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哈密市十五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精准解析】

DOC
  • 阅读 0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25 页
  • 大小 595.500 KB
  • 2024-10-20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新疆哈密市十五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精准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新疆哈密市十五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精准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新疆哈密市十五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精准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22 已有0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25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新疆哈密市十五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精准解析】.doc,共(25)页,595.500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2f417d8f316e363ee0db31afd0e7108e.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哈密市第十五中学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生物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西瓜的种子属于组织层次B.—条蛔虫是个体层次,也属于细胞层次C.生物的生活环境也属于生命系统的一部分D.一片森林中所有动物和植物构成的群落【答案】C【解析】【分析】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包

括: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详解】A.西瓜的种子属于器官层次,A错误。B.蛔虫是多细胞生物,不属于细胞层次,B错误。C.生态系统有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组成,故生物的生活环境也属于生命系统的一部分,C正确。D.一片森林中的所

有生物才构成群落,并不只是动物和植物,D错误。【点睛】注意:单细胞生物既是个体层次,又是细胞层次,没有组织、器官和系统等层次;植物没有系统层次。2.仙人掌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化合物是A.蛋白质B.淀粉C.水D.糖原【答案】A

【解析】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含量最多的有机化合物是蛋白质,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细胞中化合物的相关知识,解题关键能识记细胞内各类化合物及含量:3.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现配制的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剂,

能把DNA和RNA分别染成红色和绿色B.盐酸能够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使染色效果更好C.盐酸使染色质中的RNA与蛋白质分开,有利于RNA与染色剂结合D.该实验结果表明DNA只分布在细胞核中,RNA只分布在细胞质中【答案】B【解析】【分析】观察

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时,用甲基绿吡罗红染色剂染色,盐酸的作用是破坏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并且使染色体中DNA和蛋白质分离,有利于染色,具体过程为制片→水解→冲洗涂片→染色→观察,该实验结论为D

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因为细胞核区域由于存在DNA被染成绿色,细胞质区域存在RNA,所以被染成红色。【详解】甲基绿吡罗红染色剂使用时要现配,甲基绿能将DNA染成绿色,吡罗红能将RNA染成红色,A错误;口腔上皮细胞置入8%的盐酸溶液中

水解的主要目的是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分离染色体的DNA和蛋白质,B正确;盐酸有利于染色体DNA与蛋白质分离,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C错误;显微镜下观察到绿色出现在细胞核中,说明DNA主要分布于细胞核中,观察到红色出现在细胞质中,说明DNA主要分布于细胞质

中,D错误。故选B。4.下列有关显微镜操作的叙述,错误的是A.因为藓类的叶片大,在高倍显微镜下容易找到,所以可以直接使用高倍镜观察B.转换高倍物镜之前,应先将所要观察的物像移到视野正中央C.为观察低倍镜视野中位于左下方的细胞,应将装片向左下方移动D.与低倍镜相比高倍镜下的视野要暗一些

,看到的细胞要少一些【答案】A【解析】【分析】高倍显微镜的操作流程:在低倍镜下观察清楚,找到物像→将物像移到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换用高倍镜观察→调节反光镜或光圈使视野变亮,同时转动细准焦螺旋直到物像清晰可见

。【详解】A、使用显微镜时,应遵循先低倍镜观察后高倍镜观察的原则,不能直接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A错误;B、转换高倍物镜之前,应先将所要观察的物像移到视野正中央,B正确;C、为观察低倍镜视野中位于左下方的细胞,应将装片

向左下方移动,C正确;D、与低倍镜相比,高倍镜下的视野要暗一些,看到的细胞要少一些,D正确。故选A。5.下图分别是蓝细菌和衣藻的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这两种生物的叙述错误的是A.两者都有细胞壁,两者都没有由膜包被的各种细胞器B.两者的主要区别是有无核

膜C.两者均可在核糖体上合成蛋白质D.两者的遗传信息都位于DNA上【答案】A【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图示是蓝藻和衣藻的结构模式图。其中蓝藻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细胞;衣藻细胞含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属于真

核细胞。【详解】A、蓝藻为原核生物,衣藻是真核生物,衣藻有多种由膜包被的细胞器,而蓝藻无由膜包被的细胞器,A错误;B、两者的主要区别是否有核膜,B正确;C、两者均可在核糖体上合成蛋白质,C正确;D、两者的遗传物质都是DNA,D正确。故选A。【点睛】本题以蓝藻和衣藻为素材,结合两者的结构

模式图,考查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要求考生识记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能根据图中信息准确判断生物的类别,再结合所学的知识答题。6.细胞学说指出“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这一观点A.说明所有生物均由细胞组成

B.说明生物体的结构具有统一性C.说明对生物的认识进入分子水平D.说明动植物细胞的结构相同【答案】B【解析】【分析】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1、显微镜下的重大发现:细胞的发现,涉及到英国的罗伯特•虎克(1665年发现死亡的植物细胞)

和荷兰的范•列文胡克(1674年发现金鱼的红细胞和精子,活细胞的发现)。2、理论思维和科学实验的结合:在众多前人观察和思维的启发下,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了细胞学说。3、细胞学说在修正中前进:涉及德国的魏尔肖。魏尔肖提出“一切细胞来自细胞”,认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为细胞学

说作了重要补充。【详解】A、病毒式非细胞生物,故不能说明所有生物均由细胞组成,A错误;B、细胞学说说明生物体的结构具有统一性,B正确;C、细胞学说说明对生物的认识处于细胞水平,C错误;D、细胞学说不能说明动植物细胞的结构相同,只能说明动植物都有细胞结构,D错误。故选B。7.在成人心肌细胞中的

数量显著多于腹肌细胞中数量的细胞器是()A.核糖体B.线粒体C.内质网D.高尔基体【答案】B【解析】【分析】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光反应发生在类囊体薄膜上,暗反应发生在叶绿体基质内。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内质网是由膜连接而成的网状结构,是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

成的“车间”。高尔基体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加工,分类和包装的“车间”及“发送站”。核糖体是“生产蛋白质的机器”溶酶体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入侵的病毒或细菌。液泡是调节细胞内的环境,是植物细胞保持坚挺的细胞器.含有色素

(花青素)。中心体与低等植物细胞、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有关.由两个相互垂直的中心粒构成。【详解】成人心肌细胞消耗的能量比腹肌细胞多,故其中的参与有氧呼吸的细胞器--线粒体数量多,而与其它细胞器无关,B正确。故

选B。8.下列有关细胞内自由水、结合水的叙述,正确的是A.口腔上皮细胞的水主要存在细胞液中且自由水的含量大于结合水的含量B.细胞内结合水向自由水转变时细胞的抗寒性增强C.人的红细胞置于1.5%氯化钠溶液中,红细胞内的结合水的量不变D.贮藏中的种子不含水分以保持休眠状态【答案】C【

解析】【分析】细胞内的水分两种形式:自由水和结合水,其中结合水约占4.5%。结合水域其他物质结合参与构成细胞结构;自由水由于可以自由移动,所以与细胞代谢紧密相关,一是作为良好的溶剂;二是参与细胞内某些化学反应;三是为细胞提供液体环境;

四是运输细胞所需的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等。【详解】A、细胞液是指植物细胞液泡中的液体,动物细胞没有液泡,A错误;B、细胞内结合水向自由水转变时.细胞的抗寒性减弱,B错误;C、人的红细胞置于1.5%氯化钠浴液中,会发生渗透失水,但结合水的量不变,C正确;D、贮藏中的种子含有少量水分,D

错误。故选C。【点睛】9.“结构和功能相适应”是生物学的基本观点之一。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叶绿体中基粒类囊体结构可扩大生物膜面积,有利于提高光反应的速率B.细胞内的生物膜把各种细胞器分隔开,有利于细胞生命

活动的高效进行C.根尖成熟区的细胞具有中央大液泡,有利于根吸收水分D.有氧呼吸酶全部分布于线粒体中,有利于提高有氧呼吸的速率【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叶绿体中基粒类囊体结构可扩大生物膜面积,增加光合色素和酶的分布,有利于提高光反应的速率,A正确;B、细胞内

的生物膜把各种细胞器分隔开,有利于细胞生命活动的高效有序地进行,B正确;C、根尖成熟区的细胞具有中央大液泡,有利于根吸收水分,C正确;D、有氧呼吸酶分布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中,D错误。故选D【点睛】10.某毒素是由两个亚单位(每个亚单位为一条肽链盘曲折叠而成)组成的一种生物大分子。该毒

素的局部结构式如下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组成该毒素的元素一定只含C、H、0、NB.高温可使该毒素变性失活、肽键断裂C.图中该片段由4种基酸组成,有4个肽键D.一分子该毒素至少含有1个氨基和1个羧基【答案】C【解析】【分析】由题

图可知,肉毒杆菌分泌的毒素是多肽类化合物,该化合物片段含有四个肽键,因此是由5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的;5个氨基酸的R基中有两个是相同的,因此5个氨基酸只有4种。【详解】A、由结构图可知,肉毒类毒素由氨基酸组成,其

化学本质是蛋白质,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元素是C、H、O、N,由题干能够判断组成肉毒素的元素一定有C、H、O、N,但不能够判断组成肉毒素的元素一定只有C、H、O、N,A错误;B、肉毒类毒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高温下可使肉毒类毒

素失活主要原因是高温破坏了肉毒类毒素的空间结构,而肽键不发生断裂,B错误;C、图中该片段中各氨基酸的R基中有两个是相同的、且共含有四个“-CO-NH-”结构,所以图中该片段由4种氨基酸组成,有4个肽键,C正确;D、图中该片段中各氨基酸的R基中不

含氨基、共有1个羧基,所以一分子肉毒类毒素至少含有的氨基数=肽链数=2个、至少含有的羧基数=肽链数+R基中含有的羧基数=2+1=3个,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结合毒类毒素的局部结构式,考查蛋白质的合成--氨基酸脱水缩合的知识,考生识记氨基酸的结构通式、

明确氨基酸脱水缩合的过程、掌握氨基酸脱水缩合过程中的相关计算是解题的关键。11.下列关于DNA和RNA的叙述,错误的是A.DNA和RNA中只有五碳糖不同B.原核细胞中既有DNA又有RNAC.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D.DNA和RNA都能携带遗传信息【

答案】A【解析】【分析】DNA和RNA的比较:英文缩写基本组成单位五碳糖含氮碱基存在场所结构DNA脱氧核糖核苷酸脱氧核糖A、C、G、T主要在细胞核中,在叶绿体和线粒体中有少量存在一般是双链结构RNA核糖核苷酸核糖A、C、G、主要存在细胞质中一般是单链U结构【详

解】A、DNA和RNA中五碳糖不同,含氮碱基不完全相同,A错误;B、原核细胞中既有DNA又有RNA,B正确;C、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C正确;D、核酸包括DNA和RNA2种,DNA和RNA都能携带遗传信息,D正确。故

选A。12.右图是两种二糖的组成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图中A代表的物质是葡萄糖B.图中B代表的物质是果糖C.脂肪比相同质量的糖彻底氧化产能多D.葡萄糖和果糖都是还原糖,故麦芽糖和蔗糖也是还原糖【答案】D【解析】【分析】分析题图:麦芽糖

由2分子葡萄糖脱水缩合而成,因此A是葡萄糖;蔗糖由1分子葡萄糖和1分子果糖脱水缩合而成,因此B是果糖。【详解】A、通过分析可知,图中A代表的物质是葡萄糖,A正确;B、通过分析可知,图中B代表的物质是果糖,B正确;C、脂肪比相同质量的糖

彻底氧化产能多,C正确;D、蔗糖不是还原糖,D错误。故选D。13.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用于鉴定还原糖的实验材料除马铃薯匀浆外还可以用番茄汁B.在做脂防的鉴定实验时,用质量分数为20%的盐酸洗去浮色C.高倍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黑藻细胞内的叶绿体具有双层膜D.蛋白质热变性后还能与双缩脲

试剂发生反应呈现紫色【答案】D【解析】【分析】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如淀粉、蔗糖)。

(2)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3)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或苏丹Ⅳ染液)鉴定,呈橘黄色(或红色)。(4)淀粉遇碘液变蓝。【详解】A、番茄有颜色,存在干扰,不能用于检测还原糖,A错误;B、在做脂肪的鉴定实验时,用质量分数为50%的乙醇洗去浮色,B错误;C、叶

绿体的双层膜结构属于亚显微结构,需要借助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C错误;D、蛋白质热变性后空间结构被破坏,但其中肽键没有断裂,因此仍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反应呈现紫色,D正确。故选D。14.在细胞内水的主要功能是①生命活动的良好溶剂②运输

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③决定细胞形态④与某些生物大分子结合维持其空间结构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答案】A【解析】【分析】水在细胞中以两种形式存在。一部分水与细胞内的其他物质结合,叫做结合水,大约占细胞内全部水分的4.5%

;细胞中绝大部分的水以游离的形式存在,可以自由流动,叫做自由水,是细胞内的良好溶剂。【详解】细胞内的水以自由水与结合水的形式存在,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主要组成成分,自由水是良好的溶剂,是许多化学反应的介质,细胞内的水使细胞充盈对维

持细胞形态具有重要作用,自由水能自由移动对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具有重要作用等,水分子没有维持生物大分子空间结构的功能,所以①②③正确,④错误。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故选A。15.下列有关生物体内无机盐的叙述,错误的是A.合成磷脂时需要磷酸盐作原料B.细胞中的无机盐大多数以化合物的形式存

在C.镁、碘分别是叶绿素、甲状腺激素的组成元素D.无机盐可维持人体内的水盐平衡和酸碱平衡【答案】B【解析】【分析】1、无机盐的生物功能:a、复杂化合物的组成成分:镁离子是组成叶绿素的重要成分。b、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如Ca2+可调节肌肉收缩和

血液凝固,血钙过高会造成肌无力,血钙过低会引起抽搐。c、维持酸碱平衡和渗透压平衡。2、部分无机盐离子的具体功能分析。无机盐功能含量异常I-甲状腺激素的组成成分缺乏时患地方性甲状腺肿Fe2+血红蛋白的组成成分缺乏时患贫血Ca2+降低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血钙过低时,会出现抽搐现象;血钙过高时,会患肌无力

Mg2+组成叶绿素的元素之一缺乏时叶片变黄,无法进行光合作用B促进花粉的萌发和花粉管的伸长油菜缺硼时,会出现“花而不实”K+促进植物体内淀粉的运输;动物细胞内液渗透压的维持缺乏时植物抗逆能力减弱,易受病害侵袭Na+维持细胞外液的渗透压缺乏会导致

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详解】A、磷脂含有磷,因此合成磷脂时需要磷酸盐作原料,A正确;B、细胞中的无机盐大多数以离子的形式存在,B错误;C、镁、碘分别是叶绿素、甲状腺激素的组成元素,C正确;D、无机盐可维持人体内的水盐平衡和酸碱平衡,D正确。故选B。16.相同质量的脂肪和葡萄糖在体内彻底氧化分解时,

所释放的能量()A.脂肪多B.葡萄糖多C.一样多D.无规律【答案】A【解析】【分析】考查脂肪和糖类在储存能量方面的差异,加强对它们的功能与元素组成关系的理解,属于基本知识识记水平的考查。【详解】1g葡萄糖氧化分解释放约17kJ的能量,而1g脂肪可以释放39kJ的能量,选A.【点睛】与糖类

相比,同质量脂肪中C、H的含量高,氧化分解释放能量多。17.下列不属于细胞间信息交流方式的是:A.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与靶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B.相邻两个细胞的细胞膜接触C.葡萄糖分子进入动物细胞D.高等植物细胞

间通过胞间连丝来进行信息交流【答案】C【解析】【分析】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可归纳为三种主要方式:1.相邻细胞间直接接触,通过与细胞膜结合的信号分子影响其他细胞,即细胞←→细胞;如精子和卵细胞之间的识别和结合。2.相邻细胞间形

成通道使细胞相互沟通,通过携带信息的物质来交流信息,即细胞←通道→细胞,如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相互连接,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3.通过体液的作用来完成的间接交流;如内分泌细胞分泌→激素进入体液→体液运输→靶细胞受

体信息→靶细胞,即激素→靶细胞。【详解】A、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与靶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属于细胞间信息交流方式,A正确;B、相邻两个细胞的细胞膜接触,属于细胞间信息交流方式,B正确;C、葡萄糖分子进入动物细胞,不属于细胞间信息交流方式,C错误;D、高等植

物细胞间通过胞间连丝来进行信息交流,属于细胞间信息交流方式,D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的知识点是细胞膜的功能和细胞膜信息交流的案例,对于细胞膜信息交流功能的综合理解是解题的关键,本题可以从细胞膜的三个

功能出发直接选出。18.构成生物细胞内生物膜系统的膜之所以能够相互融合,原因是A.膜结构完全相同B.构成膜结构的基本支架相同C.膜具有选择透过性D.膜结构中的功能蛋白组成相同【答案】B【解析】【分析】生物膜系统:1.概念: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叶绿体、溶酶体等细胞器膜和核膜、细胞膜等结构共

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2、成分:磷脂和蛋白质。3、功能:(1)保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对物质运输、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等过程起决定作用。(2)为多种酶提供附着位点,是许多生物化学反应的场所。(3)分隔细胞器,保证细胞生命活动高效、有序地进行。【详解】A、生物

膜的组成成分类似,主要由蛋白质和磷脂组成,其结构不完全相同,A错误;B、构成生物膜结构的基本支架相同,都是磷脂双分子层,B正确;C、生物膜的功能特点都具有选择透过性,C错误;D、生物膜结构中的功能蛋白组成不完全相同,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结构特点、功能

特点和基本骨架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难度不大。19.分泌蛋白在核糖体上合成后,其运输方向是A.内质网→线粒体→高尔基体B.高尔基体→内质网→细胞膜C.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D.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核【答案】C【解析】【分析】分泌蛋白质的合成和分泌过程:先在内质网上的核糖

体上通过脱水缩合反应形成肽链→肽链进入内质网中进行加工→内质网形成囊泡→与高尔基体融合→高尔基体加工→形成囊泡→与细胞膜融合→细胞外,该过程需要的能量主要由线粒体提供。【详解】由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可知,分泌蛋白在核糖体上合成后,其运输方向是: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故

选C。【点睛】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的熟练掌握并认同细胞的生物膜在结构和功能上联系。20.溶酶体是细胞的“消化车间”,内部含有多种水解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会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B.溶酶体通过胞吞作用吞噬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C

.衰老或损伤的细胞器可被溶酶体消化分解D.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能合成水解酶执行其功能【答案】D【解析】【分析】溶酶体内含有许多种水解酶,能够分解很多种物质以及衰老、损伤的细胞器,被比喻为细胞内的“酶仓库”“消化系统”。【

详解】A、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A正确;B、溶酶体含有多种水解酶,可以通过胞吞作用吞噬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

菌,B正确;C、溶酶体具有消化作用,是细胞内的“消化车间”,能分解衰老和损伤的细胞器,C正确;D、溶酶体具有单层膜结构,属于生物膜系统,溶酶体内含有多种水解酶,但其自身不能合成水解酶,D错误。故选D。21.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发现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细胞板的

周围聚集着许多小囊泡,这些小囊泡的来源以及含有的物质分别是()A.内质网、蛋白质B.高尔基体、蛋白质C.内质网、纤维素D.高尔基体、果胶【答案】D【解析】【分析】1、高尔基体在动植物细胞中的功能不同,在动物细胞中与分泌物的形成有关,在植物

细胞中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2、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1)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2)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3)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4)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5)末期:核膜、核

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详解】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赤道板位置出现细胞板,细胞板向四周延伸形成细胞壁,而植物细胞壁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因此赤道板附近聚集的小囊泡是由高尔基体形成的;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因此这些小囊泡可能含

有的物质事纤维素和果胶。故选D。22.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通过核孔能够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B.变形虫去掉细胞核后代谢会渐渐停止C.细胞核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和控制中心D.核膜是双层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答案】C【解析

】【分析】细胞核的结构1、核膜(1)结构:核膜是双层膜,外膜上附有许多核糖体,常与内质网相连;其上有核孔,是核质之间频繁进行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的通道;在代谢旺盛的细胞中,核孔的数目较多。(2)化学成分:主要是脂质分子和蛋白质分子。(3)

功能:起屏障作用,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隔开;控制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2、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在有丝分裂过程中,核仁有规律地消失和重建。3、染色质:细胞核中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其主要成分是DNA

和蛋白质。【详解】A、通过核孔能够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A正确;B、细胞核是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变形虫去掉细胞核后代谢会渐渐停止,B正确;C、细胞核是细胞代谢的控制中心,而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是细胞质基质,C错误;D、核膜是双层膜,其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D正确。故选C。23.下图为细胞

膜结构及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示意图,数字序号代表结构,字母代表物质。下列解释错误的是A.细胞膜上的①是糖蛋白,具有识别作用B.所有细胞膜结构中③的排列方式都相同C.a和c的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D.从高浓度向低浓度

运输的物质是b和d【答案】C【解析】【分析】由图可知,①为糖蛋白,③为磷脂双分子层。a运输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属于协助扩散;b和d运输过程不需要载体和能量,运输方式为自由扩散;c运输过程需要载体和能量,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详解】A、①是糖蛋白,具有特异性,不同类型细胞中①的分

子结构不同,A正确;B、③为磷脂双分子层,所有细胞膜结构中③的排列方式都相同,B正确;C、由分析可知,低浓度向高浓度运输的物质是c主动运输,a是协助扩散,由高浓度到低浓度一侧,C错误;D、由分析可知,从高浓度向低浓度运输的物质b和d,属于自由扩散,D正确。故选C。24.将洋

葱表皮放入一定浓度的硝酸钾溶液中,该表皮的细胞便发生质壁分离,不久这些细胞又逐渐发生质壁分离复原。其原因是()A.细胞液的溶质流出细胞B.质壁分离后的细胞只允许水分子进入C.K+和NO3-主动运输进入细胞D.水和溶质自由地进出细胞【答案】

C【解析】【详解】A、细胞液的溶质是生命所需,且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所以无法透出细胞,A错误;B、质壁分离后的细胞仍有生命活性,允许水分子进入,也允许K+和NO3-进入,B错误;C、硝酸钾溶液中的钾离子和硝酸根离子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细胞的液泡,导致细胞液浓度上升,细胞吸水,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C正确;D、水能自由地进出细胞,溶质分子不能自由地进出细胞,D错误。故选C。25.下图表示过氧化氢被分解的曲线,该曲线可说明酶具有A.专一性B.高效性C.催化作用的温和性D.多样性【答案】B【解析】【分析】1、酶的特性:(1)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比无机催化剂更高,使得反应速

率更快;(2)专一性: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底物,如蛋白酶只能催化蛋白质水解成多肽;(3)温和性:是指酶所催化的化学反应一般是在较温和的条件下进行的;(4)催化特性。2、右图中表示该实验中,三只试管分别做了加入了H2O2酶,加入FeCl3,未加酶的处理,该实验证明了酶具有高效性、催化特性。【

详解】A、探究酶的专一性: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底物,探究实验要求底物不同,所用的酶相同,A错误;B、酶的催化效率比无机催化剂更高,使得反应速率更快,体现了高效性,B正确;C、酶所催化的化学反应一般是在较温和的条件下进行的,但从此图中

无法看出这一信息,C错误;D、酶的多样性是指酶的种类多种多样,但无法从图中获得相应的信息予以说明,D错误;故选:B。26.正常生理条件下,红细胞内K+浓度远高于细胞外,表明K+转运进入红细胞的方式为A.自由扩散B.被动运输C.协助扩散D.主动运输【答案】D【解析】【分析】物质跨膜运输方式:名称

运输方向载体能量实例自由扩散高浓度→低浓度不需不需水,CO2,O2,甘油,苯、酒精等协助扩散高浓度→低浓度需要不需红细胞吸收葡萄糖主动运输低浓度→高浓度需要需要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葡萄糖,K+,

Na+等【详解】根据题干信息分析,正常生理条件下,红细胞内K+浓度远高于细胞外,说明K+是逆浓度梯度进入红细胞的,因此其跨膜运输的方式是主动运输,故选D。27.把一个已发生质壁分离、但仍保持活性的植物细胞投入清水中,细胞的吸水能力将(

)A.逐渐增强B.逐渐降低C.保持不变D.先升高后降低【答案】B【解析】【详解】AB、随着细胞逐渐吸水复原,细胞内外浓度差越来越小,吸水能力逐渐降低,A错误;B正确;C、已发生质壁分离的植物细胞投入清水中,细胞吸水能力逐渐降低,C错误;D、细胞吸水的能力死不

断降低的,D错误。故选B。28.20世纪80年代科学家发现了一种RNasep酶,该酶由20%的蛋白质和80%的RNA组成。如果将这种酶中的蛋白质除去,并提高Mg2+的浓度,他们发现留下来的RNA仍然具有与这种酶相同的催化活性,这一结果表明()A.RNA具

有生物催化作用B.酶是由RNA和蛋白质组成的C.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D.绝大多数的酶是蛋白质,少数是RNA【答案】A【解析】【分析】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活性的有机物,其中大部分是蛋白质、少量是RNA,据此答题

。【详解】由题意可知,除去RNaseP酶中的蛋白质,在提高Mg2+浓度的前提下,RNA仍然具有与这种酶相同的催化活性,说明该酶中的RNA具有催化作用。综上,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酶的本质和作用的知识,

解题关键是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29.表示植物根细胞对离子的吸收速率与氧气浓度之间的关系。据图不能体现的信息是()A.由图2可知,植物根细胞吸收离子的方式为主动运输B.由图1可知,水稻对

SiO44-需求量大,番茄对SiO44-需求量小C.图2中b点,离子吸收速率受载体数量的限制D.图1中水稻培养液里的Ca2+浓度高于初始浓度,说明水稻不吸收Ca2+【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由图2可知,离子的吸收速率与氧气浓度有关,即需要消耗能量,为主动运输,A正确;

B、由图1可知,水稻对SiO32-需求量最大,番茄对SiO32-需求量最小,原因是它们各自细胞膜上具有不同的载体,B正确;C、图2中B点,离子吸收速率不再增加,原因是载体的数量是有限的,C正确;D、图1中水稻培养液的Ca2+浓度高于初始浓度,说明水稻吸水的相对速率大于吸收离子的相对速率,D错误。故

选D。30.如图曲线表示在不同条件下某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过程,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A.1、2、3反应所需要的活化能分别是D-A、C-A、B-AB.若条件为是否加催化剂,则1、2、3分别是不加催化剂、加无

机催化剂、加酶的反应C.若条件为酶促反应所处PH值不同,1、2、3反应条件可能是PH1﹥PH2﹥PH3D.若条件为酶促反应所处温度(T)不同,1、2、3反应条件一定是T1﹥T3﹥T2【答案】D【解析】【分析】该题主要考察了酶的作用本质,酶具有催化的

作用,作用机理为可以降低反应的活化能,而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主要是温度和pH,识记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曲线是本题的解题关键。【详解】A、活化能是指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因此1、2、3反应所需要的活化能分别是D-A、C

-A、B-A,A正确;B、由于催化剂具有降低反应活化能的作用,因此无催化剂的反应过程达到的活化能最高,而酶与无机催化剂相比,具有高效性,降低反应活化能的能力更强,因此2、3分别是加无机催化剂、加酶的反应,B正确;C、最适pH下

酶促反应速率最高,偏离最适pH酶促反应速率会下降,因此1、2、3组的pH可能符合pH1﹥pH2﹥pH3,C正确;D、最适温度下酶促反应速率最快,酶活性最高,偏离最适温度,即低温或高温都可能降低酶的活性,所以1、2、3反应条

件不一定是T1﹥T3﹥T2,D错误;故选D。二、非选择题31.图是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中填序号,横线上填结构名称):(1)该细胞属于_______细胞(填“植物”或者“动物”),判断依据是此细胞具有_____

____(填细胞器或细胞结构的名称)。若该细胞为某些低等植物细胞,其细胞质中还应具有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2)图中含有少量DNA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___填序号)。(3)图中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的细胞结构是[]____________。(4

)若该细胞是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则色素主要存在于[]____________,如果是植物的根毛细胞,则图中不应有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答案】(1).植物(2).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3).

中心体(4).4、9(5).6核仁(6).12液泡(7).4叶绿体【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图中1为细胞壁,2为细胞膜,3为细胞质基质,4为叶绿体,5为高尔基体,6为核仁,7为核膜,8为核孔,9为线粒体,10为内质网

,11为核糖体,12为液泡。【详解】(1)图示细胞有细胞壁、大液泡、叶绿体,属于植物细胞结构模式图;中心体分布在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中,若该细胞为某些低等植物细胞,其细胞质中还应具有的细胞器是中心体。(2)图中含有少量DNA的细胞

器是4叶绿体、9线粒体。(3)图中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的细胞结构是[6]核仁。(4)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中的色素主要存在于[12]液泡;植物根毛细胞不含[4]叶绿体。【点睛】本题结合图解,考查细胞结构和功能,要求考生识记细胞中各种结构的图象,能准确

判断图中各结构的名称,掌握细胞中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分布和功能,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32.某校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而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试管底物和试剂实验条件甲1cm3的蛋白质块+4ml胃蛋白酶溶液37℃水浴乙1cm3的蛋白质块+4ml胃

蛋白酶溶液70℃水浴丙1cm3的蛋白质块+4ml胃蛋白酶溶液0℃水浴(1)该实验中,pH属于_____________变量。(2)探究胃蛋白酶活性的观测指标是________________。甲、乙、丙三支试管中,酶活性最高的是_______试管。

(3)如将实验的材料换为新鲜肝脏研磨液和H2O2溶液,你认为是否科学?______(填“是”或“否”),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若某同学直接选用双缩脲试剂来检测实验结果,你认为是否合

理?_______(填“是”或“否”),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无关(2).相同的时间内蛋白块体积的变化(其他答案合理即可)(3).甲(4).否(5).H2O2在加热的条件下会分解(6

).否(7).胃蛋白酶是蛋白质,也会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出现紫色现象【解析】【分析】分析表格信息可知,实验的自变量是温度,反应底物是蛋白块,酶的种类是胃蛋白酶,因此实验的目的是探究温度对胃蛋白酶活性的影响;实验原理,酶活性越大,蛋白块水解的速度大,相同时间内,蛋白块的体积减小的快;PH

、胃蛋白酶的体积及蛋白块的体积等属于无关变量,无关变量应该保持一致,因变量是酶活性,可以用蛋白块体积变化表示。【详解】(1)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温度,PH属于无关变量,无关变量应保持一致且适宜。(2)探究胃蛋白酶活性可以用相同的

时间内蛋白块体积的变化表示,相同时间内蛋白块体积减小多,说明酶活性高。甲、乙、丙三支试管中,37℃下酶活性最高,故酶活性最高的是甲试管。(3)由于过氧化氢本身随温度升高,分解速率加快,因此不能将实验材料换成新

鲜的肝脏研磨液和H2O2溶液。(4)胃蛋白酶本身是蛋白质,可以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出现紫色现象,因此不能直接选用双缩脲试剂检测实验结果。【点睛】本题考查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要求学会能够分析表格信息明确实验的自变量、因变量和实验目的,按照实验设计的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的原则

分析、评价、完善实验步骤,综合解答问题。33.如图所示中图甲所示的分子结构式为某种核苷酸,已知分子结构式左上角的基团为碱基-腺嘌呤;图乙是某核苷酸链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1)图甲中核苷酸的名称是_____。它_____(填是或不是)构成图乙物质的原料。(2)DNA彻底水解的产

物是_____。豌豆的叶肉细胞中,含有的碱基是_____。(3)图乙中1、2、3的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4)通常由_____条图乙所示的核苷酸链构成一个_____分子【答案】(1).腺嘌呤核糖核苷酸(2).不是(3).磷酸、脱氧核糖、4种碱基

(4).A、T、G、C、U(5).脱氧核糖(6).胞嘧啶(7).磷酸(8).2(9).DNA【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图甲为某核苷酸的结构示意图,该核苷酸含有的五碳糖是核糖,含氮碱基为腺嘌呤,所以该核苷酸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图乙为某

核苷酸链示意图,该核苷酸链中含有碱基T,推测该核苷酸链属于构成DNA的脱氧核苷酸链,其中3为磷酸,1为脱氧核糖,2为含氮碱基(胞嘧啶),4为胞嘧啶脱氧核苷酸,5为脱氧核苷酸链。【详解】(1)由以上分析知,题图甲中核苷酸中的五碳糖是核糖、碱基为腺嘌呤,因此该核

苷酸是腺嘌呤核糖核苷酸;图乙是DNA单链,含有的五碳糖是脱氧核糖,故甲不是构成图乙物质的原料。(2)DNA彻底水解的产物为磷酸、脱氧核糖和4种含氮碱基(A、C、G、T);豌豆的叶肉细胞中,含有DNA和RNA

,故含有的碱基是A、T、G、C、U。(3)图乙中1、2、3的名称分别是脱氧核糖、胞嘧啶、磷酸。(4)由以上分析知,图乙所示的核苷酸链为构成DNA的脱氧核苷酸链,通常由2条图示的脱氧核苷酸链构成一个DNA分子。【点睛】本题结合某核苷酸与核苷酸链示意

图,考查核酸的知识,考生识记核酸的分类和分布、明确DNA与RNA组成成分的差异、掌握DNA分子的结构是解题的关键。34.下图1表示物质出入细胞的示意图,图2中曲线甲、乙分别代表物质进入细胞的两种方式。请回

答有关问题:(1)图2中曲线甲代表_____,曲线乙代表_____,Q点对应时刻细胞不再吸收物质分子,此时,限制物质进入细胞的因素是_____。(写出一个即可)(2)图1中能够表示利用图2中曲线乙代表的运输方式将有害物质排出细胞的过程可用_____(a、

b、c…)表示。植物细胞吸收无机盐的过程可用_____(a、b、c…)表示。(3)细胞膜水通道、离子通道是普遍存在的。若肾集合管管壁细胞膜受刺激后发生兴奋时,水通道开放,大量水被肾集合管管壁细胞重吸收

,则代表此过程中水的流动可用_____(a、b、c…)表示【答案】(1).自由扩散(2).主动运输(3).载体数量、能量(4).e(5).a(6).c【解析】【分析】分析图解:图1中,A是细胞膜上的蛋白质,B是磷脂双分子层,C是糖蛋白(分布于膜的外侧).根据物质跨膜

运输的特点判断,b为自由扩散,a、e为主动运输,c、d为协助扩散;图2中,甲运输方式中,物质运输速率和细胞外物质的浓度成正比,因此属于自由扩散;而乙运输方式中,物质运输的速率在一定范围内,随着能量的增加而增加,达到一定程度后

,不再增加,而是维持稳定,可见该物质的运输和能量、载体有关,应属于主动运输。【详解】(1)甲运输方式中,物质运输速率和细胞外物质的浓度成正比,因此属于自由扩散;而乙运输方式中,可以由低浓度运输到高浓度,应属于主动运输;主动运输需要消耗

能量和载体蛋白的协助,因此曲线乙中Q点对应时刻细胞吸收速率不再上升,限制物质进入细胞的因素是载体数量和能量。(2)a、e代表主动运输,而具有糖蛋白的一侧代表膜外,则a表示运进细胞,e表示运出细胞;有害物质排出细胞的过程可用e表示,植物细胞吸收无机盐的过程可用a

表示。(3)借助通道的是协助扩散,应是高浓度一侧到低浓度一侧,不需要能量,在图1中c是高浓度到低浓度,有通道蛋白,不需要能量,故是c。【点睛】本题着重考查了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异同点,要求考生能够根据不同物质运输方式的特点确定图1中各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并且确

定图2曲线表示的运输方式,难度适中。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328857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