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课件24张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PPT
  • 阅读 1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24 页
  • 大小 77.877 KB
  • 2024-10-29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1.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课件24张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1.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课件24张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1.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课件24张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21 已有1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24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1.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课件24张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pptx,共(24)页,77.877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43070c0d1ef2388eb93d068086a5796c.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由)(点)(求)(赤)(在尊长近旁陪坐)古人有姓、名、字以及号。称名表示上对下、长对幼亲昵的称呼或自谦的称呼。称字表示尊敬,平辈之间或下对上、

卑对尊的称呼。说明:“侍”是倍侍长者,长者是孔子,孔子在文中被省略了,没有写出来,是学生陪老师。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陪着孔子坐。是孔子引导他的学生畅谈人生理想的一个片段。本文通过孔子和四个学生的谈话,以言志为线索写出了学生们的志趣、性格,表达了孔子的思想、态度。子路、曾皙(xī)、冉(rǎ

n)有、公西华侍坐。译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四人在孔子近旁陪坐。子曰:“以吾一日长(zhǎng)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孔子说:“因为我年纪比你们大一点,你们不要凭这个原因就

不敢说话了。你们平日说:‘(别人)不了解我!’假如有人了解你们,那么(你们)打算怎么做呢?”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shèng)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bì)及三年,可使有勇,且

知方也。”子路急遽而不加考虑地回答说:“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中等诸侯国,夹在几个大国之间,加上有军队来攻打它,接下来又有饥荒;如果让我治理这个国家,等到三年后,就可以使人有保卫国家的勇气,而且还懂得合乎礼义的行事准则。”夫子

哂(shěn)之。孔子对着他微微一笑。“求,尔何如?”“冉有,你怎么样?”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sì)君子。”冉有回答说:“一个纵横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国家,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后,就可以使老百姓富足起来。至于礼乐教化,自己的能力是

不够的,那就得等待君子来推行了。"“赤,尔何如?”“公西华,你怎么样?”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公西华回答说:“我不敢说我能胜任,但愿意在这方面学习。宗庙祭祀的工作,或者是诸侯会盟及

朝见天子的时候,我愿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小司仪。”“点,尔何如?”“曾皙,你怎么样?”鼓瑟希,铿(kēng)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zhuàn)。”曾皙弹瑟的声音渐渐稀疏下来,铿的一声,放下瑟站起身来,回答说:“我和他们三人的志向不一样。"子

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孔子说:"那有什么关系呢?也不过是各自谈自己的志向罢了。”曰:“莫(mù)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yí),风乎舞雩(yú),咏而归。”曾皙回答说:“暮春时节,春天的衣服已经穿定了,(我和)五六个成年人,六七名少年,在沂水游泳后,在

舞雩台上吹吹风,唱着歌回家。”夫子喟(kuì)然叹曰:“吾与点也。”孔子长叹一声说:“我赞同曾皙啊。”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路、冉有、公西华都出去了,曾皙最后走。曾皙问孔子:“他们三位的话怎么样?”子曰:

“亦各言其志也已矣!”孔子说:“也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罢了!”曰:“夫子何哂由也?”曾皙说:“您为什么笑子路呢?”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孔子说:“治国要用礼,可是他(子路)的话毫不谦让,

所以我笑他。”“唯求则非邦也与?”“难道冉有讲的不是国家大事吗?”“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怎么见得纵横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地方的事就不是国家大事呢?”“唯赤则非邦也与?”“难道公西华所讲的不是国家大

事吗?”“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宗庙祭祀、诸侯会盟和朝见天子,不是诸侯的大事又是什么呢?如果公西华只能给诸侯做一个小相,那么谁又能给诸侯做大相呢?”注释:侍:侍奉,本指侍立于尊者之旁侍坐:此处指执弟子之礼,

侍奉老师而坐以吾一日长乎尔:以,因为;长,年长;毋吾以也:吾,作“以”的宾语,在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以,同“已”,是“止”的意思。一说这里的“以”是动;毋,不要居则曰:(你们)平日说。居,平日,平时不吾知:即"不

知吾",不了解我则:连词,那么,就何以:用什么(去实现自己的抱负)。以,动词,用率尔:急遽而不加考虑的样子。尔,相当于“然”,……的样子千乘之国:有一千辆兵车的诸侯国。在春秋后期,千乘之国是中等国家。乘:兵车。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

春秋时,一辆兵车配甲士3人,步卒72人摄乎大国之间:摄,夹处;乎:于,在。加之以师旅:有(别国的)军队来攻打它;加,加在上面;师旅,指军队,此特指侵略的军队。古时两千五百人为一师,五百人为一旅因之以饥馑:接

连下来(国内)又有饥荒。因,接续;饥馑,泛指饥荒为之:治理这个国家。为,治比及:等到且:连词,并且方:合乎礼仪的行事准则哂(shěn):微笑,这里略带讥讽方:见方,纵横。计量面积用语,多用以计量土地如:连词,表选择,或者足:使动用法,使……富足如:连词,或者。表提起另一话题,作“至于”

讲其:那以:把。后边省宾语“之”俟:等待能:动词,能做到,胜任焉:这里作指示代词兼语气词,指代下文“小相”这种工作如:连词,或者会:诸侯会盟同:诸侯共同朝见天子端:古代的一种礼服章甫:古代的一种礼帽。这里都是名词用作动词,

意思是“穿着礼服,戴着礼帽”愿:愿意相:在祭祀、会盟或朝见天子时主持赞礼和司仪的人焉:兼词,于是,在这些场合里鼓:弹瑟:古乐器希:同“稀”,稀疏,这里指鼓瑟的声音已接近尾声舍:放下作:立起来,站起身撰:才具,才能伤

:妨害乎:语气词,呢莫春者,春服既成:莫春:指农历三月;莫,通“暮”;既:副词,已经冠:古时男子二十岁为成年,束发加冠冠者五六人,童六七人:几个成人,几个孩子;五六,六七,都是虚数喟然:叹息的样子与:赞成后:动词,后出夫子

何哂由也:何,为什么为国以礼,其言不让:要用礼来治理国家,可他说话却不知道谦虚。以:介词。靠,用;让:礼让,谦逊唯求则非邦也与:唯,难道;邦:国家,这是指国家大事;与,同“欤”,疑问语气词一词多义如:(1)如或知尔(连词,如果)(2)如五六十

、如会同(连词,或者)(3)如其礼乐(连词,表示另提一事,至于)(4)沛公起如厕(动词,到……去,往)(5)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动词,比得上)以:(1)以吾一日长乎尔(介词,因为)(2)毋吾以也(通

“已”,停止)(3)则何以哉(动词,做)(4)加之以师旅(介词,用)(5)以俟君子(连词,表目的,来)(6)为国以礼(介词,用)方:(1)方六七十,如五六十(名词,纵横,方圆)(2)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名词,道,指

是非准则)通假字1、鼓瑟希(希,通“稀”,稀疏)2、莫春者(莫,通“暮”)3、唯求则非邦也与(与,通“欤”,语气词)4、毋吾以也(以,通“已”,停止)词类活用1、端章甫(名词作动词,穿礼服、戴礼帽)2、鼓瑟希(鼓

:名词作动词,弹奏)3、风乎舞雩(风:名→动,吹风、乘凉)4、三子者出,曾皙后(后:名词作动词,落在后面)5、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小,大:形容词作名词,小事,大事)文言句式1、宾语前置句(1)毋吾以也(即,毋以吾也)(这一句还是省略句)(2)不吾

知也(即,不知吾也)(3)则何以哉(即,则以何哉)(4)尔何如(即,尔如何)2.省略句(1)可使有勇,且知方也(“使”后省略宾语)3、状语后置句(1)以吾一日长乎尔(2)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3)浴乎沂,风乎舞雩(4)异乎三子者之撰(5)为国以

礼孔子问志-学生言志-孔子评志子路(仲由)志:治理一个受大国侵略而且遭受饥荒的千乘之国,并保证三年内使人民勇于作战并懂得义理。侧重强国性格:有抱负,自信,却鲁莽、轻率。整体感知文章主要围绕哪个字讨论?(“志”字)如果第一段将它命名为“孔子问志”,那么接下来可以将全文分

为几部分,分别是什么“志”?第一部分(从开头到“则何以哉”):孔子问志。第二部分(从“子路率尔对曰”到“吾与点也”)弟子述志。第三部分(从“三子者出”到结束)孔子评志。冉有(求)志:治理一个小国,三年内使人民富足。至于礼乐教化,还难办到

。侧重富民性格:谨慎小心,谦虚退让公西华(赤)志:能在诸侯举行祭祀或会盟时担任一个“小相”。侧重以礼治邦性格:谦恭有礼,娴于辞令。用自己的语言,形象地复述曾皙的一段话。暮春时节,微风习习,吹动我轻薄的衣裳,我要邀约五六位情投意合的朋友,带上六七个童子,去一路领略

春天的气息。我们将去沂水中洗去尘土,到舞雩台上临风起舞,兴尽时放歌而归。简析孔子对三人述志的态度。孔子对四弟子的态度:子路——哂之;冉有——叹之;公西华——惜之;曾皙——与之对子路:赞成他的治国志向,但认为他谈话的内容和态度不够谦虚,这属于“其言不礼”。对冉有:没有正面加以评论,但可以看

出是满意的。对公西华:认为他低估了自己完全可以担任更重要的工作。孔子为什么“哂由”呢?孔子所哂是子路“为国以礼,其言不让”。孔子在乎的是“礼”。《礼记˙曲礼》上说:“侍于君子(长者),不顾而对,非礼也。”清代刘宝楠《论语正义》也说:“四子以子路为年长,自当

先对,但亦当顾望,不得急遽先三人也。孔子自己说,“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论语˙季氏》)。和长者打交道所忌有三:不该你说却说了叫急躁,该你说却不说叫隐匿,

不看长者脸色而率性直说叫做睁眼瞎。子路错不在欲治理“千乘之国”,错在“躁”与“瞽”,因而被孔子“哂”了。孔子为什么要“与点"呢?①曾点展示的是一幅老师带领学生在春天水旱时行祈雨礼,以求得丰年的场景,进一步可知他想要通过师生共同努力,实现孔子以“礼”治国的理想。②从另一个角度,结合孔

子的思想来分析。孔子政治上主张“礼治”,即以礼治理国家。孔子的“志”是什么?1、本文体现了儒家思想的核心——礼让——为国以礼,为人以让。2、曾皙的理想就是孔子的理想。你觉得孔子是怎样的一位老师?孔子是一位爱护学生,坚持以正面教育为主

、循循善诱的老师。课文中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描写了孔子?试着分析一下孔子的形象。语言描写、神态描写首先,文章写出了孔子的理想抱负。孔子要求弟子“各言其志”,他自己并没有“言其志",但我们可以从他对弟子们“言志”的态度及评论中了解他的志向。孔子赞

同曾皙的说法,是因为曾皙所描绘的太平盛世的景象,正是他所渴望和追求的。其次,文章还写出了作为师长的既能严格要求学生,又和蔼可亲,善于启发和诱导的特点。孔子提出话题,要求学生言志,选择的是人生的重大课题,这是对学生的最大的关心与教育。师生在谈话,曾皙却在一旁鼓瑟,可见师生关系的融洽,谈话气氛的和谐。

曾皙提出疑问,孔子又耐心给以解答。由此可以看出,孔子并不是可畏的圣人,而是一位可敬、可亲的师长。总结《侍坐》章是孔子因材施教的范例。一位教育的先师和一群求知的学生,留下一场著名的对话,其教育场景让人回味。文章通过老师和四

个学生的对话,以言志为线索,不蔓不枝,再现了学生的志趣、性格和教养,也表达了老师的思想、情感和态度。子路的率直、冉有的礼让、公西华的谦虚,曾皙的洒脱、孔子的循循善诱,通过师生畅言,其神态表现得栩栩如生。值得一提的是,文章运用生活画面来表现社会理想和政治抱负,把深刻的哲理蕴含于诗情画意

之中,很有些言虽尽而意无穷的韵味。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324638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