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辽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大联考试题+语文+含解析.docx,共(13)页,62.758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29a369f6061821f4b1b0029509bb34af.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4届高三11月大联考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我时不时看到有人说,生命能诞生在地球,纯粹是撞了大运——要同时凑齐合适的温度、液态水,以及富含氧的大气层等因素,是多么难得啊!这看法多少有些本末倒置。地球生物之所以需要地球
环境,恰是因为我们生在这里。不能适应地球环境的生物,在演化过程中都被淘汰了。所有地球生命都血脉相连,我们有着相同的有机化学机制和遗传系统。从这个角度来讲,生物学是生命乐章诸多复调的其中之一。让我来讲讲生命乐章地球复调中某一小节的故事吧。故事发生在公元1185年的日本,平氏和源氏两大家族的
战争持续多年。1185年4月24日,坛之浦海上决战,平氏输给了源氏,许多将士战死,幸存者大量投海身亡。民间传说里,平氏武士都化作了螃蟹。这种“平家蟹”的壳上有诡异的纹路,就像武士的脸。渔民不吃这些螃蟹,反而会把它们放回大海。渔民把它们丢回海里,决定了如下的演化
路线:如果你是螃蟹,而你的甲壳普普通通,那人类就会吃掉你,你这一支的后代自然越来越少。但你的壳要是看起来有那么点像人脸,就有概率能死里逃生,留下更多后代。平家蟹的大量繁衍无关螃蟹的自身愿望,而是渔民们有意识选择的结果。我们把这个过程叫作“人工选择”。实际上几千年来,人类一直
在有意识地选择哪些动植物应该生存,哪些应该被淘汰。人工选择的本质可以归结于:动植物的性状和行为都是遗传的,人类出于某些考虑,会选育其中的一些种类,淘汰另一些。得到选择的品种繁衍壮大,另一些则日渐稀少,甚至灭绝。既然人类能让动植物产生新品种,那大自然难道就不能吗?当然能了。类似的过程叫作“自
然选择”。亿万年光阴里,生物发生彻头彻尾的变化,本质和人类在短时间内改变动植物的性状并无不同。这一观点有化石作为证据支撑。物种驯化的遗传变异速度惊人。不到一万年里,驯化让羊从每次产出不到1千克的粗毛,变成了10千克甚至20千克的细毛;奶牛泌乳期产出的牛奶,也从几百毫升
变成足足百万毫升。如果人工选择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产生如此巨大的改变,那持续亿万年的自然选择,又能带来什么呢?答案是千姿百态、斗艳争辉的生物界。物种演化绝非空中楼阁似的理论,它有的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例。物种演化在于自然选择,这一伟大发现与查尔斯·达尔文、阿尔弗雷德·华莱士的名字紧紧联系在一起。一个
多世纪前,他们就说大自然里新生的动植物数量,远比最终活下来的要多,环境压力选择了那些因为偶发变异而更适宜生存的物种繁衍后代。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写道:人类并不能直接改变物种,他们只是把生物置于新的环境下。是自然法则在影响那些生物,导致它们变异。但人类确实可以在自然变异中进行
选择,并按自身意愿让其逐渐累积。通过这种方式,人类就培育出了更符合自身利益或喜好的动植物。这一过程可以是有目的的、有计划的,也可能是无意识行为的结果。T.H.赫胥黎是演化论在19世纪时最坚定的捍卫者和推广者,他曾这样评价达尔文和华莱士的著作:“……第一次读到《
物种起源》时,我禁不住感叹:‘我居然没想到这一点,真是愚蠢啊!’我猜,哥伦布的同伴们也说过一样的话……在达尔文和华莱士驱散黑暗之前,谁也没想到通往问题核心的道路就在我们身边。”演化论和自然选择这两个概念曾让世人震惊不已,对不少今人而言依然如此。生物的优雅简洁,它们结构与功能的高度吻合,
让我们的祖先赞叹折服,从而相信那是出自伟大设计师的手笔。即使是最简单的单细胞生物,也比最精巧的怀表复杂,而怀表不会自己进行组装,或者慢慢发生变化,更不会从落地钟演变而来。钟表的存在,意味着钟表匠的存在。我们祖
先掌握的历史记录十分有限,因此他们认为每个生物都经过精心设计,一个物种不会变成另一个物种。我们渴望理解自然的意义及其法则,而“伟大设计师的精心设计”恰好满足了这种渴望。但正如达尔文和华莱士所示,还有另一种解释。它不仅同样自然、动人、富有人性,而且比前者更令人信服:那就是自
然选择。它使生命乐章随着世代流逝而愈发美妙。(节选自卡尔·萨根的科普图书《宇宙》第二章《宇宙的复调》,有删改)材料二:当我以博物学者的身份参加贝格尔号皇家军舰游历世界时,我在南美洲观察到的众多事实,使我深受
震动。这些事实对于解译物种起源这一重大难题提供了重要证据。归国之后,我便想,如果耐心搜集和思考可能与这个难题有关的各种事实,也许会得到一些结果。经过五年工作,我潜心思索和推论,写出一些简要笔记。1844年我又将它扩充为一篇纲要,以记载我当时的结论。从那时以来,我一直在探索
这个问题,从未间断。虽然我一贯严谨审慎,只信赖可靠的证据,但错漏之处,在所难免。我比任何人都能深切地感到,有必要将支撑我的结论的全部事实和参考资料详尽地发表出来,我希望能在将来一部著作中实现这一愿望。(节选自达尔文《物种起源·绪论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者认为生命诞生在地球,并生存演化下来,缘于适宜的地球环境,比如温度、液态水、含氧大气层等。B.人类出于某些考虑选育出动植物的新品种,与生物在大自然中发生的彻底的性状变化,二者本质上并无不同。
C.物种驯化能在相对短的时间内产生巨大改变,物种演化则是在亿万年光阴里,产生了缤纷多彩的生物界。D.作者以生物学为例,借助相关科学理论,表达了对生命乐章是“伟大设计师的精心设计”这一说法的怀疑。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材料一作者善于引资料,援引达尔文的《物种起源》来佐证观点,引用赫胥黎的话来表达对达尔文和华莱士的钦佩和赞美。B.材料一作者在说明物种驯化的遗传变异速度惊人时,用到了举例子、分类别、作比较、列数字等说明方法。C.材料一的内容以科普为
主,其中穿插民间传说,在突出科学性的同时,也增强了作品的趣味性和可读性。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人工选择”观点的一项是(3分)A.鼹鼠长期生活在地下,视觉派不上用场,视觉功能慢慢地萎缩、退化。B.花和果实色彩鲜艳,更易被昆虫发现、光顾、传粉,种子更易被鸟类
散布。C.玉米在经过上万代的选育后,比它干瘦的祖先更美味,也更富有营养。D.鸟类羽毛鲜艳、体态优美、叫声悦耳,给人以美的享受,并借此取悦异性。4.作为著名的生物学家和进化论主要奠基人的达尔文,身上有哪些科学精神值得我们学习?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4分)5.达尔文科学论文《自然选
择的证明》语言表述抽象概括,注重逻辑推理,多用长句、表述严密。与之相比,卡尔·萨根的科普作品《宇宙的复调》在语言方面有哪些不同之处?请结合材料进行分析。(6分)(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
字,完成6~9题。受戒(节选)汪曾祺这家人口不多。一共四口人:赵大伯、赵大娘,两个女儿——大英子、小英子。老两口没有儿子。赵大伯是个能干的人。他是一个“全把式”,不但田里场上样样精通,还会晋鱼、洗磨、凿砻、修水车、修船、砌墙、烧砖、箍桶、劈蔑、绞麻绳。他不咳嗽,不腰疼,结结实实,像一棵
榆树。人很和气,一天不声不响。赵大伯是一棵摇钱树,赵大娘就是个聚宝盆。大娘精神得出奇。五十岁了,两个眼睛还是清亮亮的。不论什么时候,头都是梳得滑溜溜的,身上衣服都是格挣挣的。像老头子一样,她一天不闲着。煮猪食,喂猪,腌威莱,地腌的咸萝卜干非常好吃,春粉子,磨小亚腐,编装衣,织
芦筐。她还会剪花样子。这里嫁闰女,陪嫁妆,瓷坛子、锡罐子,都要用梅红纸剪出吉祥花样,贴在上面,讨个吉利,也才好看:“丹风朝阳”呀,“白头到老”呀,“子孙万代”呀,“福寿绵长”呀。二三十里的人家都来请她:“大娘,好日子是十六,你哪天去呀?”——“十五,我一大清早就
来!”“一定呀!”——“一定!一定!”两个女儿,长得跟她娘像一个模子里脱出来的。眼睛长得尤其像,白眼珠鸭蛋青,黑眼珠棋子黑,定神时如清水,闪动时像星星。浑身上下,头是头,脚是脚。头发滑溜溜的,衣服格挣挣的。——这里的风俗,十五六岁的姑娘就都梳上头了
。这两个丫头,这一头的好头发!通红的发根,雪白的簪子!母女三个去赶集,一集的人都朝她们望。姐妹俩长得很像,性格不同。大姑娘很文静,话很少,像父亲。小英子比她娘还会说,一天叽叽呱呱不停。大姐说:“你一天
到晚叽叽呱呱——”“像个喜鹊!”“你自己说的!——吵得人心乱!”“心乱?”“心乱!”“你心乱怪我呀!”二姑娘话里有话。大英子已经有了人家。她偷偷地看过,人很敦厚,也不难看,家道也殷实,她满意。她这两年,很少出房门,整天赶她的嫁妆。大裁大剪,她都会。挑花绣花,不如娘。可她又嫌娘出的样子太老了。她
到城里看过新娘子,说人家现在绣的都是活花活草。这可把娘难住了。最后是小英子忽然一拍屁股:“我给你保举一个人!”这人是谁?是明子。小英子说:“他会画!画得跟活的一样!”小英子把明海请到家里来,给他磨墨铺纸,小明子画了几张,大英子喜欢得不得
了:“就是这样!就是这样!这就可以乱孱!”——所谓“乱孱”是绣花的一种针法:绣了第一层,第二层的针脚插进第一层的针缝,这样颜色就可由深到淡,不露痕迹,不像娘那一代绣的花是平针,深浅之间,界限分明,一道一道的。小英子
就像个书童,又像个参谋:“画一朵石榴花!”“画一朵栀子花!”她把花掐来,明海就照着画。到后来,凤仙花、石竹子、水蓼、淡竹叶、天竺子、蜡梅花,他都能画。大娘看着也喜欢,搂住明海的和尚头:“你真聪明!你给我当干儿子吧!”小英子捺住他的肩膀,说:“快叫!快叫!”小明子跪在地上磕了
一个头,从此就叫小英子的娘做干娘。大英子绣的三双鞋,方圆三十里都传遍了。很多姑娘都走路坐船来看。看完了,就说:“喷喷喷,真好看!这哪是绣的,这是一朵鲜花!”她们就拿了纸来央大娘求了小明子来画。有求画帐檐的,有求画门帘飘带的,有求画鞋头花的。每回明子来画花,小英子就给他做点好吃的,煮两个鸡蛋
,蒸一碗芋头,煎几个藕团子。因为照顾姐姐赶嫁妆,田里的零碎生活小英子就全包了。她的帮手,是明子。这地方的忙活是栽秧、车高田水、薅头遍草,再就是割稻子、打场子。这几茬重活,自己一家是忙不过来的。这地方兴换工。排好了日期,几家顾一家,轮流转。不收工钱,但是吃好的。一天吃六顿,两头见肉,顿顿有
酒。干活时,敲着锣鼓,唱着歌,热闹得很。其余的时候,各顾各,不显得紧张。薅三遍草的时候,秧已经很高了,低下头看不见人。一听见非常脆亮的嗓子在一片浓绿里唱:栀子哎开花哎六瓣头哎……姐家哎门前哎一道桥哎……明海就知道小英子在哪里,三步两步就赶到,赶到就低头薅起草来。傍晚牵牛“打汪”——水
牛怕蚊子。这里的习惯,牛卸了轭,饮了水,就牵到一口和好泥水的“汪”里,由它自己打滚扑腾,弄得全身都是泥浆,这样蚊子就咬不透了。低田上水,只要一挂十四轧的水车,两个人车半天就够了。明子和小英子就伏在车杠上,不紧不慢地踩着车轴上的拐子,轻轻地唱着明海向三师父学来的各处山歌。打场
的时候,明子能替赵大伯一会儿,让他回家吃饭。他一扬鞭子,喊起了打场号子:“格当嘚——”这打场号子有音无字,可是九转十三弯,比什么山歌号子都好听。赵大娘在家,听见明子的号子,就侧起耳朵:“这孩子这条嗓子!”连大英子也停下针钱:“真好听!”小英子非常骄傲地说:“一十三省数第一!”晚上,他们
一起看场。他们并肩坐在一个石磁子上,听青蛙打鼓,听寒蛇唱歌——这个地方以为蝼蛄叫是蚯蚓叫,而且叫蚯蚓叫“寒蛇”,听纺纱婆子不停地纺纱,“吵——”,看萤火虫飞来飞去,看天上的流星。“呀!我忘了在裤带上打一个结!”小英子说。这里的人相信,在流星掉下来的时候在裤带上打一个结,心里想
什么好事,就能如愿。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方圆附近的人家都来请赵大娘剪花样子,农忙时人们通过换工相互帮忙,都体现出乡土社会热情淳朴的民风之美。B.大英子、小英子模样俊俏,大英子羞涩矜持、心灵手巧,小英子伶俐活泼、善
良可爱,二人从外到内都是美的化身。C.小英子和明子一起牵牛“打汪”、车高田水,晚上看场时并肩而坐,听虫鸣、看流星等内容富有乡土生活气息。D.同样作为散文化小说,本文的风格和沈从文的《边城》一样,带有一种田园牧歌式的情调,充满了淡淡
的哀伤。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清亮亮”“滑溜溜”“结结实实”“叽叽呱呱”等一系列叠词的使用,使文章气氛轻快,生动活泼。B.本文破折号的使用灵活多变,或解释说明,或表示声
音延长,或表示话题转换,使情节节奏变得舒缓。C.“全把式”“格挣挣”“乱孱”“打汪”“寒蛇”等方言俚语,形象地传递出地域风俗和特色文化。D.末段含蓄蕴藉,耐人寻味,暗示出小英子心事未能如愿的伤心与惆怅,与《边城》的结尾有异曲同工之妙。8.小说是怎样塑造人物形象的?请结合文本简要
分析。(4分)9.学习课文《边城》后,班级读书小组拟召开“和谐之美”主题读书交流会,请结合本文和《边城》,谈谈两文共同体现了哪些“和谐之美”?具有怎样的艺术效果?(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
(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材料一: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荆庄王①“并国二十六,开地三千里;庄王之氓社稷②”也,而荆以亡。齐桓公并国三十,启地三千里;桓公之氓社稷也,而齐以亡。故有荆庄、齐桓,则荆、齐可以霸。今皆亡国者,其群臣官
吏皆务所以乱而不务所以治也。其国乱弱矣又皆释国法而私其外则是负薪而救火也乱弱甚矣!故当今之时,能去私曲就公法者,民安而国治;能去私行行公法者,则兵强而敌弱。故审得失有法度之制者,加以群臣之上,则主不可欺以诈伪;审得失有权衡之
称者,以听远事,则主不可欺以天下之轻重。今若以誉进能,则臣离上而下比周;若以党举官,则民务交而不求用于法。以誉为赏,以毁为罚也,则好赏恶罚之人,释公行,行私术,比周以相为也。若是,则群臣废法而行私重,轻公法矣。数至能人之门,不一至主之廷;百虑私家
之便,不一图主之国。属数虽多,非所以尊君也;百官虽具,非所以任国也。故臣曰:亡国之廷无人焉。此其所以然者,由主之不上断于法,而信下为之也。故明主使法择人,不自举也;使法量功,不自度也。故曰:巧匠目意中绳,然必先以规矩为度;上智捷举中事,必以先王之法
为比。故以法治国,举措而已矣。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辞,勇者弗敢争。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故矫上之失,诘下之邪,治乱决谬,一民之轨,莫如法。厉官威民,退淫殆,止诈伪,莫如刑。人主释法用私,则上下不别矣。(节选
自《韩非子·有度》)材料二:治世则不然,不知亲疏、远近、贵贱、美恶,以度量断之。其杀戮人者不怨也,其赏赐人者不德也。以法制行之,如天地之无私也,是以官无私论,士无私议,民无私说,皆虚其匈以听于上。上以公正论,以法制断,故任天下而不重也。今乱君则不然,有私视也,故有不见也;有私听也,故有不闻也
;有私虑也,故有不知也。夫私者,壅蔽失位之道也。上含公法而听私说,故群臣百姓皆设私立方以教于国,群党比周以立其私,请谒任举以乱公法,人用其心以幸于上。上无度量以禁之,是以私说日益,而公法日损,国之不治,从此产矣。(节选自《管子·任法》)【注】①荆庄王:即楚庄王,春秋
五霸之一。②氓社稷:“氓”同“亡”,抛下国家死亡之意。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其国乱A弱矣B又皆释国
法C而私其外D则是负薪E而救火也F乱G弱甚矣!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治,文中指安定,与“乱”相对。《大学》中“欲治其国者”的“治”与文中含义不同。B.信,任凭,随意。《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烟涛微茫信难求”的“信”与文中含义相同
。C.规矩,指校正方圆的器具。规,圆规;矩,方矩。也指一定的法度、准则。文中指前者。D.壅蔽,堵塞蒙蔽。《谏太宗十思疏》中“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的“壅蔽”与文中含义相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韩非认为,君主依法办事国家就
强大,君主不依法办事国家就衰弱,楚国和齐国从称霸走向衰亡的历史正说明了这一点。B.韩非认为如今凭借声誉或人际关系获得了地位或奖赏,玩弄个人手段相互勾结,废弃了法度等一系列做法是错误的。C.“任法”,即依靠法律、法度
。管仲认为,无论是问罪还是行赏,一切以法度为依据,亲疏、远近、贵贱、美恶都从法,才能有太平盛世。D.韩非和管仲都看到了君主不“就公法”而放任“私”的后果:群臣百姓或私下勾结,或接近奸臣而远离君王,或请
托保举,扰乱公法。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故矫上之失,诘下之邪,治乱决谬,一民之轨,莫如法。(2)其杀戮人者不怨也,其赏赐人者不德也。14.结合材料一,概括韩非子的哪些法治思想对当今中国社会仍有借鉴意义。(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
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赴京途中遇雪孟浩然迢递秦京道,苍茫岁暮天。穷阴连晦朔,积雪满山川。落雁迷沙渚,饥乌噪野田。客愁空伫立,不见有人烟。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秦
京,原指秦国都城,“秦京道”代指通往京都的道路,点明此诗写的是诗人前往长安途中遇大雪时的所见所感。B.“积雪”一句,正面写雪,给人苍茫空阔的视觉冲击,细细品味,又暗含与李白“将登太行雪满山”类似的感慨。C.第六句中,“噪”字与“蝉噪林逾静”中的“噪”字一样,有以声衬静之妙,更好地营造出静谧恬淡
的环境氛围。D.尾联中,“客”是诗人自指。与诗人另一首诗《宿建德江》中“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的“客”所指相同。16.本诗抒情方面很有特色,全诗显得含蓄隽永,回味悠长。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
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唐太宗李世民曾说“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由此可以想到《(论语)十二章》中的“__,_”两句。(2)高适的《燕歌行》中“__,_”两句写士卒的拼死力战和将军的寻欢作乐,对比鲜明,具有强烈的现实批判意义。(3)在古代,诗人常常以
“酒”抒发情感,有时“酒”字虽没有直接出现,但也让我们感受到诗人与酒的情缘,如“,”。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2小题,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试问世间,谁不知道九寨的美呢?谁又能忘了九寨沟的美呢?五彩斑斓的树林,倒映在晶莹
透亮的海子里,水中静静躺着的,是凝围了时光的巨木残枝,它们或浮于水面,或沉在水中,或半浮半沉荡漾在湖心,亭亭玉立的样子,宛若一处天然的巨型盆栽。各种各样的蓝,各种层次的绿,那深蓝,那墨绿,在阳光的折射下,如梦似幻。就算好莱坞用超高特效技术拍摄的奇幻电影所呈现的梦
幻和浪漫与之相比也①。九寨沟的美,是超越了人类的想象力的,只有大自然能创作出这样②的杰作,人类自己是描摹和复刻不出来的。有人说,光是这108个充满了梦幻色彩般不可思议的海子,就已足够令人③,更别说还有叠瀑、彩
林和雪山风光。每年的9月下旬至10月中旬,九寨沟的美都到达了极致,今年的你,要考虑一下吗?出发,抵达,静静站在那片天地间,静静感受那里的流光溢彩,才是拥抱九寨的最好方式。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
语。(3分)19.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使用了多种修辞,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如今,生活压力在不断提高,很多人由于工作忙碌的原因,饮食不规律,再加上一些不好的饮食习
惯,大多数人的胃都有点小毛病。关于如何养胃的说法也越来越多,比如:吃太有人说,光是这108个充满了梦幻色彩般不可思议的海子,就已足够令人③,更别说还有叠瀑、彩林和雪山风光。每年的9月下旬至10月中旬,九寨沟的美都到达了极致,今年的你,要考虑一下吗?出发,抵达,静静站在那
片天地间,静静感受那里的流光溢彩,才是拥抱九寨的最好方式。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19.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使用了多种修辞,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
小题,1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如今,生活压力在不断提高,很多人由于工作忙碌的原因,饮食不规律,再加上一些不好的饮食习惯,大多数人的胃都有点小毛病。关于如何养胃的说法也越来越多,比如:吃太多会把胃撑大、喝粥能养胃……这些养胃说法是真的吗?流言:喝粥能养胃真相:
因为粥熬制时间较长,粥中的淀粉能充分的糊化,从某种程度上能减轻胃肠道的负担。但是,养胃本身并没有明确的定义,并且每个人的胃肠情况、体质不同,因此适合的食物也不一样。对同一种食物(如小米)的反应也各不相同。不同的胃病患者吃同样的“养胃食物
”是不科学的。胃酸分泌过多的人不建议长期喝粥,如患有反流性食管炎的患者,平时就容易产生反酸、“烧心”等情况,①。流言:吃大蒜可以消灭幽门螺杆菌真相:之所以说大蒜能够杀菌,这跟它被捣碎或嚼碎时产生的大蒜素有关。这种物质的确有一定的杀菌作用,在实验室培养环境里,它甚至还真能显著抑制幽门螺杆菌。但
请看清楚了,②,而是大蒜素!“大蒜素”不等于“大蒜”。③,大蒜素的含量很低或者没有。想通过平时吃生蒜吃到“大蒜素”,真的很难!20.下列句子中的“反应”和文中加点的“反应”,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A.我无法形容那一瞬间的人们的反应。B.“九一八”事变爆发,鲁迅反应十分激
烈。C.不是医院可怕,是我吃很多药都有反应。D.化学反应的本质是有新的物质生成。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6分)22.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增删少量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四、写
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本试卷语言文字运用Ⅱ提到的“流言”和“真相”,在信息爆炸的今天普遍存在,也经常困扰我们的学习和生活。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
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1.A【解析】混淆了引用观点和作者观点。2.B【解析】“分类别”错,作者用羊和牛来说明观点,二者是同一类。3.C【解析】A、B、D三项都是自然选择。4。①善于从身边发现问题,善于观察思考;②注重事实,
从实践出发,用事实说话:③潜心思索,认真记录,及时整理;④严谨审慎,讲究实证,积极探索,永不止步。【解析】首先抓住审题重点:“生物学家”“进化论主要奠基人”以及达尔文身上的“科学精神”,要结合材料相关内容进行概括。其次确定检索区间,相关内容集中在材料一倒数第二段和材
料二。接下来找到关键句,筛选并整合答案。材料一赫胥黎的话“在达尔文和华莱士驱散黑暗之前,谁也没想到通往问题核心的道路就在我们身边”,让我们看到达尔文善于从身边发现问题,善于观察思考;材料二第一段“当我以博物学者的身份参加贝格尔号皇家军舰游历世界时,我在南美洲观察到的众多事实,使我深受震动。
这些事实对于解译物种起源这一重大难题提供了重要证据”,说明达尔文注重事实,从实践出发,用事实说话;材料二第一段“经过五年工作,我潜心思索和推论,写出一些简要笔记。1844年我又将它扩充为一篇纲要,以记载我当时的
结论”,可以看出达尔文潜心思索,认真记录,及时整理;材料二第一段“从那时以来,我一直在探索这个问题,从未间断”及第二段“虽然我一贯严谨审慎……有必要将支撑我的结论的全部事实和参考资料详尽地发表出来,我希
望能在将来一部著作中实现这一愿望”,可以看出达尔文严谨审慎,讲究实证,积极探索,永不止步。本题属于概括题,重在提炼原文信息,整合总结,无须结合文本具体分析。【评分标准】共4分,每点1分。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酌情
给分。5.①《宇宙的复调》多用形象具体的表述。如“生物学是生命乐章诸多复调的其中之一”“让我来讲讲生命乐章地球复调中某一小节的故事吧”“答案是干姿百态、斗艳争辉的生物界。物种演化绝非空中楼阁似的理论,它有的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例”。②《宇宙的复调》说理与抒情结合。如材料
一最后一段“它不仅同样自然、动人、富有人性,而且比前者更令人信服:那就是自然选择。它使生命乐章随着世代流逝而愈发美妙”等语句抒情色彩浓郁。③《宇宙的复调》句式长短交错,灵动活泼。比如关于“平家蟹”的表述。【解析】本题关联教材选择性必修下册第四单元第13课,重在引导考生关注教材,从语言特点的视角关注
多文本阅读。课文《自然选择的证明》节选自《物种起源·综述和结论》,文章用大量科学考察得来的事实阐述生物进化的一般原理,是典型的科学论著。材料一节选白科普图书《宇宙》的第二章《宇宙的复调》,通俗易懂。观照文本,我们不难发现,材料一语言形象感性,不乏生动传神之处,如“生物学是生命乐章诸多复
调的其中之一”“让我来讲讲生命乐章地球复调中某一小节的故事吧”“答案是千姿百态、斗艳争辉的生物界。物种演化绝非空中楼阁似的理论,它有的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例”。而《自然选择的证明》则比较概括抽象,注重理论性。其次,《宇宙
的复调》说理之中饱含感情,如材料一最后一段中“它不仅同样自然、动人、富有人性,而且比前者更令人信服:那就是自然选择。它使生命乐章随着世代流逝而愈发美妙”饱含深情;而《自然选择的证明》先梳理事实,从中发现基本规律,然后得出结论,论辩逻辑严密,注重以理服人。最后从句式的角度考虑,《宇宙的复调》句式长短
交错,灵动活泼,《自然选择的证明》则多用复杂的长句,突出说理的严谨性和科学性。【评分标准】共6分,每点2分,概括《宇宙的复调》语言特点1分,结合文本分析1分。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6.D【解析】“本文的风格和
沈从文的《边城》一样”“充满了淡淡的哀伤”表述不当。“淡淡的哀伤”是《边城》的情感氛围,本文的情感氛围是温暖明媚的。7.7.D【解析】“暗示出小英子心事未能如愿的伤心与惆怅”错误,从原文二人并肩而坐的和谐场
景以及小英子的爽快可爱来看,“伤心与惆怅”的情感解读失当。8.①用个性化的语言彰显鲜明的人物性格。对话符合人物身份,如小英子说话,语言生动,语气强烈,凸显其聪慧活泼,伶俐可爱。②在场景氛围中凸显人物。作品注重场景的描写和氛围的营造,如小英子看明海画花样子、二人一起牵牛
“打汪”、并肩看场、听虫鸣、看流星等场景,氛围温馨,突出二人情感的纯洁和谐。③善用映衬,在映衬中刻画人物群像。如作品开头写赵大伯和赵大娘的能干,一个“摇钱树”,一个“聚宝盆”,非常般配;写赵大娘的干净利索,也是在写两个女儿的俊俏能干;写大英子、小英子的灵巧中用,也是在写赵大娘的
能干中用。在相互映衬中刻画赵家四口人的形象。【解析】人物形象的塑造有很多方法,我们在作答时,要和文本的特点结合起来,选取最典型的。本文最突出的特点是淡化情节的冲突与矛盾,在场景中凸显人物,在对话中彰显性格,把人物作为一个整体,刻画
其形象之美。小说的对话语言主要集中在赵大娘、大英子、小英子母女三人,“十五,我一大清早就来!”“一定!一定!”写出赵大娘的勤快热情;“你一天到晚叽叽呱呱—”“你自己说的!——吵得人心乱!”“心乱!”等内容凸显大英子的羞涩矜持;“像个喜鹊!”“心乱?”“你心
乱怪我呀!”将小英子的活泼伶俐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而三人的对话或语言,还凸显了明子的画技和噪音的不凡。“他会画!画得跟活的一样!”“你真聪明!你给我当干儿子吧!”凸显明子的绘画技艺出众,“这孩子这条嗓子!”“真好听!”“一十三省数第一!”则是
对明子嗓音的称赞。明子的形象,也在对话中得以凸显。而赵大伯的形象,则主要通过赵大娘来映衬。赵大伯能干,是一棵“摇钱树”,赵大娘是个“聚宝盆”。“像老头子一样,她一天不闲着”。作者写大娘就是在写大伯,写大伯也是在写大娘,人物之间相互映衬。写到大娘的勤快,也是在写两个女儿。“两个女儿,长得跟她
娘像一个模子里脱出来的。眼睛长得尤其像,白眼珠鸭蛋青,黑眼珠棋子黑,定神时如清水,闪动时像星星。浑身上下,头是头,脚是脚。头发滑溜溜的,衣服格挣挣的”,写女儿的美丽利索,就是在写大娘。“大英子绣的三双鞋,方圆三十里都传遍了。很多姑娘都走路坐船来看”,写大英
子的心灵手巧,也是在写太娘。“因为照顾姐姐赶嫁妆,田里的零碎生活小英子就全包了”,写小英子的勤快,同样是在写大娘。人性之美,在群像的相互映衬中得到了彰显。最后,作品没有扣人心弦的情节冲突,注重场景的描绘,大英子绣花,明子画花样子,小英子在旁;明子和小英子牵牛“打汪”、车高田水、并肩看场等场景,充满
诗情画意,凸显了作品的风俗美和人情美。【评分标准】共4分,每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9.①两文都表现了和谐的人性之美。塑造了纯真善良、美丽自然的少女形象翠翠和小英子,表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与人性的纯真美好。②两文都描绘了优美和谐的风俗之美。都描绘了宁
静优美的自然风景:《边城》展现了青山绿水白塔的湘西风光,《受戒》展现了远离喧嚣的自然宁静的乡土风景。/都表现了当地别具特色的风俗民情:端午赛龙舟捉鸭子、绣花鞋唱山歌等,营造了桃花源式的世界,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③通过对和谐的人性人情美、风景风俗美的描写,表现
了两位作者对优美健康的理想的人性的追求,对自然美好的理想社会的向往(对这种理想社会难以再现的无奈和感伤)。/美好人性与优美自然的巧妙融合,形成了两文诗意化、散文化的写作风格,给人无限的遐想,给读者带来美好的阅读感受。【解析】审题及作答时,要抓住题干的“和谐之美”一词。重在比较
归纳《边城》和《受戒》中的“和谐”主要体现在哪些地方,抓住两文的人情美和风俗美进行分析梳理,内容要尽量丰富充实而又富于条理。艺术效果主要从思想主旨和写作风格两个方面分析,尤其要关注诗意化的小说特点带来的读者效果。【评分标准】共6分,每点2分。“/”前后答出一个答案即可。如有其他答案,
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10.BDF【解析】句意:这些国家本来已经混乱衰弱了,他们的群臣又都丢掉国法而于法律之外营私舞弊,这好比背着干柴去救火,国家会更加混乱和衰弱!“其国乱弱矣”和“乱弱甚矣”,两处“乱”“弱”均是并列关系,强调国家状况,故中间不可断开:“矣”“
也”均为句末语气词,后面断开;“释国法”和“私其外”语意关系紧密,同时发生,非前后承接关系,故中间不可断开。“负薪”是“救火”的方式,前后修饰关系,故中间不可断开。11.B【解析】B项,“烟涛微茫信难求”句意:大海波涛渺茫,确实不易寻求。此处的“信”是“确实
、的确、实在”的意思,文中“信”指“任凭、随意”,二者含义不同。12.B【解析】B项,“如今凭借声誉或人际关系获得了地位或奖赏,玩弄个人手段相互勾结,废弃了法度等一系列做法”说法错误。根据材料一中的“今若”“若”“若是”等语言标志可知,
凭借声誉或人际关系获得地位或奖赏,玩弄个人手段相互勾结,废弃法度,只是韩非的假设,而非现状,选项的说法把假设当作了事实。13.(1)所以矫正上面的过失,追究下面的奸邪,治理混乱、判断谬误,统一人们的行为使其合乎规范,没有比法令更好的了。(2)他定罪杀人但人不怨恨,按功行
赏但人也不必感激。【解析】翻译句子,首先要确定每个句子中的重点词语并能准确翻译,再结合句式等流畅表达。【评分标准】(1)共4分。“矫”(矫正,纠正)、“诘”(追究,查办)各1分,大意2分。(2)共4分。“怨”(怨恨)、“德”(感激)各1分,大意2分。14.①要坚定以
法治国的为政理念;②维护法的公平公正,不受社会舆论和道德评价的干扰;③法律面前人人平等;④提高违法成本,关注“刑”的作用。【解析】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可知,韩非认为“依法治国”对国家存亡的重要性;由“以誉为赏,以毁为罚也,则好赏恶罚之人,释
公行,行私术,比周以相为也”可知,韩非认为要“维护法的公平公正,不受社会舆论和道德评价的干扰”;由“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可知,韩非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由“厉官威民,退淫殆,止诈伪,莫如刑”可知,韩非认为要“关注‘刑’的作用”。以上法治思想对当今社会依然有重要的意义
。【评分标准】共3分,答出任意三点可得满分,除1述合案外,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译文】材料一:一个国家不可能永远强大,也不可能永远衰弱。君主依法办事,国家就強大;君主不依法办事,国家就衰弱。楚庄王曾并吞二十六个国家,开拓三千里疆土;楚庄王抛下
国家死亡之后,楚国便随之衰亡。齐桓公吞并了三十个国家,开辟了王千里疆土;齐桓公抛下国家死亡之后,齐国也随之衰亡。所以有了楚庄王、齐桓公,楚、齐就可以称霸。如今这些国家都衰亡了,是因为群臣官吏都去干那些使国家动荡而不是使国家安定的事情。这些国家本来已经混乱衰弱
了,他们的群臣又都丢掉国法而于法律之外營私舞弊,这好比背着幹柴去救火,国家会更加混乱和衰弱!现在这个时代,一个国家能够除掉奸邪谋私之行而遵循国家法令的,老百姓就能安宁并且国家就能安定;能杜绝图谋私利的行为而实行国家法令
的,军队就会强大而敌人相对弱小。所以明察得失又有法度的規定,用来驾驭群臣,那么这样的君主就不可能被臣下欺诈;明察得失而又以法度作为标准以了解远方的事情,那么君主就不可能被天下轻重颠倒的事欺骗。现在如果按声誉选用人才,那么臣下就会背离君主而在下面紧密勾结;如果根据朋党的关系来推荐官员,那么
老百姓就会致力于勾结而不求依法办事。以虚假的名声为依据奖赏,以诽谤的流言为依据施行处罚,那么喜欢奖赏而厌恶处罚的人,就会丢掉国家法定的职责,玩弄个人手段,互相包庇利用。像这样的话,群臣就会废弃法度而设法捞取个人权势,不把国家的法令当回事了。屡次进出奸臣的家门,一次也不到君主的朝廷去;天天
想着自己的好处,一点也不考虑君主国家的利益。君主的下属官吏虽然很多,但都不是朝廷所需用来尊崇君主的;各种官员虽然一应俱全,但却不是君主所需用来承担国家大事的。所以下臣我说:衰亡的国家朝廷中没有人。之所以会造成这种局面,是因为君主在上面不依法决断政事,而听凭下面的大臣胡作非为。所以圣明的君主
依法选拔人才,不凭自己的意愿来用人;依法考核臣下的功绩,而不靠自己的主观来推测。所以说:高明的木匠用肉眼测量木材也合乎绳墨的标准,但首先一定要用规和矩作为标准;智慧极高的人虽很快就把事情做得合乎要求,但
必须用先王的法令作依据。所以用法令来治国,就是用法令作为标准衡量事物罢了。法令该制裁的,智者不能逃避,勇者不敢争辩。惩罚罪过不避开大臣,奖赏善行不漏掉平民。所以矫正上面的过失,追究下面的奸邪,治理混乱、判断谬误,统一人们的行为使其合乎规范,没有比法令更好的了。整治
官吏而威慑民众,遏止过于懈怠的行为,制止诈伪的发生,没有比刑罚更顶用的了。君主如果放弃法令而用私意办事,那君臣就没有区别了。材料二:治世的情况就不是这样,不分亲疏、远近、贵贱和美恶,一切都用法度来判断。他定罪
杀人但人不怨恨,按功行赏但人也不必感激。全凭法度办事,好像天地对万物那样没有私心,所以官吏没有私人的政见,士人没有私人的议论,民间没有私人的主张,大家都虚心听从君主。君主凭公正原则来考论政事,凭法度来裁断是非,所以担负大任治理
天下而不感到沉重。现在的昏君却不是如此,用私心来看事物,所以就有看不见的地方;用私心来听情况,所以就有听不见的地方;用私心来考虑问题,所以就有认识不到的地方。这私心,正是堵塞蒙蔽造成失位的原因。君主放弃了公法而去听信私说,所以群臣和百姓都将创立自己的一套学说和
主张来在国内到处宣扬,勾结群党来建立私人势力,请托保举来扰乱国家公法,用尽心机来被君主宠信。君主若没有法度来禁止这些现象,因此私说一天比一天增多,而公法一天比一天削弱,国家的不安定,就将从此产生了。15.C【解析】“营造出静谧恬淡的环境氛围”错误。“静谧恬淡”给人安静、
恬适之感。而语境中“苍茫”“穷阴”“积雪”“迷”“客愁”“空”“不见有人烟”则给人阴暗低迷、沉郁悲凉之感。故由整体意境可知,“噪”字营造出的是“苍凉寂寥”的环境氛围。16.①情寓景中,委婉含蓄。首联,“苍茫岁暮天”写下
雪前的暮色苍茫之景,又暗示了诗人忐忑不安的心情。/额联,“连续的阴天”“积雪的山”“冰冻的河”,营造出阴郁、苍茫、寂寥的意境,也暗示诗人此时艰难的境遇,是诗人此刻忧郁、迷茫、无助的内心的外化。②借物抒怀,耐
人寻味。颈联,低飞的大雁找不到沙渚栖宿,饥饿的乌鸦在野田里觅食。诗人借“落雁”自喻,写自己像“落雁”一样迷失方向。写饥饿的乌鸦,暗示诗人对赴京后前途未卜的担心和茫然。③以景结情,言有尽而意无穷。尾联,“不见有人烟”写眼前冷清之景,实则表达诗人内心的孤独,含不尽之意于言外。【解析】一般来说
,古诗的“含蓄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融情于景,情景交融;叙事抒情,寓意深沉;一语双关,妙趣横生;以小见大,言近旨远;正话反说,曲折见意;借助谐音,妙传心意。而本诗主要体现的有寓情于景,以景结情,借
物咏怀等。前四句情景交融。首联,“苍茫岁暮天”写下雪前的暮色苍茫之景,又暗示了诗人忐忑不安的心情。颔联,“连续的阴天”“积雪的山”“冰冻的河”,营造出阴郁、苍茫、寂寥的意境,也暗示诗人此时艰难的境遇,是诗人此刻忧郁、迷茫、无助的内心的外化。五、六句借物咏怀。低飞的大雁找不到沙渚栖
宿,饥饿的乌鸦在野田里觅食。诗人借“落雁”自喻,写自己正像“落雁”一样迷失方向。写饥饿的乌鸦,暗示诗人对赴京后前途未卜的担心和茫然。第八句,以景结情。“不见有人烟”写眼前冷清之景,实则表达诗人内心的孤独。【评分标准】共6分,每点2分。“/”前后答出一个即可。言
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17.(1)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2)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3)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解析】本题诗文兼顾,涵盖不同时代和体裁,既有限制性试题,又有开放性试题,整体难度适中。【评分标准】共6分,每空1
分,句子填写正确,且没有错别字,没有漏字、添字,可得1分;否则不得分。另外,字迹书写要清晰规范,若书写难以辨认,或书写不规范等,不得分。第(3)题为开放性试题,如果自己创作诗句,查无出处的不得分。18.①相形见绌②鬼斧神工③如痴如醉/叹为观止【解析
】第一空,强调“好莱坞用超高特效技术拍摄的奇幻电影所呈现的梦幻与浪漫”也比不上,可用“相形见绌”(和同类的事物相比较显得不足);第二空,注意语境是“大自然的杰作”,可用“鬼斧神工”(形容建筑、雕塑等技艺的精巧);第三空,强调看到美景之后的反应,可用“如痴如醉”(形容对人或
事物极为迷恋或陶醉,以至达到精神恍惚、不能自制的程度)、“叹为观止”(用来赞叹所见的事物尽善尽美,好到了极点)。【评分标准】共3分,每处1分,除给出的参考答案外,如有其它成语,能够符合文段上下文的意思,也可给分。19.①“谁不知道九寨的美呢?谁又能忘了九寨沟的美呢?”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
,表达对九寨沟强烈的赞美之情;②“水中静静躺着的”“亭亭玉立”运用拟人的手法,采用人格化的方式描写“巨木残枝”,作者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③“它们或浮于水面,或沉在水中,或半浮半沉荡漾在湖心”,运用排比的修辞,突出水中“残
枝”姿态的多样;④“宛若一处天然的巨型盆栽”运用比喻的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九寨沟风景的美丽。【解析】答题时首先要明确修辞手法,然后具体解释,最后要结合文段的分析其表达效果。此题注意抓住文段中的“谁不知道九寨的美呢?谁又能
忘了九寨沟的美呢?”“水中静静躺着的”“亭亭玉立”“宛若一处天然的巨型盆栽”进行分析。【评分标准】每点2分,共4分。答出其中任意两点即可得满分。修辞手法1分,正确分析修辞效果1分。20.C【解析】AB项,“反应”的含义是事物所引起的意见、态度或
行动;C项,“反应”的含义是机体受体内或体外的刺激而引起相应的活动;D项,“反应”的含义是物质受作用而引起变化的现象和过程。语境中“反应”的含义和C项相同。故选C。21.①喝粥很容易加重病情②有杀菌作用的不是大蒜③在完
整的大蒜里面【解析】第①空,前面有“胃酸分泌过多的人不建议长期喝粥”,和“平时就容易产生反酸、‘烧心’等情况”,应该填写“喝粥”产生的后果,如“喝粥很容易加重病情”;第②空,后文有“而是大蒜素”,可知
此空应该填写“不是……”,再结合前文的“杀菌作用”以及后文“不等于‘大蒜’”,可知此处应该填写“有杀菌作用的不是大蒜”;第③空,后文是“大蒜素的含量很低或者没有”以及前文“捣碎或嚼碎时”,可知此处应该填写“在完
整的大蒜里面”。【评分标准】每处2分,共6分。第一处,要有“喝粥”“加重病情”,每少一处扣1分。有这两个关键点,其它答案也可给分。第二处,要有“杀菌”“不是大蒜”,每少一处扣1分。有这两个关键点,其它答案
也可给分。第三处,要有“完整”“大蒜里”,每少一处扣1分。有这两个关键点,其它答案也可给分。超过字数限制,每处扣1分。22.生活压力在不断增大,很多人由于工作忙碌,饮食不规律,再加上一些不好的饮食习惯,大多数人的胃都有点小毛病。【解析】句子中有两处错误,第
一,搭配不当,“压力”不能说是“提高”,“提高”应改为“增大”。第二,“由于……的原因”句式杂糅,把“的原因”去掉。【评分标准】两处错误,修改正确一处给2分,两处均修改正确给4分。其它修改,如果语意正确,没有语
法的毛病,也可酌情给分。23.【审题立意】此题是一则材料作文,材料的内容源自语言运用,涉及的主题是“流言”和“真相”,题目要求在“信息爆炸”的背景下探讨这个问题,并且在材料当中提到“困扰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因此写作的内容要针对困扰“生活和学习”
相关的“流言”和“真相”入手,列举实例,然后指出“困惑”之处,继而分析原因,最后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写作一定要从具体的现象入手,提出自己的观点,然后深入分析提出应对之策。体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结合信息时代的特征,提出信息发布中应该遵循职业或道德素养。【参考立意
】(1)流言止于真相。(2)莫被流言困惑。(3)莫因流量散流言,要守本真求真相。【作文评分标准】一类作文:论点辩证,立意深刻,54~60分。具体要求:1.观点深刻,紧扣“困扰生活和学习的流言与真相”立意行文,不仅要提
出问题,更要解决问题。2.立意高远,能够联系“信息爆炸时代”的背景,回答时代的困惑。3.文采出众,能够展现对字词、句式、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等的熟练运用能力。二类作文:字迹工整,论点鲜明,48~53分。具体要求:1.观点清晰,能够紧扣“困扰生活和学习的流言与真相”行文,对所提困扰
能提出一般的解决方案。2.立意鲜明,能够联系“信息爆炸时代”的背景,提出自己的见解。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