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 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 同步课件 第3-2课 《蜀相》.pptx,共(22)页,19.302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30520f73b40fd128db9c516ee44d95ec.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蜀相杜甫讲师:导入一个如炎炎烈日,其诗韵光照乾坤,一个如朗朗明月,其文意幽深沉郁。极盛时期,需要极盛的诗人。李白和杜甫在诗坛的相继出现,让唐诗的天空分外绚丽夺目。韩愈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李白和杜甫是唐代诗坛的双子星
座。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李白的《蜀道难》,今天我们用杜甫的《蜀相》验证之,再次感受世路的艰难和人生的多忧患。知人论世壹整体感知贰比较探究叁作业肆目录知人论世第一章回杜甫杜甫,字子美,世称杜工部,自号少陵野老,河南巩义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誉为“诗圣”(忧国忧民、人格高尚、
诗艺精湛)、“诗史”(他的诗广泛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唐代社会由盛而衰的真实历史面貌)。首创新乐府,发展古体诗,成就律诗(151首,超过现存初唐和盛唐诗人所作七律的总和),诗风沉郁顿挫(沉郁:情感深沉蕴藉;顿挫:语言刚劲、音调铿锵、章法多
变)。35岁之前:读书游历《望岳》长安十年:接近人民《兵车行》安史五年:人民疾苦《春望》“三吏”“三别”成都五年:相对平稳《蜀相》漂泊五年:老病孤舟《秋兴八首》《咏怀古迹》《登高》杜甫的诗充满了身世之
感、家国之思、羁旅之愁。律诗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格律严密。兴起于南朝成熟于盛唐。分五言和七言,每首四联,依次称首联、颔联、颈联、尾联;每联两句,上句称出句,下句称对句;每句平仄相间,上下句平仄相对,每句的第二、四、六字的平仄不得随意变更;凡偶句都要押韵
(首句可押可不押),一般押平声韵,且一韵到底;中间两联须对仗。近体诗的绝句,也称律绝,每首两联,平仄和押韵同律诗一样,只是不一定对仗。背景背景《蜀相》作于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年)的春天。759年,杜甫结束了在甘肃天水一带颠沛流离的生活,暂时落脚在成都浣花溪畔的茅屋里。个人生活的艰难困苦自不
必说,政治上那种“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更是完全破灭。此时“安史之乱”已经“乱”了五年,百姓涂炭,田园荒芜,唐王朝处于风雨飘摇中。唐肃宗宠信宦官,排斥功臣。在这样的情况下,杜甫满腔的苦闷、焦虑是可以想见的。定居在浣花溪畔的第二年的春天,他探访了诸葛武
侯祠,写下了这首感人肺腑的千古绝唱。(关键词:国乱、君昏、民困、己穷)武侯祠整体感知第二章回诵读诵读视频任务探究明确:七律句式的两种节拍。诵读时每个节拍的后一字遇平声可适当延长,遇仄声宜作停顿。1、诵读
要融入自己的理解(比如感情基调、轻重缓急等)有感情地朗诵本诗。明确:写祠也是为写人。“蜀相”即蜀国的丞相,含有崇高的敬意。2、此诗写诗人在诸葛祠吊古,但题为“蜀相”而非“诸葛祠”,有何深意?诵读蜀相⑴
丞相祠堂何处寻⑵?锦官城外柏森森⑶。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⑷。三顾频烦天下计⑸,两朝开济老臣心⑹。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⑺。⑴蜀相:三国蜀汉丞相,指诸葛亮(孔明)。诗题下有注:诸葛亮祠在昭烈庙西。⑵丞相祠堂:即诸葛武侯祠,在今
成都市武侯区,晋李雄初建。⑶锦官城:成都的别名。柏(bǎi)森森:柏树茂盛繁密的样子。⑷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hǎo)音:这两句写祠内景物。杜甫极推重诸葛亮,他此来并非为了赏玩美景,“自”“空”
二字含情。是说碧草映阶,不过自为春色;黄鹂隔叶,亦不过空作好音,他并无心赏玩、倾听。因为他所景仰的人物已不可得见。空:白白的。⑸三顾频烦天下计:意思是刘备为统一天下而三顾茅庐,问计于诸葛亮。这是在赞美在对策中所表现的天才预见。频烦,犹“频繁”,多次。⑹两朝开济:
指诸葛亮辅助刘备开创帝业,后又辅佐刘禅。两朝:刘备、刘禅父子两朝。开:开创。济:扶助。⑺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jīn):出师还没有取得最后的胜利就先去世了,常使后世的英雄泪满衣襟。指诸葛亮多次出师伐魏,未能取胜,至蜀建兴十二年(234年)卒于五丈原
(今陕西岐山东南)军中。出师:出兵。此二句《新编大学语文》(暨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为“壮志未酬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任务探究首联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效果?寻,即为“寻找”,可见诗人一边问一边找的情形,表现了
诗人急于凭吊诸葛祠的迫切心情,为下文颂扬诸葛亮张本。“柏森森”,即柏树繁盛茂密,这是诸葛祠的标志,表明祠的悠久,人们对武侯的爱戴,也象征着武侯伟大的人格。品读“寻”“柏森森”这两个词的意味。(提示:本义+深层义+结合上下文)王国维说:“’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
。”(《人间词话》)参考此说,说说“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这两句话中,有了“自”“空”二字后对诗的意境有什么影响?什么手法?叁壹贰设问手法,自问自答,自开自合,显顿挫,避平直,且启人深思。《拟行路难》的
两句反问同样显顿挫,且加强了肯定或否定的语气。“自”“空”均为“徒然、白白地”的意思。没这两个字本表现的是一片盎然春意,芳草萋萋,莺声啾啾。有这两个字后,境界大变,显示出武侯祠的寂寥色,少有人来;同时表明斯
人已去,好景无人也无心赏,表现了诗人的寂寞心。情景交融或者乐景哀情。任务探究说说颈联概括了诸葛亮一生怎样的功业与品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神机妙算、大智大慧说说你最佩服和崇敬诸葛亮的哪一方面?尾联“英雄”指什么人?为何感人肺腑。
陆肆伍先通过刘备三顾茅庐询问诸葛亮平定天下的大计,来侧面烘托诸葛亮的雄才大略,再写他帮助刘备开创蜀汉基业辅佐刘禅巩固蜀汉基业,表现出一个老臣的赤胆忠心。可谓是雄才大略、赤胆忠心。尾联“英雄”指包括自己在内千百年
来所有那些有志未遂的仁人志士。他们有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勇气、为国为民肝脑涂地的忠心、殚精竭虑功业未成的遗恨。比较探究第三章回比较探究请结合本课所学《蜀道难》、《蜀相》,以及之前的李杜诗篇,请你说一说你喜欢杜甫还是李白?喜欢浪漫主义还是现实主义?写成一篇文章。李白和杜甫
的相遇相知,是唐代最伟大的文学邂逅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杜甫(公元71
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河南巩县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他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一个是浪漫主义诗人,一个是现实主义诗人,一个放荡不羁,一个谨守儒道。两位截然不同的诗人,却因为偶然的相遇结为好友。这一相遇相交,便是旷世友谊
,千百年来一直被人们誉为佳话。闻一多先生曾经评价,二人的相遇是“太阳与月亮的相碰”。郭沫若说:“李白和杜甫是像兄弟一样的好朋友。他们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就跟天上的双子星座一样,永远并列着发出不灭的光辉。”李白大杜甫11岁,两个不同籍贯的人
,互不认识的人,他们是怎么走到一起的呢?天宝三年(公元744年)33岁的杜甫在洛阳。自从十年前考进士不第后,杜甫就一直游历四方,过着“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的漫游生活。此时游历到了东都洛阳。李白呢?一直渴望得到朝廷重用的他,
有一天真的收到了皇帝的诏书,天宝元年,唐玄宗召他进宫,他兴奋得写出了“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狂语。但是进宫后发生的一切却不是李白所愿,皇上只把他当作一个御用文人使用。又因李白耿直的个性,在宫中不为权贵所容,在朝仅
一年零八个月,他就怀着失望与悲愤,被唐明皇赐金放还。744年三月,44岁的李白离开朝廷,一路向东漫游,四月途经洛阳,两位诗人在此相见。他们志趣相投,一见如故。也许是共同的命运,也许是共同的理想,也许是
共同的爱好,两位诗人、驴友开始一齐游历祖国大好河山。同年秋天,他们如约又在开封重逢,这一次,他们同游开封、商丘,登吹台、琴台,登王屋山,过黄河。一路携手,喝酒赋诗纵怀。这个时期,二人“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晚上喝酒
喝多了同睡一床被子,白天携手同行。他们一起写诗作赋、亲同手足。第二年,他们第三次见面,地点在山东大地,两人遇上了同样心志高远且落魄失意的诗人高适。他们一起寻找隐士高人,寻找道士。他们携手并肩同行,一路踏歌而行,共赏大好风光。李白
和杜甫的相遇相知,是唐代最伟大的文学邂逅这次旅行,给杜甫一生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杜甫屡次在诗中提到这次齐鲁之行的愉快经历:“昔者与高李,晚登单父台”,“忆与高李辈,论交入酒垆”。自此之后,他们各自飘零,动如参商,再也无缘相见。他们分手后,各自踏上了人生征途。李白继续自
己的仗剑天涯游历生活,而还未尝过人生艰辛的杜甫,也开始迎来了人生中接连不断的风浪。与李白的相遇相知,令杜甫十分激动感念。分别后,多情的杜甫把思念写进诗里,他的多首诗写李白,回忆相处的岁月,他担心李白的处境,写下了一首首怀念的诗歌。赠李白,怀李白,念李白,梦李白,寄李白,不
下十余首,每一首都情真意切。他说:“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他还担心李白的前途命运:“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而李白,同样思念杜甫,多年以后,李白又一次游历到齐鲁,没有了杜甫的陪伴,他写下了《沙丘城下寄杜
甫》一诗:“我来竟何事,高卧沙丘城。城边有古树,日夕连秋声。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足见二人友情之深之真。杜甫不仅思念担忧李白,还大赞李白的诗歌之高妙,说他“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在《春日忆李白》中,开头四句写到:“白也诗无敌,
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在杜甫看来,李白的诗歌无人能比,清新俊逸,卓尔不群,高妙之处令天地鬼神震惊,真的是“谪仙人”啊!虽然二人性格不同,诗风不同,但是,知李白者,杜甫也。在《饮中八仙歌》里,杜甫这样写醉酒
后的李白“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杜甫对李白的感情,很多人认为犹如粉丝对大明星一般,我以为并不全面。那时的杜甫小李白十一岁,李白诗歌天下闻,自然怀着一份景仰和崇拜。然而能
成为好友,仅仅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崇拜是不可能的,杜甫身上,一定也有李白看重和欣赏的地方。杜甫二十四岁时游历泰山时,就写下了《望岳》这样的伟大诗篇,“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他的才气、豪气和雄心大志不输李白。他的成名比李白晚一些,但是在
后代,渐渐的,杜甫的光芒追赶上了李白,他们共同成就了唐代诗歌的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巅峰。他们的友情建立在共同的兴趣爱好和共同的大志和人生经历上。他们的相遇相知相惜成为诗坛文坛佳话。一千三百多年过去了,我们依旧津津乐道于
二人的友谊,为二人的相遇感到神奇,甚至觉得是天意!作业第四章回理解性默写1.《蜀相》中,“,”两句对郁郁葱葱的翠柏的描写,写出武侯祠的历史悠久和寂寞荒凉,来衬托诸葛亮的形象,从而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崇敬之情。2、《蜀相》中,“,”两句描绘了一幅清新明丽的春景图。3、《蜀相》中,“,”二
句是说祠堂内碧草空有春色,黄鹂徒有好音,却没有多少人去欣赏。4、杜甫《蜀相》中“,”两句说诸葛亮三顾茅庐,定天下计,东和孙权,北拒曹操,西取四川,开创蜀汉,济助后主,平定叛乱,六出祈山,九伐中原,出师未捷,身死五丈原
。5、《蜀相》中将对诸葛亮的崇敬、仰慕和叹惋之情跟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熔铸成的千古名句是:“,。”理解性默写1.《蜀相》中,“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两句对郁郁葱葱的翠柏的描写,写出武侯祠的历史悠久和寂寞荒凉,来衬托诸葛
亮的形象,从而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崇敬之情。2、《蜀相》中,“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两句描绘了一幅清新明丽的春景图。3、《蜀相》中,“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二句是说祠堂内碧草空有春色,黄鹂徒有好
音,却没有多少人去欣赏。4、杜甫《蜀相》中“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两句说诸葛亮三顾茅庐,定天下计,东和孙权,北拒曹操,西取四川,开创蜀汉,济助后主,平定叛乱,六出祈山,九伐中原,出师未捷,身死五丈原。5、《蜀相》中将对诸葛亮的崇敬、仰慕和叹惋之情跟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熔铸
成的千古名句是:“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谢谢您的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