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项练 专题30 实用类文本阅读——传记 Word版含解析.docx,共(17)页,150.729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5e1ea02662240cc8bb9eb85af143902e.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专题30实用类文本阅读——传记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下笔不觉师造化黄宾虹一生绘画艺术的大进展,多发生在他隐居的时期。这并不是纯粹的巧合,无需应酬杂务的宁静生活可以让他深思内省,促使画作和自然风景、隐居生活进一步契合。池阳湖画风之变是一次突
变,源自他对江湖水光天色的写生,也来自他蓄积已久的思考,还来自苦涩现实对他心灵的影响。其弟子王伯敏多年后还难忘他老师的教诲:“读书的人,要甘于寂寞。寂寞能安定,定则心静,静则心清,清则心明,明则明白一切事理。作画,墨是黑的,只要眼明心清,便能悟出知白守黑的道理,画便猛进。”19
29年的一件盛事是教育部在上海举办的第一届全国美术展览,南北国画家都参加。此时在上海美专任教的黄宾虹参加了展出工作,并发表了评介文章《美展国画谈》。文章提倡士大夫的逸品画格,以为不必求悦于人,人不知而不愠,才是真画者;还以为当时沪上流行的一种是细谨、工于涂泽的媚人习气
,另一种是自矜才气、沦于放诞的欺人画风,以浮滑为潇洒、以轻软为秀润,真画者反不合时宜。他希望画者能坚持避俗趋雅的操守,力求华滋浑厚的画风,不要因一时俗世弃取而改变。黄宾虹一向以为书画同源,所以称作画为“写画”。他以为上古时代书画不分,如伏羲画
八卦,仓颉造字的一种主要方式就是象形,中国最早的文字中已有横线、纵线、弧线等线条形式;汉以后虽分书画,但仍是道归于一,三代以上笔法可从甲骨、古玉、铜器中求之。他在1929年编辑的《滨虹草堂古印谱》里曾谈到古印上的
籍篆文字:点画的肥瘦方圆奇正各不同,有助于绘画笔法;而结构的疏密、参差离合、抑杨顿挫、回环往复,更可见章法布置之妙。所以,他作画时要置备金石拓本在案头。他由古玺印这种上古金石实物、临近原的艺术形式中悟出笔法要旨,认识到书法、文字、金石、绘画都是同一来源,即来源于自然山水,从而找
到回归造化之路。黄宾虹常提到古代书法家从观察自然中有所领悟,如在雨后看车行泥沼,车轮在泥中转动犹如笔被纸墨所滞却仍圆转,不疾不徐、不粘不脱,由此笔法大进。他也常以自然山水之理来诠释自己的笔法,如“平”就是如风吹
水动、一波三折;“圆”如行云流水、宛转自如,而石有棱角、树有桠杈,则是圆中有方;“变”则如石有阴阳向背、树有交互参差,山有起伏显晦、水有缓急动静。1922年他在给友人陈柱尊的信里说到,自己是以山水作字,而以字来作画。可见,他已将山水自然之理、《说文》六书之法、书法、画法相互打通
。现代画家以画为道抑或以画为艺,这种人生态度和价值取向上的对比,在黄宾虹和张大千身上表现得最为明显。张大千一生充满传奇色彩,黄宾虹一生平静淡泊。张大千1925年在上海举办第一次个人画展,26岁就扬名南北,后又去北平办画展,被称为“南张北溥”,可谓名满天下;而黄宾虹虽
较早就有“南黄北齐”之称,但他直至1943年才在上海举办第一次个人画展,这时他已经80岁了。黄宾虹自来沪上就以鉴赏、鉴别真伪著称;而张大千仿作的石涛画,甚至瞒过了当时的大行家罗振玉、黄宾虹及其老师曾髯,可谓出神入化。还有对画与钱的关系,黄宾虹一生力避卖画,多以画赠友人知
已,虽有润笔,与他的名气相比也很低,他一直严守传统士大夫不言阿堵的精神,过着清寂的学人生活;而张大千却有着对金钱的开通看法和潇洒追求,有过极高的润格,也卖商品画,出手阔绰。不同的人生态度最终体现在他们的画中
,黄宾虹的画是典型的恪守传统的雅正的士夫画,张大千的画则有趋向民间、时尚的意趣。两人都是一代宗师,只是在境界上和被认可的领域不同而已。(摘编自吴晶《画之大者——黄宾虹传》)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
项是()A.针对当时沪上流行的细谨、涂泽的媚人习气和自矜才气、沦于放诞的欺人画风,黄宾虹推崇细腻、轻软的逸品画格,倡导做“真画者”。B.有的书画家常能从观察自然中领悟到艺术的真谛,如由雨后看车行泥沼悟得笔法的疾
徐粘脱,由石的阴阳向背、树的交互参差悟出笔法的变化。C.张大千有着深厚的艺术修养,模仿的水平也极为高超,以至于他仿作的石涛画,甚至瞒过了当时的书画大行家罗振玉等人。D.本文通过记述黄宾虹博采众长,描写他在中国绘画艺术上的理论创见与突出成就,为我们刻画了一位艺术家的感人形象。2.下列对文本
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由于上海流行媚人习气和欺人画风,真画者反不合时宜,所以,黄宾虹一直不愿在上海举办画展,直到80岁了才举行了第一次画展。B.作者认为我国书法、文字、金石、绘画同源异流,道归于一,要研究中国书法、绘画的笔法意蕴,就应当从上古时期的甲骨、古玉、铜器人手。C.上
古时代书画不分,如伏羲画八卦,仓颉造字的一种主要方式就是象形,中国文字中有横线、纵线、弧线等线条形式,这些就是书法、文字、金石、绘画的同一来源。D.过着清寂的学人生活的黄宾虹与对金钱有着开通看法和潇洒追求的张大千尽管在境界上与被认可的领域不
同,但不影响他们都成为绘画方面的一代宗师。3.黄宾虹一生绘画艺术的大进展,多发生在他的隐居时期。这是什么原因?请简要分析。【答案】1.A2.D3.①减少应酬杂务,生活清净,便于深思内省和作画;②对江湖水光天色的写生使他的画风发生了突变;③甘于寂寞的安定生活使他眼明心清,能够悟出知白守黑的道理,
画艺猛进。【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推崇细腻、轻软的逸品画格”错误。原文说“……以浮滑为潇洒、以轻软为秀润,真画者反不合时宜”,说明黄宾虹不推崇轻软的逸品画格。故选A。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
的观点态度的能力。A.“由于……,所以……”错。原文只说“但他直至1943年才在上海举办第一次个人画展,这时他已经80岁了”,前后事件无因果关系,选项强加因果。B.“就应当从上古时期的甲骨、古玉、铜器人手”错。
原文说“三代以上笔法可从甲骨、古玉、铜器中求之”,选项添加定语“上古时期”,缩小了范围。C.“上古时代书画不分”“这些就是书法、文字、金石、绘画的同一来源”错。原文说“他以为上古时代书画不分,如伏羲画八卦,仓颉造字的一种主要方式就是象形……”,可见“上古时代书画
不分”只是黄宾虹这样认为;另外原文只说“他以为上古时代书画不分,如伏羲画八卦,仓颉造字的一种主要方式就是象形,中国最早的文字中已有横线、纵线、弧线等线条形式”,并没有文字表明“这些就是书法、文字、金石、绘画的同一来源”,选项无中生有。故选D。3.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
思的能力。“黄宾虹一生绘画艺术的大进展,多发生在他隐居的时期。这并不是纯粹的巧合,无需应酬杂务的宁静生活可以让他深思内省,促使画作和自然风景、隐居生活进一步契合”,由此可知,减少应酬杂务,生活清净,便于深
思内省和作画。“池阳湖画风之变是一次突变,源自他对江湖水光天色的写生,也来自他蓄积已久的思考,还来自苦涩现实对他心灵的影响”,由此可知,对江湖水光天色的写生使他的画风发生了突变。“读书的人,要甘于寂寞。寂
寞能安定,定则心静,静则心清,清则心明,明则明白一切事理。作画,墨是黑的,只要眼明心清,便能悟出知白守黑的道理,画便猛进”,由此可知,甘于寂寞的安定生活使他眼明心清,能够悟出知白守黑的道理,画艺猛进。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袁隆平出生在战乱年代,1930年的北平。“隆”字辈,于是被起名“隆平”。父亲是国民政府铁路局官员,他从小便与父母、兄弟颠沛流离:北平、江西、湖南、重庆。1953年从西南农学院毕业后,他被分配到湖南安江农校做老师。他没有政治
身份,家庭历史又“成分”不佳,偏居乡下小城,多的是土地,少的是机遇。1956年,党中央号召向科学进军,国务院组织制定全国科学发展规划。袁隆平意识到这是让自己发挥长处的机会,他带领学生科研小组做试验,希望能研究出一种高产的作物。当时苏联生物学
家米丘林、李森科的“无性杂交”学说在中国流行,袁隆平就尝试无性嫁接,最后均以失败告终。无性杂交不能改变植物的遗传性。1960年全国大饥荒,填肚子只能用双蒸法(米饭蒸两次,看起来更多)。袁隆平曾在路边、桥底、田埂上看见5具饿死的尸体
,走出校门就是狼藉一片。湖南农民对他说“施肥不如勤换种”,他就开始用孟德尔、摩尔根的遗传学研究育种,最后在茫茫稻田中发现了一株天然杂交水稻,从此开始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杂交水稻研究。整个60年代,他经历过“文革”的动荡、海南的烈日、云南的地震,在经费短缺
的情况下不断实验,寻找最佳的雄蕊败育野生稻。1970年,他的助手李必湖在沼泽里发现了一株完美的雄性不育野稻,40岁的袁隆平惊喜发现这就是他寻找10年之久的目标,并为它起名“野败”。野生败育的稻子成了成功的先锋。“野败”成为杂交稻的第一个母本,从
此杂交水稻登上了中国农业舞台的中心。到今天,那一株幸运之稻,已经演化为覆盖全国农田近60%的后代。“野败”之后,时任湖南省委第一书记的华国锋在1970年的湖南省农业科技大会上将袁隆平请上主席台,他说:“一些人囿于认识的局限和世俗的眼光,对袁隆平这样一个安江农校的普通教员及其
杂交水稻研究,还抱有种种成见,袁隆平面临着仅仅靠他们自身努力根本无法克服的困难。”1973年,袁隆平成功培育了几万株“野败”;1975年,升任国务院副总理的华国锋,提出在南方13个省推广种植杂交水稻的决定;第二年多事之秋的中国在粮食上却迎来了大丰收——这一年全
国试种208万亩杂交水稻,增产幅度在20%以上。跨入80年代,杂交水稻迎来了最辉煌的10年,袁隆平在1981年菲律宾召开的国际水稻研究科研会议上,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1996年,在成功突破“两系法”后,袁隆平主
动请缨立项“超级杂交稻”,4年后,他的稻种已经能在每亩土地上收获700公斤的粮食,轰动世界。2006年,在袁隆平提出超级稻后的第十年,联合国停止对华的粮食援助,标志着中国26年粮食受捐赠历史画上了句号。“失败那么多次,消耗那么多时间,是什么
支撑着你?”记者问。他说:“讲大道理的话,就是为人民服务。但我觉得还有一方面是我的好胜心,有个内在的动力,我就是还想争取新的东西。”这便是科学家的本心,他们天然对获得答案有着强烈渴望。为了这种渴望,袁隆平错过了母亲的弥留之际,错过了儿子的成长,70年代里唯一一次
请假还是妻子突发病毒性脑炎的时候。一连10天在医院照顾妻子,那是他在中年时代与妻子最长的一次独处:在病床前为她念诗、唱歌、讲故事……等妻子醒来,他又踏上了前往田野的道路。科学家、富豪,袁隆平对这些称呼都不太满意,他喜欢说自己是“种田人”。为了那亩田,他其实愿意放弃很多东西
。80年代他最盛名时,湖南省组织部请他出任省农业科学院院长,正厅级。他拒绝说:“我不适合,当院长,意味着我要离开杂交水稻的研究岗位。”他说:“我们一生有很多东西需要坚守,如果浮躁了,就难以看清事物的本来面目;有些事情,我们也要勇于放弃,必要的放弃,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坚守。”1.下列对文本有
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A.袁隆平之所以致力于杂交水稻的研究,是因为他受到1960年全国大饥荒的巨大震撼。他曾在路边、田梗上看到5具饿死的尸体,心情沉痛。B.袁隆平1996年成功突破“两系法”后,主动承担“超级杂交稻”的研究项目。4年后
取得轰动世界的成就,于是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C.袁隆平谦逊低调,对自己定位清晰,他认为自己不适合当院长,即使他是做科研的,也不希望被叫做“科学家”,只是自谦为“种田人”。D.袁隆平秉持科学家的本心,对获得答案有着强烈的渴望。为此,他没因家事耽误工作一
天,无法尽到孝敬父母、关爱儿子、照顾妻子的义务。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首段交待袁隆平的家庭背景与社会地位,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为下文凸显他辉煌的事业成就与人格魅力作了铺垫。B.文章为了凸显培育杂交水
稻的艰难,描述了袁隆平从培养出自然界并不存在的杂交水稻,到种出亩产700公斤粮食的过程。C.袁隆平的“超级杂交稻”对我国的粮食增产有巨大的推进作用,他大大推动了我国结束粮食受联合国援助这一时刻的到来。D.文章以
时间为主线讲述了袁隆平突破技术研究、客观条件、世俗认知等困境,促使杂交水稻登上中国农业舞台中心的故事。3.袁隆平为什么会达到如此高的科学成就?请结合文本,说说你的看法。【答案】1.C2.B3.①不向命运低头,能抓住机遇实现自身价值。②坚守本心,摒弃浮躁,勇于放弃对功名利禄等身外之物的迷恋,终
生致力于自己的目标。③将自己的工作与民生疾苦紧密关联在一起,“为人民服务”。④不畏困难,勇于挑战,愈挫愈勇。“我就是还想争取新的东西”,不断给予自己前行的动力,永远渴望新的答案与成功。【解析】1.本题考
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A.“因为他受到1960年全国大饥荒的巨大震撼”错,袁隆平在1956年即开始研究杂交水稻。B.“4年后取得轰动世界的成就,于是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错。原文为“袁隆平在1981年菲律宾召开的国际水稻研究科研会议上,被誉
为‘杂交水稻之父’”。D.“没因家事耽误工作一天”错,从文中写他请假照顾妻子可知。故选C。2.本题考查学生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的能力。B.“培养出自然界并不存在的杂交水稻”错。原文说他“最后在茫茫稻田中发现了一株天然杂交
水稻”。故选B。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传主形象的能力。结合“1956年,党中央号召向科学进军,国务院组织制定全国科学发展规划。袁隆平意识到这是让自己发挥长处的机会,他带领学生科研小组做试验,希望能研究出一种高产的作物”“整个60年代,他经历过‘文革’的动荡、海南的烈日、云南的地震,在
经费短缺的情况下不断实验,寻找最佳的雄蕊败育野生稻”概括出:不向命运低头,能抓住机遇实现自身价值。结合“为了那亩田,他其实愿意放弃很多东西。80年代他最盛名时,湖南省组织部请他出任省农业科学院院长,正厅级。他拒绝”“我们一生有很多
东西需要坚守,如果浮躁了,就难以看清事物的本来面目”概括出:坚守本心,摒弃浮躁,勇于放弃对功名利禄等身外之物的迷恋,终生致力于自己的目标。结合“袁隆平曾在路边、桥底、田埂上看见5具饿死的尸体,走出校门就是狼藉一片”“讲大道理的话,就是为人民服务”概括
出:将自己的工作与民生疾苦紧密关联在一起,“为人民服务”。结合“我觉得还有一方面是我的好胜心,有个内在的动力,我就是还想争取新的东西”“这便是科学家的本心,他们天然对获得答案有着强烈渴望”概括出:不畏困难,勇于挑战,愈挫
愈勇。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文段一:音乐中的启蒙1929年4月1日,米兰·昆德拉出生于捷克斯洛伐克第二大城市布尔诺。父亲是钢琴家、音乐教授。昆德拉孩提时代相当一部分时间是在父亲的书房里度过的,那是一段愉快的艺术时光
。在这里,他经常悄悄地听父亲给学生讲课;在这里,父亲亲自教他弹钢琴,引领他一步步走进音乐世界;在这里,他带着好奇心,任意浏览父亲众多的藏书。父亲每天都会要求儿子严格按照乐理来练习钢琴,儿子也喜欢弹钢琴,只是在练习时常常会有一些即兴发挥。他的创造力和叛逆性格那时就已显露出来。昆德拉十三四岁时,正值二
战期间,父亲安排他师从捷克最出色的作曲家之一保尔·哈斯学习作曲。这实际上是一种友谊的特殊表达,因为哈斯先生是犹太人,当时,他已被迫戴上了黄星标志,人们像躲瘟疫一般躲避着他。昆德拉忘不了老师的一段话:“在贝多芬的音乐中,有许多惊人薄弱的乐段
。但恰恰是这些薄弱处使强有力的乐段大放异彩。它就像一片草坪,要是没有草坪,我们看到从地上长出的漂亮大树时是不会兴奋的。”这是一段让昆德拉咀嚼了一辈子的话。后来,哈斯先生被关进集中营,再也没有出来。昆德拉始终把他当作“我个人神殿中的一位”。他写下的第一首诗,就是《纪念
保尔·哈斯》。文段二:诗情里的锋芒少年和青年时期的昆德拉兴趣极为广泛。他最早沉迷于造型艺术,一心想当雕塑家和画家。他一度成为家乡小有名气的小画家,曾为剧院和出版社画过不少插图。之后,他又狂热地爱上了音乐。他考入布拉格查理大学哲学系后,还经常去听音乐课。在迷恋音乐的同时,昆德拉还投入到写诗的热情之中
。他的那位堂兄——诗人卢德维克又直接将他往诗歌道路上推了一把。堂兄是战时捷克一个超现实主义小组成员。这个小组中不仅有诗人,还有画家和雕塑家,全都赫赫有名。昆德拉对他们十分仰慕,但由于生性腼腆,未能与他们结识。堂兄也发现了
昆德拉身上的艺术天赋,总是尽量为他创造各种机会,还将他引荐给评论家格罗斯曼。正是在堂兄的影响和鼓励下,昆德拉有了最初的写诗冲动。从昆德拉的第一本诗集《人:一座广阔的花园》中,人们听到了不同的声音。当时的捷克文坛教条主义盛行,公式化的诗歌到处泛滥,而昆德
拉的诗却带有明显的超现实主义色彩和批判精神。他有一首讽喻诗,题为《法拉桑城儿童浪漫曲》,矛头就指向当时的诗坛状况和社会风气。这首诗的内容大致如下:一个孩子骑着一匹小马来到一座美丽得犹如甜奶饼的城市——法拉桑城,娶了那里的公主
。这座城市有个奇怪的规定:人人只许欢欣,绝对不能忧伤。一只小狗,禁不住孤独,哀嗥了几声,便被投进了监狱。公主十分美丽,乐队为他们奏乐,市民为他们欢呼,一天接着一天,没有任何变化。孩子感到厌烦,对小马说道:这里老是欢呼,老是歌颂,老是万岁,我已腻味透顶
。与其如此生活,不如赶快逃走。小马善解人意,带他离开了这“甜蜜的天堂”。这样的诗,自然会触怒不少人。因此,他的诗集一经问世,批评的声浪就接踵而至。这在某种程度上倒也提高了昆德拉的声誉。(节选自高兴《米兰·昆德拉传》)链接材料:我们常常痛
感生活的艰辛与沉重,无数次目睹了生命在各种重压下的扭曲与变形,“平凡”一时间成了人们最真切的渴望。但是,我们却在不经意间遗漏了另外一种恐惧——没有期待、无需付出的平静,其实是在消耗生命的活力与精神。(米兰·昆德拉小说《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当托
尔斯泰构思《安娜·卡列尼娜》的初稿时,他心中的安娜是个极不可爱的女人,她的凄惨下场似乎是罪有应得。这当然跟我们看到的定稿大相径庭。这当中并非托氏的道德观念有所改变,而是他听到了道德以外的一种声音——我姑且称之为小说的智慧。所有真正的小说家都聆听这超自然的声音。因此,伟
大的小说里蕴藏的智慧总比它的创作者多。认为自己比其作品更有洞察力的作家不如索性改行。可是,这小说的智慧,究竟从何而来?所谓小说又是怎么回事?(米兰·昆德拉演讲稿《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孩提时代,昆德拉在父亲的要求下学习钢琴,但他练
习时常常即兴发挥而不重视乐理,因而在钢琴上的成就并不大。B.二战期间人们把哈斯当作“瘟疫”一样躲避,父亲却让昆德拉师从哈斯学习作曲,可见父亲具有正直勇敢的品格。C.哈斯先生对贝多芬音乐中“惊人薄弱的乐段”有独特的认知,这段话或许包含着他对人生低谷
和高潮的哲理思考。D.昆德拉的诗歌带有鲜明的超现实主义色彩和堂兄的影响与鼓励不无关系,堂兄卢德维克称得上昆德拉诗,歌创作的引路人。2.下列对米兰·昆德拉作品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虽然诗集《人:一座
广阔的花园》并未得到文坛的认可,但它的问世在客观上提高了昆德拉的声誉。B.作为一首讽喻诗,《法拉桑城儿童浪漫曲》用浪漫的笔调对专制虚伪的社会风气进行了直接的批判。C.《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阐述了对轻与重的思考:相较于沉重的生活,“平凡”的生命更令人恐惧。D.昆德
拉在《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中指出,小说不是作家的附庸物,它有自己独立的智慧和思想。3.昆德拉多次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人,他为什么能取得如此瞩目的文学成就?请结合材料简要说明。【答案】1.A2.D3.①家庭的熏陶和师友的引
导,使他具备良好的文学素养和发展机缘。②非凡的创造力和广泛的兴趣,为他的文学创作奠定了灵感和素材的基础。③正直的品性、批判的精神和睿智的思想,为他的文学创作注入了思想的内核。【解析】1.本题考查考生对材料重要信息的理解和分析能力。A.“常常即兴发挥而不重视乐理,因而在钢琴上的成就并不大”分析错误,
“常常会有一些即兴发挥”不能证明昆德拉“不重视乐理”,“因而”一说也强加因果。故选A。2.本题考查考生概括和分析材料中相关信息的能力。A.“并未得到文坛的认可”错误,这样的诗有“不同的声音”,并不意味着
未得到文坛的认可;B.“直接的批判”错误,本诗用童话的方式暗讽现实,不能称之为“直接的批判”;C.“‘平凡’的生命更令人恐惧”错误,由链接材料1中“我们却在不经意间遗漏了另外一种恐惧”可知,昆德拉并未强调“平凡”的生命比沉重的生活更令人恐惧。故选D。3.本题考查
考生筛选并整合概括信息的能力。首先要回到文本筛选昆德拉能取得文学成就的种种原因。“他经常悄悄地听父亲给学生讲课;在这里,父亲亲自教他弹钢琴,引领他一步步走进音乐世界;在这里,他带着好奇心,任意浏览父亲众多的藏书。父亲每天都会要
求儿子严格按照乐理来练习钢琴,儿子也喜欢弹钢琴,只是在练习时常常会有一些即兴发挥。他的创造力和叛逆性格那时就已显露出来”“昆德拉十三四岁时,正值二战期间,父亲安排他师从捷克最出色的作曲家之一保尔·哈斯学习作曲”,由文段一可知,家庭的熏陶和哈斯老师的教诲对他的成长有较大的影响,“他的创造力
和叛逆性格那时就已显露出来”也是他获得成功的因素;“少年和青年时期的昆德拉兴趣极为广泛”“德拉的诗却带有明显的超现实主义色彩和批判精神”“在堂兄的影响和鼓励下,昆德拉有了最初的写诗冲动”,由文段二可知,广泛的兴趣和批判精神为他的文学创
作注入了活力,为他的文学创作奠定了灵感和素材的基础。而堂兄的影响和鼓励让他有了最初的写诗冲动;“没有期待、无需付出的平静,其实是在消耗生命的活力与精神”“所有真正的小说家都聆听这超自然的声音。因此,伟大的小说里蕴藏的智慧总比它的创作者多”
,由链接材料可知,他对人生和作品的哲理思考,表现出睿智的思想,这使他的文学创作闪耀着思想的光芒。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马:有没有特别脆弱的时候?李:我不认为自己是强悍的人,但也还不那么脆弱,不然早死了。我想得开,很多事无所谓。马:我读到过一个细节,一位记者采访
您,说采访稿有一个地方应该修改一下,您就将笔递给他,让他改。这位记者说他感到很惊讶,也很感动!李:只要说的有道理,对的,我都会接受,不管是谁讲的,这很正常嘛。马:但另一面,您又很固执,坚持己见。(笑)李:我在原则问题上寸步不让,我不会刻意去讨好谁、
迁就谁,不管在学术上还是在其他方面,这是我的性格。所以虽然“腹背受责”,但“我自岿然不动”。马:如何评价自己?觉得历史将会如何看待您?李:我从来不评价自己,评价留待他人或后人,不管别人说我是或不是都无所谓。马:您七十岁、八十岁时
,虽有不少热心人张罗,但您却拒绝过生日。李:人家要给我搞活动,我统统拒绝。我不参加对自己的祝寿活动,但愿意参加,也很欣赏别人的祝寿活动。马:最后想问一个问题:作为跨世纪的九旬老人,能否谈谈人生感悟?李:至今未悟。马:哈哈……李:当今要说“悟”,在此艰难时日里,还是孟老夫子的“三不”吧:“富贵不能
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摘编自马群林《人生小纪:与李泽厚的虚拟对话》;马—马群林,李—李泽厚)材料二:李泽厚是一个知识很多、朋友很少的人,一个哲学、历史、美学、文学都“很通”但人情世故却很“不通”的人,一个能够把握“时代”脉搏而往往不识“时务”也绝不追赶“时髦”
的人。他的性格实在是很“孤僻”的。他除了喜好喝酒之外,还喜好旅游与散步。旅游时喜欢追寻文化遗迹,并不热衷“自然风光”。除了下雪与酷热,他几乎天天都散步,且很多时候是独自散步。每星期还去游泳一次,冬天可以在寒冷的游泳池里游泡半个小时到一个
小时。在高温的“桑拿浴”里也很经得住煎熬。李泽厚的学术包括哲学、文化学、伦理学、美学、思想史研究等等,内涵极为丰富广阔,既有广度又有深度。他是一个既有原创性又有体系性的思想家,仅就他提出的独特的学术命题如“历史本体论”“西体中用”“历史主义与伦理主义的二律背反”“乐感文化”“儒
道互补”“儒法互用”“巫史传统”“情本体”“度范畴”等,就说不尽。这些命题并不是都有争议,但也确实并非得到“普遍认同”,其中有些理念,就被香港《明报》的一篇文章评为“两边不讨好”。我们本就采取“价值中立”的知识立场,只对历史负责与对人民负责,面对的是真理,“两边不讨好”其实很正常。李泽厚不仅
属于中国,而且属于全世界。2010年纽约NORTON出版社出版的世界哲学选本,选了二千多年来世界最优秀的哲学家148名,从柏拉图、亚里斯多德到康德,李泽厚也入选;其中144名都是西方哲学家,东方入选的只有4名。美学家选了十三名,平均两百年一个,其中也有李泽厚。此事的意义绝不
亚于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要说“大国崛起”,这就是“崛起”的一种象征。要珍惜呵,我常对自己说。西方有一个“康”,即康德;东方也有一个“康”,即康有为。论精神资深,康德对李泽厚的影响大大超过康有为的影响。记得李泽厚有篇文章的题目是“循
康德马克思前行”,西方这两位伟大哲人对于李泽厚显然更为重要。不过,说李泽厚与康有为“同道”,还是说得过去,因为李泽厚也是“改良派”,也主张要改革不要革命。李泽厚在这个时代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他的理性人文思索,包括理性的政治思索,理性的
哲学思索,理性的伦理思索,理性的大文化思索。他最宝贵的价值是他的思想完全扬弃情绪,极为理性。在中国,几乎找不到另一个人可以和他相比。四九年之后至今六十年的中国学术,存在着两个基本弱点:一是笼统,二是情绪化。而李泽厚完全没有这两个弱点。他的思想总是带有历
史的具体性,而且总是很理性。李泽厚不是已经过时,而是未被充分认识。或者说,不是“已经过时”,而是“尚未到时”,他的思想恐怕还得三十年或五十年之后才能被充分认识。(摘编自《刘再复:李泽厚的价值尚未被充分
认识》,有删改)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李泽厚认为自己不是一个强悍的人,也不是一个十分脆弱的人,可以算是一个旷达、平和的人。B.李泽厚性格固执,不会变通。他不会刻意去讨好谁、迁就谁,虽然“腹背受责”,依然“我自岿然不
动”。C.李泽厚的学术成果涉猎范围比较广,内涵极为丰富广阔,既有广度又有深度,很有创新的味道。D.康德、马克思和康有为对李泽厚都有影响。不过,李泽厚与康有为“同道”,主张要改革不要革命。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
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A.李泽厚虽然很“不通”人情世故,但是他还是能用积极的态度对待别人跟自己不同的生活方式。B.李泽厚不仅属于中国,而且属于全世界。他在哲学和美学方面的突出贡献是中国崛起的一种象征。C.李泽厚的思想
完全扬弃情绪,极为理性,他的理性人文思索超前性强,很难被他所在的时代理解。D.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李泽厚的影响很大,晚年的李泽厚对儒家文化的一些精华内容仍有深刻印象。3.李泽厚在治学方面的表现对中学生的成长有哪些有益的启示?请结合两则材料简要回答。【答案
】1.B2.C3.①在学术上既要坚持原则,又能接受正确意见。②要重视拓宽知识面,拓展视野,培养创新能力。③求学必须追求“学”“胆”“识”兼备,学会理性思索问题。④要善于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成长的营
养,厚植文化自信根基。⑤必须重视提升自己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确保身心健康。【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B.“李泽厚性格固执,不会变通”表述错误,李泽厚不会刻意去讨好谁、迁就谁,虽然“腹背受责”,依然“我自岿然不动”,这突出的是李泽厚坚持原则,而不是“性格固
执,不会变通”。故选B。2.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C.“很难被他所在的时代理解”错。材料二“这些命题并不是都有争议,但也确实并非得到‘普遍认同’,其中有些理念,就被香港《明报》的一篇文章评为‘两边不讨好’。我们本就采取‘价值中立
’的知识立场,只对历史负责与对人民负责,面对的是真理,‘两边不讨好’其实很正常”“李泽厚不是已经过时,而是未被充分认识。或者说,不是‘已经过时’,而是‘尚未到时’,他的思想恐怕还得三十年或五十年之后才能被充分认识”中的意思是李泽厚的思想(包括理性人文思索)
未被充分认识,也会有些人理解不了,选项表述绝对,曲解文意。故选C。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由“我在原则问题上寸步不让,我不会刻意去讨好谁、迁就谁,不管在学术上还是在其他方面,这是我的性格”“只要说的有道理,对的,我都会接受,不管是谁讲的,这很正常嘛”可知,
李泽厚在治学方面的表现对中学生的成长的启示之一为:在学术上既要坚持原则,又能接受正确意见。由“李泽厚的学术……内涵极为丰富广阔,既有广度又有深度。他是一个既有原创性又有体系性的思想家,仅就他提出的独特的学术命题……”可知,李泽厚在治学方面的表现对中学生的成长的启示之二为:要重视拓宽知识面,拓展
视野,培养创新能力。由“李泽厚的学术包括哲学、文化学、伦理学、美学、思想史研究等等,内涵极为丰富广阔”可知,李泽厚具有“学”;由我们本就采取‘价值中立’的知识立场,只对历史负责与对人民负责,面对的是真理,‘两边不讨好’其实很正常”可知,李泽厚具有“胆”;由
“李泽厚在这个时代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他的理性人文思索,包括理性的政治思索,理性的哲学思索,理性的伦理思索,理性的大文化思索……他的思想总是带有历史的具体性,而且总是很理性”可知,李泽厚具有“识”,据此可知,李泽厚在治学方面的表现对中学生的成长的启示之三为:求
学必须追求“学”“胆”“识”兼备,学会理性思索问题。由“不过,说李泽厚与康有为‘同道’,还是说得过去,因为李泽厚也是‘改良派’,也主张要改革不要革命”可知,李泽厚在治学方面的表现对中学生的成长的启示之四为:要善于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成长的营养,厚植文化自信根基。
由“……还喜好旅游与散步。旅游时喜欢追寻文化遗迹,并不热衷“自然风光”。除了下雪与酷热,他几乎天天都散步,且很多时候是独自散步。每星期还去游泳一次……”可知,李泽厚在治学方面的表现对中学生的成长的启示之五为
:必须重视提升自己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确保身心健康。五、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材料一:“据台湾东森新闻、台湾中时电子报等媒体报道,台湾著名诗人、《乡愁》作者余光中先生今日辞世,享年90岁。”很多人对余光中的印象源于20世纪后期的《乡愁》。创作《乡愁》时,余光中不过四十余岁。事
实上,余先生的乡愁早已贯穿整个人生,整个诗文创作。余先生一生漂泊,从江南到四川,从中国大陆到台湾,求学于美国,任教于香港,最终落脚于台湾高雄的西子湾畔,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艺术的熏陶研习,让余先生在中西文学界享有盛誉,往返于两岸多国,却依然从未有过“归属感”。他诗文的主
题,多离不开“离乡”“乡愁”“孤独”“死亡”,读他的诗,迎面而来的是一种入骨的苍凉与顽强。1966年,不到四十岁的余先生写了《当我死时》。诗中,他想到生命的终结是返乡,回到最初的自己,踏上当年的故土,“这是最纵容
最宽阔的床,让一颗心满足地睡去,满足地想”。然而就在不久前,因为天气多变、气温偏低的缘故,余光中到医院检查后决定住院静养,没想到疑似中风,肺部感染,故而转进加护病房。旅居在外的女儿们也从国外赶回,谢绝采访。12月14
日,这位文坛的“璀璨五彩笔”过世,享年90岁,亲人与文坛好友十分伤痛。——选自陶澜《光辉译者心》材料二:毕业没几年,余光中被派去美国爱荷华大学留学。那时,台湾和美国的现代化程度差别很大。余光中虽然热爱西方诗歌,但一想到美国人瞧不上台湾,心里就觉得委屈。加上那年家里也发生一些大事:母亲去世,自己同妻
子新婚才两年,大女儿刚出生,还没看清孩子的脸,他就匆匆地出发了。每一个孤寂的长夜里,他都想回到台湾,回到“蓝星”诗社,和朋友们一起为中国的现代诗奋斗。1964年,三十六岁的余光中回到台湾,他质问自己,怎么都已经三十六岁了?拜伦
、徐志摩,都在这一年结束生命;王勃、济慈,不到这年纪,便合上了诗集,竖起了石碑。那一年余光中唯一的儿子出生仅三天就夭折了。丧子之痛加上诗人对于“我是谁”的质问,使他心力交瘁。好在美国的音乐,在一定程度上使他获得救赎。余光中非常喜欢美国西部的民歌,南部的蓝调以及新生事物摇滚乐。特别是摇滚乐,甚至影响
了他一个时期的创作风格。他在散文集中大量介绍了摇滚乐,并将西方音乐的节奏融入诗中,借此抒发心中的很多不平。连余光中自己也没想到,他的这些诗歌被杨弦拿去谱了曲,继而引发了台湾的第一波校园民谣风潮。“给我一把吉他和一肩风里飘飘的长发……”当时杨弦被余光中这些极富旋律感和节奏感的文字所
打动,将《江湖上》等诗改编成歌曲,如今最为海内外读者所熟知的《乡愁》也是其中之一。1971年至1972年间,余光中在台湾写下了《乡愁》。他回忆说,当时二十分钟一气呵成,“不是因为我才思敏捷,而是因为离开大陆二十多年,这种感觉在心里也就酝酿了
二十多年”,后来《乡愁》在大陆被选入教科书,电视台也用,很多人都会背。2009年,导演陈怀恩接拍余光中传记纪录片《逍遥游》。片中除了日常工作生活状态外,导演还安排余光中带着夫人到垦丁——余光中在台湾唯一写过游记的地方——故地重游。余光中一路为夫人解释景物,还在海边童心大发,打起了水漂,并传授诀窍
——石头要扁,形状要圆,出手要快,脱手要平稳而飞旋——出水为鸟,入水为鱼。——选自《余光中:中国文字的炼丹人》材料三:他还是那本赫赫有名的《梵·高传》的中译本第一人。余光中大学毕业两年后的那段时间,他的妻子范我存一直不在他身边,日益浓郁的思念之情把他的身体和精神状况推向了深
渊。“那是我一生最烦恼的时期,身多病而心常乱,几乎无日安宁。”就在这个时候,一次偶然的机会里,他读到了欧文·斯通的《梵·高传》英文本。正是这本书,使余光中像崇拜梵·高的绘画一样崇拜起梵·高的“苦难”来。他决定翻
译此书。他把自己的大计划与梁实秋先生商量。恰好梁实秋先生也读过这本奇书,可是觉得书太长,又牵涉到许多西方艺术史上的专业问题,就劝初涉译事的余光中不如节译算了。但余光中认定,一本书既然值得翻译,就该全译,否则干脆不译。一动手翻译,果然艰难。余光中后来回忆道:“本已身心俱疲,又决定要揽下这么一件
大工程,实在非常冒险。开始的时候,只觉不胜负担,曾对朋友说:‘等到我译到梵·高发疯的时候,我自己恐怕也要崩溃了。’可是随着译事的进展,我整个投入了梵·高的世界,朝夕和一个伟大的心灵相对……在一个元气淋漓
的生命里,在那个生命的苦难中,我忘了自己小小的烦恼……就这样,经过十一个月的净化作用,书译好了,译者也度过了难关。梵·高疯了,自杀了,译者却得救了。”——选自新浪网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乡愁》是余光中的代表作,
还曾被改编成歌曲,选入大陆的教科书。虽然他写下《乡愁》的时候不过四十余岁,但他的一生都在书写乡愁,找寻精神的栖所。B.余光中到美国留学,内心非常不愿意。异地他乡的孤寂,母亲的去世,他自己新婚不久,孩子刚出世,匆匆而别让他很不舍,每晚他都盼望着能够回到台湾。C.余光中在回忆
《乡愁》创作时说,“不是因为我才思敏捷,而是因为离开大陆二十多年,这种感觉在心里也就酝酿了二十多年”,表达出一种对祖国的深情。D.“梵·高疯了,自杀了,译者却得救了”一句,是说余光中投入了梵·高的苦难世界,与梵·高伟大的心灵相对,忘记了自身的小小烦恼,获得了精神上的力量。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余光中笔下的主题多离不开“离乡”“乡愁”“孤独”“死亡”,给人以苍凉之感,所以他虽然一生往返于两岸多国,却从未有过“归属感”。B.从美国回到台湾,余光中已经三十六岁,相
比大器早成者,他感叹自己“老而无成”,丧子之痛加上他对于“我是谁”的质问,使他心力交瘁,对前途、对生活失去了信心。C.梁实秋也是位伟大的译者,材料三中写梁实秋则主要运用了反衬手法,以梁实秋面对困难时的退缩来反衬余光中知难而上的优秀品质。D.材料中多处了
引用了余光中本人的话,这样写增加了传文的真实性,也更容易让读者深入到传主本人的内心世界中去。3.余光中先生不仅仅是文坛上的“璀璨五彩笔”,在他的身上更闪耀着巨大的人格魅力。请根据材料概括其人格魅力。【答案】1.B2.D3.(1)勇于挑战,余光中刚毕业就要翻译《梵·高传》这样有难度的作品;(2)
坚持不懈,在翻译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他都能够不放弃;(3)对故乡和祖国浓浓的思念与爱;(4)童心未泯,拍摄纪录片时为夫人解释景物,打水漂;(5)有责任感,有担当精神,余光中表示要为中国的现代诗奋斗。【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B.“内心非常不愿意
”错误。原文“毕业没几年,余光中被派去美国爱荷华大学留学。那时,台湾和美国的现代化程度差别很大。余光中虽然热爱西方诗歌,但一想到美国人瞧不上台湾,心里就觉得委屈”,余光中是因为“想到美国人瞧不上台湾,心里就觉得委屈”,没有表达内心非常不愿意去美国的意思。故选B。2.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
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A.“所以他虽然一生往返于两岸多国,却从未有过‘归属感’”错误。“离乡”“乡愁”“孤独”“死亡”是余光中的诗文主题,与“未有过‘归属感’”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他没有“归属感”是因为“一生漂泊,从江南到四川,从中国大陆到台湾,求学于美国,任教于香港,最终
落脚于台湾高雄的西子湾畔”。B.“对前途、对生活失去了信心”错误。由“好在美国的音乐,在一定程度上使他获得救赎”可知,并非对前途、对生活失去了信心。C.“材料三中写梁实秋则主要运用了反衬手法,以梁实秋面对困难时的退缩来反衬余光中知难而上的优秀品
质”错误。写梁实秋劝说余光中放弃翻译《梵·高传》是为了表现余光中迎难而上的精神,且梁实秋只是劝说余光中作为初涉译事者要量力而行,不能说他面对困难退缩。故选D。3.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由“一次偶然的机会里,他读到了
欧文·斯通的《梵·高传》英文本。正是这本书,使余光中像崇拜梵·高的绘画一样崇拜起梵·高的‘苦难’来。他决定翻译此书”“恰好梁实秋先生也读过这本奇书,可是觉得书太长,又牵涉到许多西方艺术史上的专业问题,就劝初涉译事的余光中
不如节译算了。但余光中认定,一本书既然值得翻译,就该全译,否则干脆不译”可概括出:勇于挑战,余光中刚毕业就要翻译《梵·高传》这样有难度的作品;由“一动手翻译,果然艰难。余光中后来回忆道:‘本已身心俱疲,又决定要揽下这么一件大工程,实在非常冒险。开始的时
候,只觉不胜负担,曾对朋友说:‘等到我译到梵·高发疯的时候,我自己恐怕也要崩溃了。’可是随着译事的进展,我整个投入了梵·高的世界,朝夕和一个伟大的心灵相对……在一个元气淋漓的生命里,在那个生命的苦难中,我忘了自己小小的烦
恼……就这样,经过十一个月的净化作用,书译好了,译者也度过了难关。梵·高疯了,自杀了,译者却得救了。’”可概括出:坚持不懈,在翻译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他都能够不放弃;由“1971年至1972年间,余光中在台湾写下了《乡愁》。他回忆说,当时
二十分钟一气呵成,‘不是因为我才思敏捷,而是因为离开大陆二十多年,这种感觉在心里也就酝酿了二十多年’”可概括出:对故乡和祖国浓浓的思念与爱;由“余光中一路为夫人解释景物,还在海边童心大发,打起了水漂,并传授诀窍——石头要扁,形状要圆,出
手要快,脱手要平稳而飞旋——出水为鸟,入水为鱼”可概括出:童心未泯,拍摄纪录片时为夫人解释景物,打水漂;由“每一个孤寂的长夜里,他都想回到台湾,回到‘蓝星’诗社,和朋友们一起为中国的现代诗奋斗”可概括出:有责任感,有担当精神,余光中表示
要为中国的现代诗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