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双流棠湖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文综地理试题 含解析

DOC
  • 阅读 5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3 页
  • 大小 1.792 MB
  • 2024-10-30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四川省双流棠湖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文综地理试题  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四川省双流棠湖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文综地理试题  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四川省双流棠湖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文综地理试题  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10 已有5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13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四川省双流棠湖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文综地理试题 含解析.docx,共(13)页,1.792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1bdec650f63cf356e429edc386856a1e.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棠湖中学高2021级高三上期第二月考试文科综合地理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海南省陵水县盛产圣女果(又名樱桃番茄,如图),产出的果实

大小形态均匀、色泽鲜美、味道香甜可口,含人体所需的多种维生素,深受各地消费者喜爱。当地圣女果收获后,以鲜果形式销往北京、上海、天津、青岛、香港、澳门等各大城市。武山村是陵水县唯一的圣女果大型收购市场。完成下面小题。1.与国内其他主产区域

如山东莘县等地相比,海南陵水种植圣女果的主要有利条件是()A.热量丰富B.光照充足C.日温差大D.土壤肥沃2.国内各大城市大量销售陵水圣女果时间应是()A.1—2月B.4—5月C.7—8月D.10—11月3.随着陵水县圣女

果种植规模扩大,武山村亟需建设()A.农资供销市场B.金融信贷机构C.水果加工企业D.冷链货运物流【答案】1.A2.A3.D【解析】【1题详解】海南省陵水县相对其他产区,纬度更低,热量丰富,对圣女果生长更有利,A正确

,光照相对一些内陆地区,没有优势,B错误;海南的日温差小,C错误;土壤对圣女果影响不大,D错误,故选A。【2题详解】海南省陵水县由于地处低纬,热量丰富,秋冬季节种植,种植时间大致为:育苗:播种期8月上旬至9月下旬;定植:9月上旬至11月下旬;采收:12月中旬至下年4

月下旬,上市高峰期约为1月下旬到2月初,与其他地区的采摘高峰错开(其他一般在夏秋采收),A正确,BCD错误,故选A。【3题详解】的由材料“当地圣女果收获后,以鲜果形式销往北京、上海、天津、青岛、香港、澳门等各大城市”可知

,随着陵水县圣女果种植规模扩大,武山村亟需建设冷链货运物流,以保证鲜果的质量,D正确;农资供应对种植阶段需求大,A错误;金融信贷机构主要提供资金,B错误;以鲜果出售,不需要加工,C错误;故选D。【点睛】陵水

黎族自治县地处北回归线以南,气候属热带岛屿性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干湿季分明,夏秋多雨,冬春干燥。年平均气温25.2℃,年平均雨量为1500~2500毫米,主要集中在每年的8~10月份。光照充足,全年无霜,四季常青,是中国少有的天然温室,适

宜热带作物和反季节瓜菜的种植。但由于受岛屿性季风的影响,平均每年受3~5次台风的袭击,最大风力达12级,风速40米/秒,适宜种植圣女果。黄河下游“地上河”是河床淤积与人类筑堤束水共同作用的结果。为减缓河槽淤积,近20年来,三门峡、小浪底等水库每年都要进行“调水调沙”,即各水库联动放水,形

成人连洪峰,对下游河槽进行冲刷。下图示意“地上河”,完成下面小题。4.黄河大堤距离黄河河槽较远,主要是为了()①减小修建工程量②应对大型洪水③增加河堤高度④保障河堤安全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5.每年“调水调沙”的时间宜选择在()A.4月B

.6月C.8月D.10月6.黄河河滩地合理的利用方式是()A.植树造林B.修建房屋C.种植小麦D.开采河沙【答案】4.D5.B6.C【解析】【4题详解】根据图中信息可知,黄河大堤距离黄河河槽较远,主要是为了应对大型洪水来临时黄河水位增加,黄河大堤拦水作用更好,同时,在一定

程度上也是为了保障河堤的安全,②④正确;距离远近并不能减小修建工程量,黄河大堤并没有明显增加高度,排除①③。故选D。【5题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可知,为减轻河槽淤积,近20年来,三门峡,小浪底等水库每年都要进行调水调沙,即水库联动放水,形成人造洪

峰,对下游河槽进行冲刷。一般选择在汛期来临之前集中放水,进行调水调沙,黄河地处温带季风气候,汛期在七八月份达到峰值,因此,在汛期来临之前,最适宜选择在六月份前后进行调水调沙,B正确,排除ACD。故选B。6

题详解】根据图中信息可知,黄河河滩是由于黄河携带大量泥沙在河道两侧堆积形成的平地,地势较为平坦,土壤较为肥沃,可以适宜发展农业,如种植小麦,C正确;在本地区植树造林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河滩泥沙淤积,排除A;河滩大多为沙质物质堆

积,稳定性较差,不适宜修建房屋,排除B;开采河砂不符合现实生态保护,排除D。故选C。【点睛】河床高出两岸地面的河,又称“地上河”。流域来源于沙量很大的河流,在河谷开阔,比较平缓的中、下游,泥沙大量堆积,河床不断抬高,水位相应上升。为了防止水害,两岸大堤随之不断加高,年长日久,河床

高出两岸地面,成为“悬河”。从桃花峪到入海口,流程768千米。每年大约有4亿吨泥沙淤积在黄河下游河道内,河床逐年升高。黄河下游是世界上著名的“悬河”,河床滩面高出背河地面一般3~5米。中南半岛山河相间,纵列分布。某

研究人员收集了中南半岛水文气象资料、流域水系图以及行政区划图等,经综合考虑,对中南半岛水资源分区共划分出7个一级区(如图),17个二级区和138个三级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对中南半岛水资源分区进行划分,主要是为了()A.预防洪涝灾害B.开辟国际航运【C.跨流域国际调水D.高效利用水

资源8.图示7个一级区的划分,反映该研究人员在划分时主要考虑的是()①流域水系②年降水总量③地形类型④地理区域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答案】7.D8.C【解析】【7题详解】预防洪涝灾害主要是河流下游、地势低洼地区的主要任务,中南半岛对水资源分区进行划分,不仅仅是为了防洪

,故A选项错误;开辟国际航运重点是开发大江大河,不需要对中南半岛进行水资源分区划分,故B选项错误;中南半岛对水资源分区进行划分,不单单是为了跨流域国际调水,还有发电、航运、防洪等多种作用,故C选项错误;中南半岛对水资源分区进行划分,准确了解各区域水文特征,更有利于高效开发利用

水资源和水能资源,故D选项正确;故选D。【8题详解】读图可知,图示7个一级区划分与不同河流流域水系基本一致,故①正确;②中南半岛属于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但是降水地区分布不均匀,沿海地区较多,内陆地区

相对较少,图中7个一级区的划分与年降水量的地理分布并不一致,故②错误;③由图1可知,图示7个一级区划分与中南半岛的地形区分布不一致,包括了每个流域的上游、中游和下游,地形区复杂,故③错误;由图1可知,图示7

个一级区划分与中南半岛的国家行政区大致相同,故④正确;排除ABD,故选C。【点睛】水资源分区主体原则是:将行政区与流域单元进行有机结合,确保流域单元与行政单元的统一性与组合性,尽量满足水资源评价、开发利用、管理与保护工作的需要。京昆高速雅安-西昌段

,由四川盆地向横断山区攀升,设计速度80km/h,被称作“天梯高速、云端上的高速公路”。沿途设有多个避险车道。左图为雅西高速某段公路示意图。右图为拍摄的雅西高速某一路面车道图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雅西高速公路设计时速80km/h,主要是因为沿线()A.城

镇密行人多B.气候干风沙多C.地势险雨雾多D.旅游景点多的10.在某一路段设置避险车道,主要是因为该路段()A.桥隧相连B.道路弯又窄C.路面凹凸不平D.坡道长又陡11.图中甘海子隧道呈螺旋状攀升,目的是为了()A.以长度换取高度B.野生动物自由穿行C.避

开自然断裂带D.沿途居民出行方便【答案】9.C10.D11.A【解析】【分析】【9题详解】雅西高速公路途径山区,城镇少,人口稀疏,A错误。读图分析,四川盆地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湿润,风沙较小,B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雅西高速沿线地势陡峭,四川盆地地形闭塞,多阴雨天气,所以该高速公路设计时速较小,C正确。读图分析,雅西高速沿线景点较少,且景点数量对高速公路时速影响较小,D错误。故选C。【10题详解】桥隧相连与设置避险车道没有必然因果关系,A错误。高速公路路面较宽,B错误。高速公路地面平整,不会凹凸不平,C错误

。读图分析,四川盆地和横断山区地势陡峭,坡道较多,且坡道长而陡,容易导致刹车失灵,所以要设置避险车道,D正确。故选D。【11题详解】读图分析,甘海子隧道所在地区地势陡峭,修建成螺旋状方便车辆攀升,以长度换取高度,A正确。甘海子隧道

的主要作用是车辆通行,并不是为了野生动物自由穿行,B错误。避开自然断裂带可以直接采用弯道,而不需采用螺旋状攀升,C错误。甘海子隧道的主要作用是车辆通行,并不是为了沿途居民出行方便,D错误。故选A。【点睛】交通运输线的布局受自然、社会经济和科技等因素的影响。社会经济

因素包括经济发展、城市和人口的分布等,是交通运输线布局的决定性因素,自然因素(地形、地质、水文等)影响选线,科技因素是克服不利地形因素的保证。二、非选择题:共160分。第36~4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43~47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共1

35分。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沙特阿拉伯位于亚洲西南部的阿拉伯半岛上,提到沙特,很多人会想到石油,但干燥的阿拉伯沙漠之下,沙特还有另一种宝贵资源:地下水!沙特与中国南方的云南、广东处于同一纬度,两者气候却是天壤之别。由于沙漠面积巨大,沙特首都也只能选在沙

漠之中。由于缺水,沙特粮食几乎完全依赖进的口,这种状况很危险……上世纪70~80年代,沙特为了摆脱粮食安全,开始抽取沙漠地下水,在沙漠中部修了大片农田。但沙漠耕地给沙特带来更严重的问题,沙特不得不放弃将沙漠变成农田的想法。沙特本来计划买水,但其周围邻国也非常缺水。没办法

,沙特只能“曲线买水”。2008年沙特启动海外农业投资计划。为了保证公民供水,沙特在海边修建了很多的海水淡化厂。2022年,沙特人口3600多万,水的问题还在努力解决中。材料二下两图分别为北回归线穿过的地区图和沙特阿拉伯的小麦自产量与进口量图。(1)沙

特与中国南方的云南、广东等地处于同一纬度,为何两者气候却有天壤之别?(2)试分析制约沙特沙漠改造的可能因素。(3)结合沙特阿拉伯的自然地理环境,试推测沙特为了摆脱粮食安全所采取的措施。【答案】(1)差异:沙特阿拉伯主要是热带

沙漠气候,中国南方的云南和广东是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原因:中国南方的云南和广东:地处世界最大大陆亚欧大陆的东侧,面对最大大洋太平洋,导致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从而形成典型的季风气候区。沙特阿拉伯:北回归线穿过该地区,该地常年受

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低纬信风来自内陆,性质干燥,终年炎热干旱。(2)①降水量小:常年处于副热带高压的控制区,常年盛行下沉气流,而且气温高、蒸发量大,非常干燥;②地形因素:沙特西高东低的地形,阻挡了来自海洋的湿润气

流;③地下水资源:由于需水量大,蒸发量巨大,地下水储量越来越少,直接带来供养单位粮食产量的淡水量,要比其他国家和地区高得多;④沙漠面积太大,改造沙漠的难度加大;⑤周围环境的限制:沙特阿拉伯周围的国家,也多是沙漠化非常严重的区域,增加

了治理难度;在地下水大量蒸发作用下,耕地的盐碱化问题越来越严重。(3)措施:适当发展沙漠耕地,种植粮食;启动海外农业投资计划;推广先进的灌溉技术,如喷灌、滴灌技术;加强水利工程建设;采用海水淡化技术;国家政策支持,利用石油

资金,农业投入增多。【解析】【分析】本题以沙特阿拉伯地理特征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气候类型的判读,区域发展与因地制宜,保障粮食安全采取措施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综合应用评价能力,地理是建立和综合思维素养。【小问1详解】两地纬度位置相

同,但是处于不同的大气环流,所以形成不同的气候类型及气候特征。沙特阿拉伯地区位于回归线附近,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气温较高降水较少,蒸发旺盛;同时,低纬信风来自于陆地之上带来性质干热的气流,因此,本地区终年炎热干燥,形成热带沙漠

气候。中国南方的云南和广东位于亚欧大陆东侧,面临太平洋,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明显,形成典型的季风气候,形成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小问2详解】常年处于副热带高压的控制区,盛行下沉气流,而且气温高、蒸发量大,非常干燥;

地形因素,沙特的大部分地区常年受热带大陆气团控制,另外西部高原的周围又多是高大山地和炎热地区,海洋湿润气团很难到达这里。地下水在被大量抽取后,地下水资源的储量越来越少,而且由于蒸发量巨大,导致供养单位粮食产量

的淡水量要比其他国家和地区高得多。另外,在地下水大量蒸发作用下,耕地的盐碱化问题越来越严重,最后不得不放弃沙漠改造的路线,转而变为实施进口粮食的战略。沙特西高东低的地形,阻挡了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常年受副热带高压和大陆

气团的控制,不利于水汽的循环;地下水资源的储量又有限度;蒸发量旺盛;沙漠面积又大,改造沙特沙漠的难度大;沙特阿拉伯周围的国家,也多是沙漠化非常严重的区域,增加了治理难度。【小问3详解】沙特境内主要是大沙漠和高原,可耕地很少;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水源短缺。措施有因地制宜发展沙漠耕地,种植粮食;启动海

外农业投资计划,增加海外农业发展;加大科技投入,推广先进的灌溉技术,如喷灌、滴灌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加强水利工程建设;采用海水淡化技术等,增加淡水资源;国家政策支持,农业投入增多。13.读下列材料回答问

题。天山南麓的博斯腾湖(下图)曾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平均深度9米,周围芦苇广布。50年代修解放一渠引开都河水直补孔雀河,修解致二渠扩大灌溉面积。解放一渠、二渠为土渠,容易损坏,且输水效率低。随着开都河入湖水量减少,黄水沟、清水河断流,博斯腾湖水位下降,出湖水量逐年减少,湖水盐度升高,污染加重,

博斯腾湖演变成一个微咸水湖。80年代建成博斯腾湖扬水站,增加孔雀河水量,同时停止解放一渠向孔雀河输水,湖水盐度略有下降。(1)说明该地区土渠容易损坏,输水效率低的原因。(2)简析博斯腾湖污染加重的原因。(3)你是否赞成直接通过扬水站向孔雀河输水,说明理由。

(4)有人认为恢复黄水沟、清水河水入湖,比增加开都河水入湖对改善博斯腾湖水质更重要。简述此看法的理由。【答案】(1)受冻融作用和剧烈温度变化,渠岸易坍塌;土质疏松,渠水易渗漏;芦苇等水草丛生,泥沙淤积堵塞。(2)入湖污染物增加

(入湖河流沿岸经济活动增强);湖泊水位降低,水量减少,污染物浓度增加;入湖和出湖水量减少,水循环减弱,盐分积累。(3)赞成:①为孔雀河流域提供了更多生产、生活和生态用水;②排出更多盐分和污染物。不赞成:使博斯腾湖湖水水位进一步降低,破坏湖泊生

态平衡;减弱了对气候的调节作用;湖泊水量减少,湖水自净能力减弱。(4)黄水沟、清水河水从东北部入湖,湖水从西南部排出,能扩大湖水流动的范围,排出更多盐分和污染物;能增强湖水的流动性、提高自净能力。【解析】【分析】本题以博斯腾湖水系为材料,设置了四个小题,涉及到输水效率、水污染等知识,考察了学

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小问1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此处位于天山南麓,冻融作用明显,地处西北内陆,昼夜温差大,风化作用强,渠岸易坍塌,土渠容易损坏;该地为沙质土壤,土质疏松,水易渗漏,导致输水效率低下;芦苇等水生植物,会加剧泥沙的淤积堵塞。【小问2详解】

主要从污染物来源和净化两个角度分析。该沿岸人口增多,入湖的污染物增多;根据材料可知随着开都河入湖水量减少,黄水沟、清水河断流,博斯腾湖水位下降,出湖水量逐年减少,说明湖泊水位降低,水量较少,污染物的浓度增加,加剧污染程度;入湖和出湖的水

量均减少,水循环减弱,使得湖水自净能力减弱,水质变差,盐分升高。【小问3详解】此题为开放性试题,赞成与不赞成,只要言之有理即可。赞成:为孔雀河增加水源,利于保障孔雀河流域的生产、生活,生态用水;促进盐分物质和污染物的排出,一定程度缓解污染程度。不赞

成:会使博斯腾湖水位进一步降低,水面进一步缩少,破坏湖泊生态平衡;湖泊对气候的调节作用减弱;湖泊水量减少,湖水自净能力减弱,可能加剧污染。小问4详解】黄水沟和清水河从博斯腾湖东北部输入淡水,湖水从西南部排出,对向流

动有利于扩大湖水流动的范围,排出更多的污染物和盐分,更有利于湖水的自净,从而改善水质。(二)选考题:共25分。请考生从2道地理题、3道历史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方框涂黑。按所涂题号进行评分,不涂、多涂均按每

科所答第一题评分;多答按每科所答第一题评分。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江南水乡古镇乌镇位于浙江嘉兴,是世界互联网大会的永久会址。乌镇东栅景区以茅盾故居为核心,设计出清晰的旅游观光路线,游览时长达两个多小时。西栅景区建有风格各异、层次鲜明的酒店客栈,以商务旅游、休闲度假为主。近年来景区推出每月一节的

传统民俗活动,成功打造乌镇戏剧节、当代艺术邀请展等文化活动。目前,“乌镇模式”已成为古镇旅游的典范。说明“乌镇模式”对我国古镇旅游发展的启示。【答案】因地制宜,挖掘古镇自有文化特色;设定多样的景区主题,吸引不同游客群体;增加旅游项目,延长游客停留时间;定期推广

民俗、会展等,避免旅游淡季;发展新的文化特色,避免与其他古镇同质化;加强景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解析】【分析】本大题以乌镇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服务业的区位因素、现代旅游对区域发展的意义、旅游开发与保护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

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描述和阐述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能力,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素养。【【详解】结合材料“乌镇东栅景区以茅盾故居为核心”,因地制宜,挖掘古镇自有文化特色;“设计出清晰的旅游观光路线,游览

时长达两个多小时”,增加旅游项目,延长游客停留时间;“近年来景区推出每月一节的传统民俗活动,成功打造乌镇戏剧节、当代艺术邀请展等文化活动”,设定多样的景区主题,吸引不同游客群体,定期推广民俗、会展等,避免旅游淡季;

“西栅景区建有风格各异、层次鲜明的酒店客栈,以商务旅游、休闲度假为主”,发展新的文化特色,避免与其他古镇同质化;同时加强景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形成品牌效应。15.【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下图为陕西榆林地区地貌相似,距离较近,撂荒2年、4年

、6年的3块撂荒地0—20cm表层土壤中全氮含量变化图,该区域撂荒前均种植玉米。读图描述该区域撂荒前后土壤中全氮含量变化情况并分析其原因。【答案】特点:全氮含量随着撂荒年限增加,呈先显著下降后升高的趋势。原因:在耕作时期,由于施用化肥和有机肥,氮元素显著高于撂荒地;撂荒

2年后,由于得不到化肥、有机肥的补充,氮元素含量相对在耕地呈显著下降趋势,加上雨水冲刷,水土流失也加剧养分大幅度减少;撂荒4年后,由于植被恢复,土壤中植被枯枝落叶增加,对有机氮的分解导致土壤全氮含量上升,故撂荒6年相对撂荒4年呈上升趋势。【解析】【分析】本大题以“陕西榆林”为材料设置

试题,涉及该区域撂荒前后土壤中全氮含量变化情况及其原因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和基本技能,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体现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的地理核心素养。【详解】读图可知,全氮

含量随着撂荒年限增加发生了很大变化,撂荒时间小于4年时,全氮含量随着撂荒年限增加显著下降,撂荒时间大于4年时,全氮含量随着撂荒年限增加显著升高。在耕作时期,由于人类施用化肥和有机肥来增产,使得土壤里的氮元素显著高于撂荒地;撂荒2年后,由于土地得不到

化肥和有机肥的补充,氮元素含量相对在耕作时氮元素含量要显著下降,由于撂荒时植被覆盖率低,尤其雨季时雨水冲刷,造成水土流失加剧,养分随之大量减少;撂荒4年后,由于自然植被的恢复,土壤中植被枯枝落叶有所增加,植物对有机氮的分解导致

土壤中全氮含量上升,所以撂荒6年相对撂荒4年土壤中全氮含量呈上升趋势。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

om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324638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