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DOC
  • 阅读 1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7 页
  • 大小 42.900 KB
  • 2024-10-16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4 已有1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7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docx,共(7)页,42.900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085b0ba8ea53385d439c4e02f8eb5a5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二单元官员的选拔与管理第5课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必备知识基础练1.(2022·辽宁丹东高二期末)三选制是春秋时期齐国的选官制度,具体做法是“乡长所进(推举),官长所选(面试问策),公所訾相(考察任用)”。对该制度解读最为准确的是()A.打破世

家大族累世公卿的现象B.强化了齐国中央集权制度C.完善了官僚机构稳定社会秩序D.确立了春秋时期选官方式2.(2022·山东潍坊高三期末)汉武帝规定,上至郡国守相,下迄县令、长、丞、尉,均不用本郡国人。东汉桓帝时政府颁布“三互法”规定

,两州人士有婚姻者,则其家人不得交互为官。这些规定()A.瓦解了宗法血缘体系B.确保了官员选拔的公平性C.提高了地方行政效率D.有利于防止官员结党营私3.据东汉《曹全碑》记载,曹氏家族早先几乎全以孝廉入仕,从县令起步,逐步高

升;曹氏族人“或在安定,或处武都,或居陇西,或家敦煌,枝分叶布,所在为雄”。这一现象反映出()A.地方势力膨胀动摇中央集权B.门第家世成为选官主要依据C.自上而下的选拔机制遭破坏D.察举制度在实施中弊端显现4.西晋建立后,地方

被察举者的社会出身不再为高官贵戚子弟与中级官僚子弟所垄断,下层士人在所有被察举者中也占有较大的比例,甚至在数量上已开始接近高官贵戚子弟与中级官僚子弟,这说明()A.社会阶层的固化性被削弱B.察举制可以有效选拔人才C.选官逐渐向下层士人倾

斜D.孝廉成为入仕的主要途径5.随着科举制的推行,原来统治乡村世界的精英发生了变化,从原来的对门第的看重,过渡到对文化的看重。读书人学诗的越来越多,书成为一种商品……能作诗的人即使没有官位在乡村也能得到尊重。这表明科举制()A.使诗歌在全国走向全面繁荣B.冲击了乡

村的门阀政治根基C.改造了乡村的文化结构D.加强了中央对思想的控制6.宋真宗时期,规定文武官职满三年,给予磨勘迁秩。但是,在实际执行中,一般官员只要在任上没有过失,大都予以升迁,缺乏优胜劣汰的考核机制。磨勘迁秩导致()A.皇权专制不断强化B.中央集权遭到削弱

C.冗官现象日益严重D.科举制度逐渐废弛7.西晋初年,重臣卫瓘认为九品中正制“非经通之道,宜复古乡举里选”,谏言皇帝废除该制度;大臣刘毅也认为这一制度“未见得人,而有八损”,并不能像预想中实现人才的选拔。这反映出九品中正制()A.脱离了魏晋政治实际B.背离

了制度设计初衷C.弱化了人才选拔功能D.削弱了中央集权体制8.唐朝要求弘文馆生、崇文馆生研习经史须用官方正音“读文精熟”;科举考试须使用官方颁布的韵书;吏部将“言辞辩正”作为铨选标准之一。这些规定有利于()A.文化交流B.扩大选官基础C.澄清吏治D.推动方言传播9.下

面为唐中晚期(800—880年)“权力地理”表。据此可知,唐中晚期()地域有中央任职经历的士人有家族仕宦传统的士人(三代以上)长安95%72%洛阳85%82%长江下游50%13%A.北方文化水平高于南方B.寒门弟

子不受政府重视C.世家大族依旧把控朝政D.政治资源影响权力获取10.有学者指出,正是由于士族力量的强大,出身寒族的曹氏若想公然取汉室而代之,就不得不对士族妥协,作出让步。因而曹丕接受陈群建议,同意实行九品中正制,以换取士族对自己登上皇帝宝座的同意和支持。据材料可知,九品中正制()A.

以门第族望作为选官标准B.折射出士族精于为官之道C.体现寒、士族间某种妥协D.有利于中央集权制度加强能力素养提升练11.春秋时期,一些士、鄙人、工商业者进入上层政治舞台,如齐桓公任用鄙人和商人出身的管仲、鲍叔牙;晋文公任用士出身的狐偃、赵衰等人;楚

庄王任用鄙人孙叔敖等。这种人才选拔方式的出现()A.有利于制度变革与社会转型B.标志着军功爵制度的确立C.宣告了宗法分封制度的瓦解D.削弱了周王“天下共主”地位12.九品中正制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下列关于该制度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官吏任免

权收归中央,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B.按德才标准评定的品级成为授官的品级依据C.最终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局面D.中央行政部门设置“中正”官负责选拔官吏13.秦汉时期,郡守每年秋冬要向朝廷申报一年的治状,

县也同样要上集簿于郡,中央和郡各对其下属机构进行考核;与考核相辅的是监察,中央派郡监或刺史以监郡,郡县派督邮或廷掾以监县或乡,刺史、督邮随时可弹劾有罪的郡守、县令或其他官吏。这反映出秦汉时期()A.官员的选拔方式和流程已经比较成熟和完备B.考核

和监察制度利于加强对地方的管理和控制C.科举制度加强了被选拔官吏的责任感和执行力D.监察制度从根本上保证了各级官吏的规范执政14.科举制度的建立是专制政权为广泛吸收下层士人进入官僚队伍,以便实现权力的再分配和再调整。唐朝进士科录取名额极为有限,另有一部分人通过门荫

等途径进入仕途,这部分人数量大约是进士数量的十倍。据此可知,当时()A.官僚政治的贵族色彩浓厚B.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增强C.世家大族仍垄断官员选拔D.科举选官加强中央集权15.近代以来,欧美兴起的文官制度很大程度上是在吸取中国科举制度的合理内核基础上产生的。

1871年,美国国会通过法案,授权总统建立文官事务委员会,宣称:东方世界最开明、最有持久力的政府选拔官员的方法,我们美国放弃学习将失去一个优势。据此,“科举制度的合理内核”是指()A.人才选拔的公平性

B.选拔权力归中央C.制度体系的严密性D.选拔标准重才学16.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被西方学者称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二道“万里长城”。明代统治者对监察官员的选任给予了高度重视,形成了具有特色的监察官员选任制度。阅读

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明代监察官员的选任方式荐举吏部、都察院、十三道监察御史及三品以上京官荐举,吏部勘核,合格授官选补进士、举人、监生初入仕途即被选补改授进士通过朝考者入翰林院学习三年,按成绩优劣授职考选面向社会招考,有临时和定期

两种,考选后择优授职——摘编自张国安《论明朝监察官员的选任制度及其现代借鉴》材料二(明)弘治元年,左都御史马文升奏:“御史为朝廷耳目之官,自洪武、永乐、宣德年间,不分进士、知县、教官皆得除授,但选之甚精,而授之不苟。”——摘编自龙文彬《明会要》材料三监察官员的选任也不乏中间多有

不分贤否,但资格相应皆得授任者,所以未尽得人……明中叶以后,监察机制渐趋衰落和瘫痪,沦为结党营私的工具。监察官员的选任制度亦遭严重破坏,实际上难以推行,成了一纸空文。——摘编自张国安《论明朝监察官员的选任制度及其现代借鉴》(

1)根据材料一,列举明代监察官员选任的方式,并总结明代监察官员选任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代监察官员选任制度的影响。(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明代监察官员选任制度的现代意义。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从世官制

到察举制,再到科举制,中国古代主要选官制度的演进并非偶然。在演进中,始终存在着一种使演进成为必然现象的内在逻辑,即由古代中国的国家统治和治理所决定,对君主负责、高度组织化和专业化,并与农耕社会的生产、生活规律相契合的官僚阶层产生和存在的必要性。这种官僚阶层的形成和更新必须以选官制度为基础,由

此提出对选官制度建立和运行的必然要求。随着国家统治和治理所面临的现实问题的变化,统治者对官僚阶层的要求也发生了变化,从而导致选官制度进行相应的调整并不断演进。——摘编自马凯《秦汉以来中国古代选官制度演进的内在逻辑》结合材料

与中国古代史相关知识,围绕“选官制度”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参考答案第二单元官员的选拔与管理第5课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1.A根据材料“乡长所进(推举),官长所选(面试问策),公所

訾相(考察任用)”可知,三选制开辟了下层人士的渠道,对打破世卿世禄制有一定的积极意义,A项正确;根据材料“乡长所进(推举)”可知,选官的权力掌握在地方官员手中,B项说法错误,排除;材料反映的是三选制打破世家大族累世公卿的现象,未体现完善官僚机构稳

定社会秩序,排除C项;三选制是春秋时期齐国的选官制度,材料未涉及其他诸侯国的选官制度,D项说法错误,排除。2.D根据材料可知,汉朝的籍贯回避制度,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防止官员结党营私,D项正确;材料与瓦解了宗法血缘体系无关,排除A项;科举制在

一定程度上确保了官员选拔的公平性,排除B项;材料信息与提高了地方行政效率无关,排除C项。3.D根据材料可得出察举制逐步被世家大族所垄断,弊端凸显,D项正确;材料反映的不是地方势力,排除A项;B项是指九品中正

制,排除;察举是自下而上,排除C项。4.A根据材料可知,西晋时期下层士人被举荐为官的人数比重较大,说明世家大族垄断政权的局面受到削弱,A项正确。5.C材料“从原来的对门第的看重,过渡到对文化的看重”反映出乡村的文化结构发生了改变,

故C项正确;吟诗作诗仅限于少数读书人,“全面繁荣”说法不准确,A项错误;材料并没有涉及门阀制度的衰落,B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读书人主动学诗,未体现中央加强思想控制,D项错误。6.C材料反映的是宋朝时期

的官员缺乏淘汰机制,这不利于官僚机构的精简,容易导致冗官问题的出现,C项正确;材料与专制皇权的强化无关,排除A项;宋朝通过一系列措施强化中央集权,排除B项;宋朝时期是科举制的完善阶段,排除D项。7.B从材料可知,西晋的两位重臣都认为九品中正制度存在弊端,不利于人

才的选拔,说明这一时期的九品中正制弊端凸显,违背了选拔优秀人才的设计初衷,B项正确;九品中正制是维护魏晋门阀政治的工具,适应了魏晋的政治实际,A项错误;材料只能体现有官员反对九品中正制,无法体现这一制度弱化了人才选拔功能,C项错误;D项在材料

中无法体现,排除。8.A根据材料可知,这些规定有利于文化交流发展,A项正确;材料与扩大选官基础无关,排除B项;材料与吏治现象无关,排除C项;材料强调使用官方语言,不是推动方言传播,排除D项。9.D从表中可以看出,长

安、洛阳绝大多数的中央官员有家族仕宦传统,而江南地区这种现象占比较小,说明官场的人脉资源对官员任职有很大的影响,D项正确。10.C材料反映出身寒族的曹氏集团通过与士族豪门妥协,来缓和中央政府与世家大族的矛盾,以求得世家大族对曹丕代汉

称帝的支持,故选C项;材料没有体现选官标准,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士族为官的情况,排除B项;九品中正制属于选官制度,对中央集权加强起到一定作用,但与材料主旨不符合,排除D项。11.A根据材料可知,春秋时期属于制度变革与社会转型时期,一些拥有才能的士、鄙人、工商业者进入上层政治舞台,为诸侯国君出

谋划策,A项正确。12.D九品中正制规定,在地方行政部门设置“中正”官,对当地人物的德才进行评定。D项中的“中央行政部门”不正确,因此选D项。13.B对郡、县长官的考核和监察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B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对官员的考核和监察,未提及官吏的选拔方式和流程,排除A项;科举制在隋

朝创立,排除C项;D项夸大了监察制度的作用,排除。14.A据材料可知,唐朝进士科考试录取的比例低,人数少,而通过门荫等途径录取的人数较多,可见,唐朝官僚政治的贵族色彩浓厚,A项正确。15.A科举制倡导竞争考试、择优录取、公平取士,与贵族等级制、君主赐官制相比,无疑具有优越性,A项

正确;选拔权力归中央不是欧美学习的因素,排除B项;科举制在中国逐渐走向僵化,体系并不是一直严密,排除C项;到明清时期,科举制度日益僵化,实际上并不能够选拔出具有真才实学的人才,排除D项。16.参考答案(1)方式:荐举、选补、改授、考选。特点:选任方式多样

化、选拔者主体多元、选任程序标准化、重视对被选拔者的考核。(2)影响:明代监察官员选任方式多样,有利于防止专权徇私、有助于提高官员素质;有利于明代监察机构更加专业、高效,提高监察水平、维护封建统治;明中叶以后,监察官员选任制度逐渐沦为结党营私的工具,加剧了政治腐败和明代灭亡。(3

)现代意义:国家必须高度重视监察官员的选任制度建设、纪检干部的选任必须严格统一标准、要建立监察官员考核制度。17.参考答案示例论题:选官制度是中国古代王朝统治的基石。阐述:自秦汉选官制度变革以来,以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为代表的选官制度,在其变革过程中,更加适应了国家统治的需要,为封建王朝的

统治奠定了基础。秦朝“以法为教”“以吏为师”,使得古代政治由贵族政治逐渐转向官僚政治,改变了自古以来的选官标准,对后世影响深远。汉朝的察举制、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使得选官制度更加合理化,并适应了儒家思想的发展,成功获得士阶层的支持。隋唐至明清的科举制,历经千余年

变革,深植于中国古代社会,扩大了统治基础,增强了统治阶层力量,更使得国家统治日趋合理化。由此可见,不同时期的选官制度是历代王朝统治的基石。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324638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