矣。▪5、用“为”引进动作、行为的施动者,谓语前再加“所”,构成“为…所…”式或“…为所…式”。▪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

所劫。《六国论》▪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6、用介词“被”引进动作、行为的施动者,构成“被+动词”的形式。▪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原列传》▪7、无任何标志的被动句。这种被动句中不出现任何被动词,可以根据上下文的意思补出。▪举孝廉不行,连辟公

府不就。《张衡传》被动句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形式:1、用介词“……于……”表示被动。2、用“为”“为……所……”“……为所……”表示被动。3、用“见”“见(受)……于……”表被动。4、用介词“被”表被动。5、无被动标志,意念上

表被动。小结省略句一、省略主语:(承前省、蒙后省、对话省)1、承前省:①永州之野产异蛇,(异蛇)黑质而白章,(异蛇)触草木,(草木)尽死。《捕蛇者说》2、蒙后省:①沛公谓张良曰:“……(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3、对话省:①(孟子)曰:

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王)曰:“不若与人。”《孟子》二、省略谓语:如果一句用了某个动词,另一句同样的动词就可以省略。有时省略的谓语需要根据上下文补出,才能不影响意思的表达。1、承上文谓语而省略:①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

鼓)而竭。2、蒙下文谓语而省略: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追之),又请杨子之庶追之。《列子·歧路亡羊》三、省略宾语:文言文中省略动词和介词后的宾语是比较普遍的,所省略多是代词“之”。1、省略动词宾语:①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之)以事。《鸿门宴》2、省略

介词宾语:①成视,庞然修伟,自增惭怍,不敢与(之)较。《促织》②竖子不足与(之)谋。《鸿门宴》四、省略介词:(于、以)①将军战(于)河北,臣战(于)河:《鸿门宴》②今以钟磬置(于)水中:《石钟山记》③试之(以)鸡:《促织》省略句小结1、省略主

语。2、省略谓语动词。3、省略宾语。4、省略介词。宾语前置翻译下列句子,找出它们的特点①大王来何操?②沛公安在?③客何为者?⑷微斯人,吾谁与归?⑸不然,籍何以至此?要不然,我凭借什么(生气)到这种地步呢“何操”“操何”“安在”“在安”“何为

”“为何”句式的特点:1、都是疑问句:2、疑问代词分别是“何”“安”“何”,它们分别作“操”“在”“为”的宾语。3、宾语都前置了。疑问代词有:“何、谁、孰、胡、曷、恶、安、焉、奚”等。恶在其为民父母也”规律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

语时,宾语前置。翻译下列句子,找出它们的特点①忌不自信。②未之有也。③古之人不余欺也!“不自信”“不信自”“未之有”“未有之”“不余欺”“不欺余”句子的特点:1、都是否定句,2、代词分别是“自”“之”“余”“之”,它们分别作“信”“有”“欺”“闻”的宾语,3、宾语都前置。规律二:(主语+否定词+

宾语+动词)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否定词:不、未、无、莫、毋、弗规律三:用“是”或“之”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是”或“之”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翻译下列句子,找出它们的特点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2、何陋之有?何罪之有?3、无乃尔

是过与?(恐怕要责备你吧。)4、唯利是图。唯才是举。5、唯余马首是瞻。规律四:代词“自”“相”“见”作宾语,常常前置。语前置句一、秦人不暇自哀。《六国论》二、“相”字解释为“动作行为偏指一方”时,可译为

“我、你、他(她)”,这时“相”是作宾语放在谓语动词之前,翻译时放在谓语动词的后面。1.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译文:“我已经对她没有情义了,决不会答应你”。2.稍出近之,……然莫相知。译文:老虎渐渐走出来接近它(驴),小心谨慎的,不知

道它(驴)是什么东西。翻译下面的句子:3.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回乡偶书》译文:小孩子看见了我却不认识我。•三、“见”字解释为“动作行为偏指一方”时,可解释为“我”,这时,“见”是作宾语放在谓语动词之前,翻译时放在谓语动词后面。4.生孩六月,慈父见背。——《陈情表》译文:生下来六

个月,父亲就背弃了我(意思是父亲就去世了)。翻译下面的句子:译文:“(我回来时)府吏叮嘱我”。6.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译文:您既然记着我,希望你不久就回来。5.府吏见丁宁。规律五:方位词、时间词作宾语时,有时也前置。译文:“亚父范增面向

南坐着”。译文:“到达北海,向东看去,看不到水的尽头”。2.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秋水》1.亚父南向坐。《鸿门宴》宾语前置句古典诗词中,有时为了平仄或压韵的需要,往往把宾语提到谓语动词的前面。“英雄无觅”应理解为“

无觅英雄”。“中原北望”应理解为“北望中原”。1.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永遇乐》2.中原北望气如山。《书愤》宾语前置句前置句小结一是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二是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三是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前。宾语前置有以下几种情况。

五是方位名词作介词或动词的宾语,常常前置。四是代词“自”、“相”、“见”作宾语,常常前置。文言文中,定语的位置一般也在中心词前边,但有时为了突出中心词的地位,强调定语所表现的内容,或使语气流畅,往往把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并用“者

”结句。•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定语后置蚓无利之爪牙,强之筋骨。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强劲的筋骨。①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②群臣侍殿上者。③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④荆州之民附操者。(《赤壁之战》)译文:“荆州依附曹操的老百姓”⑤四方之士来者。(《勾践

灭吴》)译文:“四方前来投奔吴国的士人”1、用“者”表示。中心词+定语+者”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②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③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陋室铭》④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2、中心词+之+定语①马之千里者《马说》②石之

铿然有声者《石钟山记》③僧之富者不能至译文:“富有的和尚却不能到达”3、中心词+之+定语+者①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与?4、中心词+而+定语+者①金千斤,邑万家。②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鸿门宴》③项羽

兵四十万,沛公兵十万:《鸿门宴》④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核舟记》⑤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⑥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译文:“吃东西有时能吃完一石粮食”⑦铸以为金人十二。5、数量词作定语常后置。定语后置小结2、中心词+之+定语5、数

量词作定语常后置。1、中心词+定语+者3、中心词+之+定语+者4、中心词+而+定语+者介宾短语后置(状语后置)在现代汉语里,介词结构常常放在动词前作状语,古代汉语里有些状语则置后作补语,像这样的句式就叫做介宾短语后置句。1、具告以事。(以事具告之。)2、具以沛公言报项

王。(以沛公言具报项王。)3、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张衡传》4、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伶官传序》5、请其矢,盛以锦囊:《伶官传序》6、申之以孝悌之义:《寡人之于国也》动词+以+宾语(名/代)翻译:以+宾语+动词1、以其无礼于晋。2、佚之狐言于郑伯曰。3、若亡郑而有益于君。4

、常痛于骨髓。5、嘉为先言于秦王曰。6、燕王拜送于庭。7、使毕使于前。8、贪于财货。9、得复见将军于此。10、因击沛公于坐。动词(形)+于(乎)+宾语(名/代)翻译:于+宾语+动词(形)1、师不必贤于弟子:《师说》2、长于臣:《鸿门宴》3

、不拘于时,学于余:《师说》4、故燕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5、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6、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7、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8、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9、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动词(形)+于(乎)+宾

语(名/代)翻译:于+宾语+动词(形)1、给贡职如郡县。(如郡县给贡职)2、火烈风猛,船往如箭:《赤壁之战》3、小虫伏不动,呆若木鸡:《促织》动词+如/若+宾语(名/代)翻译:如/若+宾语+动词1、动词+以+宾语(名/代)2、动词(形)+于(乎)+宾语(名

/代)3、动词+如/若+宾语(名/代)介宾短语后置小结主谓倒置主谓倒置即将谓语前置,大都是为了突出谓语部分,适应表达的需要。主谓倒置句以感叹句、疑问句居多。①甚矣,汝之不惠!②美哉,我少年中国!③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④何哉,尔所谓达者?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汝之不惠甚矣!我少年中国美

哉!公子能急人之困安在也?尔所谓达者何哉?译:公子能够解救人危难的精神表现在哪里?译:你所说的达是什么呢?固定格式也叫固定结构,或者凝固结构。它的语法特点就是由一些不同词性的词凝结在一起,固定成为一种句法格式,表达一种新的语法意义,世代沿用,约定俗成,经久不变.这些固定用法大致可分为表示

疑问、表示反问、表示感叹、表示揣度和表示选择五种:常见文言文固定格式安所(...地方)何所(...的(人、事、物)是什么)何以(用什么办法、为什么、凭借什么)如何、奈何、若何(怎么、怎么样、怎么办)何

如(怎么样)表疑问不亦...乎(不是...吧)何...为(还要...干什么)何...之有.(有什么...呢);何有于...(对于...来说,又有什么呢);庸...乎(难道...吗)其...乎(难道...吗、大概...吧)如之何、奈何(怎么..

.呢)表反问得无...乎(恐怕...吧、莫非...吧)无乃...乎(恐怕...吧)...之谓也(说的就是...啊、大概说的就是...吧)表推测、商榷何其(多么)一何(多么)表感叹表比较孰与、与...孰...(跟...比较,哪一个...)孰若(哪里比得上)非...则(不是...就是...)其...其

...(是...还是...)表选择表陈述无以(没有用来...的东西、办法)有所(有...的人、物、事、地方、原因、办法)虽然(虽然这样,即使如此)表转折其他何乃(怎么这样);所以(...的原因,用来...的方法、东西);以...为(把...当作,把...作为,用...

作...);未尝(不曾)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324638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