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河南省“领军考试”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含答案.docx,共(13)页,1.258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3269cf9050ce642a84cd39906c3fb78b.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河南省2020—2021学年度下期期中考领军考试高二地理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2.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用0.5mm黑色笔迹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共24题,每小题2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下图是尼日尔河流域简图,下表是尼日尔河五个水文站测得的多年平均水文数据。据此回答1〜2题。1.造成尼亚美水文站年径流量略小于迪雷水文站的主要因素是A.年降水量B.下渗和蒸发C.工农业用水D.湖泊调节2.洛科贾水
文站及其下游河段年输沙量明显大于其他河段的主要原因是A.植被覆盖率低B.上游来沙多C.地势起伏大D.年径流量大山打根地处加里曼丹岛东北部,是马来西亚的著名良港和特色旅游目的地。下面左图示意山打根地理位置
及周边海陆轮廓,右图为山打根气候资料统计图。据此回答3〜5题。3.到山打根旅游时可能见到A.枫树成林B.斑马成群C.台风经过D.碧海金沙4.从气候角度考虑,到山打根旅游体验最佳的时段是A.3一5月B.6—8月C.9—11月D.12月一次年2月5.与外海相
比,1月山打根所在海湾A.盐度较高B.透明度高C.风浪较小D.水位较低塔纳湖,是埃塞俄比亚最大的湖泊,由火山熔岩阻塞河道而成,发源于该湖泊的阿巴伊河是尼罗河的主要源头之一。下图示意塔纳湖位置及附近地形,据此回答6〜7题。6.枯水期在
阿巴伊河河道中最可能见到的岩石是A.石灰岩B.玄武岩C.大理岩D.花岗岩7.塔纳湖和阿巴伊河的水量最大的季节是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下图中实线和虚线分别是某区域1月、7月平均气温等值线,读图回答8〜9题。8.造成甲地1月、7月气温等值线均向南弯曲的原因是A.纬度B.海陆位置C.地形地
势D.洋流9.图中四地气温年较差最小的是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读南北半球不同纬度人口比重图,回答10—11题。10.造成南北半球人口比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纬度位置B.气候条件C.地形类型D.陆地面积11.世
界人口集中分布区一般A.位于内陆地区B.气候温和湿润C.位于中高纬度D.昼长季节变化最小在北极圈内的格陵兰岛、美国的阿拉斯加和加拿大的北冰洋沿岸,因纽特人用厚厚的冰砖筑成冰屋来适应严寒的气候。冰屋直径平均约四五米,“深挖
坑、高筑台”是内部的显著特点。下图为冰屋的横截面示意图。据此回答12〜14题。12.关于冰屋保暖防寒的原理的叙述,正确的是A.冰砖能将太阳辐射透射进室内B.出入口能阻挡冷空气进入室内C.运用冰的导热性,使室内外
热量及时交换D.巧妙运用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沉的原理13.冰屋各结构的主要功能,说法正确的是A.高台方便储藏物品B.窗户上的冰砖透射阳光,增加光照C.深坑用于生活起居D.出入口设置低矮,可躲避野生动物14
.出入口最适宜的朝向是A.东北B.西北C.东南D.西南泥炭又称草炭或泥煤,是一种经过数千年演化形成的富含水分的有机质聚集物。泥炭应用广泛,可为种植业和园艺业的发展提供天然肥料,可作为化工原料的添加剂、能源等。下图所示地区泥炭资源丰富,当地泥炭资源开采历史悠久,并大量出口。据此回答15—16题。15
.图示区域泥炭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A.夏季高温多雨,水热充足B.森林草原广布,有机质来源多C.地势起伏大,排水速度快D.微生物活跃,有机质分解快16.和直接出口泥炭相比,利用泥炭发展火电对该地区的有利影响是A.延长产业链,提高工业附加值B.提高森林覆盖率,防治水土流失C.减少污染排放
,提升空气质量D.提升泥炭开采量,扩大销售市场位于南美洲西北部的厄瓜多尔西临太平洋,其首都基多位于安第斯山脉,瓜亚基尔为厄瓜多尔最大的港口,全年少有风浪袭击。下图为厄瓜多尔示意图。据此回答17—18题。17.厄瓜多尔城市的分布格局及成因是A.东部城市分布较少,是因为缺乏水源
B.中部城市分布较多,是因为气候凉爽C.南部城市分布较少,是因为地势崎岖D.西部城市分布较多,是因为河运发达18.瓜亚基尔港全年少有风浪袭击,其主要原因有①处于赤道无风带附近②受河水的顶托作用③山脉阻挡信风④
岛屿的屏障作用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南极“绿洲”不是树木花草之地,而是指没有冰雪覆盖的地方。泰勒谷(77%,163°E)是一个典型的南极“绿洲这里地层稳定,谷地边坡陡峭,呈“U”型,谷内布满褐色或黑色细碎的砂石。谷底的邦尼湖表面冻结着一层2—3米厚的冰,冰下湖水水温亦随深度增加而升高。
据此回答19〜20题。19.泰勒谷成为典型的南极“绿洲”,主要是因为谷内A.常年干旱少雪B.气候温和湿润C.狭管效应显著D.地表砂石广布20.邦尼湖湖底水温较高主要是由于A.地热资源丰富B.冰层厚,湖水与大气热量交换少C.太阳
辐射强烈D.大气逆辐射强读世界某区域酸雨分布图,回答21〜22题。21.图示区域酸雨严重的原因是①经济发达,耗能多,酸性气体排放多②植被破坏,吸收二氧化碳能力减弱③气候湿润,降水多④纬度高,气温低,制暖耗能多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22.影响图示区域酸雨扩散的盛行风是A.西北风B.东北风
C.东南风D.西南风读尼泊尔部分地理事物分布图,回答23~24题。23.影响该国城市分布的主要因素是A.降水B.地形C.矿产资源D.交通24.该国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是A.生产规模大B.商品率高C.种植小麦和饲养绵羊相结合D.机械化水平
低二、非选择题:共52分。(一)必考题:(共32分,本题包括2小题)25.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16分)阿姆河是中亚水量最大的内陆河一咸海的两大水源之一,源于帕米尔高原东南部海拔4900米的高山冰川。阿姆河流域南北长950公里,塔希亚托斯村以
下为阿姆河三角洲,它是汉流纵横交错的缓斜平原。下图示意近年来阿姆河三角洲地下水水位变化情况(正值表示地下水位上升,负值表示地下水位下降)。(1)简述阿姆河三角洲的形成过程。(6分)(2)说明阿姆河三角洲灌溉农业区地下水位的变化规律,并简析
其人为原因。(6分)(3)推测阿姆河三角洲灌溉农业区地下水位变化可能对该地区地理环境的影响。(4分)26.读澳大利亚部分地区水系图,完成下列问题。(16分)(1)乙地和甲地纬度大致相同,但其年降水量明显多于甲地,试分析其原因。(6分)(2)从气候角度,简析图示区域北部沿海地区多季节性河流
的原因。(4分)(3)甲地是澳大利亚主要牧牛区之一,分析该地发展牧牛业的优势条件。(6分)(二)选考题:共20分。只能选作A中的二题或B中的二题作答,如果A、B都做,以选做题A计分。选做题A:[选修3旅游地理]2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
问题。(10分)江西广昌传统莲作文化系统是中国第四批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其所在地广昌县,是江西省第二大河流抚河的发源地,因盛产白莲而被称为“中国白莲之乡”,目前每年种植白莲10万亩左右。据考证,广昌白莲种植最早的文字记载是公元8
世纪,至今已有1300多年。广昌白莲栽培规模宏大,气势壮观;在山间谷地,梯田,冲积平原,盆地中均有种植;莲田或为单独的大片莲田,或与老树竹林、山水村庄相依,或与丹霞怪石、河流湿地结合。(1)从气候、地形角度
,分析广昌县传统莲作文化景观的形成原因。(4分)(2)试列举广昌县传统莲作文化景观的欣赏方法。(6分)2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10分)罗凡涅米位于赫尔辛基以北800公里,面积101平方公里,人口35000,是芬兰北部政治
、经济、文化与旅游中心。游客来到这里首先做两件“大事”:第一是都要把双脚横跨在北纬66度33分的北极线上拍一张留念照,第二是领取自己进入北极圈的证书。这两份材料将被游客们当作重要的旅游文件而终生保存。游客可以游览圣诞老
人村,同圣诞老人零距离沟通。另外还有不可错过的圣诞乐园,那是一所四季开放的公园,永远弥漫着飘渺的圣诞浓情。罗凡涅米的主要名胜还包括北极中心和拉普兰省立博物馆、拉普兰森林博物馆、拉努阿(Ranua)野生动物园、人类学博物馆、罗凡涅米
艺术馆以及大大小小的驯鹿农场。评价罗凡涅米旅游业的发展条件。选做题B:[选修6环境保护]2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10分)古泊善后河是苏北地区行洪排涝的骨干河道,近年来,受沿线污染汇入影响,河道水质超标事件时有发生。古泊善后河汇水范围内以农业种植区为主,沿线分布
有多个乡镇,无大型工业园区,仅有零散分布的少量小型工业企业,沿河有小规模水产养殖区。下图是2016—2020年古泊善后河逐月水质指数变化,水质指数越大,水污染越严重。(1)描述古泊善后河水质指数的季节变化特征,并说明其形成的自然原因。(4分)(2)说明
改善古泊善后河水质可采取的措施。(6分)2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10分)明清时期,山西是我国蝗灾多发地,但不同季节蝗灾发生频率的变化显著(见图1),且山西境内不同地区蝗灾频率也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异(见图2)。蝗灾发生后,政府和民间都采取了一定的应对措施,然而,蝗灾对普通老百
姓的危害仍旧很大。(1)指出明清时期山西省蝗灾的时空分布格局。(6分)(2)推测明清时期山西省应对蝗灾可能采取的措施。(4分)2020—2021学年度下期期中考高二地理参考答案与解析1.【答案】B【命题意图】该题以非洲尼日尔河为背景,考査河流水文特征的知识,重在考査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
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迪雷到尼亚美之间降水稀少,气候干旱,且纬度高,蒸发强,地表易形成沙质物质,下渗多,造成下游的尼亚美年径流量小。2.【答案】D【命题意图】该题以非洲尼日尔河为背景,考査河流水
文特征的知识,重在考査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解析】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洛科贾及其下游年径流量大,侵蚀和搬运能力强,造成洛科贾水文站及其下游河段年输沙量明显大于其他河段。3.【答案】D
【命题意图】该题以东南亚部分区域为背景,考査区域自然环境特征的知识,重在考査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解析】通过图文资料进行区域定位可知,山打根为热带雨林气候,枫树为温带落叶树种
,故该地不会出现枫树成林的景观,故A错;斑马主要生活在热带草原区,故该地也不会出现斑马成群的景观,故B错;因该地位于6°N,虽然附近海域海面广阔,气温较高,但因纬度低,地转偏向力小,一般不会有台风经过,故C错;该地地处热带海边,故到山打根旅游时可能见到
碧海金沙。故D正确。4.【答案】A【命题意图】该题以东南亚部分区域为背景,考査区域气候的知识,重在考査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解析】该地为热带雨林气候,较为湿热,故旅游资源观赏和体验的
最佳时段应是降水较少的时期。由山打根气候资料统计图可知,该地降水较少的时段为3—5月。故A正确,B、C、D错误。5.【答案】C【命题意图】该题以东南亚部分区域为背景,考査区域自然环境特征的知识,重在考査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
知识的能力。【解析】由气候资料统计图可知,1月该地降水较多,地表径流量较大,受其影响,海湾内海水盐度较外海有所下降,故A错;因汇入海湾内的地表径流此时较多,故海水透明度较外海明显偏低,故B错;1月气压带风带偏南,该地受东北信风的影响,外海风浪较
大,但受海陆轮廓影响,海湾内的风浪较小,故C正确;受东北信风的影响,外海海水流入海湾,加之地表径流的大量汇入,故海湾内的水位高于外海,故D错。6.【答案】B【命题意图】该题以非洲部分区域为背景,考査区域地表形态塑造的知识,重在考査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解析
】由材料可知,塔纳湖由火山熔岩阻塞河道而成,阿巴伊河发源于塔纳湖,塔纳湖和阿巴伊河所在区域最可能见到喷出型岩浆岩,玄武岩属于喷出型岩浆岩。7.【答案】B【命题意图】该题以非洲部分区域为背景,考査区域气候的知识,重在考査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解析】结合图中经纬度和世界
气候分布规律可知,该区域为热带草原气候,属于夏雨型,夏季降水多,河流和湖泊补给水源充足,水量大。8.【答案】C【命题意图】该题以北美洲部分区域为背景,考査影响气温的因素的知识,重在考査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
识的能力。【解析】根据图中信息可知,甲地位于北美洲西部,山地地形,地势较高,造成冬夏季气温均低于同纬度地区,等温线向低纬度(南)方向弯曲。9.【答案】C【命题意图】该题以北美洲部分区域为背景,考査等值线的判读技能,重在考査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
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解析】气温年较差是一年中最热月均温和最冷月均温的差值,结合图中等值线可判断出四地1月、7月气温,进而计算出四地气温年较差,其中丙地气温年较差最小,在8°C—20°C之间。10.【答案】D【命题意图】该题以南北半球不同纬度人口分布比重图
为背景,考査世界人口分布的知识,重在考査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解析】人类主要生存在陆地上,北半球陆地面积大于南半球,造成北半球人口比重大于南半球。11.【答案】B【命题意图】该题以南
北半球不同纬度人口分布比重图为背景,考査世界人口分布的知识,重在考査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北纬20。-60。集中了世界将近80%的人口,说明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北温带,气候温和
;沿海地区气候较为湿润,更加有利于人类活动开展,往往人口稠密,而内陆地区一般人口较为稀少。12.【答案】D【命题意图】该题以因纽特人的冰屋为背景,考査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的知识,重在考査学生调动和运用地理信息、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解析】
冰砖厚度较大,不能透射太阳辐射,A错误;出入口不能完全阻挡冷空气进入室内,B错误;冰是热的不良导体,且室外温度低,不应该与室外进行热量交换,应该保持热量不散失,C错误;深挖坑、高筑台的目的就是为了冷空气下沉、热空气上升,D正确。故选D。1
3.【答案】B【命题意图】该题以因纽特人的冰屋为背景,考査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的知识,重在考査学生调动和运用地理信息、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解析】冰屋内冷空气下沉、暖空气上升,生活起居应在高台上,储存食物在深坑中,A、C错误。北极圈内纬度高,太阳高度角小,冰砖可透射阳光,增加冰屋内部
光照,B正确。出入口设置低矮,主要是减少进入室内的冷空气,躲谜野生动物不是主要目的,D错误。故选B。14.【答案】D【命题意图】该题以因纽特人的冰屋为背景,考査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的知识,重在考査学生调动和运用地理信息、综合分析地理问
题的能力。【解析】西南方向位于背风地带(北极盛行极地东风,即东北风),且光热条件较好,利于提高温度。故选D。15.【答案】B【命题意图】该题以波罗的海东部地区为背景,考査区域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知识,重在考査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
力。【解析】该地纬度高,气温较低,微生物不活跃,A、D错误;泥炭是一种经过数千年演化形成的富含水分的有机质聚集物,该地气候温和湿润,森林、草原广布,有机质来源充足,易形成泥炭,B正确;排水速度快将导致地表土层中含水量较少,不利于泥炭的形成
,C错误。16.【答案】A【命题意图】该题以波罗的海东部地区为背景,考査区域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的知识,重在考査学生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解析】利用泥炭发展火电有助于延长产业链,提高工业附加值,A正确;但是,燃烧泥炭发电会造成空气污染,C错误;利用泥
炭发电和提高森林覆盖率及提升泥炭开采量无关,B、D错误。17.【答案】B【命题意图】该题以南美洲部分区域为背景,考査城市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的知识,重在考査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解析】厄瓜多尔位于赤道
附近,其海拔较低的地区潮湿闷热,而海拔较高的中部地区气候相对凉爽,适宜人类居住,所以城市分布较多。B正确,A、C、D错误,故选B。18.【答案】D【命题意图】该题以南美洲部分区域为背景,考査区域自然环境特征的知识,重在考査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解析】根据图示信息可知,瓜亚基尔港出海口有一座普纳岛,它对风浪的阻挡作用明显,该地位于赤道附近,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的时间较长,处于赤道无风带附近,风力小。①④正确,故选D。19.【答案】C【命题意图】该题以南极“绿洲”为背景,考査城市区域自然环境特征的知
识,重在考査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解析】根据题意,南极“绿洲”是指南极没有冰雪覆盖的地方。而南极虽然气候干旱,但多年累积的积雪冰层较厚,而泰勒谷的“绿洲”显然不是因为常年干旱
少雪,A项错误。气候温和湿润更是不合理,B项错误。泰勒谷谷地边坡陡峭,呈“U”型,南极多烈风,加上地形的狭管效应,使得谷内风更加强劲,雪被吹走,故而形成“绿地”,C项正确。地表的砂石广布,砂石的比热较冰低,更易有冰雪覆盖,D项错误。故选C。20.【答案】B【命题意图】该题以南极
地区为背景,考査城市区域自然环境特征的知识,重在考査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解析】据材料可知,邦尼湖表面冻结着一层2—3米厚的冰,阻挡了湖水与大气之间的热
量交换,B项正确。这里地层稳定,地热资源不丰富,A项错误。南极地区太阳辐射弱,冰层下的湖底更不易接收太阳辐射,C项错误。南极气候干旱,大气逆辐射弱,且冰层下湖水无法与大气接触,D项错误。故选B。21.【答案】C【命题意图】该题以欧洲酸雨分布为背景,考査酸雨的成因的知识,重在考査学生获取和
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解析】欧洲经济发达,耗能多,排放出的酸性气体多,加上该地终年受盛行西风影响,降水多,因此易形成酸雨。①③正确,故选C项。22.【答案】D【命题意图】该题以欧洲酸雨分布为背景,考査酸雨的成因的知识,重在
考査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解析】欧洲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常年受盛行西风影响,吹西南风,在其作用下,酸雨向东北方向扩散。23.【答案】B【命题意图】该题以尼泊尔部分地理事物分布为背景,考査城市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的知
识,重在考査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国城市主要分布在南部平原和北部山区的河谷地带,这些地方地势平坦,利于人类活动开展,人口稠密,易形成城市,因此其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24.【答案】D【命题意图】该题以尼
泊尔部分地理事物分布为背景,考査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的知识,重在考査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解析】该国位于亚洲南部季风区,其主要农业地域类型为季风水田农业,具有小农经营、单产高但商品率低、机械化水平和科技水平低、水利工程量大等特点。2
5.【答案】(1)阿姆河上游流量较大,流速较快,侵蚀搬运能力强,携带大量碎屑物质(2分);在入湖口附近,地势起伏较小,河流流速减慢(2分),加上湖水的顶托作用,碎屑物质发生堆积而形成三角洲(2分)。(2)变化规律:空间
差异较大(2分);大部分地区地下水水位上升,北部地下水水位下降(2分)。成因:农业生产过程中引水灌溉,农田水下渗后补给地下水(2分)。(3)地表盐分增加,土壤盐渍化加剧;影响农业生产,农业产量降低;生物多样性下降。(任答2点
,4分。其它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命题意图】该组试题以近年来阿姆河三角洲地下水水位的变化为背景,考查河流地貌的发育、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等知识,重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阐释地理现象和过程、综合分析
地理问题的能力。【解析】(1)三角洲的形成和河流的侵蚀、搬运、堆积作用有关,阿姆河上游侵蚀、搬运能力强,携带大量碎屑物质,在入湖口附近碎屑物质堆积而形成三角洲。(2)从图中可以看出,阿姆河三角洲灌溉农业区地下水位的变化的空间差异比较大,大
部分地区地下水水位上升,北部地下水水位下降。其人为原因主要和灌溉有关。(3)该灌溉农业区以地下水水位上升为主,将导致地表盐分富集,土壤盐渍化加剧,进而影响农业生产和生物多样性。26.【答案】(1)位于低纬度,受来自海洋的东南信风的影响,水汽充足;山地迎风坡,气流沿山坡
上升,易形成降水;沿岸暖流流经,具有增湿作用;乙地距海近。(任答3点得6分,其他答案可酌情给分)(2)图示区域是卡奔塔里亚湾沿岸地区,该地区为热带草原气候,雨季时降水多,河流水量大(2分);干季时降水少,且气温高,蒸发大,易造成河流断流(2分)。(3
)气候温和,有少量降水,牧草茂盛;地广人稀,有利于牧牛业大规模发展;大自流盆地地下水丰富,牲畜水源充足。(每点2分,共6分。其他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命题意图】该组试题以澳大利亚部分地区为背景,考查气候成因、河流
特征、区域农业发展条件等知识,重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阐释地理现象和过程、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解析】(1)结合乙地地理位置,可从大气环流、地形、洋流等角度分析乙地降水多
的原因。(2)季节性河流是季节性存在的河流,其形成的气候条件可从降水、蒸发(受气温影响)等方面分析。(3)该地发展牧牛业的优势条件可从牧草、土地、水源等方面回答。27.【答案】(1)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降水充足(2分);谷地、平原、盆地地形,洼地多,易积水呈湖,适合种莲
(2分)。(2)选择合适的时间;在湖边合适的位置欣赏全景;乘船近距离感受“人在画中游”(每点2分,共6分。其他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命题意图】该组试题以我国江西广昌传统莲作文化系统为背景,考查旅游资
源的形成原因、欣赏方法等问题,重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阐述地理现象和过程、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解析】(1)莲适合生长在水域中,我国南方地区降水多,且该地地势低平,易形成河湖池塘,适宜种莲。(2)广昌
县传统莲作文化景观的欣赏方法可从欣赏时间、欣赏位置等方面回答。28.【答案】有利条件:芬兰北部政治、经济、文化与旅游中心,基础设施完善;旅游景观独特性强;旅游资源类型丰富(每点2分,共6分。其他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不利条件:人口少,劳动力不足;纬度高,气候寒冷;距首都远,
旅游交通用时长。(任答2点得4分。其他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命题意图】该题以芬兰北部的罗凡涅米为背景,考查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重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阐述地理现象和过程、综合分析
地理问题的能力。【解析】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可从旅游资源的独特性、非凡性,旅游资源的数量、种类和集群状况,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基础设施和接待能力等方面回答。27.【答案】(1)变化特征:季节变化大(1分);7、8月份(夏季)水质指数最大(1分)
。形成原因:该地为温带季风气候,7、8月份降水多,地表径流大量汇入河流,地表污染物被冲刷进河流,造成水质下降(2分)。(2)农业生产中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量;工业污水达标排放;水产养殖过程中合理使用药物和饲料,转变养殖方式。(每点2分,共6分,其他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
命题意图】该组试题以我国苏北古泊善后河水质变化为背景,考查水污染的原因和治理措施的知识,重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阐述地理现象和过程、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解析】(1)从图中可以看出,古泊善后河7、8月份(夏季)水质指数最大,这主要是因为
此时河流径流量大。(2)由材料可知,古泊善后河汇水范围内以农业种植区为主,有零散分布的少量小型工业企业,沿河有小规模水产养殖区,因此改善水质可采取的措施应从农业、工业、水产养殖等方面回答。28.【答案】(1)时间和空间变化显著;夏秋多,冬春少
;由南向北逐渐减少(6分)。(2)利用鸟类等蝗虫天敌进行生物防治;挖掘虫卵,在蝗虫未长成时将其铲除;人工捕杀和驱逐;政府减免受灾区域的税粮;民间或政府间接地祈禳弭灾(任答2点得4分,其他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命题意图】该组试题以我国明清时期山西省蝗灾为背景,考查蝗灾的分布以及应对措施的知识,重在
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阐述地理现象和过程、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解析】(1)结合图中信息,明清时期山西省蝗灾的时空分布格局可从时间和空间变化显著;夏秋多,冬春少;由南向北逐渐减少等方面回答。(2)应对蝗灾的措施可从生物防治、人工铲除、人工捕杀采取逐、政府减免税粮、祈
禳弭灾等方面回答。采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