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浙江省A9协作体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 含解析.docx,共(24)页,7.654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120399a8331caf1679da8e15deebcf2c.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浙江省A9协作体2021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联考高一地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大约每隔26个月就会发生一次火星冲日,火星冲日意味着这时可以使用较小花费将探测器送往火星,因此人类的火星探测活动通常也会每隔26个月出现一次高潮。2020年7月23日,“天问一号”火星
探测器发射,于2021年5月15日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下图是“天问一号”着陆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根据材料信息,判断火星探测器发射时火星的位置大致位于右图中的()A.A
B.BC.CD.D2.上图所示着陆过程中,“天问一号”属于天体的位置是()A.甲B.乙C.丙D.丁3.人类首选火星作为探索生命起源和进化的行星,下列推测选项可作为火星曾经可能存在生命的依据的是()①火星
离太阳的距离适中②火星上有高低起伏地形③火星有液态水的分布④火星上和地球上都有四季变化,且四季的长度一样A.①③④B.②③C.①③D.①②③④【答案】1.A2.D3.C【解析】【分析】【1题详解】依据材料信息可知,火星探测器发射时间,应当是火
星冲日期间,即地球在火星和太阳之间,是地球与火星相距较近的时段,可以使用较小花费将探测器送往火星。图中火星应位于地球公转轨道的外侧,据此可排除BC两项,当火星位于图中A点时,地球在火星和太阳之间,地球与火星相
距较近,适宜发射火星探测器,故A正确,D错。所以本题选A。【2题详解】在火星探测器着陆过程中的示意图中,探测器位于丁位置时,距火星表面较远,尚末进入火星大气层,若没有地面着陆指令,可以在火星引力作用下,形成自己的围绕火星运转的轨道,故属于天体,D正
确;图中丙、乙位置距离火星表面约11公里左右,已经成为火星的一部分,没有单独按天体力学规律运行,因此不属于天体,BC错;甲位置已着陆,该探测器则已属于火星的一部分,不属于天体,所以A错。故本题选D。【3题详解】火星离太阳的距离适中,表面有适宜液态水存在的温度条件
,可以作为火星生命体可能存在的必要条件,①③正确;地形的高低起伏与生命体的形成无关,②错;火星上有四季变化,但由于火星的公转周期较地球上长得多,故四季长度不可能一样,④错误。所以本题排除ABD三项,选C。【点睛】火星与地球相似主要表现为火星、地球自
转周期的长度都比较适中;火星、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都比较适中。4.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我国提出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转变能源结构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手段。上海积极推广“太阳能屋顶计划”(下图)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完成上海的积极推广“太阳能屋顶计划”除了因为太
阳能清洁还因为()A.上海经济发达,能源开发能力强B.是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C.常规能源短缺,能源需求量大D.太阳能可再生、能量集中【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上海人口众多,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但常规能源缺乏,积极推广“太阳能屋顶计划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能源不足的局面,C正确;上海经济发达,但当地能源蕴藏量小,能源不能凭空产生,只能靠技术利用其它物质来转换,所以能源开发能力强不是积极推广“太阳能屋顶计划”的主要原因,A错;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是青藏高原,B错;太阳能可再生、但能量分散,D错。所以本题选C
。【点睛】5.下图中人类活动所利用的能量最终来自太阳辐射的有()A.1个B.2个C.3个D.4个【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读图可知,第一个图片是利用大气运动所形成风能,第二个是利用水的运动所形成的水能,第三个是利用生物能,第四个是用石油。地球上生物的生长发育来自于利用太阳光进
行光合作用,太阳辐射经植物的生物化学作用,可以转化成有机物中的生物化学能,如石油是地质时期储存的太阳能;太阳辐射是地球大气运动、水循环的主要能源。因此4幅图片中人类活动所利用的能量最终均来自太阳辐射。因此D正确。故选D。【点睛】6.随着二氧化碳排放的减少,会导致下图中()A
.①增加B.②减少C.③减少D.④减少【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如图:①是地球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②是削弱后的太阳辐射,③是地面辐射,④是大气逆辐射。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可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将地面辐射释放能量的绝大部分截留在对流层大气中,同时地面还可以靠吸收大气逆辐射,直
接补偿地面的热量损失。故二氧化碳减少,对①地球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②削弱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③地面辐射的影响不明显,ABC错误。二氧化碳减少对地面辐射的吸收减少,补偿给地面的热量也减少,即④大气逆辐射减少,D正确,故选D。【点睛】中新网2020年12月14日电据外媒报道,世
界上最大的太阳观测站最近发布了有史以来最清晰的太阳黑子图片(下左图),在红色和橙色的暖色调下,人们可以看到太阳黑子活动的细节。读图完成下面小题。7.太阳黑子出现在右图中的()A.A层B.B层C.C层D.D层8.当太阳黑子高峰年时,可能会导致(
)①诱发地震灾害以及出现潮汐现象②威胁太空中宇航员的安全③影响传统指南针的精度④世界各地夜空出现绚丽的极光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答案】7.B8.C【解析】【分析】【7题详解】读右图,A是太阳内部,B是太阳大气的光球层,C是色球层,D是日冕层。太阳黑子是光球层的太阳活动,B正确,
ACD错误,故选B。【8题详解】潮汐现象跟日月引力有关,跟太阳活动无关,①错误。当太阳黑子高峰年时,太阳活动比较活跃,会释放大量的宇宙射线、产生磁暴,使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等,威胁太空中宇航员的安全,②正确。由于会产生磁暴,所以会影响传统指南针的精度,③正确。只有
在两极地区才有极光,④错误。②③正确,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睛】太阳活动会扰乱地球大气层,使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甚至会出现短暂的中断。高能带电粒子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使磁针剧烈颤动,不能正确指示方向。当高能带电粒子流高速冲进两极地区的高空大气层时,会产生极
光现象。引发自然灾害,比如地震、水旱灾害。下图为生物进化与环境演变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9.有关④地质时期叙述正确的是()A.出现蓝藻等原核生物B.出现大冰期C.地质历史上重要的成煤期D.被子植物兴盛10.下列属于③地质时期的生物的是()A.③④
B.①③C.②③D.①④【答案】9.C10.D【解析】【分析】【9题详解】结合地质年代表先推测各数码所代表的地质时期,①为太古宙,②为元古宙,③为古生代,④为中生代,⑤为新生代。有关④中生代地质时期叙述正
确的是地质历史上重要的成煤期,C正确。出现蓝藻等原核生物是在①太古宙,A错误。出现大冰期是在⑤新生代,B错误。新生代被称为被子植物时代,D错误。故选C。【10题详解】③为古生代。笔石出现于寒武纪后期,属脊索动物,笔石时代是在距今5亿年前至4.1亿年前的古生代,蕨类植物在古生代繁盛,
①④正确。中华龙鸟生存于距今年内1.4亿年的早白垩世。即是中生代,猛犸象又名毛象(长毛象),是一种适应寒冷气候的动物。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象之一,其中草原猛犸体重可达12吨。猛犸象和亚洲象是在480万年前,由相同的祖先分支下来的,即是在新生代。②③
错误。D正确,ABC错误,故选D。【点睛】地质年代从古至今依次为: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古生代又分为: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二叠纪中生代又分为: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新生代又分为:古近纪、新近纪、第四纪。2019年6月17日晚22时55分,四川
省宜宾市长宁县发生6.0级地震,震源深度16千米。值得一提的是,在成都及周边多个区域,在地震波到达前的几秒至几十秒,就听到了地震预警倒计时,不少区域的电视和手机端在屏幕上出现了地震预警提醒画面。地震预警进入了公众视线。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1.此次地震的
震源位于()A.地壳B.地幔C.地核D.软流层12.开发地震预警系统的主要理论依据是()①P波比S波传播速度快②S波比P波传播速度快③S波较P波破坏性强④电磁波传播速度较地震波快得多⑤地球内能释放可提前预测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⑤D.③④⑤【答案】11.
A12.B【解析】【分析】【11题详解】本次地震的震源深度16千米,地壳的平均厚度是17千米,四川宜宾位于第二级阶梯,地壳的厚度更厚,超过17千米,所以本次地震的的震源位于地壳,A正确,BCD错误,故选A。【12题详解】地震发生时,P波
比S波传播速度快,在S波到来前几秒到几十秒发出地震警报,①正确,②错误。P波上下振动且震动幅度小,S波水平振动且破坏性较大,③正确。地震预警是利用电磁波比地震波“跑得快”的特点,④正确。地球内能释放不可提前预测
,⑤错误。①③④正确,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睛】地震发生以后,建筑物并不会马上倒塌,一般都要间隔10多秒的时间,这就是地震救援领域所说的“黄金12秒”。一二楼的人:在地震发生时就要马上向外边空地跑,只要快速有序,基本上都可以跑出来;三楼和三楼以上的人:
第一反应不是马上向外跑,而是要就近选择相对安全的躲避地点,减少伤亡。2021年9月25日,慈溪某学生在微信朋友圈分享庐山上傍晚的晚霞(下左图)。下右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3.该学生拍摄的庐山晚霞,这种现象出现
在()A.对流层B.平流层C.高层大气D.臭氧层14.晚霞的形成与右图中相关的环节是()A.①大气反射B.②大气吸收C.③大气散射D.④大气逆辐射【答案】13.A14.C【解析】【分析】【13题详解】由图可知,晚霞中有大量红色云块。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
、臭氧层(位于平流层)各大气层中,只有对流层有大量水汽和尘埃,加上对流层对流运动显著,容易凝结成云,其它层次水汽和尘埃稀少,因此缺乏云形成必要的条件,不易形成大量云块,因此该学生拍摄的庐山上傍晚的晚霞,这种
现象出现在对流层,A符合题意,排除BCD。故选A。【14题详解】读右图可知,图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大气逆辐射。由题干信息表明,庐山上傍晚的
晚霞,是日落前后,光线斜射到达地面,太阳高度角较小,这时阳光通过大气层到达地面的厚度增加。可见光中波长较短的蓝、紫光,甚至绿色光等,在穿越大气的过程中早已被散射得所剩无几,余下波长较长的红色、黄色、橙色光能够透过大气,如果有较薄云
层,云块也只能透过橙、黄、红色的可见光,从而形成图中的晚霞景观。由此判断,晚霞的形成与大气散射(③)密切相关,与大气吸收(①)、大气反射(②)、大气逆辐射(④)形成晚霞关系不大,C符合题意,故本题排除ABD三项,选C。【点睛】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与散射的区别:(1)反射作用是大气中的云层和尘埃,具有反光镜的作用,可以把投射其上的太阳辐射的一部分,又反射回宇宙空间。而散射作用是太阳辐射在大气中遇到空气分子或微小尘埃时,太阳辐射中的一
部分便以这些质点为中心向四面八方散射开来,改变了太阳辐射的方向;(2)大气对各个波段的可见光具有同样反射作用,无选择性。大气对可见光中波长较短的蓝、紫色光散射作用较强,有一定的选择性。下图示意局部大气层气温随高度变化曲线。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5.能正确表
示该高度气温变化的是()A.①B.②C.③D.④16.该高度所在大气层大气()A.全部处于电离状态B.大气运动以平流运动为主C.天气现象显著D.会产生极光现象【答案】15.A16.D【解析】【分析】【15题详解】读图可知,该段大气层分布在50km到90km,属于高层大气的底部。该层大气成分稀薄
,没有物质吸收太阳辐射,又离地面较远,受地面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因此气温随海拔升高迅速降低,A正确,BCD错误。故选A。【16题详解】该高度所在大气层大气处于高度电离状态,但不是全部处于电离状态,A错误;该层大气上冷下热,对流运动为主,B错误;该层大气稀薄,没有水汽和杂
质,天气晴朗,C错误;太阳的带电粒子到达地球附近,进入极地的高层大气时,与大气中的原子和分子碰撞并激发,产生光芒,形成极光。因此该大气层会产生极光现象,D正确。故选D。【点睛】在80~500千米的高空,有若干电离层。电离层大气在太阳紫外线和宇宙射线的作用下,处于高度电离状态,能反射无线电波,对无线
电通信有重要作用。下图为东亚部分地区500百帕等压面的高度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7.北京(N)至香港(M)一线500百帕等压面情况正确的是()A.①B.②C.③D.④18.图中海平面的气压由低到高排序是()A.昆明、重庆、长沙、台北B.青岛、上海、长沙、昆明C.台北、长沙、
重庆、昆明D.昆明、长沙、上海、青岛【答案】17.A18.D【解析】分析】【17题详解】读图,M处500百帕等压面分布的高度较高,N处的500百帕等压面分布的高度较低,从M到N的500百帕等压面分布高度不断降低,A正确,
BCD错误,故选A。【18题详解】近地面气压跟高空相反,高空是高压,近地面是低压,高空是低压,近地面是高压。四个地点中,高空气压由低到高排列是青岛、上海、长沙、昆明,故海平面的气压由低到高的排序是相反的,气压由低到高的排序是昆明、长沙、上海、青岛,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等压面“凸高为高,凸低为低”,即高压处等压面上凸,低压处等压面下凹。高空气压跟近地面气压相反,近地面气压总是大于对应的高空气压。“穿堂风”也叫“过堂风”,是指流动于建筑物内部空间的风。我国许多地区民居设计都充分考虑了穿堂风。下图为我国西南山区传统民居的穿堂风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的19.与“穿堂风”形成有关的地理原理最符合的是()A.热力环流B.温室效应C.热岛效应D.大气受热过程20.图示时段与B地相比,A地气温和气压分别是()A.高、高B.高、低C.低、低D.
低、高21.夜晚时,该地最有可能风向为()A.偏北风B.偏南风C.偏西风D.偏东风【答案】19.A20.D21.B【解析】【分析】【19题详解】读图可知,A地为山林,植被覆盖率高,B地为石质地面,在A与B之间存在热
力性质差异,白天绿地吸热少,升温慢,温度低;石质地面吸热多,升温快,温度高。两者之间存在气温差异,绿地温度低,气温低,气流下沉,近地面形成高压,石质地面温度高,气温高,气流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气流从高压流向低,穿堂而过,形成穿堂风。因此形成原理为热力环流。A
正确。温室效应是大气的受热过程,与风形成无关,B错误;热岛效应是是城市温度高于郊区,以城市为中心而形成的环流,与穿堂风不完全相符,C错误;大气受热过程与风无关,D错误。故选A。【20题详解】图示时段与B地相比,A地吸热少,升温慢,地面温度低,地面辐射量小,大气吸收地面辐射量少,大气温
度较低;大气温度低,密度大,气流下沉,近地面大气密度增加,气压相对升高,D正确,ABC错误。故选D。【21题详解】夜晚时,绿地降温慢,绿地温度高,气温相对高,气流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石质地面降温快,温度低,气温相对低,气流下沉,近地面形成高压,风从B吹向A,再结合指向标,形
成偏南风,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睛】热力环流形成的根本原因是地面冷热不均。地面冷热不均→引起空气垂直运动→同一水平面产生气压差异→在气压梯度力作用下→形成空气水平运动,形成风。多宝沙山位于都昌县多宝乡,是江南最大的沙山(下图)。鄱阳湖畔沙山很多,南北绵延数百里,面积达三万六千
多亩。多宝西山黄灿灿的“沙滩”与隔河相望的葱绿庐山形成两条独具此处水道特色的色带,实为壮观。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2.多宝沙山所在的位置位于()A.流水侵蚀形成的河流凹岸B.流水沉积形成的河流凹岸C.流水侵蚀形成的河流凸岸D.流水沉
积形成的河流凸岸23.与多宝沙山的成因相似的是()A.新月形沙丘B.河漫滩C.V形谷D.沙滩24.该沙山的沙源直接来自于()A.东部海岸海滩B.庐山疏松的土壤C.附近沙洲和河漫滩D.我国西北沙漠【答案】22.D23.A24.
C【解析】分析】【22题详解】多宝沙山由风力堆积作用形成,河流凸岸一侧泥沙易沉积,沙源丰富,读图可知多宝沙山位于流水沉积形成的河流凸岸;凹岸一侧以流水侵蚀作用为主,沙源物质少,不易形成沙山。故选D。【23题详解】多宝沙山由风力堆积作用形成,与新月形沙丘的成因相似,A正确;河漫滩由流水
堆积作用形成,B错误;V形谷由流水侵蚀作用形成,C错误;沙滩由海水堆积作用形成,D错误。【故选A。【24题详解】读图分析,注入鄱阳湖的河流每年携带大量泥沙沉积,枯水期水位下降,附近沙洲和河漫滩出露地表
,该地盛行东北风,风力大,裸露的泥沙被东北风搬离地面,受地形、植被阻挡,风力减弱,携带的泥沙沉积形成多宝沙山,C正确;当地离东部海岸海滩和西北沙漠距离远,且东部地区降水丰富,不利于泥沙长距离搬运,AD错误;该地的盛行
风为东北风,庐山位于多宝沙山的西北部,不可能称为沙源地,B错误。故选C。【点睛】河流流经弯道时,表层水流趋向凹岸,冲刷凹岸,使凹岸水面略高于凸岸,因此,底部水流在压力作用下由凹岸流向凸岸,形成弯道环流,在弯道环流的作用下,凹岸发生侵蚀,凸岸发生堆积。如下图所示:下图为某
地貌形成过程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5.该地貌形成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①④②③D.④①②③26.上图③中洞穴所反映的各种地貌景观的成因是()A.风化和堆积作用B.溶蚀和淀积作用C.搬
运和堆积作用D.沉积和固结成岩作用【答案】25.C26.B【解析】【分析】【25题详解】喀斯特地貌是在湿热的环境下可溶性岩石受流水溶蚀作用发育形成的。石灰岩是海相沉积地貌,形成于海洋环境①。后由于地壳运动,地壳抬升,沉积在海底的石灰岩层升出地表④。由于所在区
域降水较丰沛、夏季高温,所以可溶性岩石受风化、流水侵蚀、化学溶蚀等作用,逐渐发育喀斯特地貌景观②。地上发育为石林、石峰,地下发育溶洞、石笋、钟乳石等景观③。故正确顺序为①④②③,本题选C。【26题详解】上图③中洞穴所反映的各种地貌景观中溶洞是溶蚀作用形成的,溶洞
中的石钟乳是碳酸钙长期淀积而形成的。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睛】喀斯特即岩溶,是水对可溶性岩石(碳酸盐岩、石膏、岩盐等)进行以化学溶蚀作用为主,流水的冲蚀、潜蚀和崩塌等机械作用为辅的地质作用,以及由这些作用所产生的现象的总称。由喀斯特作用所造成地貌,称喀斯特地貌(岩溶地貌)。
“喀斯特”原是南斯拉夫西北部伊斯特拉半岛上的石灰岩高原的地名,那里有发育典型的岩溶地貌。雅丹地貌是指河湖相土状沉积物所形成的地面,经风化作用、间歇性流水冲刷和风蚀作用,形成风蚀土墩和风蚀凹地的地貌组合。柴达木盆地有着我国面积最大
的雅丹分布区,其中柴达木盆地台吉乃尔湖区的雅丹奇特地出露在湖水之中,称之为“水上雅丹”,呈现出很高的观赏性(下图)。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柴达木盆地气候由暖干化向暖湿化转型。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7.据材料推测,水上雅丹地貌发育的先后顺序是()①伴
随地壳运动,地势抬升(青藏高原的抬升),沉积物暴露于地表;②由于流水沉积作用,泥沙在河湖处形成堆积物;③受自然和人为因素影响,河流改道使河湖水包围该区域;④气候日趋干旱,经过风化、侵蚀等外力作用形成雅丹地貌A.④①②③B.②①③④
C.②①④③D.②④①③28.图示地区的盛行风向最可能是()A.西北风B.西南风C.东北风D.正东风【答案】27.C28.A【解析】【分析】【27题详解】结合材料“雅丹地貌是指河湖相土状沉积物所形成的
地面,经风化作用、间歇性流水冲刷和风蚀作用,形成风蚀土墩和风蚀凹地的地貌组合”可知,“河湖相土状沉积物”,说明先是由于流水沉积作用,泥沙在河湖处形成堆积物;“所形成的地面”,说明伴随地壳运动,地势抬升(
青藏高原的抬升),沉积物暴露于地表。“经风化作用、间歇性流水冲刷和风蚀作用”,气候日趋干旱,经过风化、侵蚀等外力作用形成雅丹地貌;“雅丹奇特地出露在湖水之中,称之为“水上雅丹”,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柴达木盆地气候由暖干化向暖湿化转型”可知,受自然和人为因素影响,河流改
道使河湖水包围该区域。因此,C正确,ABD错误。故选C。【28题详解】由图中指向标和沉积残丘形态可知,残丘延伸方向是西北——东南方向;且西北坡陡,东南坡缓,说明西北坡受风和流水侵蚀作用强。因此该地盛行西北风。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睛】雅丹地貌是在干旱地区的湖积平原上形成的
。干涸湖底沉积的粘性土质层,因干缩裂开,定向风沿干缩裂隙长期吹蚀,裂缝不断扩大加深,形成一系列大致平行相间排列的垄脊和槽沟,垄脊呈高约半米至数米的不规则陡壁垄岗,槽沟宽1-2米。垄脊和槽沟一般长数十米至数百米,顺盛行风向延伸,槽沟常充填有风积沙土,这种支离破碎的负向地形,因在新疆罗布泊附近的
雅丹地区最为典型,故称雅丹地貌,也称风蚀垄槽地形。29.我国西北地区多流动沙丘地貌,若沙丘所在地的主导风向为东北风,则下图中能正确表示该地沙丘的是()A.①B.②C.③D.④【答案】B【解析】【分析】
【详解】由材料可知,“若沙丘所在地的主导风向为东北风”,沙丘迎风一侧为缓坡,背风一侧为陡坡,因此B正确。故选B。【点睛】30.天涯海角南天一柱位于海南三亚市。从“天涯”“海角”二石东走约三百米,一尊高大兀立的圆锥形奇石,象一支神笔直指苍穹,这便是“南天一柱”石,高约7
米,正面看像一颗哲人的头颅,侧面看像一艘古船上升起的“双桅帆”。完成“南天一柱”的地貌景观形成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是()A.海水沉积B.冰川沉积C.海水侵蚀D.风力沉积【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南天一柱”属
于海岸地貌中的海蚀柱,主要受海水侵蚀作用,C正确。海水沉积主要形成沙滩等,A错误。海南三亚纬度低,海拔低,没有冰川,B错误。风力沉积主要形成沙丘等,该图跟风力沉积无关,D错误。故选C。【点睛】二、综合题3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构建地理模式图,是用来简单探究地理原理
,规律的方法之一。下图是地理模式图。(1)若模式图示意太阳系,曲线①②③④为行星轨道,阴影部分为小行星带,那么曲线①为____(填行星名称)的公转轨道,其与②共被称为____。(2)若模式图示意太阳大气层的结构,阴影部分表示色
球层,那么曲线①②之间的太阳大气层出现的太阳活动是____,会不断释放____,其活动周期约为____年。(3)若模式图示意地球的内部圈层,阴影部分表示地幔,那么曲线①②之间为____,软流层位于____(填数字)之间;曲线③
代表的是____界面,地震波传播至此界面时波速发生的变化是____。【答案】(1)①.土星②.巨行星(2)①.太阳风(日冕物质抛射)②.带电粒子③.11(10-12均可)(3)①.地壳②.②③③.古登堡④.横波消失,纵波速度突然减小【解析】【分析】该图考查太阳系的结构、太阳活动和地球的
内部圈层。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小问1详解】若模式图示意太阳系,曲线①②③④为行星轨道,阴影部分为小行星带,那么曲线①是小行星带外侧第二颗行星土星的公转轨道,其与②木星共被称为巨行星。【小问2详解】若模式图示意太阳大气层的结构
,阴影部分表示色球层,那么曲线①②之间的太阳大气层最外侧的日冕层,该层出现的太阳活动是太阳风,会不断释放带电粒子流(日冕物质抛射),其活动周期约为11年。【小问3详解】若模式图示意地球的内部圈层,阴影部分表示地幔,那么曲线①
②之间为地球内部圈层中的最外部的圈层地壳层,软流层位于地幔中,即②③之间;曲线③代表的是地幔与地核的分界线古登堡界面,地震波传播至此界面时波速发生的变化是横波完全消失,纵波波速突然减小。【点睛】3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下图为地球表面大气受热过程图。(1)“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
花始盛开”描述的是____层(填大气分层)大气气温的变化,其反映的气温变化特点是____;成因是____;与上图____(A、B、C、D)过程有关。(2)“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秋阴不散”导致“霜飞晚”的原因
是____;与上图____(A、B、C、D)过程有关。(3)多云的白天比晴朗的白天气温低,原因是____。这一原因与上图____(A、B、C、D)过程有关。(4)我国青藏高原的纬度与四川盆地相差不大,但年太阳辐射总量却比四川盆地高得
多,分析其原因。【答案】(1)①.对流层②.对流层温度随海拔升高而降低③.对流层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是地面长波辐射④.B(2)①.阴雨天气,大气逆辐射强;夜晚温度较高,不易出现霜冻②.C(3)①.阴天时,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减少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
射,气温比晴天时低②.D(4)青藏高原地势高;空气稀薄;且多晴朗天气;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解析】【分析】本大题以地球表面大气受热过程图为材料,涉及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和保温作用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掌握课本知识的能力和
综合思维的地理素养。【小问1详解】地球的大气可以分为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描述的是对流层大气气温的变化,其反映的气温变化特点是对流层的温度随海拔升高而降低,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降低0.6℃;成因是对流层大气直接吸收的太阳辐射少,主要的直接热源是地面长波
辐射,海拔越高,吸收的地面辐射越少,气温越低;与上图中的B大气吸收地面辐射过程有关。【小问2详解】的“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秋阴不散”导致“霜飞晚”的原因是阴雨天气,云层较厚,吸收地面辐射多,返还给地面热量较
多,大气逆辐射强,夜晚温度较高,不易出现霜冻;与上图C大气逆辐射过程有关。【小问3详解】多云的白天比晴朗的白天气温低,原因是阴天时,云层较厚,反射越强,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减少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地面气温不会太高,比晴天低。这一
原因与上图D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过程有关。【小问4详解】我国青藏高原的纬度与四川盆地相差不大,但年太阳辐射总量却比四川盆地高得多,主要原因是:青藏高原地势高;空气稀薄,对太阳辐射的削弱少;且多晴朗天气,日照时数多;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而四川盆地是盆地地形,多云雾天气,晴天
少,太阳辐射弱。【点睛】3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新疆的博斯腾湖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湖区内湖陆风现象较显著(湖陆风是在较大水域和陆地之间形成的以24小时为周期的地方性天气现象)。材料二:博斯腾湖区域图(图1)和两种地貌图(图2
)”。材料三:图1中的河流为开都河局部图,下图是开都河流经巴音布鲁克草原时形成的“九曲十八弯”的景观。(1)从成因上来看,博斯腾湖区西侧农业区①处为流水____地貌,该地貌名称是____;②处的地貌名称为____,对应图2甲、乙中的____
。(2)图2中甲地貌的AB方向,地势逐渐____(降低或升高);坡度逐渐____(减小或增大);沉积物颗粒逐渐____(减小或增大),沉积物的厚度逐渐____(减小或增大)。(3)从外力作用角度描述①处地
貌的形成过程。(4)根据材料三图文,开都河在巴音布鲁克草原时形成“九曲十八弯”是因为该地地形____,河流____作用强;随着河道的进一步弯曲,河道裁弯取直,原河道废弃,会形成____。(5)图3为“博斯腾湖面附
近的等压面示意图”。图4为“某日湖面和附近陆地气温变化示意图”。据此,可判读,图4中代表湖面气温的是____(填字母),图3中所示的气压分布状况,应出现于图4中的____时~____时,并在图5中画出其他时段热力环流示意图【答案】(1)①.沉积②.冲积扇③.三角洲④.乙(2)
①.降低②.减小③.减小④.减小(3)河流流经山区,落差大,流速快;侵蚀搬运能力强,携带大量泥沙;出山口处,地势陡然变缓,流速下降,搬运能力减弱,泥沙沉积;形成冲积扇。(4)①.平坦②.侧蚀和沉积作用③.牛轭湖(5)①.A②.8③.1
6【解析】【分析】本题以新疆博斯腾湖区域的地貌和天气状况材料为背景,考查地质地貌形成过程和热力环流的应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同时考查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和地理实践力
的核心素养。【小问1详解】从成因上来看,博斯腾湖区西侧农业区①处为河流出山口位置所形成的流水沉积地貌,该地貌名称是冲积扇;②处的地貌是河流入湖口位置所形成的湖口三角洲地貌,名称为三角洲,对应图2甲、乙中的乙。【小问2详解】图2中甲地貌为河流出山口处形成的冲积扇,沿着
AB方向,地势逐渐降低;坡度逐渐减小;沉积物颗粒逐渐减小,沉积物的厚度逐渐减小。【小问3详解】①处地貌是冲积扇,河流在流经山区时,坡度陡,落差大,水流急,侵蚀搬运能力强;河流从山上携带大量沙石,在出山口的位置,由于地势陡然变缓,流速度突然减
慢,搬运能力下降,所携带的沙石大量堆积在下来,呈扇形。形成冲积扇地貌。【小问4详解】根据材料三图文,开都河在巴音布鲁克草原时形成“九曲十八弯”是因为该地地形平坦,河流侧蚀和沉积作用强;随着河道的进一步弯曲,河道裁弯取直,原河道废弃,会形成牛轭湖
。【小问5详解】据图,可判读,图4中代表湖面气温的是A(湖水热容比较大,水温变化和缓),图3中所示的气压分布状况是湖面气压高,陆地气压低,湖面气温应低于陆地的时候,应出现于图4中的8时~16时,其他时段应是陆地温度低于湖面温度的时候,陆地为高压,海洋为低压的
状况。即热力环流应是陆地下沉,湖面气流上升,近地面由陆地流向湖面,高空由湖面流向陆地。如图所示【点睛】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