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四川省成都市成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x,共(20)页,47.615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305ad86939124c61444a34efead74cf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四川省成都市成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列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你对于
某个问题没有调查,就停止你对于某个问题的发言权。这不太野蛮了吗?一点也不野蛮,你对那个问题的现实情况和历史情况既然没有调查,不知底里,对于那个问题的发言便一定是瞎说一顿。瞎说一顿之不能解决问题是大家明了的,那末,停止你的发言权有什么不公
道呢?许多的同志都成天地闭着眼睛在那里瞎说,这是共产党员的耻辱,岂有共产党员而可以闭着眼睛瞎说一顿的吗?要不得!要不得!注重调查!反对瞎说!你对于那个问题不能解决吗?那末,你就去调查那个问题的现状和它的历史吧!你完完全全调查明白了,你对那个问题就有解决的办法了。一切结论产生于调查情
况的末尾,而不是在它的先头。只有蠢人,才是他一个人,或者邀集一堆人,不作调查,而只是冥思苦索地“想办法”,“打主意”。须知这是一定不能想出什么好办法,打出什么好主意的。换一句话说,他一定要产生错办法和错主意。许多巡视员,许多游击队的领导者,许多新接任的工作
干部,喜欢一到就宣布政见,看到一点表面,一个枝节,就指手画脚地说这也不对,那也错误。这种纯主观地“瞎说一顿”,实在是最可恶没有的。他一定要弄坏事情,一定要失掉群众,一定不能解决问题。许多做领导工作的人,遇到困难问题,只是叹气,不能
解决。他恼火,请求调动工作,理由是“才力小,干不下”。这是懦夫讲的话。迈开你的两脚,到你的工作范围的各部分各地方去走走。学个孔夫子的“每事问”,任凭什么才力小也能解决问题,因为你未出门时脑子是空的,归来时脑子已经不是空的了,已经载来了解决问题的各种必要材料,问题就是这样子解决
了。一定要出门吗?也不一定,可以召集那些明了情况的人来开个调查会,把你所谓困难问题的“来源”找到手,“现状”弄明白,你的这个困难问题也就容易解决了。调查就像“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调查就是解决问题。以为上了书的就是对的,文化落后的中国农民至今还存着这种心理。不谓共产党内讨论
问题,也还有人开口闭口“拿本本来”。我们说上级领导机关的指示是正确的,决不单是因为它出于“上级领导机关”,而是因为它的内容是适合于斗争中客观和主观情势的,是斗争所需要的。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讨论和审察,一味盲目执行,这种单纯建
立在“上级”观念上的形式主义的态度是很不对的。为什么党的策略路线总是不能深入群众,就是这种形式主义在那里作怪。本本主义的社会科学研究法也同样是最危险的,甚至可能走上反革命的道路,中国有许多专门从书本上讨生活的从事社会科学研究的共产党员,不是一批一批地成了
反革命吗?就是明显的证据。我们说马克思主义是对的,决不是因为马克思这个人是什么“先哲”,而是因为他的理论,在我们的实践中,在我们的斗争中,证明了是对的。我们的斗争需要马克思主义。我们欢迎这个理论,丝毫不存什么“先哲”一类的形式的甚至神秘的念头在里面。读过马克思主义“本本”的许多人,成了革命叛徒,
那些不识字的工人常常能够很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我们需要“本本”,但是一定要纠正脱离实际情况的本本主义。怎样纠正这种本本主义?只有向实际情况作调查。(摘自毛泽东《反对本本主义》)材料二:《反对本本主义》在
毛泽东哲学思想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这篇著作的发表应该看作是毛泽东哲学思想初步形成的标志。为什么说《反对本本主义》是毛泽东哲学思想初步形成的标志呢?因为它是对中国共产党人独立开辟新道路最早的一篇哲学论证。在这篇著作中,毛泽东第
一次初步界定了党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即“从斗争中创造新局面的思想路线”。在这里,“从斗争中”讲的是要从实际出发,而不是从主观想象出发,不能搞本本主义;“创造新局面”,讲的是不能照抄照搬,而应该有创造性。思想路线是哲学思想的转化形态,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是中国共产党哲学思想的具体体现,它的基本内容
是唯物论与辩证法的有机结合。在这篇著作中,毛泽东还特别强调了三个重要观点:一是“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二是“共产党的正确而不动摇的斗争策略,决不是少数人坐在房子里能够产生的,它是要在群众的斗争过程中才能产生的,这就是说要在实际经验中才能产生”;三是“中
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这三个重要观点构成了后来成为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的雏形。在这篇著作中,毛泽东严肃批评了“本本主义”的两种错误倾向
:一种是“唯书”,即“以为上了书的就是对的”、“开口闭口‘拿本本来’”的倾向;一种是“唯上”,即“单纯建立在‘上级’观念上的形式主义的态度”。针对这些错误的思想倾向,毛泽东大声疾呼:反对本本主义,洗刷唯心精神!(摘编自陈占安《关于毛泽东哲学思想研究中的三个问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A.解决问题的前提是调查研究、了解事实,缺乏调查研究的发言就是“瞎说”,这种人没有发言的权利。B.“一切结论产生于调查情况的末尾”,也就是说应该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得出结论,而非凭空想象。C.书上说的就是对的,上级领导机关的指示就要执行,这种想法普遍存
在于农民的思想意识中,是要不得的。D.《反对本本主义》初步界定了“从斗争中创造新局面”的党的思想路线,这是中国共产党哲学思想的转化形态。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为领导脑子不能“空”,必须要走出门才能获得调查材料,解决各种问题。B.马克思主义
理论学得好与坏,关键是看能否将它与中国社会实际情况相结合。C.没有《反对本本主义》中提出的三个重要观点,就不会有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D.要去除“本本主义”中的两种错误思想倾向,必须实事求是,向实际情况做调查。3.下列选项不符合材料二中毛泽东三个重要观点中的“群众路线”的一
项是()A.革命战争是群众的战争,只有动员群众才能进行战争,只有依靠群众才能进行战争。B.依靠民众则一切困难能够克服,任何强敌能够战胜,离开民众则将一事无成。C.先民主,后集中,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领导同群众相结合。D.三心二意不行,半心半意不行,一
定要全心全意地人民服务。4.材料一中画线两处在表达上分别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5.《反对本本主义》原名《调查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请根据材料谈谈《反对本本主义》对我们“看问题
、想问题”有什么启示。【答案】1.C2.A3.D4.①第一处采取短句形式和反复的方式。短句形式言简意赅,简洁有力;反复的方式,两个“要不得”连用,一针见血地亮明观点,语气坚定。②第二处采取了比喻句的方式。比喻句形象生动论证了调查研究与解决问题的关系——调查研究是解决问题、破解矛盾的必由之路。5.
①表达自己观点和看法要以调查研究为前提。②深入群众在调查研究中解决问题。③处理问题要根据实际情况,不唯书,不唯上。【解析】为【导语】这两篇材料分别摘自毛泽东的《反对本本主义》和陈占安的研究文章,集中探讨了调查研究的重要性和反对本本主义的思想。毛泽
东强调了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的思想,批评了脱离实际的唯书和唯上倾向。陈占安则从哲学思想的角度,阐述了《反对本本主义》在毛泽东思想形成中的重要地位,进一步解释了其核心观点和历史意义。这些内容共同强调
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对实际工作的指导意义深远。【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C.“这种想法普遍存在于农民的思想意识中”说法错误,原文为“以为上了书的就是对的,文化落后的中国农民至今还存着这种心理”,选项扩大范围。故选C。【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中内
容判断推理的能力。A.“必须要走出门”说法错误,原文为“可以召集那些明了情况的人来开个调查会”,选项曲解文意。故选A。【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群众路线”指“它是要在群众的斗争过程中才能产生的,这就是说要在实际经验中才
能产生”。D.核心内容为“为人民服务”,与原文的群众路线不符。故选D。【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语言艺术特点的能力。①第一处,由三个字、四个字组成了一句话,这是采取短句形式;前两句“要不得!要不得!”为反复的方式。短句形式言简意赅,读来朗朗上口,富有气势;尤其后两句,为动宾结构,极有节奏感,简
洁有力;反复有强调的作用,“要不得”本已表明了观点,两个“要不得”连用,则更加彻底且一针见血地亮明观点,语气坚定,不容置疑。②第二处,两个“就像”是采取了比喻句的方式。前一句,强调要长期调查,积累材料,是前提;后一句由前一句的所作作为而来。比喻句
形象生动论证了调查研究与解决问题的关系,调查研究与解决问题就像怀孕与分娩,没有前者,就不可能有后者,即调查研究是解决问题、破解矛盾的必由之路。【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探究问题提出自己见解的能力。①原文有“你对于那个问题不能解决吗?那末,你就去调查那个问题的现状和它的历史吧”
“一切结论产生于调查情况的末尾,而不是在它的先头”,可知表达自己观点和看法要以调查研究为前提。②原文有“失掉群众,一定不能解决问题”“为什么党的策略路线总是不能深入群众,就是这种形式主义在那里作怪”,可知
深入群众在调查研究中解决问题。③原文有“以为上了书的就是对的,文化落后的中国农民至今还存着这种心理”“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讨论和审察,一味盲目执行,这种单纯建立在‘上级’观念上的形式主义的态度是很不对的”,可知处理问题要根据实际情况,
不唯书,不唯上。(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在旷野里(节选)柳青1951年7月初的一天,前一天刚到任的县委书记朱明山正在他房里踱来踱去,考虑着刚刚文书向他报告的一个严
重问题,渭河两岸产棉区普遍发现了棉蚜虫。对于农业科学还远没有摸到边的朱明山,光光听说棉花生产的一个季节里,单性生殖的棉蚜虫每一个就可以繁殖到六万万亿,他就敏感地意识到这种害虫向刚刚翻身的棉农生活和新生国家的工业生产侵犯的危险性。他和县长梁斌商量决定抽调干部去援助产
棉区治虫。晚饭后在县政府大礼堂举行的各区干部动员会,本来预定顶多开个把钟头,可是梁斌一个人就讲了将近两个钟头的话。直到夜里,治虫工作队才准备分头向指定的各区星夜进发。朱明山把治虫工作队的组长召集到礼堂的大门边谈
话。他怕梁斌长篇讲话中有些不合分寸处可能会给实际行动造成偏差。“梁县长刚才在大会上说这是个战争,他的意思是说,这是我们领导农民和棉蚜虫进行战争,你们绝不能还没有和蚜虫接触,就和农民发生冲突。这么办,蚜虫欢迎。”梁斌脸上有点不自在,往前迈了
一步,“是的,我可没号召你们向农民冲锋。这个任务,一般地说基本上是发动群众的工作,发动群众嘛,还要给你们细讲吗我们哪一项任务能少了这一步,剿匪反特、减租反霸、土地改革……”“对,”朱明山笑着同意,有意截断
梁斌不知道又要进行多久的解释,“群众要看实际,干部就一段一段地治给他们看。那我们就出发吧。”朱明山连夜要赶到分管的区去,梁斌说县里还有些事情,第二天再走。①有月亮的夏天晚上,在渭河平原上的旷野里是这样令人迷恋,以至于可以使你霎时忘记内心的负担,失
掉疲倦的感觉,而像一个娇儿一样接受祖国土地上自然母亲的爱抚。在你眼前辽阔的平原迷迷蒙蒙地展开去,远处的村庄和树丛就好像是汪洋大海里的波浪。近处村庄淹没在做晚饭飘起的白色炊烟里,只在炊烟上边露出房顶和树梢。年轻的文书用沉重的口气说:“革命的饭总算吃下来
了,建设的这碗饭没文化没知识,恐怕不好吃。您看,光个治虫,春上合作社就给群众贷下来些什么‘赛力散’,干部也不懂,没给群众交代清楚,毒死了几条牛。”朱明山默默的听着,“你对人民有一种负责精神,这很宝贵。”接着朱明山告诉他,全国很快就要有计划地抽调工农干部学文化,扩大知识
,以便将来担负新的艰巨的领导工作……一阵说得文书脸上才露出了隐约的笑容。可是,当朱明山指挥的治虫工作队连夜来到村里,却碰到了令人气恼的冷淡。工作队的干部兴冲冲地听了当地干部一谈情况,心都凉了半截子。“连个群众会都召集不起来,大伙都说开会就能把那虫给治了”“翻了棉花地种晚包谷的人一天比一天多了。
”……第二天天一亮,朱明山和干部们在棉花地边蹲下来,翻起棉叶下面一看:啊呀!黑森森的棉蚜虫都絮满了一层,叫人发呕;有些棉叶因为蚜虫多到一疙瘩一疙瘩,被压得倒吊下去了。他们遇见到地里来看棉花的群众,愁得两道眉都连起来了。可是当朱明山非常同情地试着和他们谈
话的时候,他们好像哑巴一样一声不吭,闷着头就走了。大门外面一个留着山羊胡子的干瘪老汉气愤地用棍在地上戳着说:“开会!开会!斗争!斗争!叫这伙怂娃们斗争虫王爷吧!看这回怎么整油汗【注】!”老汉说完闷头就往大门里一钻,关了门。同来的干部想喊大门,朱明山制止了,
缓缓地说:“我们治不了虫就该挨骂,上级可以骂,群众可以骂。”回到区上,朱明山把工作队干部和当地干部召集起来,提出两天到三天里头不开群众大会。白天太阳红的时候集中力量,由区乡以上的干部亲自动手,在愿意首先治虫的村干部和群众的棉地里用喷
雾器,多打药剂和烟叶水。晚上只许宣传大家到早上治过虫的棉地里去参观,等到大多数群众转变了态度再说。朱明山最后说:“你们看出了没有?现在是讲话最不值钱,那就请事实先发言吧。”第三天,朱明山一大早骑着自行车来到了渭阳区政府。一进
门他就问区委书记崔浩田:“听说你们这里有专家?”崔浩田问:“植棉能手蔡治良吗?他在屋里泡烟叶水哩,叫他来吗?”“当然!我们光有农业站的技术指导不够,还要有群众的指导。毛主席叫我们先当群众的学生。”朱明山又对文书说,去把村里能叫来的干部都叫来一起听
听。第四天,不一会儿四十多个村干部在小院里溜墙根蹲了一圈。一开始有的人蹲得远远的,但听到蔡治良要说打虫药水的配制,就慢慢挪了过来。第五天,“我这个意见可是想出来的,没试验过。”蔡治良首先声明,然后才说,“烟叶不够,我想出个办法,你们说那辣子好呛人,一斤能熬多
少水,熬一担,掺几担白水,味还不小吧?”第六天,“好意见,好意见!”全院的人嚷着。第七天,“还有,”蔡治良进一步说,“烟叶和辣子不能用完,人还要吃;煤油人不吃。那东西掺上水治虫,虫还活得了?”第八天,“还有吗?”朱明山高兴地问,也像还不满足。第九天,“想到
的就这些,这是烟叶呛得我想起的,不敢保证能顶事。”第十天,“所有这些新办法,都要在这几天里试验。”朱明山吩咐,“以后再提出来的办法,也要试验。试验成功就请大家参观。”第十一天,经过两三天在烈日底下的鏖战,渭北四个区的治虫工
作就出现了新气象。蔡治良的创造性发现实验成功了。②人的智慧的确是经过劳动逐渐提高的:他们居然根据工业产品“硫磺石灰合剂”这个概念,创造了许多新的“合剂”——烟叶半斤、辣子半斤,加水四十斤熬好滤过;煤油六两、肥皂六两,加水八十斤溶化调
匀;煤油四两、石碱四两,加水八十斤溶化调匀……这些“合剂”比单独一样东西杀虫的威力大得多。大家商讨后得出的结论是:科学最有力量的宣传是实验。第五天,许多村子白天已经看不见几个人了,盛药剂的水缸搬到了棉花地边上。遍地都是男人女人、老汉和小孩,端着盆子、瓢、大碗,用扫帚蘸着各种土制药剂刷
着被棉蚜虫爬满的棉苗。朱明山在街上遛了个弯,回想起头两天到这街上人们一见他就躲避的情景,浑身都轻快了些。可是回到住处,文书却报告说:“副书记赵振国打电话来,渭河南边对梁县长不满的人越来越多,说他天天开会,虫灾却越来越严重,干部消极抵抗
,他还发脾气。让您赶快去看看。”朱明山决定连夜就回去。他和文书走出村,重新到旷野里的路上,两个人一直沉默着。(有删改)【注】油汗,陕西关中一带方言,指植物上的小虫子。这里指“棉蚜虫”。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朱明山不满梁斌
在动员大会上发言的时间过长,会后又把工作队组长留下来开了个短会。B.群众不愿配合县里的治虫工作队,主要是因为干部们没有文化知识,给群众造成了损失。C.梁斌动辄开会,冗长的会议解决不了问题,是《反对党八股》中指出的不良作风的再现。D.用辣椒水、
煤油治虫的方法实验成功后,蔡治良又创造出许多杀虫威力更高的“合剂”。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①处画线句由第三人称转为第二人称,蕴含着对土地深沉的爱,拉近与读者的距离,增强抒情意味。B.“气愤地用棍在地上戳着”“蹲得远远的”细节描写反映出干部工作不到位、群众心里有
怨气的现实。C.文本穿插使用方言,充满乡土气息。如“一疙瘩一疙瘩”“怂娃”等词语,符合乡间农人的用语习惯。D.文本借梁斌、蔡治良等人物来反衬朱明山这一形象,表现出朱明山不说空话、务实肯干的工作作风。8.文中画线的①②处,看似闲笔,其实关乎宏旨,各有
特色。请任选一处,加以赏析。9.有评论认为,《在旷野里》“意味着柳青的文学关注点转向社会主义建设时代”,请结合本文从小说的情节、人物、主题等方面谈谈你的理解。【答案】6.C7.D8.示例一:①第①处是关于农村美景
的景物描写。写的是渭河平原优美宁静的旷野月夜,与年轻干部们即将需要解决棉花虫害问题的沉重心境形成对比;②延缓了文章的节奏,同时宣告渭河北岸紧张有序的治虫工作即将开始,有助于激发读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示例二:①第②处写的是
介绍创造“合剂”的杀虫药方。文中列出了具体数据,详实客观,语言平实准确,体现作者严谨的写作态度;②体现劳动对人的智慧的启发,开展研究工作需要有科学实验精神。9.①情节突出,以农村社会主义建设为内容,反映新的时代变化。②人物塑造典型,通过塑造典型人物朱明山、蔡治良、乡长等呈现社会主
义建设时期的色彩,如围绕治理棉蚜虫,干部们体现了不同的思想状态,并且有冲突。③主题深刻,摒弃形式主义,注重调查实践,小说中多处强调试验和实践,朱明山反感发言的形式主义,对治理棉蚜虫的办法讲求科学性等,都体现了建设性思维特点。【解析】【导语】柳青的《在旷野里》通过描
写抗击蚜虫灾害的故事,展现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中国农村建设中的实际问题和困难。小说通过朱明山等干部深入基层,依靠群众智慧解决棘手问题的过程,反映出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工作挑战和方法创新。人物形象塑造鲜明,体现了干部与群众之间的矛盾与合作。文本融入地方方言,增强了地方色
彩和真实性,主题突出群众的智慧和科学实验的重要性。【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A.“朱明山不满梁斌在动员大会上发言的时间过长”错误。根据“朱明山把治虫工作队的组长召集到礼堂的大门边谈话。他怕梁斌长篇讲话中有些不合分寸处可能会给实际行动造成偏差”,可知朱明山留下组长是怕梁斌的发言中
有不合分寸的地方给实际工作造成偏差。B.“主要是因为干部们没有文化知识,给群众造成了损失”错误。根据“连个群众会都召集不起来,大伙都说开会就能把那虫给治了”,可见群众不愿配合县里的治虫工作队,主要是因为干部工作
方法不得当,把开会当成了主要工作方式,不能够真正解决问题。D.“蔡治良又创造出许多杀虫威力更高的‘合剂’”错误。根据“人的智慧的确是经过劳动逐渐提高的:他们居然根据工业产品‘硫磺石灰合剂’这个概念,创造了许多新的‘合剂’……这些‘合剂’比单独一样东西杀虫的威力大得多”,可见这些“合剂”不是蔡治
良创造的,是群众的智慧。故选C。【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D.“文本通过梁斌、蔡治良等人物来反衬朱明山这一形象”错误。文中的蔡治良是“植棉能手”,是发明“打虫药水”是正面形象,文中是从正面衬托朱明山的形象。故选D。【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
重要语句的作用的能力。示例一:第①处对渭河平原优美宁静的旷野月夜进行了生动的描写。“远处的村庄和树丛就好像是汪洋大海里的波浪”,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村庄和树丛比作波浪,形象地展现出旷野的辽阔。“近处村庄淹没在做晚饭飘起的白色炊烟里,只在炊烟上边露出房顶和树梢”,细腻地描绘了乡村生活
的宁静与温馨。这样的美景与年轻干部们即将面临解决棉花虫害问题的沉重心境形成鲜明对比。一方面突出了问题的严峻性,另一方面也通过美景的描写舒缓了紧张的氛围,使读者更能感受到年轻干部们所面临的压力。这段描写延缓了文章的节奏,使读者在紧张的治虫工作之前,有一个短暂
的停歇,去欣赏和感受祖国土地上的自然之美。同时,也为后文渭河北岸紧张有序的治虫工作做了铺垫,宣告这项工作即将开始,也有助于激发读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示例二:第②处详细介绍了创造“合剂”的杀虫药方,文中列出了具体数据,如烟叶半斤、辣子半斤,加水四十斤熬好滤过;煤油六两、肥皂六两,加水
八十斤溶化调匀;煤油四两、石碱四两,加水八十斤溶化调匀。这些数据的运用使内容详实客观,语言平实准确,体现了作者严谨的写作态度。这段内容不仅介绍了杀虫药方,更重要的是体现了劳动对人的智慧的启发。农民们通过实践和探索,创造出了这些新的“合剂”,
说明在劳动中人们不断积累经验,提高智慧。同时,也强调了开展研究工作需要有科学实验精神,只有通过实验才能验证方法的有效性,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科学依据。【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
读的能力。情节方面:在社会主义建设时代,农村的发展成为国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小说以农村社会主义建设为核心内容,围绕治理棉蚜虫这一关键事件展开情节,充分反映了新的时代变化。治理棉蚜虫这一情节并非偶然出现,而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农村面临新挑战的一个缩影。随着时代的发展,农业生产不
再局限于传统的耕种模式,科学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变得越来越重要。棉蚜虫的出现威胁着农作物的生长和农民的收成,这就促使人们积极寻找解决办法。在这个过程中,各种力量相互作用,从干部到农民,都在为解决问题而努力。人物方面:小说塑造了朱
明山、蔡治良、乡长等一系列典型人物,他们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朱明山作为主要人物之一,他的形象代表了务实、进取的建设者形象。他注重实践和科学方法,对治理棉蚜虫有着深入的思考和行动。他不满足于表面的形式,而是积极探索
有效的解决办法。这种对实际问题的关注和解决能力,体现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对干部的要求,即要有担当、有能力,为人民群众谋福利。蔡治良和乡长等人物也各具特点。围绕治理棉蚜虫这一事件,干部们体现了不同的思想状态,并且有冲突。这种冲突并非是消极的,而是反映了社会主义建设初期人们在面对新任
务时不同的观念和做法的碰撞。主题方面:摒弃形式主义是小说的一个重要主题体现。在社会主义建设时代,形式主义会阻碍国家的发展和进步。小说中朱明山反感发言的形式主义,强调要真正解决问题,而不是只做表面文章。注重调查实践
也是小说的主题之一。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小说中多处强调试验和实践,朱明山对治理棉蚜虫的办法讲求科学性。这体现了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人们开始认识到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重要性,强调通过实际行动和科学方法来推动建设和发展。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材料一:太宗以英武定天下,然其天姿仁恕。初即位,有劝以威刑肃天下者,魏征以为不可,因为上言王政本于仁恩,太宗
欣然纳之,遂以宽仁治天下,而于刑法尤慎。四年,天下断死罪二十九人。六年,亲录囚..徒.,闵死罪者三百九十人,纵之还家,期以明年秋即刑;及期,囚皆诣朝堂,无后者,太宗嘉其诚信,悉原之。然尝谓群臣曰:“吾
闻语曰:“一岁再赦,好人喑哑。”吾有天下未尝数赦者,不欲诱民于幸免也。”自房玄龄等更定律、令、格、式,讫太宗世,用之无所变改。(节选自《新唐书·刑法志》)材料二:信义行于君子,而刑戮施于小人。刑入于死者,乃罪大恶极,此又小人之尤甚者也。宁以义死,不苟.幸生,而视死如归,
此又君子之尤难者也。方唐太宗之六年,录大辟囚三百余人,纵使还家,约其自归以就死。是以君子之难能,期小人之尤者以必能也。其囚及期,而卒自归无后者。是君子之所难,而小人之所易也。此岂近于人情哉?或曰:罪大恶极诚小人矣及施恩德
以临之可使变而为君子。盖恩德入人之深,而移人之速,有如是者矣。曰:太宗之为此,所以求此名也。安知夫纵之去也,不意其必来以冀免,所以纵之乎?又安知夫被纵而去也,不意其自归而必获免,所以复来乎?夫意其必来而纵之,是上贼.下之情也;意其必免而复来,是下贼上之心也。吾见上下交相贼以成此名也,乌.有
所谓施恩德与夫知信义者哉?不然,太宗施德于天下,于兹六年矣,不能使小人不为极恶大罪,而一日之恩,能使视死如归,而存信义。此又不通之论也!然则何为而可?曰:纵而来归,杀之无赦;而又纵之,而又来,则可知为恩德之致尔。然此必无之事也。若夫纵而来
归而赦之,可偶一为之尔。若屡为之,则杀人者皆不死。是可为天下之常法乎?不可为常者,其圣人之法乎?是以尧、舜、三王之治,必本于人情,不立异以为高,不逆情以干誉。(节选自欧阳修《纵囚论》)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
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罪大恶A极B诚C小人矣D及施恩德E以临之F可使G变H而君子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录囚徒,皇帝或上级司法机关讯察复核囚徒的罪状,以平反冤案、疏理滞狱。B.苟,苟且,与《谏太宗十思疏》中“
终苟免而不怀仁”中的“苟”意思相同。C.贼,伤害,与《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中“贼其君者也”的“贼”意思相同。D.乌,文中作疑问词,何,哪里,与成语“乌合之众”中的“乌”意义不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唐太宗认同魏征的王政理念,宽厚仁慈且使用刑罚格外慎重
,因此出现了贞观四年极少人被判处死刑和贞观六年纵囚返家的佳话。B.视死如归是连恪守信义的君子都难以做到的事情,但被判处死刑的小人却轻而易举地做到了,欧阳修认为这种情况是不合人情的。C.材料二认为,虽然太宗施政六年没能使恶人不犯重罪,但纵囚之举感化了他们,使他们重拾信义,此举
体现了太宗施恩德的成效。D.对于纵而复归的囚犯,偶尔赦免一次可以彰显皇帝恩德,但如果多次这样做,就会使杀人犯得不到应有的惩罚,违背圣人常法。13.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是以尧、舜、三王之治
,必本于人情,不立异以为高,不逆情以干誉。(2)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谏太宗十思疏》)14.对“太宗纵囚”一事,材料一和材料二的态度是否相同?请简要说明。【答案】10.BDF11.C12.C13.(1)因
此,尧、舜和三王治理天下,一定根据人情,不标新立异来显示高尚,不违背人情来求取名誉。(2)用严酷的刑罚来督责(人们),用威风怒气来吓唬(人们)。14.不同。材料一持肯定态度,认为这是太宗宽仁治天下的典型事例。材料二持批判态度,认为
这是太宗求取美名的手段,不合圣人常法。【解析】【导语】这篇文言文主要讨论唐太宗宽仁治国和纵囚之事的合理性与效果。《新唐书》描述了太宗依靠仁恕治理天下的理念,强调了他以宽仁、谨慎刑罚赢得民心。欧阳修的《纵囚论》则对此举提出质疑,认为此策略不符合人情常理,把小人变成君子的效果难以成立,并指出不应以此为
常法行之。文章通过对比,为反映了在治国策略上仁义与威刑结合的复杂性。【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能力。句意:罪大恶极的人,的确是小人了;但是等到对他施加恩德来统治他,就可以使他变成君子。“恶极”与“罪大”结构相同,为并列成分,在此处作主语,为强调主语的
特殊地位,在主语后停顿,故应在B处断开;“小人”是句子的宾语,“诚”为状语,“矣”,句末语气词,表判断,故应在D处断开;“以”,表目的,“临之”是“施恩德”的目的,“以”字连接,中间不能断开;“可使”后省略宾语“他”,与下句语义关联,应断在下句,故应在F处断开。故选BDF。
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和理解一词多义现象的能力。A.正确。B.正确。“苟”,均为“苟且”的意思。句意:不愿苟且偷生。/最终只是苟且免于刑罚而不怀念感激国君的仁德。C.“意思相同”错。“贼”,文中用作动词,引申为窥测;/伤害。句
意:这是上面揣摩下面的情意。/是伤害他的君主的人。D.正确。“乌”,哪里;/像乌鸦一样。句意:哪里有什么布施恩德和懂得信义呢?/像乌鸦一样聚集在一起的一群人,比喻杂凑在一起的毫无组织纪律的人群。故选C。【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此举体现了太宗施恩德的成效”错。根据材料二“是以君子之难能,期小人之尤者以必能也。其囚及期,而卒自归无后者。是君子之所难,而小人之所易也。此岂近于人情哉”,君子难以做到的事,小人却做到了,作者用“此岂近于人情哉”反问,实际是作者所批驳的荒谬之处,而非“体现了
太宗施恩德的成效”。故选C。【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是以”,因此、所以;“本”,依据;“逆”,违背;“干”,求取、钓取、沽取。(2)“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都为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以严刑董之”“以威怒振之”;的【“董”,督察;“振”,同“震”,威吓。
【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中思想观点的能力。材料一选自《新唐书》,根据“然其天姿仁恕”“太宗欣然纳之,遂以宽仁治天下,而于刑法尤慎”可知,本段内容是对太宗用宽和仁厚治理天下的治国理念的称颂,本段借“纵囚”一事,是为了表现唐太宗的仁爱宽容治天下。根据材料二第三段“是可为天下之常法乎?
不可为常者,其圣人之法乎?是以尧、舜、三王之治,必本于人情,不立异以为高,不逆情以干誉”,意为这能够作为天下通行不变的法律吗?不能作为通行不变的法律,难道是圣人的法律吗?因此,尧、舜和三王治理天下,一定根据人情,不标新立异来显示高尚,
不违背人情来求取名誉,可知,欧阳修对于“纵囚”一事持批判态度,认为“纵囚”不能够作为天下通行不变的法律,不符合圣人治理理念,是太宗用来求取美名的手段。参考译文:材料一:唐太宗凭借英勇神武平定天下,但他天性仁爱宽
容。刚即皇帝位时,有人劝他用严厉的刑法整肃天下,魏征认为不可以,趁机向太宗上奏王道应以仁爱恩德为根本,太宗欣然采纳了他的谏言,于是用宽慈和仁厚来治理天下,在刑法方面格外慎重。贞观四年,天下被判处死罪的只有二十九人。贞观六年,太宗亲自讯察囚犯,同情犯了
死罪的囚犯三百九十人,放他们回家,约定第二年秋天回来接受刑罚;到了(约定的)期限,囚犯都来到朝堂,没有晚回的,太宗赞许他们诚实守信,全部赦免了他们(的死罪)。然而太宗曾经对群臣说:“我听古语说:‘一年中两次赦免犯人,好人不再发表意
见。’我拥有天下之后不曾多次赦免罪犯,是不想诱导人们对犯法免罪心存侥幸啊。”自从房玄龄等人修订律、令、格、式后,整个太宗年间,一直沿用没有什么变更修改。(节选自《新唐书·刑法志》)材料二:对君子讲信义,对小人施刑罚。刑罚定成死罪,是罪恶大到极点,这又是小人中最严重的了。宁可为了信义
而死,不愿苟且偷生,把死看得像回家一般,这又是君子特别难以做到的。当唐太宗贞观六年的时候,讯察犯死罪的囚犯三百多人,释放他们让他们回家,并约定时间叫他们自己回来接受死刑。这是用君子难以做到的事,希望最坏的小人一定做到。那些囚
犯到了期限,最终自己回来,竟没有一个晚回的。这是君子难以做到的事,小人却轻而易举的做到了。这难道是近于人情的吗?有人说:罪大恶极,的确是小人了;但是等到对他施加恩德统治他,就可以使他变成君子。因为恩德进入人心很深,能很快改变人,所以出现了
像这样的情况。我说:“唐太宗这样做,是他用来求得这种声誉的手段啊。”哪里知道放囚犯回去,不是预料他们一定会再回来以希望赦免,所以才释放他们呢?又哪里知道被释放回去的囚犯,不是预料自己回来一定能够获得赦免,所以才再
回来的呢?料想囚犯一定会回来才释放他们,这是上面揣摩下面的情意;料想上面一定赦免他们才再回来,这是下面揣摩上面的心思。我只见上面和下面互相揣摩来造成这种声誉,哪里有什么布施恩德和懂得信义呢?如果不是这样,那么唐太宗向
天下布施恩德,到这时已经六年了,还不能使小人不做罪大恶极的事;然而一天的恩德,却能使他们视死如归,保存信义,这又是讲不通的理论啊。既然这样,那么怎样做才好呢?我说:释放后又回来的,把他们杀掉而不赦免;然后再
释放一批,他们又回来了,这样才能知道是布施恩德所造成的。然而这是一定不会有的事啊。至于释放了能够自动回来再加以赦免,只能够偶然试一试罢了。如果屡次这样做,那么杀人犯就都不会死了。这能够作为天下通行不变的法律吗?不能作为通行不变的法律,难道是圣人的
法律吗?因此,尧、舜和三王治理天下,一定根据人情,不标新立异来显示高尚,不违背人情来求取名誉。(节选自欧阳修《纵囚论》)(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答学者(宋)刘克庄自古名家岂偶然,虽游于艺①
必精专。经生②各守单传旧,国弈③常争一着先。马老于行知向导,鹄腾而上睹方圆。殷勤寄语同袍者,努力磨教铁砚穿。注:①艺,指礼、乐、射、御、书、数“六艺”。②经生,泛指研治经学的人。③国弈,第一流棋手。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名家之所以成功,并不是偶然的
,而是通过长期的积累与努力取得的。B.做学问要有认真的态度,可以在“六艺”中探寻,但须保持精纯专一。C.作者批评一些做学问的人抱残守缺,在下棋方面却为一步棋斤斤计较。D.磨穿铁砚夸张而形象,写出了诗人对自己的
勉励和对学者的殷切期望。16.颈联提到“马”和“鹄”,作者以此表达怎样的治学道理?请简要分析。【答案】15.C16.①治学要像老马识途一样明确研究的方向,不要走弯路;也要像鹄腾空而上俯视四方一样,拓宽视野。②运用比喻,形象地说明了在治学上
,努力方向与宏观视野不可偏废的关系。【解析】【导语】刘克庄的《答学者》通过强调专注和努力的重要性,告诫学者要在学术上精专不倦。诗中运用马与鹄的比喻,生动阐释了知方向、明目标对学问的巨大作用,同时以“磨教铁砚穿”鼓励坚
持不懈的研究精神。【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能力。C.“批评一些做学问的人抱残守缺,在下棋方面却为一步棋斤斤计较”错误。“经生各守单传旧,国弈常争一著先”两句,描绘了学者们对于经典的钻研与传承,每个人都守护着自己的学术门派,同时也在争取对于经典解释的权威
性。故选C。【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意象和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马老于行知向导,鹄腾而上睹方圆”意为:老马在行走中知道向导的重要性,鹄腾向上腾飞才能够看到更广阔的天地。前句体现“老马识途”,老马知道方向,所以目标明确,不会走错,这里是说治学
要像老马识途一样明确研究的方向,不走弯路;后句鸿鹄飞到一定高度才能看到更广阔的天地,是说治学也要像鹄腾空而上俯视四方一样,拓宽视野,这样才能达到更高的境界。总之,诗人通过“马”和“鹄”两个意象,用老马识途比喻治学中方向的重要性,
用鹄腾而上比喻治学中视野的开阔性,运用比喻手法,说明了治学中努力的方向与宏观的视野间关系和重要性。(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李华借助最新人工智能Chat-sora,制作出了一个主题鲜明、场景丰富的短视频,这让同学们惊叹不已。在《荀子·劝学》
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就说明了“善于利用外物”的重要性。(2)鱼雁传书,寄托了古人对跨越时空遥寄相思的浪漫,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中就用“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即使鱼雁也无法传递音讯的愁苦。(3)中
国历来有赠人香花芳草以示情意的传统,这一传统在古诗中每每可见,如“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君子生非异也②.善假于物也③.鸿雁长飞光不度④.鱼龙潜跃水成文⑤.静女其娈⑥.贻我彤管(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易错字词:生、鸿雁、度、潜、跃、娈、贻、彤、遗。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某年路过一家县城的中药铺,看到一副字体烫金的对联,上联是:东启明西长庚南箕北
斗乃摘星汉,下联是:春牡丹夏芍药秋菊冬梅为济生郎。“启明”“长庚”“南箕”“北斗”是神话的四方星宿;“牡丹”“芍药”“菊花”“梅花”是中国的四季名花。这样的联句挂在中药铺里,上联中的“摘星汉”应该是指医师,下联中的“济生郎”应该是指草药。
我深为所动:一家县城中药铺有这样高远的专业追求,让人刮目相看。很多年后,偶翻闲书,见到一则逸闻:1789年清廷殿试后,皇上见高中探花的考生一只眼大一只眼小,龙心不悦,当场出对子难为他:东启明西长庚南箕北斗朕乃摘星手。
该考生当即应对:春牡丹夏芍药秋菊冬梅臣为探花郎。皇上以四方星宿入题,以“摘星手”自称,显摆的是所谓“帝王气象”;而该考生以四时名花应对,“探花郎”一语不失为“妙对”。不过,谁都不会想到,多少年后,这副堂而皇之的对联会被一个小县城的中药铺借用,而且
用得真是地方:医生是白衣天使,以星宿称之,恰如其分;草药享日月精华,以名花代之,适得其神。18.下列句子中的“难为”与文中加点的“难为”,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这个圈套,难为他想得这么周密,叫人家一
点儿也看不出来。(吴研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B.这么冷天,我的儿,难为你想着来!快上炕来坐着罢。(曹雪芹《红楼梦》)C.难为你亲自端来,不吃太对不起你了。(巴金《春》)D.欧阳雪:于科长,佟小姐,干吗这
样难为他呢?(老舍《面子问题》)19.文中为什么说“‘探花郎’一语不失为‘妙对’”?请简要说明。【答案】18.D19.“探花郎”一语双关,一指进士及第中的第三名,二指探寻名花的雅士;自称“探花郎”,贴合身份,工整而巧妙地应对上联的“摘星手”。【解析】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含义的能力。A.表示多亏的意思;B.客套话,表示感谢的意思;C.客套话,表示感谢的意思;D.与原文一致,都表示使人为难的意思。故选D。【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句子表达效果的能力。从皇上出的上联来看,“皇上以四方星宿入题,以‘摘星手
’自称,显摆的是所谓‘帝王气象’”。皇上的上联用了“东启明西长庚南箕北斗”这些四方星宿,并且以“摘星手”来抬高自己的地位,展现出帝王的威严和气势。考生的应对中,“该考生以四时名花应对”,用“春牡丹夏芍药秋菊冬梅”对应
皇上上联的四方星宿,用“探花郎”对上联的“摘星手”,对仗工整。同时,“臣为探花郎”既巧妙地回应了自己探花的身份,既指进士及第中的第三名,又指探寻名花的雅士,一语双关,在气势上不落下风。考生的应对既符合当时的场景,又展现出了自己的才
思敏捷和应对能力。综上所述,“探花郎”一语在内容和形式上都与皇上的上联相得益彰,所以说不失为“妙对”。(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同样的温度,为何湿热比干热难受得多?不论湿热还是干热,其实都是由温度和湿度的不同组合而成
。在35℃及以上的高温天气中,湿热是高温伴随着高湿,空气相对湿度在60%以上;a,空气相对湿度在50%以下。但同为35℃的高温,为何湿热让人感觉更热呢?众所周知,人体主要是通过出汗的方式进行体温调节。干热环境下,空气相对干燥,人体排出的汗能快速蒸发带走体表热量
,从而帮助人体维持正常的体温。相比之下,湿热天气就显得有些缠人了。相同温度下倘若湿度增大,高湿和高温双重夹击下的空气,仿佛被一层厚重的水汽包裹,使得人体汗液蒸发速度大大减慢,体感温度就会明显升高。此时人体新陈代谢所产生的热量几乎全被堵死了。大量被闷在体内的热量散不出去,必然
会给心脏、肺部以及血管增加负担,进而让人产生一种闷热感。也难怪有网友戏称,待在没有空调的室内是“清蒸”,出门就是“铁板烧”了。面对湿热挑战,b?专家给出的应对方案是:在室内时尽可能保持良好的通风,降低环境湿度
和温度,①饮食方面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②尤忌少食油腻辛辣食物;③外出时尽量穿着透气性好的衣物,④以减少汗液积聚和细菌滋生,⑤并及时补充水分以维护体液平衡。公众应多关注天气预报,视情况做好相应的防护和准备。如果不可避免地处在湿热环境中,就要及时注意自己的身体状况,一旦出现中暑等不适症状,应立即
就医。20.下列各句中的引号,与文中画波浪线处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A.他看上去更像一个地道的湖南农民,这使我想起了农民送给他的“泥腿子专家”的称号。B.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C.“我是真的希望工匠精神可以变成我的墓志铭。
”不久前,一位生产智能电器的企业家如是感慨。D.卢老师发现,当学生和老师进行双向选择时,有些学生可能因选不到合适的导师而“流落街头”。21.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22.
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出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答案】20.D21.a.干热则是高温与低湿的组合/干热则是高温伴随着低湿b.公众又该如何应对呢22.②否定不当,将“尤忌”或“少”去掉。⑤动宾搭配不当,“维护”改成“维持”或“保持
”。【解析】【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文中的引号表示特殊含义。A.表示特定称谓;B.表示讽刺和否定;C.表示引用;D.表示特殊含义。故选D。【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a.依据“在35℃及以上的高温天气中,湿热是高温伴随着高湿,空气相对湿度在
60%以上”“空气相对湿度在50%以下”可知语境强调高温与低湿并存,因此可填写:干热则是高温与低湿的组合/干热则是高温伴随着低湿。b.依据“面对湿热挑战”和后面的问号,以及“专家给出的应对方案是”可知语境强调公众面对湿热如何应对,因此可填写:公众又该如何应对呢。【22题详
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原句语病有:②句中“尤忌少”否定不当,应将“尤忌”或“少”去掉,可改为:“尤忌食油腻辛辣食物”或“少食油腻辛辣食物”。⑤句中“维护体液平衡”动宾搭配不当,“维护”改成“维持”
或“保持”,可改为:“并及时补充水分以维持体液平衡”或“并及时补充水分以保持体液平衡”。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习近平主席曾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中说:“努力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
彩机会。”在巴黎奥运会射击混合团体10米气步枪比赛中,“00后”中国组合黄雨婷和盛李豪战胜韩国队,为中国队夺得首金;在男子100米自由泳决赛中,即将年满20岁的中国选手潘展乐夺得冠军,并打破由他自己保持的世界纪录;科学家杨学明主持研制成功我国第一
台大型自由电子激光科学研究用户装置,这是世界上唯一运行在极紫外波段的自由电子激光装置。62岁的他有自己坚持的科学“信仰”:人应该要挑战自己的能力和极限。刀郎成都演唱会引爆热潮,带着20年沉淀回归舞台,经
典歌曲引发全场大合唱,唤醒青春记忆。“前浪”和“后浪”在自己的赛道上全力以赴、奋勇拼搏,生动诠释了追梦无关年龄、热爱造就传奇。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要抄袭;不得
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略。【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审题: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本题材料围绕“人生出彩”与“追梦奋斗”的主题展开,通过列举不同领域、不同年龄段人士的成功案例,展现了追梦无界、热爱至上的精神风貌。首先,习近平主席的讲话为全
文奠定了基调,强调要给予每个人实现梦想、展现自我的机会,这是时代赋予每个人的平等权利。接着,材料通过四位具体人物的事迹,生动诠释了这一主题。黄雨婷、盛李豪作为“00后”代表,在奥运赛场上为国争光,展现了年轻一代的活力与潜力;潘展
乐在游泳领域打破世界纪录,彰显了不断挑战自我、追求卓越的精神;杨学明作为科学家,坚持科研信仰,挑战极限,为国家的科技进步贡献力量;刀郎则以其经典歌曲唤醒青春记忆,展现了艺术与时间的沉淀之美。在审题时,需准确捕捉材料中的关键词,如“人生出彩机会”“追梦”“热爱”等,并结合人物事迹进行深入思考。立意
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强调追梦无界,无论年龄大小、职业领域,只要有梦想并为之奋斗,都能实现自我价值;二是突出热爱的重要性,只有对事业充满热爱,才能在追梦路上坚持不懈,创造传奇;三是倡导平等与尊重,每个人都应享有追求梦想的权利,社会应提供公平的机会与环境。在
写作过程中,需结合材料中的具体事例进行论证,避免空谈理论。同时,要注意文章的逻辑性与条理性,确保论点清晰、论据充分、论证有力。此外,还应注重语言的表达与文采的展现,使文章既有深度又具可读性。具体行文中,如果围绕“热爱是追梦的动力源泉”的观点进行论述,开篇可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彰显热爱于追
梦路上的重要性。热爱,乃追梦不可或缺之动力,让人在困境中坚韧不拔,勇往直前。个人层面,如黄雨婷、盛李豪、潘展乐等运动员,因热爱运动而在赛场奋力拼搏,屡创佳绩。社会层面,科研工作者因热爱科研而不断探索,艺术
家因热爱艺术而创作出感人作品。结合当下,热爱对个人成长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培养热爱精神是实现个人价值、推动社会进步的关键。总之,热爱是追梦的源泉,鼓励人们勇敢追梦,不懈奋斗。立意:1.追梦无界,年龄不是障碍。2.热爱是追梦的动力源泉。3.挑战自我,追求卓越。4
.平等机会,共筑梦想。5.时代精神,激励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