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滕州市第一中学2025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物理试题word版含解析

DOC
  • 阅读 1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26 页
  • 大小 5.467 MB
  • 2024-09-25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山东省滕州市第一中学2025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物理试题word版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山东省滕州市第一中学2025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物理试题word版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山东省滕州市第一中学2025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物理试题word版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23 已有1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26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山东省滕州市第一中学2025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物理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共(26)页,5.467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5eacfd8671547ae8a6e921b434dd9a6d.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5届高三年级摸底联考物理试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

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研发的“华龙一号”主要是利用重核的裂变释放出大量的能量,其中一个典型的核反应方程为235114489192056360UnBaKrnx+→++。已知、钡、氪的比结合能分别为1E、2E、3E,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A.x等于2B.23592U具有天然放射性,可以通过升高温度缩短其半衰期C.该反应过程释放的能量为12323514489EEE−−D.23592U在中子的轰击下发生裂变反应的过程中有质量亏损【答案】D【解析】【详解】A.根据核反应前后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可知,x等于3,故A

错误;B.半衰期只由原子核自身决定,所以升高温度不能缩短半衰期,故B错误;C.该反应过程释放的能量为23114489235EEEE=+−故C错误;D.裂变反应会释放能量,所以23592U在中子的轰击下发生裂变反应的过程中有质量亏损,故D正确。故选D。2.一物块以一定的

速度冲上倾角为的光滑斜面,用x表示物块相对出发点的位移,从冲上斜面底端开始计时,其xtt−图像如图所示。已知重力加速度210m/s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块的初速度大小为10m/s,加速度大小为22.

5m/sB.该斜面的倾角为60°C.4st=末物块的速度为零D.物块沿斜面上滑的最大距离为10m【答案】D【解析】【详解】A.根据位移时间公式有2012xvtat=−变形得012xvatt=−由图可知010m/sv=斜率为11024a=解得25m/sa=故A错

误;B.物块沿光滑斜面上滑,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sinmgma=则有1sin2ag==解得30=故B错误;C.减速到零的时间为02svta==故C错误;D.根据02vxt=可得10m=x故D正确。故选D。3.如图

所示,矩形框架ABCD位于竖直平面内,轻弹簧的一端固定在A点,另一端连接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小球穿在框架的光滑竖直杆CD上并处于静止状态。现让框架绕AB边所在的12OO轴由静止开始转动,在角速度逐渐增大的过

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弹簧的长度变短B.弹簧的长度不变C.CD杆对小球的弹力变大D.CD杆对小球的弹力不变【答案】B【解析】【详解】AB.对小球受力分析,设弹簧的弹力为F,弹簧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如图所示则对小球在竖直方向上有sinFmg=由胡克定律,可得0cosADFkl=−

联立两式可知,为定值,则F也不变,则当角速度不断增大时,小球的高度不变,弹簧的弹力不变,弹簧的长度不变,故A错误,B正确;CD.小球由静止开始做圆周运动,由F在水平方向的分力cosF和CD杆对小球的弹力NF一起提供向心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2NcosFFmr−=解得

2NcoscosFFmrF=−此时随增大,NF先减小后反向增大,故CD错误。故选B。4.摄影爱好者小明购买了相机后,发现镜头的颜色呈现蓝紫色,经过上网查询,了解到镜头上涂了一层很薄的氟化镁薄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镜头的颜色呈现蓝紫色的原因是氟化镁将其他颜

色的光吸收只反射蓝紫光B.镜头涂氟化镁薄膜利用偏振现象减少进入镜头的光C.镜头涂氟化镁薄膜利用薄膜干涉原理,反射光中缺失了绿光,镜头呈现蓝紫色D.镜头涂氟化镁薄膜主要是增加对绿色光的透射,增透膜的厚度为绿光在真空中波长的12【答案】C【解析】【详解】当光照射氟化镁薄膜的两表面

产生频率相同的反射光,从而出现干涉现象出现光的抵消,最终实现增加透射性,因为人对黄绿光最敏感,所以要使绿光相互抵消,所以膜的厚度一般为绿光在薄膜中波长的四分之一。所以增透膜应增强对黄绿光的透射,这时红光和紫光没有

显著消弱,所以透镜通常呈蓝紫色,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5.我国自主研制建设的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天通一号”,目前由01、02、03共三颗地球同步卫星组网而成。已知地球的半径为R,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

,地球同步卫星运行的周期为T,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地球同步卫星只能位于赤道上方某一高度的稳定轨道上B.地球同步卫星离地球表面的高度都相同,均为22324πgRThR=−C.地球同步卫星的向心加速度与地球表面赤道上静止物体的向

心加速度相同D.地球同步卫星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速度大于7.9km/s【答案】AB【解析】【详解】AB.对地球同步卫星有222MmGmrrT=物体在地球表面,有2MmGmgR=联立解得卫星轨道半径为22324πgRTr=根据rRh=+可得卫星的离地高度为22324πgRThR=−即地球

同步卫星只能位于赤道上方某一高度的稳定轨道上,故AB正确;C.地球同步卫星与地球表面赤道上静止物体具有相同的周期,根据22narT=因地球同步卫星的半径更大,故地球同步卫星的向心加速度更大,故C错误;D.7.9km/s是卫星围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最大环绕速度,轨道半径为地球半径

;因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大于地球半径,所以地球同步卫星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速度小于7.9km/s,故D错误。故选AB。6.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依次经过状态B、C和D后再回到状态A,AB是双曲线的一支,CD→为绝热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过程中,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减小B.BC→过程中,气体吸收的热量等于气体对外界做的功C.CD→过程中,气体的内能保持不变D.该循环过程气体从外界吸热【答案】D【解析】【详解】A.AB是双曲线的一支,根据pVC=知AB→气体等温变化,则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不变,故A错误;B.B

C→过程中,气体压强不变,体积增大,则气体对外做功0W根据VCT=可知,气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大0U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UQW=+,可知0Q且QW即气体吸收的热量大于气体对外界做的功,故B错误;C.CD→过程中,气体绝热0Q=气体体积增大,气体对外做功,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气体内能0U即气体内能减小,故C错误;D.根据pV−图线围成的面积表示气体对外做的功,可知该循环过程气体对外做功0W由于0U=,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可得0QW=所以,该循

环过程气体从外界吸热,故D正确。故选D。7.如图所示,学校篮球爱好者正在进行原地纵跳摸高训练。已知质量50kgm=的运动员原地静止站立(不起跳)摸高为2.20m,训练过程中,爱好者先下蹲,重心下降0.5m,经过充分调整后,发

力跳起摸到了3.20m的高度。忽略空气阻力影响,重力加速度210m/s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起跳过程地面对爱好者做的功为0B.起跳过程地面对爱好者做的功为500JC.爱好者离地后上升到最高点需要0.8sD.爱好者上升过程中,始终处于超重状态【答案】A【解析

】【详解】AB.根据WFx=可知运动员起跳过程地面弹力没有位移,所以做功为零,故A正确,B错误;C.由题知,好者离地后上升的高度为3.20m2.20m=1.0mh=−该过程可以逆向看成自由落体运动,则有212hgt=解得5s5t=故C错误;

D.爱好者从开始起跳到脚离开地面重心上升10.5mh=,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向上,处于超重状态;离开地面到上升到最高点的过程中,加速度向下,处于失重,故D错误。故选A。8.发电机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发电机矩形线框

ABCD的匝数为N,面积为S,线框的电阻为r,线框所在位置的磁场可视为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定值电阻的阻值为R,采用换向器实现电流的导出。若线框从图示位置开始以角速度绕轴OO匀速转动,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A.图示位置线框中的电动势最大,为NBSB.线框转动一圈,通过电阻R的电流方向改变两次C.线框转动一圈,通过电阻R的电荷量为4NBSRr+D.线圈转动一圈,克服安培力做功为222NBSR【答案】C【解析】【详解】A.

图示位置穿过线框中的磁通量最大,但磁通量变化率为0,感应电动势为0,故A错误;BC.由于采用换向器实现电流的导出,由图可知线框转动一圈,通过电阻R的电流方向不发生变化,线框转动半圈时,通过电阻R的电荷量为12ENNBSqIttRrRrRr====+++则线框转动一圈,通过电阻R的

电荷量为142NBSqqRr==+故B错误,C正确;D.线框中的电动势最大值为mENBS=则电动势有效值为m22ENBSE==根据能量守恒可知,线圈转动一圈,克服安培力做功为22222()22NBSEWrNBSTrrRRR===+++克故D错误。故选C。二、多项

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9.甲、乙两列简谐横波在同一介质中沿x轴相向传播,0t=时刻两列波的部分波形如图所示,甲波恰好传播到M点()1.0m,0,乙波恰好传播到N点()2.0m,0。已知

乙波的波速为2m/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波的周期为0.4s,乙波的周期为0.8sB.两波源的起振方向相反C.两波将同时传播到P点()1.6m,0D.0.8st=时,平衡位置位于2.4mx=的质点Q的位移为20cm【答案】AD【解析】【详解】A.甲、乙两列

简谐横波在同一介质中,则两列波的速度相同,由图可知甲的波长为0.8m,乙的波长为1.6m,则甲的周期为0.8s0.4s2Tv===甲甲乙的周期为1.6s0.8s2Tv===乙乙故A正确;B.根据“上下坡”法可知,甲波恰好传播到M

点()1.0m,0,M点在平衡位置向上振动;同理,乙波恰好传播到N点()2.0m,0,N点在平衡位置向上振动,即两波源的起振方向相同,故B错误;C.由图可知,MP=0.6m>NP=0.4m,两列波速度大小相等,故乙波先传到P点,故C错误;D.因0.8s2tT

T===甲乙,故当t=0.8s时,Q点仍在乙波的波峰上,甲波传到Q点的时间为12.41s0.7s2t−==再经过210.1s4Tttt=−==甲甲波的波峰刚好到Q点,两列波的波峰叠加,故此时Q点的位移为10m+10m20mQx==故D正确。故选AD。10.如图所示,空间某水平面内固定一均匀带

电圆环,电荷量为Q,其圆心为O。P、Q是圆环轴线上关于圆心O对称的两点,OP间距为L,有一电荷量为q的小球恰能静止在P点,P点与圆环上任意一点的连线与PO间的夹角均为。已知静电力常量为k,重力加速度为g,现给小球一沿PO方向的初速度0v,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球

从P点运动到O点的过程中,做加速运动B.小球的质量为32coskQqgLC.小球运动到Q点时的加速度为0D.小球运动到Q点的速度大小为204gLv+【答案】BD【解析】【详解】A.根据对称性可知O点场强为0,无穷远处为零,因此从O沿OP到无穷远处,场

强先变大后变小,无法确定最大值的位置在P点的上方还是下方,因此小球从P点运动到O点的过程中,可能一直加速,也可能先减速后加速运动,A错误;B.P点的场强3P22coscos()coskQkQELL

==由于小球处于平衡状态,则PEqmg=可得32coskQqmgL=B正确;C.小球运动到Q点时,根据对称性可知,电场力和重力大小相等且都向下,加速度为2g,C错误;D.从P到Q的过程中,电场力做功

为零,根据动能定理22011222mgLmvmv=−可得小球在Q点的速度204vgLv=+D正确。故选BD。11.如图所示,两条相同的半圆弧形光滑金属导轨固定在绝缘水平桌面上,半圆弧的直径为d,间距为L,两半圆弧面竖直且平行,导轨最高点到水平桌面的距离等于半径,

最低点O、O的连线与导轨所在竖直面垂直,整个空间存在着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导轨左端连接一阻值为R的电阻。现使一电阻为r的金属棒MN从导轨左端最高点,以恒定的速率0v沿导轨运动到右端最高点,运动过程中金属棒始终与OO平行且与两导轨接触良好,则在金属棒MN从左端最高点

运动到右端最高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金属棒MN中电流方向始终由N到MB.金属棒MN中电流大小始终不变C.金属棒MN所受安培力始终做负功D.回路中产生焦耳热为()220π4dBLvRr+【答案】ACD【解析】【详解】AC.在

金属棒MN从左端最高点运动到右端最高点的过程中,根据右手定则可知,金属棒MN中电流方向始终由N到M,金属棒MN所受安培力一直水平向左,金属棒MN所受安培力始终做负功,故AC正确;BD.经过t时间,金属棒MN在圆弧上转过的角度为的02vttd

==此时金属棒MN产生的电动势为0002sinsin()veBLvBLvtd==回路中电流为002sin()BLvvEitRrRrd==++可知金属棒MN中电流大小发生变化,根据正弦式交流电可知,电流的有效值为0m22()BLvIIRr==+则在金属棒M

N从左端最高点运动到右端最高点过程中,回路中产生的焦耳热为()2222220020()()2()24BLvdBLvdQIRrtRrRrvRr=+=+=++故B错误,D正确。故选ACD。12.如图所示,某运动

员将铅球抛出时铅球距地面的高度为h,铅球离开手时的速度为0v,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45°,重力加速度为g。若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铅球在飞行过程中距地面的最大高度为204vhg+B.铅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为

02vgC.铅球落地时的速度大小为202vgh+D.铅球以45°角斜向上投掷时,运动员掷铅球距离最远【答案】AC【解析】【详解】A.铅球离开手到最高点的高度为01220(sin454)2vhgvg==的则铅球在飞行过程中距地面的最大高度

为20m4vhhg=+故A正确;B.铅球从抛出到落回抛出点相同高度过程,根据对称性可知该过程所用时间为00sin4522vvtgg==可知铅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大于02vg,故B错误;C.根据动能定理可得2201122mghmvmv=−可得铅球落地时的速度大小为202vvgh=+故C正确;D.若抛

出点在地面上时,则水平射程为20000sinsin2coscos2vvxvtvgg===可知若抛出点在地面上时,铅球以45°角斜向上投掷时,运动员掷铅球距离最远;但实际铅球抛出点离地面有一定高度h

,铅球以45°角斜向上投掷时,运动员掷铅球距离不是最远,故D错误。故选AC。三、非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共60分。13.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1)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正确

答案标号)。A.实验中需满足钩码的质量远小于滑块的质量B.本实验采用了控制变量法C.实验过程中必须确保细线与气垫导轨平行D.该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钩码和动滑轮总重力的一半(2)若气垫导轨上没有水平仪,判断气

垫导轨调平的方法是______。(3)实验步骤:a.将气垫导轨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气垫导轨调至水平;b.用螺旋测微器测量挡光条的宽度d;c.用天平称出滑块和挡光条的总质量M,并保持不变;d.动滑轮下挂适当钩码,将

滑块移至光电门1左侧某处,待钩码静止不动时,释放滑块,要求钩码落地前挡光条已通过光电门2;e.从数字计时器(图中未画出)上分别读出挡光条通过光电门1和光电门2所用的时间1t和2t;f.记下弹簧测力计

的示数F;g.改变钩码的质量,重做实验。①滑块通过光电门1和光电门2时瞬时速度分别为1v=______和2=v______。(用题目中给出的字母表示)②若测得光电门1和光电门2之间的距离为L,则滑块的加速

度a=______(用题目中给出的字母表示)。【答案】(1)BC(2)见解析(3)①.1dt②.2dt③.2221()()2ddttL−【解析】【小问1详解】A.由装置图可知细线拉力可以通过弹簧测力计测得,所以实验中不需要满足钩码的质量远小于滑块

的质量,故A错误;B.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采用了控制变量法,故B正确;C.为了保证滑块运动过程受到的细线拉力保持不变,实验过程中必须确保细线与气垫导轨平行,故C正确;D.以钩码和动滑轮为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20mgFma−=

可知该实验中,弹簧测力计读数小于钩码和动滑轮总重力的一半,故D错误。故选BC。的的【小问2详解】若气垫导轨上没有水平仪,判断气垫导轨调平的方法是:轻推滑块,使滑块获得一初速度先后经过两个光电门,如果两个光电门记录的挡光时间相等,则滑块做匀速运动,说明气垫导轨处于水平。【小问3详解】

①[1][2]滑块通过光电门1和光电门2时瞬时速度分别为11dvt=,22dvt=②[3]若测得光电门1和光电门2之间的距离为L,根据运动学公式可得22212aLvv=−联立可得滑块的加速度为2221()()2ddttaL−=14.小明同学

在某商店购买了一捆长度约为几百米的铜导线,为了用电安全,他根据在物理上学的知识,来检测一下他家购买的导线是否满足要求,即购买的导线的电阻率与国家标准比较,看是否合格。小明同学上网查询得知铜的电阻率801.7510m−=。(1)该同

学先利用螺旋测微器测量其直径如图甲所示,则导线直径d=______mm。(2)利用卷尺截出长度为100mL=的导线。(3)该同学先用多用电表粗测导线的电阻。①当用“10”倍率时,正确操作后,指针偏转如图乙所示,实

验小组应将倍率更换至______(填“100”或“1”)倍率。的②换挡后,先进行______,再进行测量,表盘示数如图丙所示,则导线的电阻为______Ω。(4)小明同学想尽可能准确地测量该导线的电阻,实验室提供的器材如下:A.电压表V(量程为6V,

内阻约为1000Ω)B.电流表A(量程为0.3A,内阻A10R=)C.滑动变阻器0R(最大阻值为5Ω,额定电流为2A)D.干电池组(电动势为6V,内阻为0.05Ω)E.一个开关和导线若干请根据提供的器材,在图丁中设计实验电路。()若实验中电压表的示数为U,

电流表的示数为I,则导线的电阻率的表达式为=______(用U,I,d,L,AR表示),代入具体数据,看得到的电阻率与查到的电阻率比较是否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相等,若相等,则合格,若不相等,则不合格。【答

案】①.1.800②.1③.欧姆调零④.10⑤.见解析⑥.2A()4UIRdIL−【解析】【详解】(1)[1]螺旋测微器的精确值为0.01mm,由图甲可知导线的直径为1.5mm30.00.01mm1.

800mmd=+=(3)①[2]当用“10”倍率时,正确操作后,指针偏转如图乙所示,可知待测电阻较小,则应将倍率更换至1倍率。②[3][4]换挡后,先进行欧姆调零,再进行测量,表盘示数如图丙所示,则导线的电阻为101

10=(4)[5]由于待测电阻约为10Ω,,滑动变阻器0R的最大阻值为5Ω,为了使电表示数变化范围大一些,滑动变阻器采用分压接法;由于电流表A内阻已知,则电流表采用内接法,则实验电路图如图所示[6]根据

电阻定律可得xLRS=又AxUIRRI−=,24dS=联立可得2A()4UIRdIL−=15.如图所示,一棱镜的横截面ABC为等边三角形,一束单色光从AB的中点射向棱镜,经AB面折射进入棱镜的光线与BC平行,再经AC面折射射出棱镜后的光线共偏转了60°。已知三角形的边长为L,光在真空中的

传播速度为c,求:(1)该棱镜对该单色光的折射率n;(2)光在棱镜中传播的时间。【答案】(1)3(2)32Lc【解析】【小问1详解】根据题意作出光路图如图所示根据题意可得2()60ir−=根据图中几何关系可知30r=,可得60i=则该棱镜对该单

色光的折射率为sinsin603sinsin30inr===【小问2详解】光在棱镜中传播的速度为3ccvn==光在棱镜中传播的距离为12sL=则光在棱镜中传播的时间为32sLtvc==16.小明同学设计制作了简易家禽自

动饮水器如图甲所示,当瓶口浸入水中时,水不会流出;当家禽饮水使盘子里的水面下降而瓶口刚露出水面时,空气从瓶口进入瓶内,水就会自动流出来,升高盘子里的水位,使瓶口重新没入水中,水停止流出。为了便于计算,我们用水银代替水来研究。

其简化模型如下:用玻璃管代替饮水器的盛水桶,玻璃管的长度为0100cml=,横截面积220cmS=。开始时将玻璃管开口向上,倒入长度为150cml=的水银,如图乙所示,然后封住管口,将玻璃管倒置在盛有水银的浅

盘中,管口刚好浸入水银面(此过程没有空气进入管内),如图丙所示。已知大气压强075cmHgp=,整个过程环境温度保持不变,封闭气体可视为理想气体,不计管口浸入浅盘液面的深度。(1)求倒置后稳定时,玻璃管中水银的高度;(2)浅盘内水银逐渐减少,

当玻璃管内剩余水银的高度为25cml=时,求后来进入的气体质量与原来气体质量之比。【答案】(1)25cm(2)5875【解析】【小问1详解】设倒置后稳定时,玻璃管中水银的高度为h,则玻璃管气体压强为0pph=−根据玻意耳定律可得0010()()pllSplhS−=−联立代入数据解得25cmh=或

150cmh=(舍去)【小问2详解】当玻璃管内剩余水银的高度为25cml=时,则玻璃管气体压强为05cmHg70cmHgpp=−=根据玻意耳定律可得002()()xxplhSpVplSl−+=−可得020()()xxpVplSplhSl=−−−根据p

VnRT=可知后来进入的气体质量与原来气体质量之比0000200()()58()()75xxxxmnpVplSplhSmnplhSplhlS−−−====−−17.如图所示,粗糙的水平面OA与滑槽B

CD的BC面等高,OA的长度为120mL=,滑槽的质量为11kgm=,靠近A点静置于光滑水平面上,其BC段上表面水平且粗糙,长度20.9mL=,CD段为一半径0.4mR=的光滑的14圆弧,水平面右端A点静置着一质量21kgm=的铜块Q。质量为01kgm=的铜块P在2.25NF=的恒

力作用下从O点由静止开始运动,到达A点时撤掉力F,之后铜块P与铜块Q发生弹性碰撞。已知铜块P与铜块Q均可视为质点,铜块P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随距离的变化关系为0.2kx=−,其中313.7510mk−−=,x表示离O点的距离,铜块P和铜块Q与滑槽

BC段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10.5=,重力加速度210m/sg=。(1)求铜块P与铜块Q发生碰撞后,铜块Q的速度大小1v;(2)若滑槽固定在水平面上,求铜块Q刚滑过C点时对滑槽的压力大小;(3)若滑槽不固定,求:①运动

过程中滑槽的最大速度;②铜块Q与滑槽保持相对静止一起运动时,铜块Q到B点的距离L。【答案】(1)5m/s(2)50N(3)①57m/s2+;②0.55m【解析】【小问1详解】根据0.2kx=−可得2f023.7510Fmgx−==−fF与x成线性关系。当0x=时,f12NF=;当20mx

=时,f21.25NF=,则铜块P从O点到A点过程,由动能定理得2f1f211001022FFFLLmv+−=−解得05m/sv=铜块P与铜块Q发生弹性碰撞,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和机械能守恒定律可得0000121mvmvmv=+2220000121111222mvm

vmv=+解得15m/sv=【小问2详解】滑槽固定,铜块Q从B点滑到C点过程有2212222211122mgLmvmv−=−在C点,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22N22vFmgmR−=解得N50NF=由牛顿第三定律

得铜块Q对轨道的压力大小为50N【小问3详解】①滑槽不固定,则铜块Q滑过C点后,再次回到C点时,滑槽的速度最大212314mvmvmv=+222212314122111222mvmvmvmgL=++解得457m/s2v+=②最终铜块Q与滑槽达到共

同速度一起运动,则()21125mvmmv=+()22211251211Δ22mvmmvmgx=++解得Δ1.25mx=铜块Q到B点的距离2Δ2Δ0.55mLLx=−=18.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的第Ⅰ、Ⅱ象限内存在着平行于纸面的匀强电场,电场强度大小为E,方向与y轴正

方向成60=角,第Ⅲ象限存在着沿y轴负方向的匀强电场,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负电粒子从电场中的Q点,以速度0v沿x轴正方向开始运动。然后从坐标原点O进入第Ⅰ象限的匀强电场,在电场中运动一段时间后,再次通过O点,通过O点时,x轴下方的匀强电场已换成与第Ⅳ象限相同的匀强磁场,方向垂

直于纸面向外,第Ⅳ象限磁场的上边界ON与x轴正方向成15=角,下边界平行于x轴,当粒子从边界ON上的P点(图中未画出)离开磁场后,再次进入电场,经电场偏转恰好回到O点,不计粒子的重力,Q点到y轴的距离为到x轴距离的23倍,

求:(1)粒子第一次到达O点时速度的大小和方向;(2)粒子第一次在第Ⅰ象限中运动时,粒子离原点O的最远距离和粒子整个运动过程中磁场下边界到x轴的最小距离;(3)粒子第二次和第三次经过O点的时间间隔。【答

案】(1)0233v,粒子到达O点时速度方向与x轴正成30角斜向上(2)2023mvqE;208312mvqE+(3)()04363πmvqE+【解析】【小问1详解】第Ⅲ象限的电场中,粒子做类平抛运动,

设Q点到x轴的距离为L,到y轴的距离为23L沿x轴正方向有023Lvt=沿y轴正方向有2yvLt=粒子到达O点时的速度大小为220yvvv=+联立解得0233vv=设速度方向与x轴方向的夹角为,有0tanyvv=解得30=即粒子到达O点时速度方向与x轴正成30角斜向上【小问2详解】由第一

问可知粒子从O点进入第Ⅰ象限时,速度方向与电场方向平行,粒子在电场中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如图所示从O点到最远处过程,由动能定理得2m102qElmv−=−联立解得20m23mvlqE=由运动的对称性可知,粒子再次通过O点时,速度大小仍为v,方向与x轴负方向成30角进

入磁场,运动轨迹如图所示,粒子的运动轨迹刚好和磁场下边界相切时,磁场下边界到x轴的距离最小,由几何关系得cos30drr=+粒子进入磁场时与ON的夹角为135,由几何关系知,粒子出磁场时,转过的圆心角为270,再次从Q点进入电场时,做

类平抛运动回到O点。在第Ⅰ象限中,初速度方向1tan30rvt=电场力方向qEma=根据2112rat=联立解得014mvtqE=,208mvrqE=,208312mvdqE=+【小问3详解】

粒子在磁场中运动了四分之三个周期,有0232π63π4rmvtvqE==粒子离开磁场到再次进入电场过程中做匀速直线运动,由几何知识得2083tan3013mvPQrrqE=−=−则有()03431mvPQtvqE==−故粒子第二次和第三次两次经过O点的时间间隔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324638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