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江苏省苏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期末考试 生物 Word版含解析.docx,共(33)页,3.629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148e93bc41ad3d210e81bfbc465477ac.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苏州市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学业质量阳光指标调研卷高一生物2024.06注意事项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1.本试卷共8页,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75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2.答题前,请务
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答题卡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
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必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单项选择题:共14题,每题2分,共28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
最符合题意。1.下列关于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孟德尔在豌豆开花时进行去雄和授粉,完成亲本的杂交B.豌豆杂交实验中仅需一次套袋即可防止其它花粉的干扰C.测交所得的性状分离比可反映F₁产生配子
的种类及比例D.孟德尔设计的测交实验,在实施中无需进行正反交实验2.脸颊上的酒窝是由人类常染色体的单基因决定,属于显性遗传。甲、乙分别代表有、无酒窝的女性,丙、丁分别代表有、无酒窝的男性。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若甲与丙结婚,生出的孩子不一定有酒窝B.若甲与丁结婚,生出的孩子可能
没有酒窝C.若乙与丁结婚,生出的所有孩子都无酒窝D.若乙与丙结婚,生出的孩子有酒窝的概率为75%3.下列是某同学绘制的动物细胞分裂图,不可能发生在同一器官的是()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4.下列关于DNA分子结构和复制的叙述正确的是()A.DNA分子
基本骨架的成分是磷酸和核糖B.DNA分子中相邻的两个碱基都以氢键相连C.DNA分子一条链中A+C所占的比例与另一条链中的比例一定相等D.若该DNA含100个碱基,其中T有20个,复制3次共消耗210个C5.利用荧光标记技
术,得到果蝇一个初级精母细胞中部分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相对位置图(一个黑点代表一个基因)。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该图可说明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B.方框中黑点可代表相同基因或等位基因C.摩尔根通过果蝇杂交实验证
明基因染色体上D.图中非等位基因在遗传时均遵循自由组合定律6.取果蝇一个正在分裂的细胞,用不同颜色的荧光标记其中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着丝粒(分别用“●”和“○”表示),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它们的移动路径如图中箭头所示。相关叙述正确的是()的在A.由荧光点的移
动轨迹判断,细胞正在进行有丝分裂B.当荧光点出现在②处时,细胞内可发生染色体互换C.当荧光点移至③处时,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中期D.在荧光点由③移向④的过程中,发生姐妹染色单体分离7.赫尔希和蔡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部分实验过程如图所示。相关
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实验的细菌也可以为肺炎链球菌B.图中实验利用的放射性同位素为35SC.图中实验可以证明DNA是遗传物质D.有无搅拌对图中实验结果影响不显著8.在进行蛋白质合成时,一条mRNA上经常结合多个核糖体,形成多聚核糖体。图示为某生物细胞内蛋白质合成过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的
A.图中DNA模板链的a端为5'端B.图示中正在合成4条相同的多肽链C.在放大图示中,核糖体沿mRNA由左向右移动D.多聚核糖体所含核糖体数量与mRNA长度有关9.下列关于基因与性状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基
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B.基因中碱基序列不变,生物体性状也不会改变C.镰状细胞贫血能够体现基因对性状直接控制D.基因与性状呈线性关系,即一个基因控制一种性状10.结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其发生、转
移与原癌基因、抑癌基因及修复基因的异常有关。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癌变后的结肠细胞表面糖蛋白等物质减少B.健康人细胞中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不表达C.结肠细胞中修复基因突变会增加结肠癌发病率D.精准医疗可提高癌症治疗的效果并减少副作用11.下列关于基因重组的叙述正确的是()A.有丝分裂
和减数分裂中均一定能发生基因重组B.受精时精子和卵细胞的随机结合导致基因重组C.表型正常的夫妇生出了一个患白化病的孩子是基因重组的结果D.同源染色体和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均可发生基因重组12.下列观点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的是()A.生物进化和繁殖的基本单位都是种群B.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型频率改变C.只有突变和基因重组才能导致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的D.浅色桦尺蠖和黑色桦尺蠖之间协同进化形成物种多样性13.自然选择有如图所示的四种类型:①定向选择:保留种群中趋于某一极端变异个体、淘汰另一极端变异个体;②
平衡选择:整体的遗传变异得到保持;③稳定选择:淘汰种群中极端变异个体、保留中间类型个体;④分裂选择:按照不同方向保留种群中极端变异个体、淘汰中间类型个体。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抗生素对细菌的抗药性选择属于定向
选择B.平衡选择不会改变种群基因频率,生物不能进化C.稳定选择通常会减少遗传多样性,群体基因型趋向于纯合D.分裂选择能够保持或增加变异类型,有可能形成新的物种14.下列有关生物学研究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A.孟德尔运用假说-演绎法开展遗传研究
B.达尔文运用概念模型解释自然选择学说C.科学家运用完全归纳法总结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沃森和克里克运用物理模型构建了DNA双螺旋结构二、多项选择题:共4题,每题3分,共12分。每题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全选对者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
分。15.某动物(2n=4)的基因型为AAXBY,其生殖器官中两个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和基因分布如图所示,相关叙述错误..的有()A.甲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B.甲细胞发生了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C.乙细胞可能为极体或次级精母细胞.D.乙细胞一定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16
.如图为某真核细胞DNA复制时,形成的复制泡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子链延伸方向。相关叙述正确的有()A.DNA分子的复制具有边解旋边复制的特点B.DNA分子的多起点双向复制,可显著提高复制的速率C.DNA聚合
酶均沿模板链的5'端向3'端移动D.复制泡中一条子链的合成是连续的,另一条是不连续的17.甲流病毒是一种负链RNA(-RNA)病毒,其增殖过程如图所示。相关叙述错误..的有()A.图中①②③④过程均遵循相同的碱基互补配对方式B.病毒完成-RNA→-RNA的过程消耗嘌呤数
与嘧啶数一定相等C.-RNA可直接与宿主细胞的核糖体结合翻译子代病毒蛋白质D.艾滋病毒(HIV)和甲流病毒具有相同的遗传信息传递途径18.家鸡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快羽与慢羽(D/d),抗病对易感病(R/r),其中的一对等位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现有1只快羽抗病雄鸡个体与1只慢
羽抗病雌鸡个体杂交,F₁雌鸡中快羽抗病:慢羽抗病:快羽易感病:慢羽易感病=3:3:1:1。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亲本的基因型为DdZRZr和ddZRWB.F₁出现慢羽抗病雌性个体的概率为3/16C.F₁雄性个体中,快羽易感病个体的概率是1/16D.快羽雌鸡和慢羽雄鸡的
子代可根据表型直接判断性别三、非选择题:共5题,共60分。除特殊说明外,每空1分。19.图①~③分别表示人体细胞中发生的3种生物大分子的合成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1)细胞中过程①需要的酶有______,过程②发生的主要场所是_________。(2)已知过
程②中α链中含有1000个碱基,腺嘌呤和尿嘧啶之和占全部碱基总数的30%。则对应DNA分子片段中至少含有_______个胸腺嘧啶。若用³²P标记亲代DNA,在含³¹P的培养基中复制4次后,子代DNA中含³¹P的占_______。(3)人体
不同组织细胞的相同DNA进行过程②时启用的起始点_________(填“都相同”或“都不同”或“不完全相同”),原因是_________。(4)细胞过程③中需要_______种RNA的参与,其中tRNA功
能是_______。在细胞中发生过程③时,一条mRNA上同时结合了多个核糖体,其生物学意义是_______。(5)在一个细胞周期中,图中过程一般只能发生一次的是_______(填标号),可以发生多次的有_______(填标号)。下列细胞中能同时发生图中①②③过程的是____
___。A.成熟红细胞B.肌肉细胞C.癌细胞D.口腔上皮细胞20.线粒体与代谢疾病的发生有紧密关联,其基质中的一种环状RNA(SCAR)在脂肪性肝炎发生过程中可调控ROS(引起肝炎的一种因子)的运输,具体过程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
)SCAR与线粒体DNA均为_______结构,但SCAR特有的化学组成有_______、_________。(2)据图分析,细胞中参与脂肪代谢的结构是_______;高脂负荷时,阻遏蛋白可能阻止了_______酶
与P基因的识别与结合,导致P蛋白合成量减少,进而导致线粒体DNA通过______过程形成的SCAR减少;与脂肪性肝炎细胞相比,正常肝细胞中的SCAR作用机制是_________,以保持肝细胞正常代谢。(3)进一步研究发现,细胞内还存在一种miRNA,可与P基因产生的mR
NA结合,从而阻止P基因表达的_________过程,该机制可以_________(选填“促进”或“抑制”)脂肪性肝炎。(4)据上述信息推测,下列减轻肝炎症状的措施合理的有_______。①减少脂肪的
摄入②导入与该阻遏蛋白特异性结合的因子③食物中添加P蛋白④导入与该miRNA特异性结合的因子21.下图为甲(A/a)、乙(B/b)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1)已知5号和6号关于甲病的基因组成不同,则甲病的遗传方式
是_______,遗传特点是_________(写出一点)。目前已发现该基因的200多种致病性突变,体现了基因突变的________性。(2)若不考虑分裂异常,6号个体产生的下列细胞中,一定含有致病基因的有_________(填编号)。①卵原细胞②初级卵母细胞③次级卵母细胞
④卵细胞(3)10号个体婚前应进行________,以降低后代遗传病的发生率。若要调查该病的发病率,应选择___________(选填“广大人群”或“患者家系”)作为调查对象。(4)乙病的遗传方式是________。若仅考虑乙家族致病基因,8号的致病基因来自于_________
_;若同时考虑两种遗传病,7号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她与8号生育一个患病男孩的概率是__________。22.青花菜(2n=18)是一种具有防癌功能的保健蔬菜。科研人员用秋水仙素溶液处理二倍体青花
菜的幼芽得到四倍体。图1为四倍体青花菜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的显微照片。图2为染色体桥形成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观察青花菜的减数分裂,常选用其__________(选填“幼嫩”或“成熟”)的花药,先放入____
_____中浸泡,以固定细胞的形态,然后用__________冲洗两次。(2)实验中,依据观察到的细胞中染色体_________,来判断细胞所处分裂时期。图1中A-D的先后顺序为___________(用字母和箭头表示)
,其中图1中的D细胞正常情况下的染色体数目为__________条。(3)据图2分析,花粉母细胞在___________(填时期)出现倒位环,进而在染色体分离时出现染色体桥和断片,引起_________变异。另外
,四倍体青花菜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会出现向两极移动缓慢的落后染色体,其最终形成微核或消失在细胞质中,引起_________变异。据此推测,四倍体较二倍体的结实率_________(选填“升高”或“降低”)。(4
)科研人员进一步探究秋水仙素浓度和处理时间对形成四倍体青花菜诱导率的影响,得到图3所示结果,四倍体青花菜诱导率的适宜处理方法是_________。23.农业生产中,单倍体植株是良好的遗传育种材料。以下是三种常见获取单倍体植株的技术。请回答下列问题:(1)方法一:体外诱导单倍体。通
常采用__________的方法得到单倍体。(2)方法二:远缘杂交获得单倍体(图1)。普通大麦和球茎大麦杂交形成杂种胚的过程中发生了__________(填变异类型),在发育过程中球茎大麦的染色体逐渐消失,最后形成单倍体大麦。在育性上表
现为__________的特点,据此可判断普通大麦和球茎大麦之间存在_________。(3)方法三:种内杂交获得单倍体。玉米中CENH3是一种参与染色体分离的着丝粒蛋白。①第一步:利用基因编辑技术破坏野生型玉米的CENH3基因,得到突变体。相关机理如图2所示,基因编辑过程中,负责识
别CENH3序列的是__________,负责切割是_________。基因编辑的结果如图3所示,突变体不能合成具有正常功能的CENH3,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②第二步:突变植株与野生型植株杂交,受精卵在发育过程中来自突变体的染色体全部消失,发育成仅含________
__染色体的单倍体。(4)通过以上三种方式获得的单倍体可通过染色体数目加倍获得稳定的纯系,与传统杂交育种相比,单倍体育种的显著优点是_________。单倍体植株同样是诱变育种的优良材料,在发生变异后有利于早期识别和筛选,原因是__________。苏州市2023~2024学年第二学
期学业质量阳光指标调研卷高一生物2024.06注意事项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1.本试卷共8页,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75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
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答题卡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
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必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单项选择题:共14题,每题2分,共28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下列关于孟德尔豌豆杂交
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孟德尔在豌豆开花时进行去雄和授粉,完成亲本的杂交B.豌豆杂交实验中仅需一次套袋即可防止其它花粉的干扰C.测交所得的性状分离比可反映F₁产生配子的种类及比例D.孟德尔设计的测交实验,在实施
中无需进行正反交实验【答案】C【解析】【分析】选用豌豆作为遗传学实验材料的原因:(1)豌豆是严格的自花授粉、闭花授粉植物,自然状态下一般为纯种;(2)豌豆具有多对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易于观察;(3)豌豆生长周期短;(4)豌豆产生的种子在豆荚中,便于
统计数据。【详解】A、去雄应在花未开放前进行,A错误;B、豌豆杂交实验中需要进行两次套袋,一次是去雄之后,一次是授粉后,B错误;C、测交是待测个体与隐性纯合子杂交,由于隐性纯合子只产生一种配子,故所得的性状分离比可反映F₁产生配子的种类及比例,C正确
;D、孟德尔巧妙设计了测交实验验证他的假说,在这一过程中需要进行正反交实验,D错误。故选C。2.脸颊上的酒窝是由人类常染色体的单基因决定,属于显性遗传。甲、乙分别代表有、无酒窝的女性,丙、丁分别代表有、无酒窝的男性。相
关叙述错误..的是()A.若甲与丙结婚,生出的孩子不一定有酒窝B.若甲与丁结婚,生出的孩子可能没有酒窝C.若乙与丁结婚,生出的所有孩子都无酒窝D.若乙与丙结婚,生出的孩子有酒窝的概率为75%【答案】D【解析】【分析】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
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详解】A、分析题意,脸颊上的酒窝是由人类常染色体的单基因决定,属于显性遗传,设相关
基因是A/a,甲为有酒窝的女性,基因型为AA或Aa,丙为有酒窝男性,基因型为AA或Aa,若两者均为Aa,则生出的孩子基因型可能为aa,表现为无酒窝,A正确;B、若甲(基因型是AA或Aa)与丁(基因型是aa)结婚,生出的孩子可能是aa,没有酒窝,
B正确;C、若乙(基因型是aa)与丁(基因型是aa)结婚,生出的所有孩子基因型都是aa,都无酒窝,C正确;D、若乙(基因型是aa)与丙(基因型为AA或Aa)结婚,生出的孩子有酒窝的概率为100%或50%,D错误。故选D。3.下列是某同学绘制的动物细胞分裂图,不可能发生在同一器官的是()A.①②
B.②③C.②④D.③④【答案】B【解析】【分析】分析题图:①为有丝分裂中期,②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③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④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详解】A、①为有丝分裂中期,②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可发生在雌性个体
的卵巢内,A不符合题意;B、②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③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根据细胞质的分裂情况可知,②来自雌性个体,③来自雄性个体,B符合题意;C、②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④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②为次级卵母细胞,④为第一极体,②④可发生在卵巢内,C不符合题意;D、
③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④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可发生在雄性生殖器管内,D不符合题意。故选B。4.下列关于DNA分子结构和复制的叙述正确的是()A.DNA分子基本骨架的成分是磷酸和核糖B.DNA分子中相邻的两个碱基都以氢键相
连C.DNA分子一条链中A+C所占的比例与另一条链中的比例一定相等D.若该DNA含100个碱基,其中T有20个,复制3次共消耗210个C【答案】D【解析】【分析】DNA分子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脱氧核苷酸由磷酸二酯键连接形成脱氧核苷酸链,DNA分子一般是由2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
苷酸链组成的规则的双螺旋结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两条链上的碱基由氢键连接形成碱基对,且遵循A与T配对、G与C配对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NA分子千变万化的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使DNA分子具有多样性。【详解】A、DNA分子的基本骨架是由磷酸
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形成的,A错误;B、氢键连接的是DNA分子的两条链上的碱基,而单链中相邻的两个碱基通过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进行连接,B错误;C、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与T配对、C与G配对,因此DNA分子一条链中
A+C所占的比例与另一条链中的A+C所占比例不一定相等,C错误;D、若该DNA含100个碱基,其中T有20个,C+T=50%,所以C有30个,复制3次共消耗30×(23-1)=210个C,D正确。故选D。5.利用荧光标记技术,得到果蝇一个初级精母细胞中部分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
相对位置图(一个黑点代表一个基因)。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该图可说明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B.方框中的黑点可代表相同基因或等位基因C.摩尔根通过果蝇杂交实验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D.图中非等位基因在遗传时均遵循自
由组合定律【答案】D【解析】【分析】图中两条染色体为一对同源染色体,且每条染色体上都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详解】A、据图中不同荧光点的位置分布可以说明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A正确;B、方框中的黑点位置相同,说明这两个基因可能是相同基因(染色体复制),也可
能是等位基因(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互换),B错误;C、摩尔根通过果蝇杂交实验得出结论基因在染色体上,C正确;D、图中非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上,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D错误。故选D。6.取果蝇一个正在分裂的细胞,用不同颜色的荧光标记
其中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着丝粒(分别用“●”和“○”表示),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它们的移动路径如图中箭头所示。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由荧光点的移动轨迹判断,细胞正在进行有丝分裂B.当荧光点出现在②处时,细胞内可发生染色
体互换C.当荧光点移至③处时,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中期D.在荧光点由③移向④的过程中,发生姐妹染色单体分离【答案】B【解析】【分析】题图分析:两个荧光点出现在细胞中①位置,说明两条染色体散乱分布在细胞中;两个荧光
点出现在细胞中②位置,说明两条染色体联会;两个荧光点出现在细胞中③位置,说明联会的两条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两侧;两个荧光点出现在细胞中④位置,说明两条染色体分离,并移向了细胞的两极。因此,该细胞正在进行减数第一次分裂。【详解】A、据图分析,两个荧
光点出现在细胞中③位置,说明联会的两条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两侧;两个荧光点出现在细胞中④位置,说明两条染色体分离,并移向了细胞的两极。因此,该细胞正在进行减数第一次分裂,A错误;B、两个荧光点出现在细胞中②位置,说明两条染色体联会,此时细胞内可发生染色体互换
,B正确;C、两个荧光点出现在细胞中③位置,说明联会的两条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两侧,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C错误;D、在荧光点由③(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移向④(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过程中,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D错误。故选B。7.赫尔希和蔡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T2噬
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部分实验过程如图所示。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实验的细菌也可以为肺炎链球菌B.图中实验利用的放射性同位素为35SC.图中实验可以证明DNA是遗传物质D.有无搅拌对图中实验结果影响不显著【答案】D【解析】【分析】1、噬菌体侵染
细菌的过程:吸附→注入→合成→组装→释放。2、该实验采用了同位素示踪法,用35S标记T2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用32P标记T2噬菌体的DNA。【详解】A、T2噬菌体只能感染大肠杆菌,不能感染肺炎双球菌,图中的细菌
只能是大肠杆菌,A错误;B、根据实验结果可知,被标记的物质是DNA,利用的放射性同位素是32P,B错误;C、图中实验不可以证明DNA是遗传物质,需要结合35S标记的另一组实验的结果进行综合分析,C错误;D、搅拌的目的是让噬
菌体的蛋白质外壳与被侵染的细菌分开,有无搅拌对图中实验结果影响不显著,图中实验标记的是32P,影响其结果的是培养时间长短,有无搅拌对图中实验结果影响不显著,D正确。故选D。8.在进行蛋白质合成时,一条mRNA上经常结合多个核糖体,形成多聚核糖体。图示为某生物细胞内的蛋白
质合成过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中DNA模板链的a端为5'端B.图示中正在合成4条相同的多肽链C.在放大图示中,核糖体沿mRNA由左向右移动D.多聚核糖体所含核糖体数量与mRNA长度有关【答案】B【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原核细胞中基因是边转录边翻译,根据mRNA的长度判断RNA
聚合酶的移动方向为从右向左,每条mRNA上结合有多个核糖体,由于模板相同,每条mRNA上结合的核糖体翻译出的蛋白质相同。【详解】A、转录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方向是5'→3',据图可知,左边RNA链较长,右边较
短,RNA聚合酶的移动方向为从右向左,图中DNA模板链的a端为5'端,A正确;B、题图中正在同时进行转录和翻译。以横着的DNA链为模板,从右向左(从b到a)转录,因此正在进行4条RNA链的合成,每条RNA链上都有很多核糖体,因此正在进行合成的多肽链不止
4条,B错误;C、在放大图示中,左侧的tRNA离开mRNA,而右侧tRNA运往mRNA,说明核糖体沿mRNA由左向右移动,C正确;D、多聚核糖体是指一个mRNA上可结合多个核糖体,多聚核糖体所含核糖体数量与mRNA长度有关,D正确。故选B。9.下列关于基因与性状关系的叙述正确
的是()A.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B.基因中碱基序列不变,生物体性状也不会改变C.镰状细胞贫血能够体现基因对性状的直接控制D基因与性状呈线性关系,即一个基因控制一种性状【答案】C【解析】【分析】基因对性状的控制:基因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进而间接控制
性状。如白化病、豌豆的粒形;基因控制蛋白质的结构从而直接控制性状。如囊性纤维病、镰刀型细胞贫血症。【详解】A、对于遗传物质是DNA的生物而言,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而对于RNA病毒而言,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RNA片段,A错误;B、表观遗传是指DNA序列不发生变化,但基因的表达却发
生了可遗传的改变,故基因中碱基序列不变,生物体性状也可能改变,B错误;C、基因控制蛋白质的结构从而直接控制性状,如镰状细胞贫血,C正确;D、基因与性状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大多数情况下,一个基因控制一个性状,有时一个性状由多个基因控制,一个基因也可以影响多个性状,D错误。故选C。10.结
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其发生、转移与原癌基因、抑癌基因及修复基因的异常有关。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癌变后的结肠细胞表面糖蛋白等物质减少B.健康人细胞中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不表达C.结肠细胞中修复基因突变会增加结肠癌发病率D.精准医疗可提高癌症治疗的效果并减少副作
用【答案】B.【解析】【分析】1、癌细胞的特征:(1)能够无限增殖。(2)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3)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2、原癌基因表达的蛋白质是细胞正常的生长和增殖所必需的,抑癌基因表达的蛋白质能抑制细胞的生长和增殖,或者促进细胞凋亡。【详解】A、癌细胞细胞膜上的糖蛋
白等物质减少,导致细胞间的黏着性降低,容易发生分散和转移,A正确;B、原癌基因表达的蛋白质是细胞正常的生长和增殖所必需的,抑癌基因表达的蛋白质能抑制细胞的生长和增殖,或者促进细胞凋亡,因此健康人细胞中原癌基因和抑癌基
因正常表达,B错误;C、根据题干信息可知,结肠癌与原癌基因、抑癌基因及修复基因的异常有关,修复基因突变会增加结肠癌发病率,C正确;D、精准医疗可提高癌症治疗的效果并减少副作用,D正确。故选B。11.下列关于基因重组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中均一定能发生基因重组B.受精时精子和卵细胞的随机结合导致基因重组C.表型正常的夫妇生出了一个患白化病的孩子是基因重组的结果D.同源染色体和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均可发生基因重组
【答案】D【解析】【分析】基因重组:(1)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叫作基因重组。(2)类型:①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分裂Ⅰ的后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②交叉互换:减数分裂Ⅰ的四分体
时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除此之外,外源基因的导入也会引起基因重组。【详解】A、有丝分裂过程染色体不会发生交叉互换和自由组合,无基因重组,A错误;B、基因重组是指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
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不会发生在受精过程中,B错误;C、白化病为单基因遗传病,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而基因重组至少要涉及两对等位基因,C错误;D、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中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交叉互换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都是非等位基因的重新
组合,属于基因重组,D正确。故选D。12.下列观点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是()A.生物进化和繁殖的基本单位都是种群B.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型频率改变C.只有突变和基因重组才能导致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D.浅色桦尺蠖和黑色桦尺蠖之间协同进
化形成物种多样性【答案】A【解析】【分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内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形成。在这个过程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
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详解】A、种群是一定区域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生物进化和繁殖的基本单位都是种群,A正确;B、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B错误;C、导致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的因素有很多,如突变、基因重组、迁入和迁出以及
自然选择等,C错误;D、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这就是协同进化,浅色桦尺蠖和黑色桦尺蠖属于同种生物,两者之间不属于协同进化,D错误。故选A13.自然选择有如图所示的四种类型:①定向选择:保留种群中趋于某一极端变异个体、淘汰另一极端变异个体;②平衡选
择:整体的遗传变异得到保持;③稳定选择:淘汰种群中极端变异个体、保留中间类型个体;④分裂选择:按照不同方向保留种群中极端变异个体、淘汰中间类型个体。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抗生素对细菌的抗药性选择属于定向选择B.平衡选择不会改变种群基因频率,生物不能进化C.稳定选择通常会减少
遗传多样性,群体基因型趋向于纯合。D.分裂选择能够保持或增加变异类型,有可能形成新的物种【答案】B【解析】【分析】现代进化理论的基本内容是:①进化是以种群为基本单位,进化的实质是种群的基因频率的改变。②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③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④隔离导致物种形成。【详解】A、抗生素相当于自然选择,对细菌的抗药性选择属于定向选择,能够选择并保存耐药性强的个体,A正确;B、平衡选择中整体的遗传变异得到保持,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方向,平衡选择会改变种群基因频率,生物可以
进化,B错误;C、稳定选择能够淘汰种群中极端变异个体、保留中间类型个体,通常会减少遗传多样性,群体基因型趋向于纯合,C正确;D、分裂选择能按照不同方向保留种群中极端变异个体、淘汰中间类型个体,能够保持或增加变异类型,有可能形成新的
物种,D正确。故选B。14.下列有关生物学研究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A.孟德尔运用假说-演绎法开展遗传研究B.达尔文运用概念模型解释自然选择学说C.科学家运用完全归纳法总结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沃
森和克里克运用物理模型构建了DNA双螺旋结构【答案】C【解析】【分析】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测交实验)→得出结论。【详解】A、孟德尔以豌豆为实验材料,用假说-演绎法发现了两大遗传定律,A正确;B、模型
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目的而对认识所作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的描述,达尔文通过构建概念模型解释了自然选择学说,B正确;C、完全归纳法是指通过对某类事物中的每一个对象或每一子类的考察,从中概括出关于此类事物的一般性结论的
推理,科学家运用不完全归纳法总结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C错误;D、沃森和克里克研究DNA分子的结构时,运用了构建物理模型的方法,构建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D正确。故选C。二、多项选择题:共4题,每题3分,共12分。每题有不
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全选对者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15.某动物(2n=4)的基因型为AAXBY,其生殖器官中两个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和基因分布如图所示,相关叙述错误..的有()A.甲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
分裂的前期B.甲细胞发生了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C.乙细胞可能为极体或次级精母细胞D.乙细胞一定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答案】ABC【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图甲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中期;图乙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据此分析作答。【详解】A、据图可知,甲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粒整齐的排列在
赤道板上,无染色体的特殊行为,为有丝分裂中期,A错误;B、分析题图,甲细胞一条染色体上的姐妹染色单体含有A和a基因,而该动物的基因型为AAXBY,据此推测一个DNA分子的a基因突变为A,发生了基因突变,B错误;C、该动物的基因型为AA
XBY,说明该动物为雄性,则乙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C错误;D、分析图乙可知,a基因所在的染色体部分片段转移到了Y染色体上,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D正确。故选ABC。16.如图为某真核细胞DNA复制时,形成的复制泡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子链延伸方向。相关叙述正确的有()A.D
NA分子的复制具有边解旋边复制的特点B.DNA分子的多起点双向复制,可显著提高复制的速率C.DNA聚合酶均沿模板链的5'端向3'端移动D.复制泡中一条子链的合成是连续的,另一条是不连续的【答案】AB【解析】【分析】1、DNA分子的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子链的延伸方向是从5'→3′。2、DNA分子的
复制是一个边解旋边复制的过程,复制需要模板、原料、能量和酶等基本条件。DNA分子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保证了复制能够准确地进行。【详解】A、DNA分子的复制是一个边解旋边复制的过程,A正确;B、由图可知图中有多个复制泡,说明DNA分子的
多起点双向复制,可显著提高复制的速率,B正确;C、DNA复制时子链的延伸方向是从5'→3′,而DNA的两条链方向平行,则DNA聚合酶均沿模板链的3'端向5'端移动,C错误;D、在复制泡中,两条子链均为半不连续合成(因为两条子链都有一部分是连续合
成的,一部分是不连续合成的),D错误。故选AB。17.甲流病毒是一种负链RNA(-RNA)病毒,其增殖过程如图所示。相关叙述错误..的有()A.图中①②③④过程均遵循相同的碱基互补配对方式B.病毒完成-RNA→-RNA的过程消耗嘌呤数与嘧啶数一定相等
C.-RNA可直接与宿主细胞的核糖体结合翻译子代病毒蛋白质D.艾滋病毒(HIV)和甲流病毒具有相同的遗传信息传递途径【答案】BCD【解析】【分析】据图分析,图中①类似于转录,②④表示RNA的复制,③表示翻译,据图分析作答。【详解】A、图中①类似于
转录,②④表示RNA的复制,③表示翻译,图中①②③④过程均遵循相同的碱基互补配对方式,即A-U、U-A、G-C、C-G,A正确;B、病毒的遗传物质是单链RNA,完成RNA复制的过程,模板和子链并非一定是一比
一的关系,一个亲代病毒的-RNA作为模板,合成的+RNA不止一条,而+RNA作为模板,合成的子代-RNA就更成千上万了,因此该过程消耗的嘌呤数不一定等于嘧啶数,B错误。C、据图可知,-RNA需要先经过①过程合成mRNA,再进行子代病毒DNA翻译,C错误;D、艾滋病毒(HIV)属于逆转录病毒,有R
NA→DNA的逆转录过程,与甲流病毒遗传信息传递途径不同,D错误。故选BCD。18.家鸡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快羽与慢羽(D/d),抗病对易感病(R/r),其中的一对等位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现有1只快羽抗病雄鸡个体与1只慢羽抗病雌鸡个体杂交,F₁雌鸡中快羽抗病:慢羽抗病:快羽易感病:慢羽易感病=
3:3:1:1。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亲本的基因型为DdZRZr和ddZRWB.F₁出现慢羽抗病雌性个体的概率为3/16C.F₁雄性个体中,快羽易感病个体的概率是1/16D.快羽雌鸡和慢羽雄鸡的子代可根据表型直接判断性别【答案】BD【解析】【分析】1、家鸡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雌鸡的性
染色体组成为ZW,雄鸡的性染色体组成为ZZ。2、分析题干信息可知,1只快羽抗病雄鸡个体与1只慢羽抗病雌鸡个体杂交,F₁雌鸡中快羽抗病:慢羽抗病:快羽易感病:慢羽易感病=3:3:1:1,若控制抗病和易感病(
R/r)的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亲本的性染色体组成为ZRZ-、ZRW,F₁雌鸡中不可能出现抗病:易感病=3:1,说明控制抗病和易感病(R/r)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控制快羽与慢羽(D/d)的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详解】A、分析题干信息可知
,1只快羽抗病雄鸡个体与1只慢羽抗病雌鸡个体杂交,F₁雌鸡中快羽抗病:慢羽抗病:快羽易感病:慢羽易感病=3:3:1:1,若控制抗病和易感病(R/r)的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亲本的性染色体组成为ZRZ-、ZRW,F₁雌鸡中不可能出现抗病
:易感病=3:1,说明控制抗病和易感病(R/r)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控制快羽与慢羽(D/d)的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F₁雌鸡中快羽:慢羽=1:1,抗病:易感病=3:1,推测出亲本的基因型为RrZDZd和RrZDW,A错误;的B、慢羽抗病雌性个体的基因型为R_ZdW,概率为
3/4×1/4=3/16,B正确;C、F₁雄性个体中,快羽易感病个体的基因型为rrZDZ-,概率为1/4×1=1/4,C错误;D、快羽雌鸡(ZDW)和慢羽雄鸡(ZdZd)的子代,所有雄鸡均为快羽,所有雌鸡均为慢羽,可根据表型直接
判断性别,D正确。故选BD。三、非选择题:共5题,共60分。除特殊说明外,每空1分。19.图①~③分别表示人体细胞中发生的3种生物大分子的合成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1)细胞中过程①需要的酶有______,过程②发生的主要场所是_________。
(2)已知过程②中α链中含有1000个碱基,腺嘌呤和尿嘧啶之和占全部碱基总数的30%。则对应DNA分子片段中至少含有_______个胸腺嘧啶。若用³²P标记亲代DNA,在含³¹P的培养基中复制4次后,子代
DNA中含³¹P的占_______。(3)人体不同组织细胞的相同DNA进行过程②时启用的起始点_________(填“都相同”或“都不同”或“不完全相同”),原因是_________。(4)细胞过程③中需要_______种RNA的参与,其中tRNA功能是_
______。在细胞中发生过程③时,一条mRNA上同时结合了多个核糖体,其生物学意义是_______。(5)在一个细胞周期中,图中过程一般只能发生一次的是_______(填标号),可以发生多次的有_______(填标号)。下列细胞中能同时发生图中①②③过程的是______
_。A.成熟红细胞B.肌肉细胞C.癌细胞D.口腔上皮细胞【答案】(1)①.解旋酶、DNA聚合酶②.细胞核(2)①.300②.1(3)①.不完全相同②.不同组织细胞中基因进行选择性表达(4)①.3②.识别并转运氨基酸③.少量的mRNA分子就可以迅速合成大量的蛋白质(5)①.①
②.②③③.C【解析】【分析】1、DNA复制是以亲代DNA分子为模板合成子代DNA分子的过程.DNA复制条件:模板(DNA的双链)、能量(ATP水解提供)、酶(解旋酶和聚合酶等)、原料(游离的脱氧核苷酸)。2、转录是指在细胞核内,以DNA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
则,合成RNA的过程。3、翻译是指在细胞质中,以m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4、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①是以DNA的两条链为模板,进行的是DNA复制过程,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②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进行的是转录过程,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③是以mRNA为模板
,进行的是翻译过程,发生在核糖体上。小问1详解】过程①是DNA的复制过程,需要解旋酶解开的DNA两条单链为模板,以4种游离的脱氧核苷酸为原料,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合成子链。②过程为转录过程,主要场所在细胞核。【小问2详解】已知过程②α链中含有1000个碱基,A+U=30%,
则与α链互补配对的DNA模板链中A+T=30%,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对应DNA分子片段中A+T占整个双链DNA分子的30%,由于A与T互补配对,则A=T=15%,所以对应DNA分子片段中至少含有2000×15%=300个胸腺嘧啶(T)。若用³²P标记亲代
DNA,在含³¹P的培养基中复制4次后,子代DNA中都含³¹P,所占比例为1。【小问3详解】由于不同组织细胞中基因进行选择性表达,所以人体不同组织细胞的相同DNA进行过程②时启用的起始点不完全相同。【小问4详解】过程③为翻译过程,需要mRNA为模板,tRNA识别并转运氨基酸,rRNA组成核糖体
,共需要3种RNA参与。在细胞中发生过程③时,一条mRNA上同时结合了多个核糖体,其生物学意义是少量mRNA分子就可以迅速合成大量的蛋白质。【小问5详解】在一个细胞周期中,图中过程一般只能发生一次DNA的复制
(①),可以发生多次转录和翻译(②③)。在成熟红细胞中,没有细胞核和细胞器,所以不能发生过程①②③;肌肉细胞、口腔上皮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不能在分裂,不能同时发生①②③;癌细胞能无限增殖,能同时发生
①②③,故选C。20.线粒体与代谢疾病的发生有紧密关联,其基质中的一种环状RNA(SCAR)在脂肪性肝炎发生过程中可调控ROS(引起肝炎的一种因子)的运输,具体过程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的(1)SCAR与线粒体DNA均为_______结构,但SCAR特
有的化学组成有_______、_________。(2)据图分析,细胞中参与脂肪代谢的结构是_______;高脂负荷时,阻遏蛋白可能阻止了_______酶与P基因的识别与结合,导致P蛋白合成量减少,进而
导致线粒体DNA通过______过程形成的SCAR减少;与脂肪性肝炎细胞相比,正常肝细胞中的SCAR作用机制是_________,以保持肝细胞正常代谢。(3)进一步研究发现,细胞内还存在一种miRNA,可与P基因产生的mRNA结合,从而阻止P基因表达的___
______过程,该机制可以_________(选填“促进”或“抑制”)脂肪性肝炎。(4)据上述信息推测,下列减轻肝炎症状的措施合理的有_______。①减少脂肪的摄入②导入与该阻遏蛋白特异性结合的因子③食物中添加P蛋白④导入与该miRNA特异性结合的因子
【答案】(1)①.环状②.核糖③.尿嘧啶(2)①.内质网②.RNA聚合③.转录④.诱导通道关闭,使ROS无法外流,从而正常发挥作用(3)①.翻译②.促进(4)①②④【解析】【分析】基因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其中转录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该过程主要在细胞核中进行
,需要RNA聚合酶参与;翻译是以m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的过程,该过程发生在核糖体上,需要以氨基酸为原料,还需要酶、能量和tRNA等。【小问1详解】分析题意,RNA(SCAR)是一种环状RNA,而线粒体DNA属于质DNA,两
者均为环状DNA;但SCAR特有的化学组成有核糖和含氮碱基(U)。【小问2详解】据图可知,与正常肝细胞相比,脂肪性肝炎细胞的内质网应激,P蛋白下降,上述过程发生在内质网中,据此推测,细胞中参与脂肪代谢的结构是内质网;RNA聚合酶可识别并结合启动子,用于驱动基因的转录,而转录是翻译的模板,高
脂负荷时,阻遏蛋白可能阻止了RNA聚合酶与P基因的识别与结合,导致P蛋白合成量减少;与脂肪性肝炎细胞相比,正常肝细胞中的SCAR作用机制是:诱导通道关闭,使ROS无法外流,从而正常发挥作用。【小问3详解】mRNA是翻译的模板,miRNA可与P基因
产生的mRNA结合,从而阻止P基因表达的翻译过程;据图可知,P基因指导P蛋白合成,而P蛋白下降后会导致脂肪性肝炎发生,故miRNA与P基因产生的mRNA结合导致P蛋白减少,会促进脂肪性肝炎。【小问4详解】①减少脂肪的摄入能够减少对内质网的应激,恢复SCAR的表达,减少RO
S的产生及运出细胞的量,以减轻肝炎症状,①正确;②导入与该阻遏蛋白特异性结合的因子能够使P基因正常转录,P蛋白合成正常,有利于减轻肝炎症状,②正确;③补充外源P蛋白,会被分解而失去作用,③错误;④导入与该miRNA特异性结合的因子能够使P
基因正常转录,P蛋白合成正常,有利于减轻肝炎症状,④正确。故选①②④。21.下图为甲(A/a)、乙(B/b)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1)已知5号和6号关于甲病的基因组成不同,则甲病的遗传方式是_______,遗传特点是____
_____(写出一点)。目前已发现该基因的200多种致病性突变,体现了基因突变的________性。(2)若不考虑分裂异常,6号个体产生的下列细胞中,一定含有致病基因的有_________(填编号)。①卵原细胞②初级卵母细胞③次级卵母细胞
④卵细胞(3)10号个体婚前应进行________,以降低后代遗传病的发生率。若要调查该病的发病率,应选择___________(选填“广大人群”或“患者家系”)作为调查对象。(4)乙病的遗传方式是________。若仅考虑乙家族致病基因,8号的致病基因来自于__________;
若同时考虑两种遗传病,7号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她与8号生育一个患病男孩的概率是__________。【答案】(1)①.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②.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交叉遗传、隔代遗传③.不定向(2)①
②(3)①.遗传咨询②.广大人群(4)①.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②.3号,或4号,或3号和4号③.bbXAXA或bbXAXa④.3/8【解析】【分析】常染色体遗传,不考虑重性遗传,子代性状与性别无关联;伴
X遗传显性遗传病,具有“男患,其母女必患”的特点,伴X隐性遗传病,具有“女患,其父子必患”的特点。分析题图:5和6不患甲病,11号患甲病,甲病为隐性遗传病;3和4患有乙病,9号不患病,乙病为显性病,由于9
号为女儿且不患乙病,故乙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小问1详解】分析题图:5和6不患甲病,11号患甲病,甲病为隐性遗传病,已知5号和6号关于甲病的基因组成不同,则甲病的遗传方式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遗传特点是男性患者多于
女性患者、交叉遗传、隔代遗传。目前已发现该基因的200多种致病性突变,体现了基因突变的不定向。普遍性是指基因突变广泛发生于各种生物,不符合题干描述。【小问2详解】无论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还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6号
个体均携带致病基因a,且为杂合子,故若不考虑分裂异常,6号个体产生的下列细胞中,一定含有致病基因的为卵原细胞、初级卵母细胞。【小问3详解】10号个体婚前应进行遗传咨询,以降低后代遗传病的发生率。若要调查该病的发病率,应
选择广大人群作为调查对象。【小问4详解】3和4患有乙病,9号不患病,乙病为显性病,由于9号为女儿且不患乙病,故乙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故乙病的遗传方式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若仅考虑乙家族致病基因,3的基因型为Bb,4号基因型为Bb,8号基因型为B,8号的致病基因来自于3号,或4号,或3号和4号;若
同时考虑两种遗传病,7号的基因型是bbXAXA或bbXAXa(各为1/2),她与8号(2/3BbXAY、1/3BBXAY)生育一个患病男孩(只患甲病男孩、只患乙病男孩、甲乙两病均患男孩)的概率是1/3×1/2×1/4+2/3×1/2×1/2+2/3×1/2×
1/4+2/3×1/2×1/4=3/8。22.青花菜(2n=18)是一种具有防癌功能的保健蔬菜。科研人员用秋水仙素溶液处理二倍体青花菜的幼芽得到四倍体。图1为四倍体青花菜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的显微照片。图2为染色体桥形成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观察青花菜的减数分裂,常选用其___
_______(选填“幼嫩”或“成熟”)的花药,先放入_________中浸泡,以固定细胞的形态,然后用__________冲洗两次。(2)实验中,依据观察到的细胞中染色体_________,来判断细胞所处分裂时期。图1中A-D的先后
顺序为___________(用字母和箭头表示),其中图1中的D细胞正常情况下的染色体数目为__________条。(3)据图2分析,花粉母细胞在___________(填时期)出现倒位环,进而在染色
体分离时出现染色体桥和断片,引起_________变异。另外,四倍体青花菜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会出现向两极移动缓慢的落后染色体,其最终形成微核或消失在细胞质中,引起_________变异。据此推测,四倍体较二倍体的结实率_________(选填“升高”或“降低”)。(4)科研人员进一步探究
秋水仙素浓度和处理时间对形成四倍体青花菜诱导率的影响,得到图3所示结果,四倍体青花菜诱导率的适宜处理方法是_________。【答案】(1)①.幼嫩②.卡诺氏液③.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2)①.状态、数目和位置②.D→B→C→A③.36(3)①.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②.染色体结构③.染色体
数目④.降低(4)用300mg·L-1的秋水仙素处理48h【解析】【分析】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生殖细胞时进行的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细胞分裂。在减数分裂前,染色体复制一次,而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连续分裂两次
。其中减数第一次分裂是同源染色体联会后彼此分离并分别进入不同的子细胞中,所以减数分裂的结果是,一个原始生殖细胞形成四个子细胞,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的减少一半。受精卵发育成的个体,每个正常体细胞中含有几个染色体组就称为几
倍体。【小问1详解】观察青花菜的减数分裂,常选用幼嫩的花药作为试验材料以获得更多的花粉母细胞,用卡诺氏液浸泡以固定细胞的形态,然后用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冲洗两次。【小问2详解】通过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各个时期细胞内染色体的存在状态和数目,就可以判断这些细胞分别处于细胞分裂的哪个时
期。分析图1可知,A、B、C、D分别为MⅡ末期、MⅠ后期、MⅡ中期、MⅠ中期,故此顺序为D→B→C→A。A细胞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应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不考虑落后的异常染色体,图C染色体明显为两群,因此判断已经为MⅡ的细胞,图D染色体为一群,因此为MⅠ细胞。因此先后顺序应为D→B
→C→A。青花菜2n=18,D为四倍体青花菜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的图像,D细胞正常情况下的染色体数目为36条。【小问3详解】据图2分析,倒位环出现在同源染色体联会的时候,即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在染色体分离时出现染
色体桥和断片,引起染色体结构变异;另外,四倍体青花菜由于落后染色体最终形成微核或消失在细胞质中,导致染色体数目减少,引起染色体数目变异,据此推测,四倍体较二倍体的结实率降低。【小问4详解】分析图3可知,用300mg·L-1的秋水仙素处理48h,四倍体
青花菜的诱导率最高。23.农业生产中,单倍体植株是良好的遗传育种材料。以下是三种常见获取单倍体植株的技术。请回答下列问题:(1)方法一:体外诱导单倍体。通常采用__________的方法得到单倍体。(2)方法二:远缘杂交获得单倍体(图1)。普通大麦和球茎大麦杂交形成杂种胚的过程中发生了_
_________(填变异类型),在发育过程中球茎大麦的染色体逐渐消失,最后形成单倍体大麦。在育性上表现为__________的特点,据此可判断普通大麦和球茎大麦之间存在_________。(3)方法三:种内杂交获得单倍体。玉
米中CENH3是一种参与染色体分离的着丝粒蛋白。①第一步:利用基因编辑技术破坏野生型玉米的CENH3基因,得到突变体。相关机理如图2所示,基因编辑过程中,负责识别CENH3序列的是__________,负责切割是____
_____。基因编辑的结果如图3所示,突变体不能合成具有正常功能的CENH3,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②第二步:突变植株与野生型植株杂交,受精卵在发育过程中来自突变体的染色体全部消失,发育成仅含__________染色体的单倍体。(4)通过以上三种方式获得的单倍体可通过染色体数目加倍获
得稳定的纯系,与传统杂交育种相比,单倍体育种的显著优点是_________。单倍体植株同样是诱变育种的优良材料,在发生变异后有利于早期识别和筛选,原因是__________。【答案】(1)花药(花粉)离体培
养(2)①.基因重组②.高度不育③.(生殖)隔离(3)①.sgRNA(向导RNA)②.Cas9酶(蛋白)③.CENH3基因发生了碱基的缺失而突变,使翻译提前终止,不能合成具有正常功能的CENH3④.野生型
植株(配子)(4)①.明显缩短育种年限②.单倍体一般不含等位基因,每个基因的显隐性性状在当代就能表现出来【解析】【分析】单倍体育种原理:染色体(数目)变异。优点:明显缩短育种年限,所得个体均为纯合子。缺点:技术复杂。【小问1详解】单倍体育
种中常采用花药离体培养的方法来获得单倍体植株,然后经过人工诱导(秋水仙素)使染色体数目加倍,重新恢复到正常植株的染色体数目,得到染色体数目加倍的纯合体。【小问2详解】远缘杂交育种能够集合两个亲本的优良性状,该过程发生了基因重组;在
发育过程中球茎大麦的染色体逐渐消失,最后形成单倍体大麦,表现为高度不育;由于无可育后代,故据此可判断普通大麦和球茎大麦之间存在生殖隔离。【小问3详解】①据图可知,编辑过程中,负责识别CENH3序列的是sgRNA序列;而负责切割DNA的时Cas9酶,能够识别并切割特定的脱氧核苷酸序列
;据图可知,与野生型相比,图示的突变体非编码链少了一个碱基对A-T,导致终止密码子UAA提前出现,突变体不能合成具有正常功能的CENH3。②突变植株与野生型植株杂交,受精卵在发育过程中来自突变体的染色体全部消失,则受精卵为单倍体
,其染色体组成为野生型植株(另一亲本)配子的染色体。【小问4详解】由于二倍体生物通过单倍体育种得到的个体都是纯合子,故与传统杂交育种相比,单倍体育种的显著优点是能够明显缩短育种年限;由于单倍体一般不含等位基因,每个基因的显隐性性状在当代就能表现出
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