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福建省龙岩市长汀、连城、上杭、武平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共(7)页,53.848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28ba5d9dda2fac49a6824e8e0530944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长汀、连城、上杭、武平、漳平、永定”六校(一中)联考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半期考高二历史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命题:长汀一中连城一中武平一中一、选择题(共25小题,50分。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周礼•礼器》从衣食
住行,车马舆服各个方面作出了清晰的规定:如饮食上,“天子一食,诸侯再”,贵族们不能如饕餮之徒一样无节制的饮食,而平民则可以随心所欲。这种规定A.强化了宗法等级秩序B.蕴含着德政民本观念C.是分封制的社会基础D.成为普遍的社会规范2.商鞅在行政方面主张“无宿治,则邪官不及为私利于民……则农不败。
农不败而有余日,则草必垦矣”。他还大量裁减官吏,认为“官属少,征不烦。民不劳,则农多日。”这表明商鞅A.代表百姓根本利益B.主张积极保护农耕C.反对世卿世禄制度D.以澄清吏治为己任3.与孟子和荀子将性善与性恶对立不同,董仲舒主张“性未善
”,认为“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民受未能善之性于天,退受成性之教于王。”董仲舒观点旨在A.主张严格社会等级B.背离先秦儒家思想C.维护封建道德规范D.强化皇权的合法性4.战国时期,赵武灵王通过胡服骑射,让赵国一时成为
关东强国;而北魏孝文帝却通过全面汉化,实现了经济文化的繁荣,巩固了统治。从唯物史观角度分析,他们的共同点是A.向先进民族学习B.彻底变革生产关系C.注重民族交融D.顺应形势发展要求5.在面对瘟疫的不确定性时,古代中国人往往从超自然力量来理解瘟疫,并
以孝道等道德因素来解释瘟疫的流行和感染。这类解释旨在A.展现统治者的仁政爱民B.宣扬天人感应以警示世人C.表达官方或个人的自省D.彰显伦理纲常的道德力量6.唐宋皆有薛涛、李清照等世家良女活跃于文坛,但是到了晚明后,能数上名的才女则以名伎居多,著名的“秦淮八艳”就是其中的代表。发
生这种转变的主要原因在于A.专制制度的松弛B.理学思想官方化C.市民阶层的兴起D.社会风尚的变化7.20世纪30年代美国农业出现大危机,受王安石变法启发,时任美国农业部长的华莱士在美国建立常平仓制度稳定物价,设立商品信贷公司为农民提供农
业贷款,为美国走出大萧条奠定了基础。这表明A.王安石的经济思想具有一定的现代性B.常平仓的建立解决了美国农业大危机C.常平仓制是现代商品信贷的主要形式D.王安石变法受到美国政界的高度关注8.李贽在《题孔子像》中说:“儒先臆度(孔子)而言之,父师沿袭而诵之,小子蒙聋而听之。
……至今日,虽有目,无所用矣。”李贽此言旨在A.否定孔子的权威B.肯定儒学教育性C.批判理学功利性D.倡导个性的解放9.鸦片战争后,魏源指出:“夷之长技有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并强调“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师外夷者,外夷制
之。”魏源的观点A.颠覆了中国传统的夷夏观B.是对民族危机加剧的反应C.意在抵制西方文明的侵略D.成为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10.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冯桂芬认为“算学、重学、视学、光学、化学,皆得格物致理”,进一步指出中国五不如夷,即
“人无弃才不如夷,地无遗利不如夷,君民不隔不如夷,名实必符不如夷”。冯桂芬这种思想A.成为后来维新思想的先声B.仍停留在中体西用范畴C.促进传统儒学向近代转型D.提出了系统的救国方案11.1912年9月,孙中山在北京与梁士诒谈话时提到:“中国以农立国,倘不能于农民自身求彻底解放,则革新
匪易(匪易,指不容易),欲求解决农民自身问题非耕者有其田不可”。材料反映了孙中山A.民生主义的内涵在不断丰富B.肯定农民在民主革命中的作用C.以解决农民土地问题为目标D.深受中共民主革命思想的影响12.面对民国成立后共和制度名存实亡的残酷现实,一场吸取西方文明,并把它当
作武器,批判中国传统儒学,改造中国人“国民性”的运动发生了。这场运动A.是政治民主化的首次尝试B.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C.为新思想的发展开辟道路D.推动国共两党的首次合作13.中国近代某贫农团组织的主要工作是:“1.拥护苏维埃,在苏维埃指导之下参加巩固并发展苏维埃政权的一切斗争。……3.彻底
深入土地革命,团结贫农群众,联合中农,坚决反对富农。”由此说明该组织A.拥护中国共产党和支持中国革命B.在敌后抗日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C.旨在巩固和发展革命统一战线D.尝试创建新型的人民民主政权14.1940年,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
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想要“毕其功于一役”是不行的,想要在两个革命中间插一个资产阶级专政阶段,是“走不通”的。毛泽东的这一论述A.标志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B.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C.明确强调了中国革命的性质D.推动了全党工作
重心的转移15.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国文坛除了讴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工农兵重大题材,还出现了如邓友梅的《在悬崖上》、宋璞的《红豆》、陆文夫的《小巷深处》等一批揭示人物丰富情感世界的文学作品。这主要得益于A.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B.
新中国文化事业的正确方针C.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D.“教育革命”在全国的展开16.1992年3月26日《深圳特区报》发表了著名新闻通讯《东方风来满眼春》,真实记录了邓小平同志在深圳视察时发表的重要谈话。通讯《东方风来满眼春》的“春”是指
中国A.完成了拨乱反正的历史任务B.明确改革开放将进一步深化C.实现了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D.宣布了上海浦东的开发开放17.下图的数据折射出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这表明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在校女生比例(%)A.中国国民教育体系基本形成B.全民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偏低C.女性教
育权益得到较好保障D.本专科在校男生人数不断下降18.智者学派认为,一切都因时、因地、因人而异,没有不变的真理,一切都可以怀疑,一切被人们奉为规矩的常理都能在论辩中被推翻。这一主张A.具有怀疑主义和辩证法的特征B.使人开始从神灵的控制下觉醒C.成为“人文主义”的核心内容D.与当时社会
变革时代特征相关19.在苏格拉底以前,希腊哲学主要研究宇宙的本原是什么,世界是由什么构成等问题。苏格拉底开始研究人类本身,如什么是正义,什么是勇敢,什么是智慧,具有什么品质的人才能治理好国家等。这表明苏格拉底A.创立了唯心主义理论体系B.意识到
雅典民主政治的弊端C.明确提出了理想国家的设想D.关注雅典平民社会政治地位20.文艺复兴时期,学者和艺术家可以接近的不仅有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还有欧几里德和阿基米德,后者曾促进了物理学和数学研究。这表明文艺复兴A.不再以宗教
为主要题材B.开始追求世俗人生的乐趣C.有利于近代科学的产生D.全面研究希腊的古典文化21.文艺复兴的影响侧重于知识分子,而宗教改革享受到了“文艺复兴”所开拓出来的人文主义的影响,把欧洲人民的觉悟提高了一步。这主要是因为宗教改革A.摧毁了天主教会的精神独裁B.体现了工业资产阶级的诉求C.提升
了人性的高尚与尊严D.启发人们对社会的理性思考22.“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与发展,开辟了理性、辩证地看待客观世界的方法,从而为理性主义奠定了基础,进而推动了启蒙运动的产生。”下列能佐证这一观点的科技成就是A.亚里斯多德重力理论的提出B.蒸汽机的发明与运用C.牛顿“经典力学体系”创建D.电
磁感应现象的发现23.亚当·斯密在《国富论》(1776年)中有如下描述:“一个人抽出金属丝,另一个人拉直,第三个人切断,第四个人削尖,第五个人打磨顶部做出头……用这种方法,做一枚别针被分为18个单独的操作程序。”这主要反映了A.万能蒸汽机极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B.工人独立完成生产的能力大幅下降C.手
工工场中生产的复杂化和低效率D.工厂制度下对生产组织形式的优化24.下表是18世纪后期到21世纪初人类经历的五轮次大规模工业革命或科技革命。表格中空格应填写的是时代工业1.0工业2.0工业3.0工业4.0工业5.0特征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人机协作
A.机器化B.电气化B.信息化D.数字化25.1921年,爱因斯坦获得了诺贝尔奖,但这奖得来十分不易。当时有不少德国诺贝尔奖获得者威胁说,如果给相对论授奖,他们就要退回己获的奖章。结果,评选委员会找到了一个办法,让爱因斯坦作为光电效应理论的建立者而获奖。这是因为
相对论A.缺乏足够的实验支持B.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C.引发了美德间核竞赛D.否定了牛顿经典力学二、非选择题(第26题8分,第27题16分,第28题12分,第29题14分,共50分。)26.(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材料历史解释这三种发明(印刷、火药和磁石)已经在世界范围内把事物的全部面貌和情况都改变了。第一种是在学术方面,第二种是在战事方面,第三种是在航行方面,并由此又引起难以数计的变化来。——培根《新工具》(1)印刷术、火药、
指南针传播到欧洲,对欧洲新兴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推翻封建制度产生重大作用,推动欧洲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型。伏尔泰终其一生尊崇、仰慕中国的孔子。伏尔泰认为孔子是用道德的说服力来影响别人,而不是用宗教的狂热和个人崇拜。伏尔泰以中国文化来抨击欧洲宗教的黑暗和专制,并大声感叹:“我们不能像
中国人一样,真是大不幸!”1895年,严复选译了《进化论与伦理学》,命名为《天演论》,宣扬人类同样适用“进者存而传焉,不进者病而亡焉”的思想。1912年,中国工业建设会认为“建设我新社会,以竞胜争存,而所谓产业革命者,今也其时矣”。(3)面对空前严重的
民族危机,近代中国知识分子以进化论作为推动中国社会变革的思想武器,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推动了近代中国救亡图存运动的开展。正是靠着一批留学生、一批精通外文又心甘情愿献身革命的知识分子翻译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宣传十月革命
……十月革命的经验才被传入并融化进中国革命实践,中国大众的思想觉悟和政治意识才得以迅速提高,给中国革命带来了新的火种。——摘编自《从跨文化传播视角看翻译的功能》参照上表中的(1)(3),结合所学知识完成(2)(4)的陈述。2
7.(1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综观18世纪末19世纪初期的中国科学技术,就是这样:在近代科学的园地里仍然是空白一片,在传统科学的发展中,则由于中西文化交流的中断……整个中国科学技术在封建专制主义的严重束缚下,走进了死胡同。在西方科学技术普遍
繁荣的年代,中国科学技术却陷入了停滞状态,这对中国历史的发展,就不能不是一个极大的悲剧。——《中西500年对比》材料二根据过渡时期总路线,国务院在1956年主持制定《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形成了“以任务带学科”的科
技规划模式。“规划”由57项任务构成,其中以原子弹、导弹、计算机、半导体、无线电电子学、自动学和远距离操纵为最紧要项目。为了制定和实施该规划,国家充分利用中国科学院等本国科技力量,同时借助了苏联的援助。经过不懈努力,该规划提前完成并取得重大科技成就,使我国补全了学科门类
并拉近了与世界先进科技水平的距离,对我国科技、国防、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摘编自张久春等《“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的制定与实施》(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18世纪末19世纪初期的中国科技“陷入停滞”的原因?(6分)(2)依据材料二,概
括《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的制定及实施的主要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列举规划实施期间我国取得的重大科技成果。(10分)28.(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要了解一件艺术品,一个艺术家,一群艺术家,必须正确地设想他们所属的时代的精神和风俗概况。……某种艺术是和某些时
代精神与风俗情况同时出现,同时消灭的。”——丹纳结合19世纪以来世界文学艺术的任一现象,对上述材料加以阐释。(要求:史实准确,阐述充分,逻辑清晰。)29.(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延平四贤,又称“闽学四贤”,是指两宋时期崛起
于福建南剑州(今南平),道统相继、学术思想一脉相承的杨时、罗从彦、李侗、朱熹四位理学大儒。“闽学四贤”是上承洛学(北宋洛阳以程颢、程颐兄弟为首的学派),下创闽学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他们以孔孟思想为核心,批判地继承佛道思想,集理学之大成,把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福建在宋代以来,被时
人誉为“东南全盛之邦”,且有“海滨邹鲁”之称。这固然是南宋政治、经济、文化重心南移所致,但与“闽学四贤”创立闽学及其学术教育实践,吸引众多学者不远万里入闽,也有着密切的关系。他们广泛建立书院,聚徒讲学,对推动教育的下移和中国书院制度的建立和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闽学四贤”尚习
行讲义气,注重人格的自我完善。在两宋民族矛盾尖锐的当下,他们都力主抗金并积极宣传,形成巨大的社会影响,彰显出深沉的民族气节。这种气节随着朱熹理学的广泛传播,内化为中华民族性格中熠熠生辉的一部分。注:朱熹因在福建讲学,弟子多为福
建人,形成的学派世称“闽学”。——摘编自胡凤俤《试论延平四贤称谓演变及其文化内涵与影响力》(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闽学四贤”开创闽学的背景。(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闽学四贤”的重要贡献。(6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25小题。题号123456
789101112131415答案ABDDDBADCAACACB题号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BCDBCACDBA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26.(2)孔子思想是人类文明史上的思想丰碑之一。启蒙思想家们从
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助推了启蒙运动开展,对欧洲近代的思想解放和反封建斗争产生重要影响。(4分)(4)俄国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建立,有力地促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和发展。(4分)27.(1)原因:小农经济占统治地位,使科技发展缺少新的推动力;君主专制的强化、
文化专制政策,禁锢了思想;闭关锁国政策,限制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统治者重道轻器思想的影响;西方近代科技的兴起。(6分,回答其中三点即可)(2)特点:科技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或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以任务带动科学;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借助外
援;科技成就重大等。(6分,回答其中三点即可)成果:1958年第一座实验性原子反应堆建成;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1965年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4分,回答其中两点即可)28.示例1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伴随着工业革命的迅速扩展,资本主义制度弊端初显;欧洲各国民族、民主运动迅速发展,世界处于剧烈的变革与震荡之中;启蒙思想家倡导“理性王国”与当时的现实间产生了强烈的反差。于是,产生了浪漫主义流派。如雨果的
《巴黎圣母院》,通过夸张的手法,塑造特点鲜明的人物形象,同现实形成强烈的对照;德拉克罗瓦的《自由引导人民》,以浪漫主义的手法巧妙地将写意和写实结合起来,表现了革命者高涨的热情。浪漫主义在对旧传统、旧制度的否定过程中掀起了追求“自由、平等、博爱”的浪
潮,带来了文学形式和表现内容的全面解放。示例2:社会变革影响着人类的精神世界。两次世界大战和经济危机的爆发,使人们感到精神的空虚和生存的绝望;现代科技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改变着人们的精神生活。于是,出现了《百年孤独》、《第二十二条军规》、《等待戈多
》、《格尔尼卡》等现代主义文学艺术作品,通过反传统和反理性的方式,表达内心的“自我感受”。这些影响着人类社会和生活,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如学生通过一部作品分析其时代背景及特点,同样赋分。要求:史实准确,阐述充分,逻辑清
晰。)29.(1)背景:①两宋时期城市商业繁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②国家分裂割据,民族矛盾尖锐。③统治者推行重文轻武的政策。④儒学正统地位受到冲击。⑤洛学兴起与发展,闽学四贤学术上一脉相承。(8分,回答其中四点即可)(2)贡献:①开创闽学,集
理学之大成,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②推动福建的开发发展,使其成为“海滨邹鲁”。③推动宋代以后中国教育的发展。④对中华民族性格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6分,回答其中三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